專利名稱: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腦萎縮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組織體積縮小的一種精神衰退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與腦萎縮發(fā)生的部位及程度有關,以性格行為障礙、記憶障礙、語言障礙、運動障礙、智能減退、甚或癡呆以及全身衰老癥狀最為突出。鑒于本病為難治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療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效果顯著、服用方便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中醫(yī)學對腦萎縮疾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jù)辨證論治分型和以臟補臟的以形補形的方法,制定了治療方藥。
本發(fā)明藥物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動物腦2克、動物脊髓0.5克、動物骨髓0.5克、動物腎0.5克、熟地18克、山芋肉15克、山藥10克、蒸首烏15克、龜板30克、枸杞子10克、桑椹子10克、遠志10克、菖蒲15克、牛膝12克、鹿角膠10克。
上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先將動物的腦、脊髓、骨髓和腎研成細末,2)將上述各原料按比例調配后,用水煎煮30分鐘。
本發(fā)明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根據(jù)中醫(yī)“臟腑引經(jīng)”、“以臟補臟”、“以形補形”的原理,從中得到以腦補腦和以臟補腦的啟示,即用動物的腦組織、脊髓、骨髓和動物的腎,治療人體腦髓不足和空虛消縮的病證。經(jīng)研究分析認為,同種或異種動物的臟器,從形態(tài)、組織結構、生化成分到生理功能都十分相似,當人體內臟功能發(fā)生疾病時,如果運用不同動物的相應臟器來治療,就可以恢復人體相應臟器的正常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所以,在本發(fā)明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中都配合使用動物的腦組織以及脊髓、骨髓和動物的腎等進行治療,意在增強人體腦組織的代謝功能和調節(jié)機能,使受損的腦組織得以修復和再生。通過臨床108例系統(tǒng)觀察,治愈42例,占38.9%;有效56例,占51.9%;無效10例,占9.2%;總有效率為90.8%。
另外,本發(fā)明還具有以下特點1、本發(fā)明的各原料來源廣且都為中藥材,無任何化學制劑,對人體無毒副作用;2、本發(fā)明為湯劑,病人服用方便。
實施例1
取動物腦2克、動物脊髓0.5克、動物骨髓0.5克、動物腎0.5克、熟地18克、山芋肉15克、山藥10克、蒸首烏15克、龜板30克、枸杞子10克、桑椹子10克、遠志10克、菖蒲15克、牛膝12克、鹿角膠10克。
生產方法1)先將動物的腦、脊髓、骨髓和腎分別烘干研成細末備用,2)將上述各原料按比例調配后,用水煎煮(開了算)30分鐘。取藥汁口服,每日一劑,煎煮二次,早晚飯后50分鐘服一次,服中藥前先服三髓和腎。每療程30天。
上述實施例中的動物腦、動物脊髓、動物骨髓和動物腎選用狗的器臟。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動物腦2克、動物脊髓0.5克、動物骨髓0.5克、動物腎0.5克、熟地18克、山芋肉15克、山藥10克、蒸首烏15克、龜板30克、枸杞子10克、桑椹子10克、遠志10克、菖蒲15克、牛膝12克、鹿角膠10克。
2.制備權利要求
1所述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1)先將動物的腦、脊髓、骨髓和腎研成細末,2)將上述各原料按比例調配后,用水煎煮30分鐘。
專利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腦萎縮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含有下述原料動物腦、動物脊髓、動物骨髓、動物腎、熟地、山芋肉、山藥、蒸首烏、龜板、枸杞子、桑椹子、遠志、菖蒲、牛膝和鹿角膠。該制備方法是先將動物腦、脊髓、骨髓和腎研成細末,再將上述各原料按比例調配后,用水煎煮30分鐘,取藥汁口服。本發(fā)明對腦萎縮疾病療效顯著,臨床108例觀察治療,治愈率達38.9%,有效率達51.9%,總有效率為90.8%。
文檔編號A61P25/28GKCN1065135SQ98114687
公開日2001年5月2日 申請日期1998年6月23日
發(fā)明者楊克勤, 楊慶林 申請人:楊克勤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專利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