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感應加熱烹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感應加熱烹調器,更為詳細地說,涉及一種可由一臺烹調器(電飯鍋)煮飯或煮家常菜等的感應加熱烹調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在該感應加熱烹調器中,可分離電磁感應加熱裝置和電飯鍋本體,在用作電飯鍋的場合,在電磁感應加熱裝置上載置電飯鍋本體進行加熱從而煮飯,在用作其它烹調的加熱裝置的場合,從電磁感應加熱裝置拆下電飯鍋本體,斷開電連接,在電磁感應加熱裝置上載置用于其它烹調的鍋等并加熱,進行烹調(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存在這樣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即,包括由感應加熱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和可選擇性地載置于該加熱裝置的多個烹調容器本體,將烹調容器本體中的一個用于煮飯,將用于與該煮飯用烹調容器本體對應的煮飯模式的第一操作部設于加熱裝置的側面,同時,在加熱裝置的上面設置用于與其它烹調容器本體對應的烹調模式的第二操作部,當載置煮飯用烹調容器本體時,擋住第二操作部。
另外,存在這樣的容器式電飯鍋(例如參照日本專利文獻3),即,設置有可自由裝拆地收容于本體的內鍋、對裝入到內鍋中的米或水進行加熱的加熱部、控制加熱部的控制部、用于對控制部進行輸入操作的操作部,在操作部除從生米煮飯時的煮飯模式用的煮飯開關外,還設置有用于加熱烹調其它食物原料等的通常加熱模式用的通常加熱開關和通常加熱時的輸出調節(jié)器。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108197號公報(第3~6頁,圖1~圖2)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108956號公報(第2~3頁,圖1~圖6)(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346684號公報(第2~3頁,圖1~圖2)記載于專利文獻1的電飯鍋僅為對應于電磁感應加熱裝置設置的電飯鍋,作為烹調的種類,由于以煮飯為主,所以,烹調的范圍較窄。另外,在煮飯以外的其它的食物原料的烹調的場合,每次都必須從電磁感應加熱裝置拆下煮飯用鍋,同時斷開電連接,將裝入其它食物原料的通用的鍋等載置于電磁感應加熱裝置上,所以,極為麻煩。
記載于專利文獻2的加熱烹調器需要可選擇地載置于加熱裝置的多個烹調器本體(鍋),進行煮飯或其它食物原料的烹調的場合,每次必須從加熱裝置拆下烹調器本體,與其它烹調器本體交換,所以,非常麻煩。
專利文獻3的容器式電飯鍋在煮菜時,由于蓋透明,所以,鍋內可看見,但有時根據烹調的情況可能需要時常對鍋內攪拌混合,或將調味料在途中裝到鍋內,每次必須開閉蓋,所以非常麻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感應加熱烹調器,該感應加熱烹調器使用一臺的烹調器,分別將專用的內鍋用于煮飯和煮菜,當煮飯時,沒有菜的氣味,另外,在使用這些專用的鍋時可自動地切換控制部的控制模式,使用很方便。
本發(fā)明的感應加熱烹調器設有本體殼,該本體殼具有上部開口的內鍋收容部、上部開口并在上述內鍋收容部中收容的內鍋、使該內鍋發(fā)熱的感應加熱線圈、對該感應加熱線圈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從外部對該控制部進行操作的操作部、及可自由開閉地覆蓋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的蓋體,在上述控制部設置分別相應于煮飯和煮菜控制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煮飯用控制模式和煮菜用控制模式,當上述蓋體關閉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由上述煮飯用控制模式、在上述蓋體開放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由上述煮菜用控制模式控制上述感應加熱線圈。
