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2?15g,防風12?15g,蕪活10?12g,獨活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10?12g,北沙參12?15g,當歸10?12g,熟地12?15g,白術12?15g,生地13?15g,川芎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12?15g,首烏10?12g。本發(fā)明的中藥煎煮方法簡單、無毒副作用、療效好。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頭痛類型,臨床以發(fā)作性中重度、搏動樣頭痛為主要表現(xiàn),頭痛多為偏側,一般持續(xù)4?72小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光、聲刺激或日?;顒泳杉又仡^痛,安靜環(huán)境、休息可緩解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jīng)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兒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達發(fā)病高峰,女性多見,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 2?3,人群中患病率為5%?10%,常有遺傳背景。
[0003]偏頭痛頻繁發(fā)作將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響睡眠,因為睡眠不足,白天就沒精神,工作也大受影響。而且有部分患者常常是一工作就發(fā)作,十分耽誤事。同時,人久患頭痛疾病,性格發(fā)生變化,往往性情變得暴躁。又因為久治不愈,生活受到重大影響,心理脆弱,喪失信心,時間長了對人的心腦血管將產(chǎn)生不利影響,臨床上頭痛發(fā)作后腦血栓,高血壓,腦出血,臨床也較常見。
[0004]目前治療偏頭痛的藥物多為西藥,患者突然患病時只是暫時起到止痛的效果,治標不治本,西藥不但有副作用,而且長期服用,帶來的是身體機能退化和藥物抵抗,以及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毒副作用、療效好的治療偏頭痛的中藥。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2_15g,防風12_15g,蕪活 10-12g,獨活 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 10-12g,北沙參 12_15g,當歸 10_12g,熟地12-15g,白術12-15g,生地13-15g,川芎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_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 12-15g,首烏 10-12g。
[0007]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3g,防風13g,憲活1g,獨活10g,細辛3g,白芷10g,桑枝1g,北沙參13g,當歸10g,熟地13g,白術13g,生地13g,川芎13g,蔓荊子13g,茯苳14g,阿膠珠10g,升麻8g,葛根13g,首烏1g。
[0008]優(yōu)選地,上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4g,防風14g,憲活11g,獨活lig,細辛4g,白芷lig,桑枝Iig,北沙參Hg,當歸lig,熟地Hg,白術Hg,生地Hg,川芎Hg,蔓荊子14g,茯苓15g,阿膠珠llg,升麻9g,葛根14g,首烏Ilg。
[0009]作為本法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上述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的煎煮方法為:取麻黃12-15g,防風 12-15g,蕪活 10-12g,獨活 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 10-12g,北沙參 12-15g,當歸 10-12g,熟地 12-15g,白術 12-15g,生地 13-15g,川芎 12-15g,蔓荊子 12-15g,茯苓13-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12-15g,首烏10-12g。洗干凈,加藥材總重量的3倍量的水,先大火急煎至藥液沸騰,再文火煎約25-30分鐘,倒出液體,后加入2倍藥重的水,繼續(xù)文火煎15-20分鐘,然后將液體倒出,并將兩次液體合并即可。
[00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發(fā)明的中藥具有祛風活血止痛之功效,用藥安全,穩(wěn)定可靠,對偏頭痛有很好的療效;二、原料易搜集,原料全部為純天然的,無毒副作用,煎煮方法簡單易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0012]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2_15g,防風12_15g,蕪活 10-12g,獨活 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 10-12g,北沙參 12_15g,當歸 10_12g,熟地12-15g,白術12-15g,生地13-15g,川芎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_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 12-15g,首烏 10-12g。
[0013]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和功效如下:
麻黃:性味:辛、微苦,溫。功效: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防風:性味:味辛;甘;性微溫。功效: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主治: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jié)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0014]蕪活:性味:味辛;苦;性溫。功效: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jié);止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0015]獨活:性味:辛、苦,微溫。功效: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手腳攣痛,慢性氣管炎,頭痛,齒痛。
[0016]細辛:性味:辛;溫;小毒。功效: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白芷:性味:味辛;性溫。祛風除濕;通竊止痛;消腫排膿。功效:用于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桑枝:性味:微苦;性平。功效:祛風濕;通經(jīng)絡;行水氣。主治: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肌體風癢。
[0017]北沙參:性味:甘苦淡,涼。功效: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主肺燥干咳;虛勞嗽血;胃級不足;津傷口干。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
當歸:性味:味甘;辛;苦;性溫。功效: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jīng)。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熟地:性味:味甘;性溫。功效: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白術:性味:味苦;甘;性溫。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0018]生地:性味:味甘;苦;性寒。功效:清熱涼血;生津潤燥。主治:急性熱?。桓邿嵘窕?;斑疹;津傷煩渴;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勞熱咳嗽;跌打傷痛;癰腫。
