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臍療藥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純中藥臍療藥囊及其制備方法。
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是常見病之一,中藥治療一般采用湯劑,丸劑制成口服藥,但一般藥物經消化道以后,部分有效成份難于吸收,且消化道內藥效僅能維持幾小時,須一日服用多次,并長期服藥。且熬煎制藥過程中,部分有效成份被破壞,使藥物藥效不能充分發(fā)揮。尤其小兒吃藥十分困難,且上醫(yī)院看病、拿藥煎藥均十分麻煩。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使用方便,又不要去醫(yī)院看病吃藥的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臍療藥囊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臍療藥囊的藥物包含有芙荑、五谷蟲、雞內金、谷麥芽、生黃芪、山查、防鳳、甘草、白術、茯苓、陳皮、黨參。還可以包含其他藥物。
其藥物的重量百分比為芙荑2-10%、五谷蟲2-10%、雞內金2-10%、谷麥芽2-10%、生黃芪2-10%、山查2-10%、防鳳2-10%、甘草2-10%、白術2-10%、茯苓2-10%、陳皮2-10%、黨參2-10%。
藥囊的制法將藥物碾碎過40-100目篩,裝入棉質物中縫制成藥芯,再裝入一端有開口,并袋有腰帶的藥囊袋中。
使用時,只須將藥囊對準肚臍佩帶即可。
本發(fā)明的原理是臍與十二經絡臟、腑相通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通過任、督、沖、帶四脈,而統屬全身經絡,聯系五臟、六腑。且臍部皮膚菲薄,包含很多微血管,具有滲透力強,吸收力強的特點,故藥物分子容易透過臍部皮膚角質層而進入細胞間質,迅速彌散入血。無藥物有效成份的損失。療效比口服藥更顯著。
本發(fā)明的藥物中芙荑、五谷蟲具有消積,殺蟲作用,山查、谷麥芽、雞內金可助消化,去食積,黨參、白術、茯苓可健脾、補氣,生黃芪可扶正,提高免疫力,陳皮可理氣,防風可去寒去風。由以上藥物制成的藥囊具有健脾益胃,消積化食,促進發(fā)育等功能,由于采用辯證與辯病相結合的組方,更具針對性,使用方便,簡單,快捷,無毒無付作用,易于為小兒接受,尤其不用到醫(yī)院看病,拿藥,煎藥,省去了很多麻煩,節(jié)省了許多時間與精力,是簡、便、廉、驗的好方法。
由于該藥囊配戴在肚臍上,藥物可持續(xù)通過臍部血管迅速彌散入血,故療效迅速,顯著。
經臨床驗證,對小兒疳積、消化不良有效率為100%。
實施例芙荑8g五谷蟲5g雞內金7g谷麥芽10g生黃芪8g山查10g防鳳6g甘草4g白術7g茯苓8g陳皮6g黨參8g以上藥物碾碎,過60目篩,裝入棉制品中縫成藥芯,放入一端開口,袋有腰帶的藥囊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臍療藥囊,其特征在于,藥囊中包含有芙荑、五谷蟲、雞內金、谷麥芽、生黃芪、山查、防鳳、甘草、白術、茯苓、陳皮、黨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臍療藥囊,其特征在于,藥物的重量百分比為芙荑2-10%、五谷蟲2-10%、雞內金2-10%、谷麥芽2-10%、生黃芪2-10%、山查2-10%、防鳳2-10%、甘草2-10%、白術2-10%、茯苓2-10%、陳皮2-10%、黨參2-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臍療藥囊,其特征在于,還可包含其他藥物。
4.一種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臍療藥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1)、將所含藥物碾碎,過篩;2)、將藥粉置于棉制物中,縫制成藥芯;3)、將藥芯放入一端有開口,袋有腰帶的藥囊袋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的臍療藥囊及其制備方法,藥囊中包含有芙荑、五谷蟲、雞內金、谷麥芽、生黃芪、山查、防風、甘草、白術、茯苓、陳皮、黨參等藥物,由于采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而組方,通過臍與臟、腑經絡聯系的生理特點,更具科學性、針對性,具有簡、便、廉、驗等優(yōu)點,對小兒疳積、消化不良有效率為100%。
文檔編號A61K35/64GK1110922SQ9411095
公開日1995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胡毓恒 申請人:胡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