圖1為示出在本發(fā)明一實施形式的感應加熱烹調器的內鍋收容部收容煮飯用鍋的狀態(tài)的縱斷面圖。
圖2為圖1的外觀透視圖。
圖3為示出在圖1的內鍋收容部開放蓋體收容煮菜用鍋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圖4為圖1的操作部的正面圖。
圖5為圖1的美味汁還原器的縱斷面圖。
圖6為示出煮菜用鍋的一例的縱斷面圖。
圖7為示出煮菜用鍋的鍋蓋的一例的斷面圖。
圖8為示出將煮菜用鍋收容于煮飯用鍋內的狀態(tài)的模式圖。
圖9為示出蓋體的檢測裝置與控制系的關系的說明圖。
圖10為蓋體的檢測裝置的一例的說明圖。
圖11為蓋體的檢測裝置的一例的說明圖。
圖12為蓋體的檢測裝置的另一例的說明圖。
圖13為蓋體的檢測裝置的另一例的說明圖。
圖14為煮飯用控制模式的說明圖。
圖15為煮飯用控制模式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為示出在本發(fā)明一實施形式的感應加熱烹調器的內鍋收容部收容煮飯用鍋的狀態(tài)的縱斷面圖,圖2為圖1的外觀透視圖,圖3為示出在圖1的內鍋收容部開放蓋體收容煮菜用鍋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本發(fā)明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包括上部開口并在內部形成內鍋收容部5的本體殼1、一端通過鉸鏈4安裝于本體殼1并開閉本體殼1的上部開口部的蓋體2、及上部開口并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的煮飯用鍋40和煮菜用鍋45。
在內鍋收容部5的底部外壁面設置由電磁感應作用使煮飯用鍋40和煮菜用鍋45(以下有時將兩者合稱為內鍋)發(fā)熱以進行烹調的感應加熱線圈6,另外,在底部的大體中心部設置用于檢測內鍋的溫度的的溫度傳感器7。
另外,在內鍋收容部5的下部設置控制部8,該控制部8具有后述的煮飯用控制模式或煮菜用控制模式等,用于控制電磁感應線圈6的發(fā)熱量和通電時間等,在前面?zhèn)?以下將圖中的左側稱為前面?zhèn)?,將右側稱為后面?zhèn)?設置從外部操作控制部8的操作部9。在該操作部9如圖4所示那樣設置煮飯開關9a、預約開關9b、保溫開關9c、煮菜開關9d、火力調整開關9e、低溫(保溫)開關9f及顯示部9g等。符號10為設于本體殼1下部后面?zhèn)鹊能浘€卷軸。
蓋體2由上蓋2a、下蓋2b、及可裝拆地安裝于下蓋2b的內蓋2c構成,在上蓋2a的上面設置用于可裝拆地安裝后述的美味汁還原器20的凹部3a,在該凹部3a的前面?zhèn)蓉炌ㄉ仙w2a、下蓋2b、內蓋2c插入美味汁還原器20的連接部23的貫通孔3b,在貫通孔3b與美味汁還原器20的連接部23之間設置密封構件3c。符號11為設于蓋體2的前面?zhèn)鹊脑陉P閉蓋體2時鎖于本體殼1的閂鎖。
美味汁還原器20如圖5所示那樣由橫長的大體盤狀的下殼21和覆蓋下殼21上部開口部的上殼22形成,在下殼21的底部的前面?zhèn)韧乖O插入到蓋體2的貫通孔3b的有底圓筒狀的連接部23。另外,在連接部23的前面?zhèn)冗B通美味汁還原器20的內部與煮飯用鍋40,立設將包含美味汁的蒸汽引導至美味汁還原器20內的空心的導向筒24。下殼21的底部形成為朝形成于連接部23的美味汁的聚集凹部25下降的傾斜面。
符號27為對設于連接部23的底部的返回孔26進行開閉的開閉閥。符號28為在下殼21的聚集凹部25與后面?zhèn)戎鼙诘拇篌w中間部與蒸汽的流動方向(前后方向)直交地立設于本體殼1的下阻擋壁,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為朝后方凸出的大體く字狀,另外,在其兩端部與周壁之間形成開口部(圖中未示出)。
在上殼22的后面?zhèn)仍O置蒸汽口29,在前面?zhèn)鹊南旅嬖O置圓筒狀的第一上阻擋壁30,該第一上阻擋壁30的前面?zhèn)扰c導向筒24的上端部大體相等,后面?zhèn)任挥趯蛲?4的上端部的下方。另外,在下阻擋壁28的前面?zhèn)扰c蒸汽流動方向直交地設置第二上阻擋壁31,在其上部形成開口部32。符號33為設于第二上阻擋壁31與蒸汽口29之間的第三上阻擋壁。
圖中示出由鉸鏈34將上殼22可開閉地安裝于下殼21的場合,但也可將上殼22可裝拆地安裝于下殼21,通過這樣構成容易進行美味汁還原器20的清掃。
