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褲型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褲型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術】
[0002]—直以來,作為短褲型一次性尿布,通用的是圖10所示的結構,包括:包含吸收體的襠部C’ ;從襠部C’分別向穿著者的腹側和背側延伸的腹側部A’和背側部B’,且通過將腹側部A’的左右兩側緣和背側部B’的左右兩側緣接合,形成有一對側封部S’、腰部開口部和一對腿部開口部。腹側部A’和背側部B’在其腰身區(qū)域,具有沿尿布的橫向延伸、且在尿布的縱向上隔開間隔而配置的多根彈性部件180。各彈性部件180的端部通常位于側封部S,。
[0003]在丟棄圖10所示的尿布時,如該圖所示,進行將側封部S’從其端部撕裂而打開的動作。此時,存在如下情況:當彈性部件180的端部位于側封部S’時,雖能夠撕裂構成腹側部A’和背側部B’的無紡布等片部件,但無法撕裂彈性部件180,而成為在腹側部A’的彈性部件180’與背側部B’的彈性部件180’連結的狀態(tài)下被拉長的狀態(tài)。此種彈性部件180’的連結成為脫下并廢棄尿布時的障礙。
[0004]作為用于提升撕裂側封部的操作性的現(xiàn)有技術,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方案。在該文獻中,提出將短褲型一次性尿布中的腿周用開口周圍的、作為外裝片的腹側兩側緣部與背部側兩側緣部的固接部的側封部的附近,設為彈性部件的非設置區(qū)域。該文獻中記載了,通過采用該結構,使從穿著者取下尿布的操作變得容易。
[0005]在專利文獻2中,提出在短褲型一次性尿布中的側封部不存在腰身用彈性部件的兩端部,而使該側封部為非伸縮性的方案。該文獻中記載了,通過采用該結構,能夠在側封部順利地撕裂尿布。
[0006]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316899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211673號公報【實用新型內容】
[0010]然而,即使采用各專利文獻記載的技術,也存在無法順利地剝離側封部的情況。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短褲型一次性尿布,其包括:襠部;從該襠部的前后延伸的腹側部和背側部;和將該腹側部的兩側緣部和該背側部的兩側緣部分別接合而得的一對側封部,該短褲型一次性尿布具有對應于穿著者的前后方向的縱向和與該縱向正交的橫向。上述側封部具有沿上述尿布的縱向連續(xù)地延伸的接合部。在上述腹側部和上述背側部這兩者中,沿上述尿布的橫向延伸的彈性部件在該尿布的縱向上隔開間隔地在拉伸狀態(tài)下配置有多根。在上述腹側部和上述背側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述彈性部件的端部中的位于靠上述側封部的位置的端部不到達該側封部的位置,而止于比該側封部靠橫向的內側的位置,由此在該側封部與該彈性部件的端部之間形成有彈性部件非配置區(qū)域。在上述彈性部件非配置區(qū)域,在從配置有上述彈性部件的位置向橫向Y延伸的延長線上的位置,沿上述尿布的縱向間斷地施有粘接劑,利用該粘接劑固定該彈性部件的上述端部。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的一實施方式的穿著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13]圖2是從正面片側觀察將圖1所示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展開并伸長的狀態(tài)的展開俯視圖。
[0014]圖3是表示穿著圖1所示的尿布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15]圖4是表示從圖3所示的穿著狀態(tài)剝離側封部的情況的側視圖。
[0016]圖5是表示適用于形成圖1所示的尿布的側封部的裝置的立體圖。
[0017]圖6(a)至圖6(c)是分別對使用圖5所示的裝置切斷尿布連續(xù)體,同時形成側封部的情況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0018]圖7是表示使用圖5所示的裝置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圖(相當于圖6(c)的圖)。
[0019]圖8是示意性地表示圖1所示的尿布的橫向上的截面的圖。
[0020]圖9是表示適合用作圖1所示的尿布的外裝體的片的示意圖。
[0021]圖10是表示現(xiàn)有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的側封部被剝離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消除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具有的缺點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
[0023]以下,基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在圖1中,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短褲型一次性尿布的一實施方式。該圖所示的尿布1具有對應于穿著者的前后方向的縱向X和與該縱向X正交的橫向Y。尿布1包括:吸收性主體5,其具有正面片2、背面片3和介于兩個片間的吸收體4 ;和外裝體6,其配置在吸收性主體5的背面片3側。此夕卜,尿布1包含:襠部C;和從該襠部C的前后向穿著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腹側部A和背側部B。如圖1和圖2所示,尿布1關于沿縱向X延伸的縱中心線CL左右對稱地形成。
