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具體說是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及其制作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牛皮癬又叫銀肩病,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于復發(fā)的炎癥性皮膚 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 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肩。輕輕刮 除表面鱗肩,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fā)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xiàn)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xiàn)小 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xiàn)象。白色鱗肩、發(fā)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肩病的重要特征,稱為 三聯(lián)征。
[0003] 牛皮癬從發(fā)生到最后消退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期、靜止期、退行期。
[0004] 目前治療牛皮癬的周期較長,主要采用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氯霉素、紅霉素、甲硝 唑、甲砜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而這類藥物對身體的毒副作用較大,比如青霉素、頭孢菌素 類在治療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既響治療效果,又增加了治療的負擔。
[0005] 發(fā)明專利(CN102091159B)公開了一種治療手足癬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提供了 一種治療后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的治療手足癬的藥物,該藥物由金銀花、紅花、花椒、苦 參、白礬、蛇床子、大楓子、吳茱萸、五加皮、荊芥、防風、地膚子和食醋組成,雖然治療的有效 率較高,達到95%以上,加工方法可看出該藥物由食醋浸泡其他藥材制成,由于食醋味道特 殊,因此對于不愛聞醋味的人來說,該藥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而且加工方式簡單粗糙, 很難充分利用藥材,無形中增加了藥材用量,不利于節(jié)約并充分利用藥材。
【發(fā)明內容】
[0006]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及其制作方法。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大香附子7~9份、白頭翁7~9份、苦楝子6~8份、桑葚子6~8份、雞 蛋清7~9份、苦瓜7~9份、野菊花6~8份、土槿皮6~8份、側柏葉6~8份、劉寄奴根 5~7份、透骨草5~7份、斑葉蘭5~7份、苦參5~7份、鴉膽子5~7份、川楝子5~7 份、杏仁5~7份、豆瓣菜7~9份、羊蹄根4~6份。
[0008]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治療牛皮癬的藥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大香附子、白頭翁、苦楝子、桑葚子、苦瓜、野菊花、土槿皮、側柏葉、劉寄奴根 用小鋼磨打碎,然后放入滲漉設備中進行滲漉,先進行初步滲漉,初漉液為體積濃度70%~ 75%的乙醇水溶液,先收集藥量80%的初漉液另外保存,再進行后續(xù)滲漉,續(xù)漉液用溫度為 10°C~15°C體積濃度90%~95%的乙醇水溶液,低溫濃縮成粘稠狀后與初漉液攪拌混合制 成混合漉液備用,藥渣取出備用。
[0009] 步驟二,將透骨草、斑葉蘭、苦參、鴉膽子、川楝子、杏仁、豆瓣菜、羊蹄根與步驟一 得到的藥渣加入總藥量重量份1~2倍的水,文火熬制10~15分鐘,再加入總藥量重量份 1~2倍的水,文火熬制15~20分鐘,然后濾除藥渣得沸煮液; 步驟三,取步驟一得到混合漉液和步驟二熬制的沸煮液混合,先采用水浴法濃縮成每 毫升相當于原藥材1~I. 5g的濃縮藥液,將濃縮藥液倒入煎鍋并加入濃縮藥液量重量份 1~2倍的淀粉,文火2分鐘蒸發(fā)水分,蒸發(fā)水分過程中不斷攪拌直至成糊狀,然后停止加 熱,最后加入雞蛋清,均勻攪拌后制成藥泥; 步驟四,將步驟三制得的藥泥制成直徑為5~IOCM的圓形餅狀或邊長為5~IOCM的 正方形餅狀藥貼,每片藥貼厚度為2~3mm,再將藥貼用消毒后的防水紙包裹好KTC以下保 存。 其中部分藥材的藥理作用: 大香附子: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祛風止癢,解郁調經(jīng)。治皮膚瘙癢,月經(jīng) 不調,血崩。