在上述那樣的美味汁還原器20中,當放入白米和水由感應加熱線圈6加熱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中的煮飯用鍋40使水沸騰時,發(fā)生包含米湯(美味汁)的蒸汽(以下簡稱為蒸汽)。此時,由于煮飯用鍋40的內壓上升,所以,美味汁還原器20的開閉閥27被推起,堵塞返回孔26,為此,蒸汽通過導向筒24被引導至美味汁還原器20內。從導向筒24出來沖擊到第一上阻擋壁30的蒸汽如箭頭所示那樣,朝蒸汽口29在美味汁還原器20內擴散,在此期間,如沖擊到第二上阻擋壁31、下阻擋壁28、第三上阻擋壁33,則蒸汽與米湯確實地分離,蒸汽從蒸汽口29放出到外部,米湯沿下殼21的底面流下,聚集于聚集凹部25。
當加熱下降、煮飯用鍋40的內壓下降時,開閉閥27由自重和米湯的重量而下降,打開返回孔26。這樣,聚集于聚集凹部25內的米湯從返回孔26落下到煮飯用鍋40內。米湯返回到煮飯用鍋40的飯中,從而將包含于米湯中的美味成分供給到飯中,可煮出具有光澤的美味的飯。
在上述說明中,示出在蓋體2設置圖5所示美味汁還原器20的場合,但美味汁還原器20的構造不限于此,也可為其它構造。
再次回到圖1中,符號40為由磁性材料構成的、煮白米飯等的煮飯用鍋,包括上部開口并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內的本體部41和形成于本體殼1的上端部外周并載置于內鍋收容部5的上端部5a的凸緣42。
符號45(圖3)為由磁性材料構成的、用于煮米飯以外的家常菜等的煮菜用鍋,圖6示出其一例。
圖6(a)的煮菜用鍋45包括本體部46和凸緣47;該本體部46具有與煮飯用鍋40的本體部41相似的形狀;該凸緣47在本體部46的上端部從與煮飯用鍋40的凸緣42大體相同位置伸到外方,朝上方并且朝外方形成為臺階狀。
符號50為例如由耐熱玻璃那樣的透明材料構成的鍋蓋,在中心部設置有捏手51。
圖6(b)示出煮菜用鍋45的另一例,在與煮飯用鍋40大體相等的形狀的內鍋的凸緣47安裝例如由耐熱性樹脂構成的大體S字狀的手柄48。該手柄48也可自由裝拆地安裝或固定于凸緣47。雖然圖中未示出,但在凸緣47上載置鍋蓋50。通過這樣構成煮菜用鍋45,可將鍋載置于其它烹調器例如具有感應加熱線圈的板上進行加熱烹調,或由煤氣灶直接燉菜。另外,也可在進行烹調后,握住手柄48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僅進行保溫。此時,在操作部9設置保溫溫度控制開關(圖中未示出)將其設定為預定溫度即可。
圖7示出煮菜用鍋45的鍋蓋50的另一例。在圖6(a)的場合,由透明材料形成鍋蓋50,可從外部觀看加熱烹調中所煮菜的狀態(tài),但在本例中,如圖7(a)所示那樣,由例如鋁或不銹鋼那樣由不透明的金屬材料形成鍋蓋50,在頂板設置觀察孔52,在該觀察孔52安裝耐熱玻璃那樣的透明的板材53。這樣,可從觀察孔52觀看加熱烹調中的煮菜狀態(tài)。
另外,圖7(b)在圖6(a)那樣的透明材料構成的鍋蓋50兼作捏手安裝圖5說明的美味汁還原器20。在該場合,也可通過密封材料(圖中未示出)可裝拆地將美味汁還原器20的連接部23安裝于鍋蓋50,或通過密封構件將連接部23固定于鍋蓋50,將上殼22可裝拆地安裝于下殼21。
另外,圖7(c)如圖7(a)所示那樣由金屬材料構成,在將透明的板材53安裝于觀察孔52的鍋蓋50可裝拆地安裝美味汁還原器20代替捏手51。
以上說明了煮菜用鍋45和鍋蓋50的一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其它形狀和構造。另外,圖7(a)、(b)所示美味汁還原器20也可為其它構造。
如將煮菜用鍋45的本體部46的外徑形成得與煮飯用鍋40的本體部41的內徑大體相等或稍小,使得可如圖8所示那樣將煮菜用鍋45的本體部46收容于煮飯用鍋40的本體部41內,則可緊湊地打包,方便保管和運輸。
下面說明用于檢測蓋體2的關閉或開放的檢測裝置。圖9為示出檢測裝置與控制系的關系的一例的說明圖。
電源60的一方的配線連接到作為設于本體殼1內的煮飯和煮菜的切換裝置的切換開關61的共用觸點62,另一方的配線連接到感應加熱線圈6,在切換開關61設置煮飯用觸點63和煮飯用觸點64,可動片65時常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4。煮飯用觸點63經過操作部9的煮飯開關9a、控制部8連接到感應加熱線圈6,煮飯用觸點64通過操作部9的煮菜開關9d、控制部8連接于感應加熱線圈6。
另外,設于切換開關61的煮飯用觸點63側的線圈66連接于電源60,在該電路中設置了具有常斷的檢測開關71的檢測裝置70。
