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shù)】
[0002] 慢性宮頸炎為婦科常見病及多發(fā)病之一,多由急性宮頸炎轉(zhuǎn)來(lái),于分娩、流產(chǎn)、手 術(shù)損傷宮頸后,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病原體侵入感染引起。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陰道 分泌物增多、接觸性出血、血性白帶等,目前臨床尚無(wú)特效治療,多采用局部對(duì)癥支持治療。
[0003] 慢性宮頸炎多為急性宮頸炎未治療或未徹底治愈迀延所致。主要病原體為葡萄球 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等,常于分娩、流產(chǎn)等損傷宮頸后,宮頸表面屏障作用被破壞,病原 體入侵而導(dǎo)致感染。目前臨床多采用物理治療,但物理治療要求在經(jīng)后2~7d進(jìn)行,且治療 后常伴陰道大量排液,甚至出血。
[0004] 慢性宮頸炎病變以宮頸局部病變?yōu)橹鳎瑢m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病理過程中最多見 的局部病理特征,局部紅、腫,有潰瘍形成。
[0005] 根據(jù)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帶下量多或如膿如涕或帶下赤白或伴有外陰瘙癢等癥屬中 醫(yī)的"帶下病"范疇。本病機(jī)是濕熱與蟲毒合而化腐,淤血阻滯,蝕血肌腐肉爛,惡肉不去,新 肌不生,而致宮頸糜爛,滲液外流,赤白相兼,濁帶流出陰道,并漬濁陰部,致外陰瘙癢。可見 "濕、熱、毒"邪為慢性宮頸炎的中醫(yī)病理本質(zhì)。治療應(yīng)以改變局部機(jī)能狀態(tài)為主。依據(jù)中醫(yī) 學(xué)理論,此是肌腐淤存,余熱未盡,肌無(wú)以生的病理機(jī)制,治療重點(diǎn)應(yīng)在清熱利濕,活血淤, 殺蟲解毒,收斂止血,祛腐生肌斂瘡,熱清則可止血,淤去方可生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制備成外用 劑型和內(nèi)服劑型,通過內(nèi)外聯(lián)合用藥,不僅能有效地治療宮頸糜爛,而且能夠明顯緩解腰骸 部疼痛、腹部下墜等相關(guān)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且安全可靠,無(wú)明顯不良反應(yīng),因 此,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其原料藥 包括蛇床子、黃柏、刺五加、地膽草、川楝子、何首烏、白芷、蒼術(shù)、血竭、卷柏、蘇木、薏苡仁、 太子參、金星草、苦參、冰片、金銀花、魚腥草、泥胡菜、山茱萸、菟絲子、雞冠花、沒藥、篇蓄、 大血藤和鐵軸草。
[0008] 其中,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25g~35g、黃柏55g~65g、刺五加 25g~35g、地膽草30g~40g、川楝子25g~35g、何首烏30g~40g、白]E25g~35g、蒼術(shù) 15g~25g、血 竭15g~25g、卷柏20g~30g、蘇木25g~35g、薏苡仁20g~30g、太子參30g~40g、金星草25g~35g、 苦參20g~30g、冰片20g~30g、金銀花35g~45g、魚腥草25g~35g、泥胡菜20g~30g、山茱萸30g~ 40g、英絲子25g~35g、雞冠花20g~30g、沒藥25g~35g、篇蓄20g~30g、大血藤25g~35g和鐵軸草 25g~35g〇
[0009] 其中,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28g~32g、黃柏58g~62g、刺五加 28g~32g、地膽草33g~37g、川楝子28g~32g、何首烏33g~37g、白芷28g~32g、蒼術(shù) 18g~22g、血 竭 18g~22g、卷柏 23g~27g、蘇木 28g~32g、薏苡仁 23g~27g、太子參 33g~37g、金星草 28g~32g、 苦參23g~27g、冰片23g~27g、金銀花38g~42g、魚腥草28g~32g、泥胡菜23g~27g、山茱萸33g~ 37g、菟絲子28g~32g、雞冠花23g~27g、沒藥28g~32g、篇蓄23g~27g、大血藤28g~32g和鐵軸草 28g~32g〇
[0010] 其中,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30g、黃柏60g、刺五加 30g、地膽草 35g、川楝子30g、何首烏35g、白芷30g、蒼術(shù)20g、血竭20g、卷柏25g、蘇木30g、薏苡仁25g、太 子參35g、金星草30g、苦參25g、冰片25g、金銀花40g、魚腥草30g、泥胡菜25g、山茱萸35g、英 絲子30g、雞冠花25g、沒藥30g、篇蓄25g、大血藤30g和鐵軸草30g。
