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包括瓶夾、第一連接片、第一夾扣,所述瓶夾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所述第一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第二夾持機構(gòu)包括架夾、第二連接柱、第二連接片、第二夾扣,所述架夾為X型夾子,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所述第二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能夠?qū)⒇搲何苓M行規(guī)制,方便醫(yī)務工作。
【專利說明】
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輔助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負壓吸引器,主要適用于門診及住院患者的負壓吸引,例如外科呼吸道手術、相關疾病以及家用吸痰。
[0003]負壓吸引器在閑置時,負壓吸引管常常懸空而無處放置,常常會污染吸引管,而且阻礙醫(yī)務人員的工作,從而給醫(yī)務工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能夠?qū)⒇搲何苓M行妥善固定,方便醫(yī)務工作。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中的至少一個;
[0006]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包括瓶夾、第一連接片、第一夾扣,所述瓶夾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所述第一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瓶夾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滅菌注射用水瓶的直徑相等,所述瓶夾的側(cè)面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連接片的一端固定在瓶夾的外側(cè)壁,且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一開口相對,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夾扣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一夾扣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夾扣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二開口相對;
[0007]所述第二夾持機構(gòu)包括架夾、第二連接柱、第二連接片、第二夾扣,所述架夾為X型夾子,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所述第二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架夾上固定設置所述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二連接柱沿所述架夾的對稱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為與所述架夾的第三開口方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二連接柱的外側(cè)壁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片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夾扣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二夾扣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四開口,所述第二夾扣與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四開口相對。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還包括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的底部設置有內(nèi)部空間為圓柱形的固定孔,所述第二連接柱的頂部設置有圓柱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夠插拔于所述固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可拆卸固定。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架夾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轉(zhuǎn)軸、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
[0010]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連接,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的連接部位以及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的連接部位設置所述轉(zhuǎn)軸,正常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用于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一半圓筒凸起和第二半圓筒凸起,所述第二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三半圓筒凸起和第四半圓筒凸起,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時,所述第一半圓筒凸起與第三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一圓筒,所述第二半圓筒凸起與第四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二圓筒,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時,所述第一圓筒和第二圓筒分別套接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的平行的架桿上。
[0012]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通過設置第一夾持機構(gòu),且第一夾持機構(gòu)能夠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并在另一端設置第一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從而在使用第一夾持機構(gòu)時,能夠?qū)⒇搲何芤?guī)制;同時還設置了第二夾持機構(gòu),且第二夾持機構(gòu)能夠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并在另一端設置第二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從而在使用第二夾持機構(gòu)時,能夠?qū)⒇搲何芤?guī)制;此外,還可將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從而增加負壓吸引管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實施例的第一夾持機構(gòu)的仰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實施例的第一夾持機構(gòu)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實施例的第二夾持機構(gòu)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qū)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 “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后續(xù)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0018]如圖1?圖3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實施例的第一夾持機構(gòu)的仰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第一夾持機構(gòu)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9]所述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夾持機構(gòu)10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20中的至少一個;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10包括瓶夾11、第一連接片12(采用硬質(zhì)塑料制造)、第一夾扣13,所述瓶夾11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所述第一夾扣13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瓶夾11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滅菌注射用水瓶的直徑相等,所述瓶夾11的側(cè)面具有第一開口 111,所述第一連接片12的一端固定在瓶夾11的外側(cè)壁,且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1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一開口 111相對,所述第一連接片1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夾扣13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一夾扣13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二開口 131,所述第一夾扣13與所述第一連接片12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二開口 131相對;