當關閉感應加熱烹調器的蓋體2時,檢測裝置70的可動部72推壓檢測開關71的接片將電路閉合,對線圈66通電,吸引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3形成煮飯控制系,當開放蓋體2時,檢測開關71的電路開斷,可動片65連接到煮飯用觸點64,形成煮菜用控制系。
圖10、圖11為示出檢測裝置的一例的說明圖,圖10示出在內鍋收容部5收容煮飯用鍋40、關閉蓋體2的狀態(tài)。
在內鍋收容部5的上端部5a的前面?zhèn)鹊母偷奈恢迷O置平坦部5b,在其下面安裝構成檢測裝置70的檢測開關71,設于該處的可動部72從設于平坦部5b的孔5c朝上面凸出。符號73a為連接于電源60的一方的配線和檢測開關71一方的端子的配線,符號73b為連接于檢測開關71的另一方的端子和切換開關61的線圈66的配線。
現(xiàn)在,如將煮飯用鍋40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內、關閉蓋體2,投入電源60,則蓋體2的前面?zhèn)认露瞬繅合聶z測開關71的可動部72,閉合檢測開關71,在切換開關61的線圈66中通電,由其磁作用吸引可動片65,連接到煮飯用觸點63。
當開放蓋體2時,可動部72上升,開放檢測開關71,所以,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再次連接到煮飯用觸點64。即使關閉蓋體2,在不投入電源60的狀態(tài)下,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2也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4。
圖11示出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將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的狀態(tài),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檢測開關71如上述那樣為開放狀態(tài),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4。在該狀態(tài)下,當將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內時,煮菜用鍋45的凸緣47朝上方形成為臺階狀,所以,處于檢測開關71的可動部72的上方,不會將其壓下。為此,檢測開關71繼續(xù)維持開斷狀態(tài),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連接于煮菜用觸點24。
圖12為示出用于檢測蓋體2的關閉或開放的檢測裝置的另一例的說明圖。
在本例中,在設于內鍋收容部5前面?zhèn)鹊钠教共?b的下面設置構成檢測裝置70的舌簧接點開關74,同時,在蓋體2的前面?zhèn)认露瞬颗c舌簧接點開關74相向地設置永久磁鐵77,舌簧接點開關74的一方的端子76a連接于電源60,另一方的端子76b連接于切換開關61的線圈66。也可設置無觸點開關代替舌簧接點開關74。
現(xiàn)在,如圖12所示那樣關閉蓋體2時,由永久磁鐵77的磁作用吸引舌簧接點開關74的可動接片75b,連接于固定接片75a,使電路閉合,在切換開關61的線圈66中通電,將該可動片65連接到煮飯用觸點63。當開放蓋體2時,舌簧接點開關74的可動接片75b從固定接片75a離開,開斷電路,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再次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4。
然后,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當如圖13所示那樣將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時,由于未在煮菜用鍋45的凸緣47設置永久磁鐵,所以,舌簧接點開關74不作動,繼續(xù)開放狀態(tài)。為此,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繼續(xù)連接于可動片65。
