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補氣益血的微丸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補氣益血的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背景:
[0002] 據(jù)《中國藥典》記載,八珍丸是一種用于補氣益血的藥劑,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萎 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jīng)過多,其處方為黨參l〇〇g、炒白術(shù)l〇〇g、茯苓l〇〇g、甘草50g、 當(dāng)歸150g、白芍100g、川穹75g和熟地黃150g;制備方法為: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 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0-5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10-14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0003] 關(guān)于劑型的改進,《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記載了一種八珍顆粒,其制備方法為: 將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粉碎成最粗粉,分別用95%、50%的乙醇加熱回流各一次,每次兩小 時,濾過,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濾液備用;藥渣與白芍、熟地黃、甘草、茯苓和黨參加水煎煮二 次,每次I. 5h,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適量制稠膏;取稠膏加鹿糖糊精適量混勾制成顆粒 干燥制成l〇〇〇g;或取稠膏加適量可溶性淀粉及矯味劑,混勾,制成顆粒,干燥制成300g,即 得。
[0004] 衛(wèi)生部藥品標(biāo)準(zhǔn)中藥成方制劑第八冊,書頁號:Z8-8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1478-93, 公開了一種八珍丸濃縮丸及其制備方法,其方法為以上八味,取黨參、白術(shù)、白芍、茯苓加水 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濾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 1. 35 (20°C)的稠膏;取熟地黃、甘草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 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35~1. 40 (20°C)的稠膏;取川芎照流浸膏 劑與浸膏項下的滲漉法(附錄17頁)以70%乙醇為溶劑漬24小時后,進行滲漉,收集漉 液,回收乙醇醇,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30~1. 35 (20°C)的稠膏;取當(dāng)歸粉碎成細(xì)粉,與上 述各稠膏混勻,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0005] 申請?zhí)枮?8112016. 4的八珍無糖型沖劑,其制備方法為:1)將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 用乙醇一次回流提取,回流提取的溫度為79-85'C,回流時間4-6小時,乙醇濃度90-98% (重量),過濾、得濾液A和濾渣A,濾渣A再用乙醇二次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溫度為79-90C. 回流時間3-5小時,乙醇濃度45-55% (重量),過濾,得液B和藥渣,濾液B與濾液A合并, 真空減壓濃縮,得醇膏,用水第一次煎煮,過濾,得濾液C和濾渣C,濾渣C用水第二次煎煮, 過濾,得濾液D和藥渣,將濾液D并入濾液C中,經(jīng)真空減壓濃縮得濃縮液,將兩次藥渣合 并,其中,水煎煮的溫度為90-100C,時間1-2小時,用水量為3-5倍;2)在藥渣中加入黨參、 在苓、熟地黃、甘草和白芍,用水第一次煎煮,過濾得濾液E和濾渣E,濾渣E用水第二次煎 煮,過濾,得濾液F和濾渣F,將濾液F與濾液E合并,三效減壓濃縮,得清膏,過濾,得清膏濾 液和濾渣G,合并清膏濾液和濃縮液,經(jīng)〃三效〃減壓濃縮,得稠膏,加入賦形劑,制粒,干燥, 整粒,包裝,得產(chǎn)品八珍無糖型沖劑,其中,水煎煮的溫度為90-100C,時間1-2小時,用水量 為3-5倍。
[0006] 以上制劑中有些八珍丸含糖份,不適于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齲齒患者服用,且單 位重量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低,服用量大,貯存不便。而且蜜丸劑型存在外觀陳舊、吞服不 便、用量較大、易于霉變等不足,不易被患者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藥效的發(fā)揮。
[0007] 針對這些問題,申請?zhí)枮?01310489282. 1提供了一種補氣益血的八珍丸(微丸), 其制備方法為:1)將所述的八味原料藥分別進行凈制、切制,在50-60°C條件下烘干至原料 藥的水分< 5%后備用;2)將備用的熟地黃放入烘箱中逐步加溫至60°C烘干,手握即脆碎 時取出,然后與備用的白芍、川穹和黨參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3)將備用的甘草置 烘箱中60°C烘干后與備用的白術(shù)、獲苓和當(dāng)歸混合粉碎成80-120目的粗粉II,再超微粉碎 成粒徑為15-75ym的超微粉;4)將步驟2)所得的粗粉I與步驟3)所得的超微粉混合均 勻,得藥粉;向藥粉中加入淀粉8-lOwt%,混勻,得到混好藥用輔料的藥粉;將混好藥用輔 料的藥粉用水泛制成丸徑為3. 5-4_的小丸,干燥,得到八珍微丸素丸;5)將羥丙基甲基 纖維素溶于70%乙醇中,配成濃度為3%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液,過濾,濾液中加入甘油 (甘油的加入量為濾液的I. 〇%g/ml),攪勻,膠體磨研磨,過100目篩,得到薄膜包衣液;6) 取八珍微丸素丸,用薄膜包衣液進行包衣,濕度控制在65 %以下進行分裝,得到所述的八珍 丸微丸。