[0021]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夾持機構(gòu)20包括架夾21、第二連接柱22、第二連接片23(采用硬質(zhì)塑料制造)、第二夾扣24,所述架夾21為X型夾子,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所述第二夾扣24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架夾21上固定設置所述第二連接柱22,所述第二連接柱22沿所述架夾21的對稱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為與所述架夾21的第三開口(未示出,位于圖3中架夾21的下方)方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二連接柱22的外側(cè)壁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片23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片2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夾扣24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二夾扣24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四開口(未示出,位于圖3中第二夾扣24的右側(cè)),所述第二夾扣24與所述第二連接片23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四開口相對。
[0022]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通過設置第一夾持機構(gòu),且第一夾持機構(gòu)能夠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并在另一端設置第一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從而在使用第一夾持機構(gòu)時,能夠?qū)⒇搲何芤?guī)制;同時還設置了第二夾持機構(gòu),且第二夾持機構(gòu)能夠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并在另一端設置第二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從而在使用第二夾持機構(gòu)時,能夠?qū)⒇搲何芤?guī)制;此外,還可將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從而增加負壓吸引管的穩(wěn)定性。
[0023]可選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10還包括第一連接柱14,所述第一連接柱14的底部設置有內(nèi)部空間為圓柱形的固定孔141,所述第二連接柱22的頂部設置有圓柱形的固定柱221,所述固定柱221能夠插拔于所述固定孔141中,使得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10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20可拆卸固定,在二者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時,增加二者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
[0024]較佳的,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架夾21包括第一夾片214、第二夾片(未示出,位于圖3的背面)、轉(zhuǎn)軸213、第一夾板(圖3中架夾21的第一夾片214下方的部分)和第二夾板(未示出,位于圖3的背面);
[0025]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連接,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的連接部位以及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的連接部位設置所述轉(zhuǎn)軸,正常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用于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
[0026]進一步的,在一些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一半圓筒凸起211和第二半圓筒凸起212,所述第二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三半圓筒凸起和第四半圓筒凸起,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時,所述第一半圓筒凸起211與第三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一圓筒,所述第二半圓筒凸起212與第四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二圓筒,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時,所述第一圓筒和第二圓筒分別套接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的平行的架桿上;從而增加所述第二夾持機構(gòu)的穩(wěn)定性。
[0027]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quán)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jié)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用于負壓吸引器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包括瓶夾、第一連接片、第一夾扣,所述瓶夾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滅菌注射用水瓶上,所述第一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瓶夾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滅菌注射用水瓶的直徑相等,所述瓶夾的側(cè)面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連接片的一端固定在瓶夾的外側(cè)壁,且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一開口相對,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夾扣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一夾扣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夾扣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二開口相對; 所述第二夾持機構(gòu)包括架夾、第二連接柱、第二連接片、第二夾扣,所述架夾為X型夾子,用于夾持在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所述第二夾扣用于夾持負壓吸引管;所述架夾上固定設置所述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二連接柱沿所述架夾的對稱軸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為與所述架夾的第三開口方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二連接柱的外側(cè)壁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片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夾扣的外側(cè)壁上,所述第二夾扣為部分圓筒形且直徑與負壓吸引管的直徑相等,其側(cè)面具有第四開口,所述第二夾扣與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第四開口相對。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還包括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的底部設置有內(nèi)部空間為圓柱形的固定孔,所述第二連接柱的頂部設置有圓柱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夠插拔于所述固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夾持機構(gòu)和第二夾持機構(gòu)可拆卸固定。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夾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轉(zhuǎn)軸、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 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相對稱,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連接,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第一夾板的連接部位以及所述第二夾片與第二夾板的連接部位設置所述轉(zhuǎn)軸,正常狀態(tài)下,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用于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一半圓筒凸起和第二半圓筒凸起,所述第二夾板上平行設置有向外凸起的截面為第三半圓筒凸起和第四半圓筒凸起,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緊時,所述第一半圓筒凸起與第三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一圓筒,所述第二半圓筒凸起與第四半圓筒凸起合成為第二圓筒,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夾持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上時,所述第一圓筒和第二圓筒分別套接在所述負壓吸引器的架子的平行的架桿上。
【文檔編號】A61M1/00GK205659179SQ201620307911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3日
【發(fā)明人】王鶴潔, 李榕彬, 王爽, 于湘醴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