這樣,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將煮飯用鍋40或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可由檢測裝置70的作用使控制部8自動地切換為煮飯用控制模式或煮菜用控制模式。也可將由檢測裝置70檢測到的結果顯示于操作部9。
以上說明了檢測蓋體2的關閉或開放的檢測裝置70和檢測裝置70與控制系的關系,但它們僅示出其一例,并不限于此,也可使用其它構造、方式。
下面,說明由如上述那樣構成的感應加熱烹調器煮飯和煮家常菜的場合的作用。
如上述那樣,在控制部8設置煮飯用控制模式和煮菜控制模式,煮飯用控制模式如圖14所示那樣,在感應加熱線圈6通電,使煮飯用鍋40發(fā)熱而進行加熱,當煮飯用鍋40的溫度達到100℃附近時(這由設于底部的溫度傳感器7檢測),連續(xù)或間歇地維持該溫度,當經過時間T時,使該溫度下降,使用按70℃左右進行保溫的與過去的煮飯控制大體同樣的控制模式。
另一方面,煮菜用控制模式如圖15所示那樣,在感應加熱線圈6中通電,使煮菜用鍋45發(fā)熱,對煮的菜進行加熱。然后,當煮菜用鍋45的溫度達到100℃附近(例如95℃)時,連續(xù)或斷續(xù)地維持該溫度(93℃~95℃),經過時間t(該時間為t<T,通常為5分鐘~10分鐘左右)時,結束燉菜工序,以后例如使用轉移到80℃~85℃的低溫加熱工序的控制模式。
在煮白米飯的場合,在內鍋收容部5內收容裝入了白米和水的煮飯用鍋40,關閉蓋體2,投入電源60。這樣,檢測裝置70檢測關閉蓋體2的狀態(tài),如上述那樣,將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3。接著,如接通操作部9的煮飯開關9a,在感應加熱線圈6中通電,則感應加熱線圈6根據設于控制部8的煮飯用控制模式進行控制,進行煮飯。
此時,在美味汁還原器的聚集凹部25如上述那樣聚集作為美味汁的米湯,當從煮飯工序轉移到保溫工序時,開閉閥27打開,聚集凹部25內的米湯返回到飯中,可煮出具有光澤的味美的飯。在該場合,當煲粥或煮八寶飯等的場合,通過操作設于操作部9的與其對應的按鈕,改變煮飯控制模式的一部分。
然后,在煮家常菜等的場合,將裝入了食物原料、水、調味料等的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內,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對煮菜用鍋45加上蓋50,投入電源60。此時,蓋體2由于保持開放狀態(tài),所以,切換開關61的可動片65連接于煮飯用觸點64。
接著,如閉合操作部9的煮菜開關9d,在感應加熱線圈6中通電,則感應加熱線圈6由設于控制部8的煮菜用控制模式進行控制,對煮菜用鍋45內的食物原料進行加熱烹調。根據食物原料的種類操作與設于操作部9的食物原料的種類對應的開關(圖中未示出),從而改變煮菜用控制模式的一部分。例如,相應于烹調物自由地改變燉菜時間和低溫加熱的溫度等。
當進行煮菜烹調時,在使用安裝了圖7(b)、(c)所示那樣的美味汁還原器20的鍋蓋50的場合,由加熱產生包含湯(美味汁)的蒸汽,該蒸汽如上述那樣被引導至美味汁還原器20內,湯與蒸汽分離,蒸汽從蒸汽口29放出到外部,湯聚集于聚集凹部25。然后,當從燉菜工序轉移到低加熱工序時,湯的美味成分返回到煮的菜內,可烹調味美的菜。
在煮菜的烹調過程中,可從透明的鍋蓋50或設于鍋蓋50的觀察孔52觀看到烹調狀態(tài),所以,可根據需要取下鍋蓋50混合烹調物,或加入調味料。另外,即使因某種原因開放的蓋體2倒下,蓋體2也接觸于設于鍋蓋50的捏手51、美味汁還原器20或設于煮菜用鍋45的手柄48等,不進一步關閉,所以,不會使檢測裝置70作動而對切換開關61進行切換。
另外,煮菜時使用煮菜專用的煮菜用鍋45,而且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煮菜,所以,在煮飯用鍋40或蓋體2(特別是內蓋3c)沒有煮菜的氣味,可煮出美味的飯。
如由以上說明可得知的那樣,本發(fā)明在控制部8設置煮飯用控制模式和煮菜用控制模式,在內鍋收容部5中收容煮飯用鍋40,當關閉蓋體2投入電源時,自動切換為煮飯用控制模式,在開放蓋體2的狀態(tài)下將煮菜用鍋45收容于內鍋收容部5時,自動地切換成煮菜用控制模式,從而相應于烹調內容提高使用方便性。另外,通過由專用的煮飯用鍋和煮菜用鍋構成內鍋,從而在煮飯時不會有煮菜的氣味,可獲得使用方便的感應加熱烹調器。
在上述說明中,示出由鉸鏈4可自由開閉地將蓋體2安裝于本體殼1的場合,但也可省略鉸鏈4,在本體殼1自由裝拆地設置蓋體2。通過這樣構成,可使蓋體2的清掃更容易。