[0011] 其中,所述藥物制備成內(nèi)服藥物劑型和外敷藥物劑型。
[0012]其中,所述外敷藥物劑型為散劑。
[0013]其中,所述內(nèi)服藥物劑型為湯煎劑。
[0014] 當(dāng)所述藥物制備成煎煮液時(shí),其制備方法具體為: 將各原料藥分別粉碎,按比例混合,獲得混合物,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相對(duì)于混合 物質(zhì)量8~10倍質(zhì)量的水,煎煮1~2小時(shí),過濾,在濾渣中再次加入相對(duì)于混合物質(zhì)量4~6倍質(zhì) 量的水,煎煮1~2小時(shí),過濾,將兩次過濾獲得的濾液混合,濃縮至lg/ml的溶液。
[0015] 當(dāng)所述藥物制備成散劑時(shí),其制備方法具體為: 第一步,將冰片研磨成粉末; 第二步,將余下組分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置于滲漉器中,加入醇濃度為85%~95%的乙醇 中,浸漬24小時(shí)~36小時(shí),隨后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1~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 所加入的乙醇的質(zhì)量是該混合物質(zhì)量的3~6倍,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10左右,采用離心 機(jī)離心,獲取上清液,隨后,將上清液在〇°C的溫度下靜置過夜,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用減 壓濃縮器在55~60°C時(shí)濃縮至相對(duì)密度1.05~1.15的清膏,再選擇蒸汽濃縮,清膏用蒸汽 濃縮至55~60°C時(shí)相對(duì)密度1.25~1.30的稠膏; 第三步,將第一步獲得的粉末和第二步獲得的稠膏混合均勻,干燥,碎粉成粉末,過200 目篩,獲得散劑。
[0016]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不僅能有效地治療宮頸糜爛,而且能夠明顯 緩解腰骸部疼痛、腹部下墜等相關(guān)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且安全可靠,無(wú)明顯不 良反應(yīng)。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17]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藥物,其原料藥包括蛇床子、黃柏、刺五 加、地膽草、川楝子、何首烏、白芷、蒼術(shù)、血竭、卷柏、蘇木、薏苡仁、太子參、金星草、苦參、冰 片、金銀花、魚腥草、泥胡菜、山茱萸、菟絲子、雞冠花、沒藥、篇蓄、大血藤和鐵軸草。
[0018] 進(jìn)一步,所述藥物僅由上述原料藥構(gòu)成。
[0019] 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25g~35g、黃柏55g~65g、刺五加 25g~ 35g、地膽草30g~40g、川楝子25g~35g、何首烏30g~40g、白]E25g~35g、蒼術(shù)15g~25g、血竭15g ~25g、卷柏20g~30g、蘇木25g~35g、薏該仁20g~30g、太子參30g~40g、金星草25g~35g、苦參 20g~30g、冰片20g~30g、金銀花35g~45g、魚腥草25g~35g、泥胡菜20g~30g、山茱萸30g~40g、 英絲子25g~35g、雞冠花20g~30g、沒藥25g~35g、篇蓄20g~30g、大血藤25g~35g和鐵軸草25g~ 35g〇
[0020]進(jìn)一步,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28g~32g、黃柏58g~62g、刺五加 28g~32g、地膽草33g~37g、川楝子28g~32g、何首烏33g~37g、白芷28g~32g、蒼術(shù) 18g~22g、血 竭 18g~22g、卷柏 23g~27g、蘇木 28g~32g、薏苡仁 23g~27g、太子參 33g~37g、金星草 28g~32g、 苦參23g~27g、冰片23g~27g、金銀花38g~42g、魚腥草28g~32g、泥胡菜23g~27g、山茱萸33g~ 37g、菟絲子28g~32g、雞冠花23g~27g、沒藥28g~32g、篇蓄23g~27g、大血藤28g~32g和鐵軸草 28g~32g〇
[0021 ]最優(yōu)選,所述藥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蛇床子30g、黃柏60g、刺五加 30g、地膽 草35g、川楝子30g、何首烏35g、白]E30g、蒼術(shù)20g、血竭20g、卷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