[0010] 白頭翁:性味苦,寒。歸經(jīng)歸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熱毒 血痢,陰癢帶下,阿米巴痢。
[0011] 苦楝子:成分,果實含三砲類化合物、苦楝子酮(melianone, C30H4804)、苦楝子醇 (melianol,C30H3804)等。效用,理氣、止痛、清濕熱、驅蟲。治疥癬、凍瘡、行氣止痛、殺蟲、 脘腹脅肋疼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等。
[0012] 土槿皮:化學鑒定本品粉末淡棕色或棕紅色。石細胞多,類長方形、類圓形或不規(guī) 則分枝狀,直徑30~96 μ m,含黃棕色塊狀物。篩胞大多成束,直徑20~40 μ m,側壁上有 多數(shù)橢圓形篩域。黏液細胞類圓形,直徑100~300 μπι。樹脂細胞縱向連接成管狀,含紅 棕色至黃棕色樹脂狀物,有的埋有草酸鈣方晶。木栓細胞壁稍厚,有的木化,并有紋孔。
[0013] 相關選方治療局限性神經(jīng)性皮炎:土荊皮一兩,蛇床子一兩,百部根一兩,五倍子 八錢,密陀僧六錢,輕粉二錢。共研細末備用。先以皂角煎水洗患處,再以元醋調藥粉呈糊 狀,涂敷患部,上蓋一層油紙,以保持藥物潮潤,每日換一次,直至痊愈。對病程短病情不太 嚴重或散漫的患者,可用紗布包藥糊,日擦數(shù)次,取得同樣效果。
[0014] 側柏葉:性味苦、澀,寒。歸經(jīng)歸肺、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生發(fā)烏發(fā)。用于 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0015] 劉寄奴根:性味歸經(jīng):苦。溫,歸心、肝、脾經(jīng)。破血通經(jīng),斂瘡消腫。治經(jīng)閉癥瘕, 胸腹脹痛,產后血瘀,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癰毒掀腫。
[0016] 透骨草: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止痛。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外用治 瘡瘍腫毒。
[0017] 斑葉蘭: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補腎益氣;行氣活血;消腫解毒。主 肺癆咳嗽;氣管炎;頭暈乏力;神經(jīng)衰弱;陽痿;跌打損傷;骨節(jié)疼痛;咽喉腫痛;乳癰;瘡 瘰疬;毒蛇咬傷。
[0018] 鴉膽子:性味苦,寒;有小毒。
[0019] 歸經(jīng)歸大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用于痢疾,瘧疾;外 治贅疣,雞眼。
[0020]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歸經(jīng)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 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臨床應用, ①治療急性乳腺炎 將苦楝子連皮和仁,搗碎曬干,炒微黃,研細末。每次以苦楝子末3錢,紅糖2兩,用黃 酒或開水100~200毫升沖服,每日1~2次,連服2~5次。共治43例,其中初診時未化 膿者34例,服藥2~4次,均在3天內治愈。
[0021] ②治療頭癬 苦楝子烤黃研成細末,用熟豬油或凡士林調成50%油膏。先將患者頭發(fā)剃光或剪短, 用清水洗凈瘡痂,再以5~10%明礬水洗1遍,擦干,涂油膏(約厚2~3毫米),每日1次, 連續(xù)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可愈。上法共治發(fā)癬患者4000余人,有效率98%以 上。
[0022] 豆瓣菜:營養(yǎng)價值,豆瓣菜的營養(yǎng)物質比較全面,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即S0D) 的含量很高,每1毫克鮮嫩莖葉中含147微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每100克鮮 樣中含還原糖0. 42克,蛋白質1. 06克,纖維素 t. 09克,胡蘿小時素4. 67毫克,維生素島 0. 17毫克,維生素 C 80~124毫克,鉀308毫克,鈉15. 2毫克,鈣43~121毫克,鎂11. 5 暈克,磷19. 5暈克,銅0.05暈克,鐵L 03暈克,鋅0.12暈克,猛0.15暈克,鎖0.7暈克, 硒1. 29暈克。
[0023] 藥用價值,國外的研究資料報道,豆瓣菜有通經(jīng)的作用,并能干擾卵子著床,阻止 妊娠。我國醫(yī)學認為,豆瓣菜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膀胱。具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等 功效。西方國家和我國廣東人民認為,豆瓣菜是一種能潤肺止咳、益腦健身的保健蔬菜。羅 馬人用豆瓣菜治療脫發(fā)和壞血病。在伊朗,人們認為豆瓣菜是一種極好的兒童食品。西洋 菜還可以有效預防"自由基"的積累,鍛煉前2小時食用西洋菜可以有效預防劇烈運動帶來 的損傷。
[0024] 羊蹄根:藥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