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配方及其沖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配方及其沖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甲狀腺癌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以女性多見,可見于任何年齡段。目前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顯著上升的趨勢。甲狀腺癌分為乳頭狀腺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髓樣癌等多種類型。其中乳頭狀癌臨床最常見,占甲狀腺癌的 50%?70%。
[0003]甲狀腺內發(fā)現(xiàn)腫塊,質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現(xiàn)。腺體在吞咽時上下移動性小。未分化癌可在短期內出現(xiàn)上述癥狀,除腫塊增長明顯外,還伴有侵犯周圍組織的特性。晚期可產(chǎn)生聲音撕啞、呼吸、吞咽困難和交感神經(jīng)受壓引起Horner綜合征及侵犯頸叢出現(xiàn)耳、枕、肩等處疼痛和局部淋巴結及遠處器官轉移等表現(xiàn)。頸淋巴結轉移在未分化癌發(fā)生較早。有的患者甲狀腺腫塊不明顯,因發(fā)現(xiàn)轉移灶而就醫(yī)時,應想到甲狀腺癌的可能。髓樣癌患者應排除II型多發(fā)性內分泌腺瘤綜合征的可能。對合并家族史和出現(xiàn)腹瀉、顏面潮紅、低血鈣時應注意。
[0004]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若甲狀腺腫塊質硬、固定,頸淋巴結腫大,或有壓迫癥狀者,或存在多年的甲狀腺腫塊,在短期內迅速增大者,均應懷疑為甲狀腺癌。
[0005]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中醫(yī)藥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加速患者康復;減輕口服甲狀腺素片的不良反應,并能抑制甲狀腺球蛋白,降低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水平,防止和延緩甲狀腺癌的病發(fā)和轉移等?;颊咛撘詺怅幪澨摓橹?,實以氣滯、痰結、血瘀、肝火、瘀毒為主,二者虛實夾雜,互為因果,共同致病。臨床上可見風熱犯表、氣郁痰阻、痰結血瘀、肝火旺盛、氣陰兩虛、氣血虧虛、陰陽兩虛等證型。所以,相應采取疏風清熱、理氣化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肝瀉火、養(yǎng)陰益氣、補氣養(yǎng)血、滋陰補陽等治療措施。
[0006]其治療現(xiàn)雖有多種藥物,但由于種種原因,其使用并不盡人意,因此,藥物上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通過中藥調理能夠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通經(jīng)、解散消腫、益氣養(yǎng)陰的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配方及其沖劑的制備方法。
[0008]本發(fā)明的一種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貓爪草10-15份,郁金6-8份,川貝母10-15份,昆布6_8份,海帶10-15份,夏枯草6_8份,黃藥子10-15份,法半夏10-15份,青皮6-8份,柴胡10-15份,陳皮6_8份,太子參6_8份,黃精6-8份,天花粉6-8份,白花蛇舌草15-20份,麥冬10-15份,五味子10-15份,菖蒲10-15份,沙參25-30份,女貞子25-30份,淫羊藿15-20份,生地15-20份,鉤藤15-20份,海藻25-30份。
[0009]—種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配方,優(yōu)選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貓爪草13份,郁金7份,川貝母12份,昆布7份,海帶12份,夏枯草7份,黃藥子13份,法半夏13份,青皮7份,柴胡13份,陳皮7份,太子參7份,黃精7份,天花粉7份,白花蛇舌草18份,麥冬13份,五味子13份,菖蒲12份,沙參28份,女貞子28份,淫羊藿18份,生地18份,鉤藤18份,海藻28份。
[0010]一種治療甲狀腺癌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出上述原料中的貓爪草、夏枯草、法半夏和菖蒲,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于玻璃瓶內,將剩下原料粉粹成細粉,過80-100目篩,再將該粉末加入玻璃瓶內混合成軟膏狀后,放入顆粒機內制成顆粒,干燥后分裝,每袋15-20克。
[0011]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兩次飯后服用1-2袋,每15天為一個療程。
[0012]藥理分析:
[0013]貓爪草:味甘、辛,性溫,歸肝、肺經(jīng)。主治散結,消腫。用于瘰疬未潰、淋巴結結核。
[0014]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膽退黃,用于神志不清,血瘀內阻等。辛、苦,寒。歸肝、心、肺經(jīng)。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含揮發(fā)油,其中有莰烯、樟腦、姜黃烯;亦含姜黃素、脫甲氧基姜黃素、雙脫甲氧基姜黃素、姜黃酮和芳基姜黃酮。尚含有淀粉、脂肪油、橡膠、黃色染料、葛縷酮及水芹烯。
[0015]川貝母:味苦,性微寒,歸肺經(jīng),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喘,咯痰黃稠之證;又兼甘味,故善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證,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證;還有散結開郁之功,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證,及瘰疬痰核等病。
[0016]昆布: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jīng)。能夠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用于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0017]海帶:味咸,性寒。能夠軟堅化痰,利水泄熱。治癭瘤結核,疝瘕,水腫,腳氣。
