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青銅鏡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銅鏡以及制造方法,更特別地是關于青銅鏡及其制備方法。
銅鏡在我國古代文化史、技術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關于古代青銅鏡的制造方法已失傳了幾千年。幾百年來中外眾多專家學者都竭力研究,試圖破譯古青銅鏡的制造秘訣,但遺憾的是在本發(fā)明人之前眾多的仿青銅鏡都無法達到古青銅鏡的那種神韻,無法達到古鏡的最佳技術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是研制一種青銅鏡,該鏡體白亮、脆、很易打碎,段面呈白色、并且?guī)в斜y。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是研制一種青銅鏡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將通過下列的描述以及詳細說明進一步地體現(xiàn)。
本發(fā)明的青銅鏡包括65-80wt%的Cu,15-27%wt%的Sn,1-5wt%的Pb,0.01-0.05wt%的Zn。
進一步較好地是本發(fā)明的青銅鏡包括68-79wt%的Cu,18-25wt%的Sn,1-5wt%的Pb,0.01-0.05wt%的Zn。
在本發(fā)明中,青銅鏡的制備包括制范、熔煉、澆鑄、開鏡和透光處理等步驟,若有必要還可再加上鎏金步驟。
在本發(fā)明中,首先選擇制范用泥料,并進行必要的加工,如去砂粒等常規(guī)步驟,泥料可以就近從黃土高原取來;用石膏將圖紋復制下來,在此圖紋可以是古鏡的原圖紋,也可以是新設計的圖紋,之后再復制到范坯上,制好的泥坯自然陰干后入窯焙燒、合范。
在坩鍋中按比例,即按上述的量加入Cu、Zn、Pb、Sn,可以先加Cu、Zn,也可以先加Pb、Sn,但最好的是先加Cn或Zn,加完料后在900-1200℃,較好的是1100℃左右熔煉20-30分鐘,然后采用底注式澆鑄至已制完的范中,自然冷卻、清理、研磨修整。
在本發(fā)明中,青銅鏡的鏡面采用冷鍍錫工藝來制備,即將錫和汞熔成合金后鍍到鏡體表面上,并砑光使鏡體白亮,厚度一般為2-5微米。透光處理采用鏡面腐蝕處理,在此所述的腐蝕是采用酸或其它材料按照需透光的部位進行局部腐蝕和/或自然磨平法。
在本發(fā)明中,若需要還可再加上鎏金工藝,在鏡體的圖案部分鎏上一層金,鎏金工藝按下述方法進行;首先將金子打成金箔,按金與汞之比為1∶7-8的比例將金箔加入至汞中,形成金汞合金,此時的金汞合金成泥狀,然后將其貼在所需鎏金的鏡體圖案部位,該鏡體首先用食用醋活化表面,而不用常規(guī)的氰化鉀或氰化鈉,更不需硝酸、硫酸或鹽酸,然后用火烤鏡面,汞慢慢蒸發(fā),金離子逐漸沉淀形成了鎏金效果。
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制備的青銅鏡鑄制精良、形神兼?zhèn)?,其背紋清晰、藝術價值極高;正面光潔、映像效果與現(xiàn)代玻璃鏡類似;“透光”圖像種類繁多,效果極好,達到了古鏡的最佳技術狀態(tài)。
在本發(fā)明中,除非特指,所有的量均為重量單位。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但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并不能限制本權利要求的范圍。
例1A、首先取黃土高原的泥土,經(jīng)過去雜,致密制成范坯,用石膏將古鏡圖案復制下來,之后再復制到范坯上,制好的泥范經(jīng)數(shù)天自然陰干后放入窯中按常規(guī)燒范條件焙燒、變成陶范,然后合范。
B、在坩鍋中放入3500g的Cu,1250g的Sn,250g的Pb,2g的Zn,加熱坩鍋至1100℃,熔煉30分鐘,然后采用底注式澆鑄至已制完的范中,自然冷卻后取出,清理去掉多余物,研磨修整。
C、將錫和汞熔成合金后,采用冷鍍錫工藝將合金鍍到鏡體表面上,并砑光,使鏡體白亮,厚度一般為3-5μm。
D、采用自然磨干法磨制鏡面,來使銅鏡具有透光效果。
例2重復例1中A、B、C步驟。
E、首先將金子打成極薄的金箔,按金與汞之比為1∶7的比例將金箔加入至汞中,在此鏡體背部先用食醋處理,使之活化,然后用小火加熱烤,汞慢慢蒸發(fā),金離子沉淀,汞蒸發(fā)完畢鎏金成功。
F、按設計圖案要求,在鏡面上采用酸(Hcl)進行局部腐蝕來達到透光效果,時間一般為10分鐘。
本專業(yè)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內容可以作出多種改變,但均應理解在本發(fā)明范圍內,受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青銅鏡,其特征在于包括65-80wt%的Cu,15-17wt%的Sn,1-5wt%的Pb,0.01-0.05wt%的Zn。
2.如權利要求1的青銅鏡,其特征在于較好地包括68-79wt%的Cu,18-25wt%的Sn,1-5wt%的Pb,0.01-0.05wt%的Zn。
3.如權利要求1、2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范、熔煉、澆鑄、開鏡和透光處理等步驟,若有必要,還可再加上鎏金步驟。
4.如權利要求3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選擇制范用泥料,用石膏將圖紋復制下來,之后再復制到范坯上,制好的泥范自然陰干后入窯焙燒、合范。
5.如權利要求3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坩鍋中按比例加入Cu、Zn、Sn、Pb,在900-1200℃熔煉20-30分鐘,然后采用底注式澆鑄,自然冷卻、清理、研磨。
6.如權利要求3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冷鍍錫工藝,將錫和汞熔成合金后鍍到鏡體表面上,使鏡體白亮,厚度一般為2-5微米。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鎏金工藝首先將金打成金箔,然后按金∶汞之比為1∶7-8的比例將金箔加入至水銀中,形成金汞合金,然后將其貼在所需鎏金的物體表面,該表面先用食用醋活化,用火烤,汞蒸發(fā)、金沉淀。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青銅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透光處理采用鏡面腐蝕處理或自然磨平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青銅鏡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制范、熔煉、澆鑄、開鏡和透光處理,鎏金等步驟;青銅鏡的配方為65-80wt%的Cu,15-27wt%的Sn,1-5wt%的Pb,0.01-0.05wt%的Zn;本發(fā)明的青銅鏡鑄制精良、形神兼?zhèn)?、背紋清晰、藝術價值極高;正面光潔,映像效果與現(xiàn)代玻璃鏡類似;“透光”圖像種類繁多,效果極好,達到了古鏡的最佳技術狀況。
文檔編號A47G1/02GK1099074SQ9310888
公開日1995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董亞巍, 馮耘 申請人:董亞巍, 馮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