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用于器具或器械的保護性包裝或覆蓋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醫(yī)療護理實踐中,常需要用耳溫儀在同一時間段為幾十位患者同時測試體溫。每人每次測量前,需要在耳溫儀前套上一個一次性耳溫套,而人工更換一次性耳溫套比較繁瑣。
[0003]申請?zhí)枮?01020186090.5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公開了一種耳溫套收納盒,其包含一盒體及一夾持組件。盒體內具一收納槽。夾持組件可于收納槽升降以供固定一耳溫套。當夾持組件于收納槽下降時,夾持組件隨收納槽內壁的引導而夾持耳溫套;反之,當夾持組件于收納槽內升起時,夾持組件隨收納槽內壁的反向引導而釋放耳溫套。該方案主要用于單個耳溫套的存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能將疊在一起的耳套單個單個地分配給耳溫儀。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耳套容器,耳套容器內設有耳套底托和彈性壓件;耳套容器上鉸接有內側設有卡口的卡片,卡片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內側斜面,耳套容器上開設有供卡片進出的通道,耳套容器內的耳套被彈性壓件壓緊在耳套底托與卡片之間;耳套容器上設置滑套,當滑套蓋住通道時,卡片被滑套壓回至耳套容器內。
[0006]分發(fā)前,先將耳套疊好放入耳套容器內,則耳套被彈性壓件壓緊在耳套底托與卡片之間。眾所周知,如果手指壓迫書本一側,書本各頁的邊緣將呈斜面,從而使書本各頁的邊緣之間實現分離。類似的,由于卡片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內側斜面,耳套的裙邊在第一內側斜面受壓迫后,兩個相鄰耳套的裙邊出現空隙。使滑套慢慢滑離通道,卡片隨之向耳套容器的外壁方向移動,同時耳套在彈性壓件的壓迫下向耳套容器的出口移動,最外層的耳套在向耳套容器的出口移動的過程中,首先落入卡口,實現最外層的耳套與其他耳套之間的整體分離。此后用耳溫儀伸入耳套容器的出口,將卡在卡口內的耳套套在耳溫儀的端部。再繼續(xù)滑動滑套,使套在耳溫儀的端部的耳套隨著耳溫儀一起從卡片之間脫出。之后,將滑套滑回至起始位置。
[0007]作為改進,所述卡片設置有第二內側斜面,所述第一內側斜面位于所述卡口的內側,第二內側斜面位于所述卡口的外側,第二內側斜面的位置高于第一內側斜面的最低處。
[0008]第二內側斜面的位置高于第一內側斜面的最低處,不僅方便將卡在卡口內的耳套脫出,而且當最外層的耳套脫出時,第二層的耳套仍被夾在第一內側斜面。需要再繼續(xù)滑動滑套,才能使第二層的耳套滑至卡口內。該方案能減少相鄰兩個耳套同時脫出的概率。
[0009]作為改進,所述卡片設置有外側斜面。外側斜面的設置使滑套稍一移動就能使卡片產生較大的位移,有利于結構的緊湊。
[0010]作為改進,所述彈性壓件為彈簧,彈性壓件位于耳套底托的背部。這是一種結構簡單、穩(wěn)定性好的彈性壓迫方式。
[0011 ]作為改進,所述耳套底托有推進機構。隨著一個又一個耳套的脫離,彈性壓件對耳套的彈性壓迫力越來越小。此時,可以使用推進機構,使耳套底托往耳套容器的出口方向移動,使彈性壓件保持對耳套足夠的壓迫力。
[0012]作為改進,所述推進機構包括螺桿和螺母,螺母有一與所述耳套底托相抵的筒狀延伸部,所述彈性壓件位于耳套底托與螺母之間。該推進機構的結構穩(wěn)定可靠。
[0013]作為改進,所述耳套容器分為耳套容器左半部和耳套容器右半部,耳套容器左半部固設在底座上,耳套容器右半部固定在一滑塊上,滑塊通過插銷臨時固定在底座上。該方案方便將疊好的耳套放入耳套容器內。
[0014]作為改進,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供滑塊滑行的凹槽。
[0015]作為改進,所述底座的下底面設置有吸盤。吸盤能有效防止裝置被無意碰落至地面。
[0016]作為改進,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廢棄物接納盒。用完后的耳套丟至廢棄物接納盒,廢棄物接納盒內的耳套亦相互疊套,以減少空間。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新穎、效果明顯的優(yōu)點,能將疊套在一起的耳套一一分離后使用,提高耳溫儀的測溫效率,減少耳套的細菌感染概率。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耳套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耳套容器左半部呈分離狀態(tài);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耳套容器右半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推進機構與耳套底托、彈性壓件的配合示意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卡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卡片的側視圖;
[0026]圖9為現有技術中耳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底座;11、滑塊;12、插銷;13、凹槽;14、吸盤;15、廢棄物接納盒;2、耳套容器;21、耳套容器左半部;22、耳套容器右半部;3、耳套底托;4、彈性壓件;5、卡片;51、卡口;