川芎:性味:辛,溫。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血瘀氣滯的痛證,頭痛,風濕痹痛。
[0019]蔓荊子: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主治:外感風熱;頭昏頭痛;偏頭痛;牙齦腫痛;目赤腫痛多淚;目睛內痛;昏暗不明;濕痹拘攣。
茯苓:性味:甘;淡;平。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阿膠珠:性味:咸,平。功效:補肺益腎;納氣平喘,助陽益精。
[0020]升麻:性味:甘;辛;微苦,涼。功效:升陽,發(fā)表,透疹,解毒。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
葛根:性味:甘;辛;平。功效:解肌退熱;發(fā)表透診;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主治:外感發(fā)熱;頭項強痛;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溫病口渴;消渴病;泄瀉;痢疾;高血壓;冠心病。
首烏:性味:苦;甘;澀;性微溫。功效:養(yǎng)血滋陰;潤腸通便;截瘧;祛風;解毒。主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
[0021 ]作為本法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上述治療肺炎的中藥的煎煮方法為:取麻黃12_15g,防風 12-15g,蕪活 10-12g,獨活 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 10-12g,北沙參 12_15g,當歸10-12g,熟地12-15g,白術12-15g,生地13-15g,川芎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12-15g,首烏10-12g。洗干凈,加藥材總重量的3倍量的水,先大火急煎至藥液沸騰,再文火煎約25-30分鐘,倒出液體,后加入2倍藥重的水,繼續(xù)文火煎15-20分鐘,然后將液體倒出,并將兩次液體合并即可。
[0022]實施例1: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3g,防風13g,蕪活10g,獨活10g,細辛3g,白芷10g,桑枝1g,北沙參13g,當歸10g,熟地13g,白術13g,生地13g,川考13g,蔓荊子13g,茯苳14g,阿膠珠10g,升麻8g,葛根13g,首烏1g。
[0023]實施例2: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Hg,防風14g,蕪活llg,獨活llg,細辛4g,白]Ellg,桑枝I Ig,北沙參14g,當歸llg,熟地14g,白術14g,生地14g,川芎Hg,蔓荊子14g,茯苓15g,阿膠珠llg,升麻9g,葛根14g,首烏Ilg。
[0024]上述兩個實施例中的兩種藥物,每日2次,每日一劑,每次服用150-200毫升,7天為I療程,其中:各味藥的份量有所不同,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選擇,通常病情比較嚴重者各味藥的量也需加大。
[0025]下面結合臨床試驗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病例選擇:選擇確診的偏頭痛患者250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20例,年齡18-60歲,病程最短者2個月,最長者10年。
[0026]治療標準:
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腦血流圖正常。
[0027]有效:頭痛發(fā)作程度及伴隨癥狀減輕,腦血流圖有改善。
[0028]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無改善。
[0029]本發(fā)明的中藥的有效治愈率統(tǒng)計:經(jīng)過對250例偏頭痛患者的治療統(tǒng)計,治愈216例,有效28例,無效6例,治愈率83%,總有效率達到97%以上。說明本發(fā)明藥物具有較高的臨床療效,并且本藥物在治療觀察期間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表明本發(fā)明藥物安全無副作用。
[0030]病例1:
謝某,女,19歲,患有偏頭痛半年,頭痛、失眠,食欲不振,身體消瘦,服用多種西藥,治標不治本,使用本發(fā)明的中藥I個療程后,頭痛、失眠癥狀消失,后繼續(xù)服用3個療程痊愈。
[0031]病例2:
何某,男,27歲,患有偏頭痛3年,遇到天氣變化就頭痛,精神不振,使用本發(fā)明的中藥2個療程,頭痛消失,繼續(xù)使用2個療程痊愈,隨訪至今,無復發(fā)癥狀。
[0032]病例3:
李某,男,35歲,患有偏頭痛5個月,經(jīng)常心煩,多夢,用過多種藥物治療,暫時能緩解,但無法治愈,停藥就復發(fā),后來經(jīng)人介紹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服用I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月艮用第2個療程后,痊愈,隨訪至今,未見復發(fā)。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但是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2-15g,防風 12-15g,蕪活 10-12g,獨活 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 10-12g,北沙參 12_15g,當歸10-12g,熟地12-15g,白術12-15g,生地13-15g,川芎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16g,阿膠珠 10-12g,升麻8-10g,葛根 12-15g,首烏 10-12g。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13g,防風13g,蕪活10g,獨活10g,細辛3g,白芷10g,桑枝1g,北沙參13g,當歸10g,熟地13g,白術13g,生地13g,川芎13g,蔓荊子13g,茯苓14g,阿膠珠10g,升麻8g,葛根13g,首烏1g。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下述以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麻黃Hg,防風I4g,蕪活lig,獨活lig,細辛4g,白芷lig,桑枝Iig,北沙參14g,當歸llg,熟地14g,白術14g,生地14g,川芎14g,蔓荊子14g,茯苓15g,阿膠珠llg,升麻9g,葛根14g,首烏Ilg。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的煎煮方法為: 取麻黃12-15g,防風12-15g,蕪活10-12g,獨活10-12g,細辛3-5g,白芷8-12g,桑枝10-12g,北沙參 12-15g,當歸 10-12g,熟地 12-15g,白術 12-15g,生地 13-15g,川芎 12-15g,蔓荊子12-15g,茯苓13-16g,阿膠珠10-12g,升麻8-10g,葛根12-15g,首烏10-12g ;洗干凈,加藥材總重量的3倍量的水,先大火急煎至藥液沸騰,再文火煎約25-30分鐘,倒出液體,后加入2倍藥重的水,繼續(xù)文火煎15-20分鐘,然后將液體倒出,并將兩次液體合并即可。
【文檔編號】A61K35/36GK105902692SQ201610376713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fā)明人】曾燕福
【申請人】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