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鍋體護套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炊事用鍋,尤其涉及其護套把手。
鍋體護套把手,因其能為使用者提供一個便于施力握持的部位,使設有鍋體單柄護套把手的鍋體能方便地施力提移,而不須以雙手握持鍋體邊緣提移鍋體,故極受眾多用戶歡迎。
一般而言,現(xiàn)有的設有鍋體護套把手的炊事用鍋,其側視示意結構大致如
圖1所示,它主要由一鍋體、一結合套2、及一把手3構成;其中,該結合套2的立體結構如圖2所示,它設有一吻合于該鍋體1外壁形狀的結合面20,并于該結合面20的相對端面部設有與之聯(lián)為一體的并對應把手3端部形狀的結合座21;使之在組裝時,能借該結合套2的結合面20固接于該鍋體1的外壁(壁如以鉚釘沖壓鉚接,或焊接等),再以該結合套2的結合座21與把手3鎖接定位,以此取得組合定位效果。
上述現(xiàn)有的炊事用鍋的手把3,雖然便于把持并移動鍋體,但其把手3的定位需依賴該結合套2才能完成。因此,該結合套2無疑是聯(lián)結把手3與鍋體的極為重要的聯(lián)接部件。然而,生產者所生產的炊事用鍋,其鍋體形狀及尺寸大小均非單一,而是有多種尺寸和不同形狀的鍋體。但是該結合套2為一種定型化的形體結構,只能適用并配合某一種形狀和尺寸的鍋體1及某一把手3仰角。倘若變換鍋體1的形狀(例如筒形鍋換成弧形鍋),則該結合套2會因其結合面20不能與相配的鍋壁形狀吻合而不能穩(wěn)固定位,或是因鍋體的形狀不同,而需有不同把手仰角時(如
圖1、3所示,因鍋體1的高度及形狀不同,故而需不同的把手仰角)。一個結合套2無法同時滿足多種不同的需求(這是因為
圖1中所示的結合套2具有A仰角結構,故該把手3與鍋體1二者間具有一與之相應的把手3仰角結構,倘欲改變把手2與鍋體1二者間的握持角度,則該結合套2的成型角度結構必須具有如圖3所示的B仰角)。所以對應于多種尺寸和不同形狀的鍋體,或者配設不同仰角的把手,都必須制造出與兩者均相匹配的結合套才能滿足需要,這無疑將增大模具成本,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設計并提供一種可與多種尺寸、不同形狀鍋體作穩(wěn)固結合定位且能夠調整把手仰角的鍋體護套把手,以降低生產者為適應多種尺寸和不同形狀的鍋體及把手仰角,而生產與之匹配的多種規(guī)格的鍋體護套把手的模具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構造簡單、制造容易,且定位效果良好的鍋體護套把手,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鍋體護套把手,由銜接元件、護套、把手和定位元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元件,可固定在鍋體的外壁,該銜接元件為一設有一可作軸向彎折調整角度的彎折面,該彎折面的端緣軸向彎折形成一接合面,接合面上設有一螺紋定位孔;所述護套,為設有一可區(qū)隔該銜接元件的區(qū)隔壁,并于該區(qū)隔壁的內側設有一相向對應的區(qū)隔凸肋,該區(qū)隔凸肋可側擋于該銜接元件的接合面兩側端;所述把手,其一端設有對應該護套上區(qū)隔凸肋的限位凹溝,該限位凹溝與該區(qū)隔凸肋成嵌入配合,且該把手設有一貫穿把手兩端的柄孔,設有螺紋定位端的定位元件穿經該把手上的柄孔定位在該銜接元件的螺紋定位孔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鍋體護套把手,該護套的套口端設有一迎合緣,該迎合緣與固接有銜接元件的鍋體外壁成吻合觸接。
前述的鍋體護套把手,相對于該定位元件上螺紋定位端的另一端部設有一內呈中空的環(huán)。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習用的具有把手的炊事用鍋側視圖。
圖2是習用的銜接在鍋體與把手間的結合套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習用的另一種具有把手的炊事用鍋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圖5所示C-C方向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適用另一種鍋體的組合剖視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鍋體護套把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構件包括有鍋體4、銜接元件5、護套6、把手7及一定位元件8;其中該銜接元件5,固設于該鍋體4的外壁上,它設有一可作軸向彎折調整角度的彎折面50,該彎折面50的端緣以軸向朝下彎折形成一接合面51,該接合面51的面部設有一可供該定位元件8穿接鎖緊的螺紋定位孔52。
