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寒飲咳嗽是中醫(yī)名詞,主要指一受寒就咳嗽,是因為脾肺區(qū)域有水飲,這些水的存 在,一受寒就會刺激肺部產(chǎn)生咳嗽現(xiàn)象,有些人肺因為水飲阻斷了脾輸送津液給肺,但是一 邊水飲存在引起寒咳嗽,而肺這里卻是熱咳嗽,無痰或者少痰,這樣的咳嗽是混雜的,當肺 出現(xiàn)熱干枯現(xiàn)象,還可以吸收掉大腸的水分,造成大便的干燥。
[0003] 西醫(yī)對于寒飲咳嗽尚無特效用藥,通常按咳嗽對癥治療,多予以輸液或服用止咳 類藥物進行治療。輸液的辦法,可以使得肺部暫時潤澤,并消除炎癥,期間癥狀緩和,但是水 飲并沒有消除,反而可能加重,因為這些冷水輸入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體能(陽氣)來處理 它們,并排泄出去,無法排泄干凈的話,就會造成水飲量的進一步增加,水飲存在,從而更加 容易受寒咳嗽,并引發(fā)炎癥。因此寒飲咳嗽通常不采用西醫(yī)治療方法。
[0004] 對于寒飲咳嗽來說中醫(yī)治療效果更好,祖國醫(yī)學早在內(nèi)經(jīng)己提及咳嗽,應補充陽 氣,驅(qū)除陰邪,溫陽化氣,氣化水行,使陽氣暢旺,從而恢復肺臟的宣發(fā)肅降的功能。這提示 寒邪是影響肺臟宣降功能主要因素,故在寒飲咳嗽治療中,在宣肺止咳的基礎上,加之溫肺 化飲,祛風散寒可能提高治療寒飲咳嗽的成功率,提高治療效果。本發(fā)明所述的藥物通過長 期臨床驗證中總結配置而成,針對病因?qū)ΠY下藥,具有溫腎助陽、健脾利濕、宣肺止咳、溫肺 化飲、祛風散寒、祛痰平喘、寧心安神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 良反應,經(jīng)臨床驗證對寒飲咳嗽治愈率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及制備方法,具有溫腎助陽、健 脾利濕、宣肺止咳、溫肺化飲、祛風散寒、祛痰平喘、寧心安神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對 于治療寒飲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
[0006]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7] -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 數(shù)為:
[0008] 龍眼肉65~80份大棗62~77份葶藶子59~73份桂枝56~70份
[0009] 山藥53~67份五味子50~64份肉桂47~61份天花粉44~58份
[0010] 白術43~54份水茴香40~50份茯苓37~46份白芥子33~43份
[0011] 白芍30~40份半夏27~37份麻黃24~34份順江木21~30份
[0012] 黨參18~27份紫菀15~24份款冬花12~21份薄荷10~18份
[0013] 紫蘇葉8~15份干姜6~12份甘草3~9份細辛1~6份。
[0014]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0015] 龍眼肉68~77份大賽65~74份亭房子62~70份桂枝59~67份
[0016] 山藥56~64份五味子53~61份肉桂50~58份天花粉47~55份
[0017] 白術46~51份水茴香43~47份茯苓40~44份白芥子35~40份
[0018] 白芍33~37份半夏30~35份麻黃27~31份順江木24~27份
[0019] 黨參20~24份紫菀17~21份款冬花15~19份薄荷12~16份
[0020] 紫蘇葉10~13份干姜8~10份甘草5~7份細辛2~5份。
[0021]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shù)為:
[0022] 龍眼肉73份大率70份葶藶子67份桂枝64份
[0023] 山藥60份五味子57份肉桂54份天花粉51份
[0024] 白術48份水茴香45份茯苓42份白芥子38份
[0025] 白芍35份半夏32份麻黃29份順江木26份
[0026] 黨參22份紫菀19份款冬花17份薄荷14份
[0027] 紫蘇葉11份干姜9份甘草6份細辛3份。
[0028] -種用于治療寒飲咳嗽的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9] (1)將龍眼肉、大率、桂枝、肉桂、水茴香、半夏、順江木、紫斃、薄荷、紫蘇葉、干姜、 甘草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熱煮沸3~4小 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熱煮沸2~3小時,冷卻后浸 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fā)濃縮為相對密度1. 10~1. 20的稠膏,備用;
[0030] (2)將葶藶子、五味子、天花粉、茯苓、白芍、黨參、款冬花、細辛放入容器中,加入 3~5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xù)浸泡3~4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 2~3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晾,繼續(xù)浸泡2~3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 蒸蒸發(fā)濃縮為相對密度1. 15~1. 25的稠膏,備用;
[0031] (3)先將麩皮均勻撒布于熱鍋內(nèi),俟煙起,加入山藥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 去麩皮,放涼,曬干,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2] (4)將白術放入鐵鍋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變黃后,噴灑即墨老酒,繼續(xù)炒至表皮 焦黃后,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3] (5)取白芥子洗凈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 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篩去碎肩,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4] (6)將麻黃洗凈晾干,加入煉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拌勻后稍悶,炒至黃色至深黃 色,不粘手時取出,烘干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5] (7)將步驟(1)、步驟⑵所得的稠膏,與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6) 中所得的細粉混合,加入煉蜜后混合均勻后,凍干,磨粉,以現(xiàn)代科技工藝制備為每粒〇. 15g 的片劑。
[0036] 本發(fā)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7] 龍眼肉:味甘;性溫。入心;腎;肝;脾經(jīng)。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主治心脾兩虛、 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兜门浔静荨份d:"益脾 胃,葆心血,潤五臟,治怔忡。"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龍眼肉對心肌遭受低溫、高溫和缺氧刺激 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zhèn)靜和健胃作用。
[0038] 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jīng)。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diào)營衛(wèi);和藥性。主治脾 胃虛弱汽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臟躁;營衛(wèi)不和?!侗静輩R言》:沈氏 曰,此藥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俞、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宜之。如龍譚方 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百體懶重,肌肉瘦,此 屬心、脾二藏元神虧損之證,必用大棗治之。佐用陳皮,調(diào)暢中脘虛滯之痰。
[0039] 葶藶子:味辛;苦;性寒。入肺;心;肝;胃;膀胱經(jīng)。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 腫;泄逐邪。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癰冰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臟 ?。恍牧λソ咧[;瘰疬結核?!秳e錄》載:"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 月中,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