[0024]如圖2所示,尿布1的外裝體6遍及吸收性主體5的外側整個區(qū)域而延伸出去。外裝體6形成為沿縱向X延伸的各側緣在縱向X的中央?yún)^(qū)域向橫向Y的內側內縮的形狀。而且,通過將外裝體6中的腹側部A的兩側緣部6a、6a的內表面和背側部B的兩側緣部6b、6b的內表面彼此以人字形狀重合并接合,形成側封部S。通過形成側封部S,如圖1所示,形成具有腰部開口部W0和一對腿部開口部L0、L0的尿布1。側封部S沿尿布1的縱向X延伸。而且,側封部S包含通過外裝體6的接合而形成的接合部(下述圖6(c)中的附圖標記40所示的部位),該接合部沿尿布1的縱向X直線狀地連續(xù)而延伸。
[0025]在外裝體6的內表面?zhèn)扰渲霉潭ㄓ形招灾黧w5。如圖2所示,吸收性主體5形成為在縱向X上較長的長方形形狀。吸收性主體5所具有的吸收體4也形成為在縱向X上較長的長方形形狀。吸收性主體5中,縱向X的一端部5a側的區(qū)域經由粘接劑固定在外裝體6中的腹側部A,縱向X的另一端部5b側的區(qū)域經由粘接劑固定在外裝體6中的背側部B。
[0026]作為正面片2、背面片3、吸收體4和外裝體6,能夠使用與現(xiàn)有技術中用作此種吸收性物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并無特別限制。例如,作為正面片2,能夠使用具有親水性的無紡布、具有親水性的穿孔后的樹脂膜等。作為背面片3,能夠使用樹脂膜或具有撥水性的無紡布的疊層體等。作為吸收體4,能夠使用短纖漿的積纖體、短纖漿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積纖體、或將紙漿片保持在高吸收性聚合物中而得的吸收片等。作為外裝體6,能夠使用例如撥水性的無紡布。如下所述,外裝體6也可以包含疊層多片無紡布的結構。
[0027]在本說明書中,縱向X與沿尿布1或作為其構成部件的吸收性主體5的長邊的方向即長度方向一致,橫向Y與尿布1或作為其構成部件的吸收性主體5的寬度方向一致。
[0028]在外裝體6,如圖1和圖2所示,沿尿布1的橫向Y延伸的彈性部件80a、80b在尿布1的縱向X上隔開間隔且在伸長(拉伸)狀態(tài)下配置有多根。詳細而言,如圖2所示,夕卜裝體6包括:構成尿布1的外表面的外層片61 ;配置在外層片61的內表面?zhèn)鹊膬葘悠?2 ;和位于兩個片61、62之間且為沿寬度方向Y伸長的狀態(tài)的多根彈性部件80a、80b。彈性部件80a、80b配置在尿布1的腰身區(qū)域和腰部區(qū)域。
[0029]進而,在外裝體6,沿著沿縱向X延伸的側緣中的縱向X的中央?yún)^(qū)域的彎曲的部位,以伸長狀態(tài)配置有腿部彈性部件90。腿部彈性部件90也夾持固定在外層片61與內層片62之間。
[0030]尿布1中的外層片61具有比用該外層片61和內層片62夾持固定多根線狀的彈性部件80a、80b的區(qū)域更在縱向X上延伸出去的長度,外層片61中的比內層片62更為延伸出去的延伸區(qū)域61L(參照圖2)被向吸收性主體5側折返,而覆蓋吸收性主體5的縱向X的端部5a、5b。折返后的延伸區(qū)域61L例如利用粘接劑(未圖示)粘接于內層片62。
[0031]在圖3中,表示了穿著狀態(tài)下的尿布1的側視圖。如該圖所示,在腹側部A,在尿布1的橫向Y上延伸的腹側彈性部件80a在尿布1的縱向X上隔開間隔且在伸長狀態(tài)下配置有多根。同樣地,在背側部B,在尿布1的橫向Y上延伸的背側彈性部件80b也在尿布1的縱向X上隔開間隔而在伸長狀態(tài)下配置有多根。在縱向X上隔開間隔而相鄰的2根腹側彈性部件80a的間隔為等間隔。同樣地,在縱向X上隔開間隔而相鄰的2根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間隔也為等間隔。腹側部A和背側部B中,彈性部件間的間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沿縱向X觀察彈性部件80a、80b的配置位置時,腹側彈性部件80a的配置位置與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配置位置大致一致。所謂大致一致是指,腹側彈性部件80a (或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配置位置與最接近于它的背側彈性部件80b (或腹側彈性部件80a)的配置位置在縱向X上的距離為2mm以下。
[0032]腹側彈性部件80a和背側彈性部件80b在如圖2所示那樣俯視尿布1時,沒有配置在外裝體6與吸收性主體5重疊的區(qū)域中。因此,腹側彈性部件80a和背側彈性部件80b中,位于靠腰部開口部W0的位置的部分從一側封部S延伸到另一側封部S,而位于遠離腰部開口部W0的位置的部分僅在從側封部S到吸收性主體5的側緣部之間延伸。像這樣,腹側彈性部件80a和背側彈性部件80b包含具有兩種延伸區(qū)域的結構。
[0033]著眼于腹側彈性部件80a和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靠側封部S的端部的位置,如圖3所示,腹側彈性部件80a的靠側封部S的端部的位置與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靠側封部S的端部的位置不同。詳細而言,腹側彈性部件80a的靠側封部S的端部的位置與側封部S的位置一致。與此相對,背側彈性部件80b的靠側封部S的端部沒有到達側封部S的位置,而止于比側封部S靠橫向Y的內側的位置。由此,在背側部B中,在側封部S與背側彈性部件80b的端部之間,形成有彈性部件非配置區(qū)域9b。另一方面,在腹側部A中沒有形成彈性部件非配置區(qū)域。
[0034]在背側部B中,彈性部件非配置區(qū)域9b遍及尿布1的縱向X的整個區(qū)域而形成。但是,只要不損害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則也允許因尿布1的制造條件的偏差等而不可避免地導致1根至數(shù)根背側彈性部件80b的端部位于側封部S。
[0035]如上所述,腹側彈性部件80a和背側彈性部件80b配置在外層片61與內層片62之間,但這些彈性部件80a、80b僅在其長度方向中的兩端部固定于外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