該護套6,設有可區(qū)隔該銜接元件5的筒形區(qū)隔壁60,且其一端的套口設有一迎合緣61,使之與該銜接元件5固設處的鍋體4之外壁形成迎合抵接(如圖5所示),使具有抵掣定位效果。另于該區(qū)隔壁60的內側設有一相向對應的區(qū)隔凸肋62,以使該區(qū)隔凸肋62側擋在該銜接元件5的接合面51兩側端(如圖6所示),使該護套6的區(qū)隔不但具有定位效果,而且具有加固作用。
該把手7,為一端設有可與該護套6上的區(qū)隔凸肋62作嵌合吻密定位的限位凹溝70,并于該把手7的柄體設有一貫穿把手7兩端的柄孔71,使該把手7的一端可與護套6作嵌合定位之外,還可用下述的定位元件8增強其定位效果。
該定位元件8為設有一可貫穿把手7上柄孔71的定位軸體80,該定位軸體80的端部設有一可與該銜接元件5上的定位孔52作螺接的定位螺紋81,以進一步增強銜接元件5、護套6、及把手7三者間的吻密接觸的定位效果。另外,定位軸體80的定位端81的對側設有一便于施力以使該定位軸體80作轉動螺進或螺退位移的轉動部82,且該轉動部82為內呈中空的環(huán)形結構,以使螺接組裝方便,且易于將鍋吊掛收藏。
借助這些部件,即可組合成如圖5所示的組合結構,這時由于該銜接元件5受護套6的區(qū)隔壁60區(qū)隔,并受該區(qū)隔壁60內側所設的區(qū)隔凸肋62對該銜接元件5的接合面51側阻,形成一全方位的套合定位(如圖6所示),所以定位穩(wěn)固;再者,該把手7的側壁上還設有限位凹溝70,借該限位凹溝70與護套6上的區(qū)隔凸肋62成嵌入接合,使該把手7的定位機構成不偏轉的穩(wěn)固定位。
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鍋體護套把手不僅具有構造簡單的特點,且其穩(wěn)固性亦優(yōu)于現(xiàn)有同類產品。尤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現(xiàn)有同類產品相比具有顯著的改進。因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只要改變該銜接元件5上彎折面50的彎折角度及其護套6一端的迎合緣61(如從圖5的結構改變成圖7所示的結構),即可改變把手7對鍋體4的仰角,以滿足用戶對不同形狀的鍋體和要求不同把手7仰角的需求。無需像生產現(xiàn)有鍋體護套把手那樣配備制造多種規(guī)格結合套的模具。其結構的簡化,成本的降低,無疑均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實現(xiàn)與多種尺寸和不同形狀鍋體作穩(wěn)固結合定位,并具有調整把手仰角的定位功能,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產品具有成型簡單、制造容易、定位效果良好等特點,極富有企業(yè)利用價值。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技術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生產上具有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鍋體護套把手,由銜接元件、護套、把手和定位元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元件,固定在鍋體的外壁,該銜接元件為一設有一可作軸向彎折調整角度的彎折面,該彎折面的端緣軸向彎折形成一接合面,接合面上設有一螺紋定位孔;所述護套,為設有一區(qū)隔該銜接元件的區(qū)隔壁,并于該區(qū)隔壁的內側設有一相向對應的區(qū)隔凸肋,該區(qū)隔凸肋側擋于該銜接元件的接合面兩側端;所述把手,其一端設有對應該護套上區(qū)隔凸肋的限位凹溝,該限位凹溝與該區(qū)隔凸肋成嵌入配合,使該把手與護套呈不偏轉的定位狀態(tài),且該把手設有一貫穿把手兩端的柄孔,設有螺紋定位端的定位元件穿經該把手上的柄孔定位在該銜接元件的螺紋定位孔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體護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的套口端設有一迎合緣,該迎合緣與固接有銜接元件的鍋體外壁成吻合觸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體護套把手,其特征在于,相對于該定位元件上螺紋定位端的另一端部設有一內呈中空的環(huán)。
專利摘要鍋體護套把手,它涉及炊事用鍋和其護套把手。它由銜接元件、護套、把手和定位元件構成;銜接元件固定在鍋體外壁,它有一可軸向彎折調角的彎折面和設有螺紋定位孔的接合面。護套為一設有區(qū)隔銜接元件并設有凸肋的隔壁,手把設有與凸肋成嵌入配合的凹溝,中心設有可以穿接螺紋定位元件的通孔,護套一端為迎合緣。調正銜接元件接合面仰角和護套端部迎合緣,即可適應不同尺寸和形狀的鍋體,并改變把手的仰角。
文檔編號A47J45/00GK2400044SQ9924882
公開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0月26日
發(fā)明者王崇哲 申請人:王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