[0018]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歸肝、膽經(jīng)。能夠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高血壓。
[0019]黃藥子:味苦、辛,性涼。有小毒。能夠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涼血止血。用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咽喉腫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腫;外用治瘡癤。
[0020]法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能夠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0021]青皮: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jīng)。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于胸脅脹痛,疝氣,乳核,乳癰,食積腹痛。
[0022]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清虛熱中藥,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jīng)不調。
[0023]陳皮: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jīng);用于胸腹脹滿等癥。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于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用于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癥;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癥。橘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癥,可配伍蒼術、厚樸同用陳皮。用于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惡心嘔吐等癥。該品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癥,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藥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
[0024]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jīng)。能夠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0025]黃精:補脾益氣,滋腎填精,養(yǎng)心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老年癡呆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筋骨軟弱,食少口干等癥。還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防治動脈硬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等。
[0026]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能夠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0027]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濕;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擅長治療多種癌腫?,F(xiàn)代藥理學證明,白花蛇舌草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
[0028]麥冬:微甘味苦,性寒;入肺胃心經(jīng);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心煩失目民,內熱消渴。
[0029]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能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過程,也能加強抑制過程,使其相互平衡,提高大腦皮層的調節(jié)作用;能提高工作率,減輕疲勞。能調節(jié)血壓,增強心臟功能。能興奮呼吸,并有祛痰、鎮(zhèn)咳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肝炎病人血清谷-丙轉氨酶,對肝細胞有一定保護作用。尚能調節(jié)胃液分泌,興奮子宮,以及增進視力、聽力,提高皮膚感受器的辨別能力。北五味子有與人參、刺五加等相似的適應原樣作用,但作用稍弱;又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用于氣虛津傷,體倦多汗,短氣心悸;肺氣不足或肺腎兩虛所致的喘咳,或喘咳日久,肺氣耗傷;心陰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腎氣不固,遺精,尿頻,或脾腎兩虛,久瀉不止。
[0030]菖蒲:性溫,味辛、苦。能為辟穢開竅,宣氣逐痰,解毒,殺蟲。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風寒濕痹,噤口毒痢,外敷癰疽疥癬。開竅,化痰,健胃。用于癲癇、痰熱驚厥、胸腹脹悶、慢性支氣管炎。
[0031]沙參:味甘,性涼。歸肺;胃經(jīng);清熱養(yǎng)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0032]女貞子:味甘、苦,性涼。歸肝、腎經(jīng)。補肝腎,強腰膝。治陰虛內熱,頭暈,目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
[0033]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歸腎、肝經(jīng)。功能壯腎陽,堅筋骨,祛風濕。主治陽萎早泄,精冷不育,尿頻失禁,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經(jīng)衰弱,健忘,耳鳴,目眩,筋骨攣急,風濕痹痛等?,F(xiàn)代藥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