[0008]但該方法下制備的八珍丸微丸存在有效成分較低,溶散時限長,生物利用度低等 問題,目前急需一種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的八珍丸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
[0009]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補氣益血的微丸。
[0010]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補氣益血的微丸的制備方法。
[0011] 本發(fā)明中具有補氣益血功效的微丸為八珍丸微丸。
[0012]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13] 組方:黨參109重量份;炒白109重量份;茯苓109重量份;甘草55重量份;當(dāng)歸 164重量份;白茍109重量份;川穹82重量份;熟地黃164重量份;
[0014]輔料:淀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甘油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5]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輔料為淀粉,羥丙基甲纖維素,甘油。
[0016] 更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中輔料中淀粉采用微孔淀粉。
[0017] 更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輔料中的微孔淀粉采用玉米微孔淀粉。
[0018]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如下:
[0019] (1)白芍的炮制:
[0020] 取處方量的芍藥根,洗凈,除去須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陰干。
[0021] (2)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揮發(fā)油的提取
[0022] 取處方量的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過15-25目篩后投入超臨界C02萃取器的揮發(fā)油提 取罐中,加入150_300ml乙醇做夾帶劑。
[0023]對萃取釜、分離釜I,分離釜II進行加熱,當(dāng)萃取溫度顯示34_45°C,分離釜I溫度 為30-40°C時,打開CO2氣瓶,直至萃取釜壓力25-40MPa,分離釜I壓力為8-10MPa,開始循 環(huán)萃取,調(diào)節(jié)〇)2的流量為10-18kg/h,恒溫恒壓萃取,120-220min后,收集白術(shù)和當(dāng)歸的混 合揮發(fā)油粗油。
[0024]接著,保持各壓力不變,對萃取釜、分離釜I,分離釜II進行加熱。當(dāng)萃取釜溫度 60-70°C,分離釜I溫度為50-60°C時,恒溫恒壓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揮發(fā)油。
[0025] 最后,保持此時各溫度不變,加入與此時萃取罐內(nèi)物料相同溫度、相同壓力的95% 的乙醇150-300ml,穩(wěn)定后,對萃取釜進行加壓,當(dāng)萃取釜壓力為35-45MPa,調(diào)節(jié)CO2的流 量為23-30kg/h時,恒溫恒壓萃取,70-120min后,收集川穹的揮發(fā)油。
[0026] 收集上述步驟中各物質(zhì)的藥渣。合并各物質(zhì)的揮發(fā)油,并將混合后的揮發(fā)油用無 水乙醇溶解抽濾2次,除去殘渣,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回收乙醇,計算收油率并收集備用。
[0027] (3)白芍、熟地黃、甘草、茯苓和黨參有效成分的提取。
[0028] 取處方量的白芍、熟地黃、甘草、茯苓和黨參粉碎成最粗粉,將藥粉與步驟(2)中 的藥渣混合均勻后,加入7-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合并濾液濾過,濾液濃縮至 相對密度為1. 3-1. 35 (20°C)的稠膏,并噴霧干燥制成干浸膏。
[0029] (4)微丸的制備:
[0030]將步驟(2)的混合揮發(fā)油,在均勻攪拌狀態(tài)下緩緩滴入玉米微孔淀粉中,玉米微 孔淀粉與揮發(fā)油的比例(g/ml)為使混合物料能手握成團,一觸即散,用手捏緊擠 壓時表面無明顯油感為止,再攪拌30min以上使揮發(fā)油能充分被微孔淀粉均勻吸收,然后 稱重過篩即為粉末揮發(fā)油。
[0031] 將處方量的羥丙甲纖維素先用95%乙醇分散均勻,再加入水至乙醇濃度為 50-80%,攪拌5-10min,調(diào)節(jié)羥丙甲纖維素的濃度2~4%,過濾,濾液中加入處方量的甘 油,使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與甘油的比例(g/ml)為0.6:1-1. 2:1。
[0032] 將粉末揮發(fā)油和步驟(3)的提取物粉末混合均勻,加入適量的羥丙甲纖維素溶 液,制軟材,軟材過篩制粒,濕顆粒滾圓,60°C干燥,制成微丸即得。
[0033] 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為:
[0034] (1)白芍的炮制:
[0035] 取處方量的芍藥根,洗凈,除去須根后置沸水中略煮,陰干。
[0036] (2)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揮發(fā)油的提取
[0037] 取處方量的白術(shù)、當(dāng)歸和川穹,過20目篩后投入超臨界CO2萃取器的揮發(fā)油提取 罐中,加入200ml乙醇做夾帶劑。
[0038] 對萃取釜、分離釜I,分離釜II進行加熱,當(dāng)萃取溫度顯示為38°C,分離釜I溫度 為35°C時,打開CO2氣瓶,直至萃取釜壓力為35MPa,分離釜I壓力為8. 5MPa,開始循環(huán)萃 取,調(diào)節(jié)C02的流量為13.lkg/h,恒溫恒壓萃取,200min后,收集白術(shù)和當(dāng)歸的混合揮發(fā)油 粗油。
[0039] 接著,保持各壓力不變,對萃取釜、分離釜I,分離釜II再次進行加熱并對。當(dāng)萃取 釜溫度65 °C,分離釜I溫度為52 °C時,恒溫恒壓萃取,90min后,收集川穹的揮發(fā)油。
[0040] 最后,保持各溫度不變,加入與此時萃取罐內(nèi)物料相同溫度、相同壓力的95%的乙 醇200ml,穩(wěn)定后,對萃取釜進行加壓,當(dāng)萃取釜壓力為42MPa,分離釜I壓力為7. 2MPa,調(diào) 節(jié)〇)2的流量為2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