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蒸汽壓力夾層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藥用蒸汽壓力容器設備。
目前,在制藥工業(yè)中,液體煮沸,加熱濃縮,有效成份提取等工藝過程都會使用到蒸汽壓力夾層鍋;液體加熱后蒸發(fā)出的大量表面蒸汽,一般靠另安裝排風扇或排汽罩移除,由于它們都是安裝在遠離夾層鍋的位置,夾層鍋口的表面蒸汽得不到及時移除,使得1、夾層鍋口上方蒸汽騰騰,溫度高,視物不清,操作不便;2、如配制制劑加活性炭煮沸吸附時,活性炭滿天飛揚;3、如濃縮時表面蒸汽得不到及時移除,濃縮速度慢,時間長,耗能大;4、表面蒸汽沖向房間頂部冷凝成水,一部分又復掉入鍋內,影響制劑質量,(特別是滅菌制劑);5、隨著制藥工業(yè)的發(fā)展,對制藥車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滅菌制劑的配料間要求空氣凈化達到10萬級,因此都要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才能達到此凈化標準。如配料間的夾層鍋內蒸發(fā)出的表面蒸汽不能及時移除,將為使高效空氣過濾器濕潤,影響凈化效果,時間長了還會發(fā)霉,縮短高效空氣過濾器的使片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出一種新型蒸汽壓力夾層鍋,以克服上述弊端。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由蒸汽壓力夾層鍋和表面蒸汽移除裝置組成;其中表面蒸汽移除裝置包括弧型敞口套筒、套筒蓋、吸氣管、排氣管、鼓風機、排水龍頭等部件。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主視圖;圖2是
圖1的移去套筒蓋和夾層鍋蓋的俯視圖。
其中1-蒸汽壓力夾層鍋(簡稱夾層鍋);2-弧型敞口套筒(簡稱套筒);3-吸氣管;4-排汽管;5-鼓風機;6-鼓風機排風管;7-排水龍頭;8-表面蒸汽出口;9-套筒蓋;10-夾層鍋蓋。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在現有夾層鍋(1)口處裝置一弧型敞口套筒(2),套筒上平面高于夾層鍋口數公分,下平面與夾層鍋外層吻合,套筒口內徑約大于夾層鍋口,以便夾層鍋蓋蓋子(如夾層鍋不蓋蓋子,內徑可小于夾層鍋口),外徑大于夾層鍋口數公分(見
圖1),再在套筒側面開一至數個孔與吸汽管(3)接通,吸汽管另端與排汽管(4)接通、(根據需要可安裝長短合適的排氣管)。在靠排汽管出口處內段將鼓風機排風管(6)一端鑲嵌于排汽管內,管口朝排汽管出口,管徑約為排汽管的一半。鼓風機排風管的另端與鼓風機(5)相接。其工作原理是當夾層鍋(1)使用蒸汽加熱,煮沸或濃縮液體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鍋內蒸出大量的表面蒸汽,這時蓋上套筒蓋(9),啟動鼓風機(5)使排汽管(4)內、吸汽管(3)內和套筒(2)內產生負壓將夾層鍋(1)口表面蒸汽吸入套筒(2)、吸汽管(3)、排汽管(4)排出室外,移除鍋口表面蒸汽效果好,(如不蓋套筒蓋效果差)。套筒下方設有排水龍頭(7)便于清洗和排放蒸汽冷凝水,使用極為方便。
本實用新型新型蒸汽夾層鍋,其特點是將夾層鍋和表面蒸汽移除裝置渾成一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造型新穎,便于制造,操作和清洗方便。其主要優(yōu)點還在于1、移除表面蒸汽及時、大大降低了夾層鍋口邊的溫度,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可提高工作效率;2、提高濃縮速度,縮短了濃縮時間,節(jié)約能源;3、避免蒸汽冷凝成水復掉入夾層鍋內,減少了污染,提高制劑質量(特別是滅菌制劑);5、降低了空氣濕度,避免了蒸汽對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浸潤,有效的保護了高效空氣過濾器可延長使用壽命。總之該實用新型是制藥工業(yè)中、煮沸、加熱、提取、濃縮等工藝中一件理想的設備,是制藥工業(yè)涉入現代化行列的一個小小的體現。其材料、夾層鍋(1)為市場現有夾層鍋,套筒(2)、吸汽管(3)、排汽管(4、鼓風機排風管(6)、套筒蓋(9)可為金屬或非金屬制品,鼓風機(5)為市場現有兩相或三相電鼓風機,排水龍頭(7)為自來水龍頭。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蒸汽壓力夾層鍋,包括蒸汽壓力夾層鍋,其特征在于在蒸汽壓力夾層鍋(1)口處設有移除表面蒸汽裝置、其包括弧形敞口套筒(2)、套筒(2)上方設有套筒蓋(9),套筒(2)側面開口與吸氣管(3)相通,吸氣管與排氣管(4)相接,排氣管內鑲嵌排風管(6)、套筒(2)下方設有排水龍頭(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汽壓力夾層鍋,其特征在于套筒(2)上平面高于夾層鍋(1)口數公分,下平面與夾層鍋外層吻合。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蒸汽夾層鍋,其特征是在于將夾層鍋與移除表面蒸汽裝置渾成一體,設計新穎、結構合理,去除表面蒸汽及時,效果好,可降低操作區(qū)域溫度和濕度,改善工作區(qū)域環(huán)境及工作條件提高制劑質量,節(jié)約能源,便于操作,實用于制藥工業(yè)液體制劑的濃縮、提取,特別實用于滅菌制劑的加熱和煮沸等,是蒸汽壓力夾層鍋革新換代產品是制藥工業(yè)中的一個理想的設備。
文檔編號A61J3/00GK2242095SQ95237759
公開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10月12日
發(fā)明者宋象銓 申請人:宋象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