52、第一內側斜面;53、第二內側斜面;54、外側斜面;6、通道;7、耳套;71、裙邊;8、滑套;9、推進機構;91、螺桿;92、螺母;93、筒狀延伸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1
[0029]現有技術中耳套7如圖9所示,其底部具有一個裙邊71。
[0030]如圖1、圖2所示,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置有2個耳套容器2和4個廢棄物接納盒15,底座1的下底面還設置有吸盤14。耳套容器2分為耳套容器左半部21和耳套容器右半部22,耳套容器左半部21固設在底座1上,耳套容器右半部22固定在一滑塊11上,滑塊11通過插銷12臨時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上設置有供滑塊11滑行的凹槽13。
[0031]如圖3、圖4所示,耳套容器2內設有耳套底托3和彈性壓件4。彈性壓件4為彈簧,彈性壓件4位于耳套底托3的背部。耳套容器2上鉸接有內側設有卡口 51的卡片5。耳套容器2上開設有供卡片5進出的通道6。耳套容器2內的耳套7被彈性壓件4壓緊在耳套底托3與卡片5之間。耳套容器2上設置滑套8,當滑套8蓋住通道6時,卡片5被滑套8壓回至耳套容器2內。
[0032]如圖5、圖6所示,耳套底托3有推進機構9。推進機構9包括螺桿91和螺母92,螺母92有一與耳套底托3相抵的筒狀延伸部93。彈性壓件4位于耳套底托3與螺母92之間。
[0033]卡片5的結構如圖7、圖8所示,卡片5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內側斜面52、第二內側斜面
53、外側斜面54。第一內側斜面52位于所述卡口 51的內側,第二內側斜面53位于卡口 51的外側,第二內側斜面53的位置高于第一內側斜面52的最低處。
【主權項】
1.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置有耳套容器(2),耳套容器(2)內設有耳套底托(3)和彈性壓件(4);耳套容器(2)上鉸接有內側設有卡口(51)的卡片(5),卡片(5)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內側斜面(52),耳套容器(2)上開設有供卡片(5)進出的通道(6),耳套容器(2)內的耳套(7)被彈性壓件(4)壓緊在耳套底托(3)與卡片(5)之間;耳套容器(2)上設置滑套(8),當滑套(8)蓋住通道(6)時,卡片(5)被滑套(8)壓回至耳套容器(2)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5)設置有第二內側斜面(53),所述第一內側斜面(52)位于所述卡口(51)的內側,第二內側斜面(53)位于所述卡口(51)的外側,第二內側斜面(53)的位置高于第一內側斜面(52)的最低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5)設置有外側斜面(54)。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壓件(4)為彈簧,彈性壓件(4)位于耳套底托(3)的背部。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底托(3)有推進機構(9)0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機構(9)包括螺桿(91)和螺母(92),螺母(92)有一與所述耳套底托(3)相抵的筒狀延伸部(93),所述彈性壓件(4)位于耳套底托(3)與螺母(92)之間。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容器(2)分為耳套容器左半部(21)和耳套容器右半部(22),耳套容器左半部(21)固設在底座(1)上,耳套容器右半部(22)固定在一滑塊(11)上,滑塊(11)通過插銷(12)臨時固定在底座(1)上。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供滑塊(11)滑行的凹槽(13)。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底面設置有吸盤(14)。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廢棄物接納盒(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溫儀耳套分發(fā)裝置。該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置有耳套容器(2),耳套容器(2)內設有耳套底托(3)和彈性壓件(4);耳套容器(2)上鉸接有內側設有卡口(51)的卡片(5),卡片(5)的內側設置有第一內側斜面(52),耳套容器(2)上開設有供卡片(5)進出的通道(6),耳套容器(2)內的耳套(7)被彈性壓件(4)壓緊在耳套底托(3)與卡片(5)之間;耳套容器(2)上設置滑套(8),當滑套(8)蓋住通道(6)時,卡片(5)被滑套(8)壓回至耳套容器(2)內。本實用新型能將疊套在一起的耳套一一分離后使用,提高耳溫儀的測溫效率,減少耳套的細菌感染概率。
【IPC分類】A61B50/30
【公開號】CN20509459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16863
【發(fā)明人】徐國英, 錢國英, 胡仙華, 朱麗君, 傅燁倩
【申請人】紹興第二醫(yī)院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