本發(fā)明在一臺的烹調器的控制部放置相應于煮飯和煮菜分別控制感應加熱線圈的煮飯控制用模式和煮菜控制用模式,當蓋體關閉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自動切換到煮飯控制用模式,在蓋體開放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自動切換到煮菜控制模式,從而可根據烹調內容提高使用方便性。另外,通過將內鍋分別構成為專用的煮飯用鍋和煮菜用鍋,從而在煮飯時沒有菜的氣味,可獲得使用方便性良好的感應加熱線圈。
權利要求
1.一種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設有本體殼,該本體殼具有上部開口的內鍋收容部、上部開口并在上述內鍋收容部中收容的內鍋、使該內鍋發(fā)熱的感應加熱線圈、對該感應加熱線圈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從外部對該控制部進行操作的操作部、及可自由開閉地覆蓋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的蓋體;在上述控制部設置分別相應于煮飯和煮菜控制上述感應加熱線圈的煮飯用控制模式和煮菜用控制模式,當上述蓋體關閉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由上述煮飯用控制模式、在上述蓋體開放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由上述煮菜用控制模式控制上述感應加熱線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由煮飯用鍋和煮菜用鍋構成上述內鍋,當將上述煮菜用鍋收容于內鍋收容部時,上述蓋體不關閉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煮菜用鍋設置手柄。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按相似形狀形成上述煮飯用鍋的本體部和煮菜用鍋的本體部,而且將上述煮菜用鍋的本體部的外徑形成得與煮飯用鍋的本體部的內徑大體相等或稍小。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煮菜用鍋的開口部可自由裝拆地載置全部或一部分透明的鍋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煮菜用鍋的鍋蓋設置美味汁還原器,該美味汁還原器具有連通內外的導向筒、多個阻擋壁、蒸汽口、美味汁聚集凹部、及開閉美味汁聚集凹部的開閉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內鍋收容部與蓋體之間設置用于檢測該蓋體是否關閉上述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的檢測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感應加熱烹調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與電源之間,設置用于根據上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將控制部切換到煮飯用或煮菜用的切換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在控制部(8)設置分別相應于煮飯和煮菜控制感應加熱線圈(6)的煮飯用控制模式和煮菜用控制模式,當蓋體(2)關閉內鍋收容部(5)的開口部時由煮飯用控制模式控制感應加熱線圈(6),當蓋體(2)開放內鍋收容部的開口部時由煮菜用控制模式控制感應加熱線圈(6)。這樣,使用一臺的烹調器,通過對煮飯和煮菜分別專用的內鍋,從而在煮飯時沒有菜的氣味,另外,可在使用專用的內鍋時自動地切換控制部的控制模式,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J36/06GK1547992SQ0315430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6日
發(fā)明者小池利男, 上妻親司, 司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