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息肉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聲帶息肉手術(shù)器械的結(jié)構(gòu),一種喉息肉鉗。
【背景技術(shù)】
[0002]顯微支撐喉鏡下用喉息肉鉗摘除聲帶息肉等良性病變是目前的常用手術(shù)方式,已有的喉息肉鉗包括鉗桿與鉗頭兩部分,鉗桿的尾端有操作手柄,鉗頭相對于鉗桿彎曲成約150°,鉗頭的長度約為2.5_,鉗頭可在鉗桿的控制下張開和閉合。這種喉息肉鉗在進行顯微支撐喉鏡下摘除聲帶息肉時,由于顯微鏡及支撐喉鏡均為直線暴露方式,對于某些舌體肥厚、小下頒畸形、頸部粗短、上列牙明顯前突、頸部后仰困難、喉體較高等的特殊患者,支撐喉鏡下難以充分暴露聲帶,無法充分暴露的病變部分就難以徹底清除,特別是聲帶前段的病變,已有的喉息肉鉗難以完成手術(shù)任務(wù)。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喉息肉鉗的結(jié)構(gòu),能對于無法充分暴露的病變部分也能進行手術(shù)清除。
[0004]這種喉息肉鉗包括鉗桿與鉗頭,鉗桿的尾端有操作手柄,鉗頭相對于鉗桿彎曲成一個夾角a,鉗頭的長度b為8?12mm,鉗頭與鉗桿的夾角a為90?135°。
[0005]這種喉息肉鉗與已有的喉息肉鉗相比,由于加長了鉗頭并減小了鉗頭與鉗桿的夾角a,手術(shù)時鉗頭能伸入未充分暴露的聲帶病變部位,可在帶角度的鼻內(nèi)窺鏡下聯(lián)合支撐喉鏡進行聲帶良性病變摘除術(shù)。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喉息肉鉗的第一種結(jié)構(gòu)圖;
[0007]圖2為喉息肉鉗的應(yīng)用原理圖;
[0008]圖3為喉息肉鉗的第二種結(jié)構(gòu)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這種喉息肉鉗包括鉗桿與鉗頭,鉗桿的尾端有操作手柄,鉗頭相對于鉗桿彎曲成一個夾角a,鉗頭2的長度b為8?12mm,鉗頭2與鉗桿I的夾角a為90?135。。
[0010]如圖2所示,喉息肉鉗的鉗頭2可在鉗桿I及操作手柄的控制下張開和閉合。
[0011]如圖1和圖3所示,鉗頭2與鉗桿I的夾角a為90?135°。圖1中的夾角a為120°,圖3中的夾角a為90°。
[0012]這種喉息肉鉗的參考尺寸可以為如下數(shù)種:
[0013]1、夾角 a:135°,鉗頭長度 b:10mm ;
[0014]2、夾角 a:120°,鉗頭長度 b:10mm ;
[0015]3、夾角 a:90°,鉗頭長度 b:8mm ;
[0016]4、夾角 a:90°,鉗頭長度 b:10mm ;
[0017]5、夾角 a:90°,鉗頭長度 b:12_。
[0018]手術(shù)時,對暴露困難的聲帶息肉不必強行暴露全部聲帶,只需將支撐喉鏡插入聲門上,通過不同角度的鼻內(nèi)鏡充分暴露病變組織,光照可隨鏡頭斜角不同而折射,并能360°旋轉(zhuǎn),可以通過聲門或繞過室?guī)н吘?,對喉室聲門、聲門下區(qū)等部位進行檢查,在內(nèi)鏡明視下,依據(jù)病變的不同位置選用鉗頭長度b和夾角a合適的喉息肉鉗進行治療,保證手術(shù)順利完成。
【主權(quán)項】
1.一種喉息肉鉗,包括鉗桿(I)與鉗頭(2),鉗桿的尾端有操作手柄,鉗頭(2)相對于鉗桿⑴彎曲成一個夾角a,其特征是鉗頭⑵的長度b為8?12mm,鉗頭⑵與鉗桿(I)的夾角a為90?135°。
【專利摘要】一種喉息肉鉗,包括鉗桿(1)與鉗頭(2),鉗桿的尾端有操作手柄,鉗頭(2)相對于鉗桿(1)彎曲成一個夾角a,鉗頭(2)的長度b為8~12mm,鉗頭(2)與鉗桿(1)的夾角a為90~135°。這種喉息肉鉗與已有的喉息肉鉗相比,由于加長了鉗頭并減小了鉗頭與鉗桿的夾角a,手術(shù)時鉗頭能伸入未充分暴露的聲帶病變部位,可在帶角度的鼻內(nèi)窺鏡下聯(lián)合支撐喉鏡進行聲帶良性病變摘除術(shù)。
【IPC分類】A61B17-29, A61B17-24
【公開號】CN20450086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45998
【發(fā)明人】鄧晶
【申請人】嘉興市第一醫(yī)院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