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座位傾斜機構的折疊式懸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懸椅。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座位傾斜機構的兒童懸椅。
背景技術:
本領域中已經(jīng)公知具有各種各樣的懸椅。一般地說,這種懸椅包括支撐框架、通過樞軸而連接在支撐框架上的吊臂以及與吊臂連接的座位。利用電能驅動機構來為懸椅提供能量,從而使懸椅前后往復運動。
有些市面上的懸椅具有座位傾斜特征。這些懸椅的座位靠背可以調(diào)整使其與座位底板呈不同的角度,這樣大人能夠根據(jù)兒童的需要將座位置于豎立或傾斜位置。較大一點兒的兒童更期望豎立位置,而較小的兒童由于缺乏頸部控制能力而適于傾斜位置。
這種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一般包括沿著座位靠背槽孔的彎曲鋼絲。鋼絲的布置使座位兩邊的吊臂將座位靠背設置在相對于座位底板呈適當傾斜角的位置上。然而,這種鋼絲的布置制造成本高而且不易被懸椅前面的大人看見。
折疊式懸椅在本領域也已公知。這種懸椅的座位可以在敞開的使用位置和閉合的折疊位置之間調(diào)整。在使用時,懸椅的座位靠背不能調(diào)整成不同的傾斜角度,因此,對于想充分傾斜的兒童來說,使用這種懸椅并不舒適。
這就需要對現(xiàn)有的可折疊懸椅進行改進,從而提供不只使用位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種帶有座位傾斜特征的折疊式懸椅。懸椅包括一個支架;一個帶有靠背的座位;至少一個把座位和支架連接的吊臂;以及座位傾斜機構。座位傾斜機構將座位靠背和吊臂接合起來。座位傾斜機構可定位于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其中在第二使用位置,座位靠背可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整,同時必須通過對座位傾斜機構進行操縱,才能將靠背從第二使用位置調(diào)整到第一使用位置。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是涉及用于兒童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該座位傾斜機構包括至少一個插銷和第一、第二插銷接收件。該插銷可位于懸椅的座位靠背側部,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可位于懸椅的吊臂上。該插銷用于與第一插銷接收件配合,將座位靠背定位于第一使用位置,而插銷還與第二插銷接收件配合,將座位靠背定位于第二使用位置,在第二使用位置,座位靠背可相對第一使用位置更向后調(diào)節(jié)。
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吊臂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插座。另外,插銷與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設計成必須對插銷進行操縱來將座位靠背從第二使用位置調(diào)整到第一使用位置。
需要聲明的是,上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詳細說明僅僅是示意性和解釋性的,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定。
附圖包含在并構成了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這些附圖與說明書一起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例,并用來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圖1是本發(fā)明懸椅的正面透視圖,其中懸椅把手處于娛樂位置。
圖2是懸椅座位靠背和懸椅插銷的背面分解透視詳細視圖。
圖3是座位靠背和懸椅座位插銷的背面透視詳細視圖。
圖4是懸椅吊臂內(nèi)表面的背面透視詳細視圖。
圖5是圖4所示吊臂和靠背的背面透視詳細視圖,其中座位靠背處于第一使用位置。
圖6是圖4所示吊臂和靠背的背面透視詳細視圖,其中座位靠背處于第二使用位置。
圖7是處于第一使用位置的懸椅的側視圖。
圖8是處于中間折疊位置的懸椅的側視圖。
圖9是處于完全折疊位置的懸椅的側視圖。
圖10是后支腿折疊機構的分解詳圖。
圖10A是支腿插座和后支腿折疊機構釋放桿的分解透視圖。
圖11A是處于鎖定、使用位置的后支腿折疊機構的詳圖。
圖11B是處于折疊位置的后支腿折疊機構的詳細視圖。
圖12是本發(fā)明懸椅把手組件的分解詳細視圖。
圖13是右側懸椅把手組件的詳細視圖,其中懸椅把手旋轉至敞開進入位置。
圖14是懸椅的正面透視圖,其中懸椅把手處于敞開進入位置。
圖15是右側懸椅把手組件的詳細視圖,其中懸椅把手旋轉至娛樂位置。
圖16是右側懸椅把手組件的詳細視圖,其中懸椅把手旋轉至抬起位置。
圖17是懸椅的正面透視圖,其中懸椅把手處于抬起位置。
圖18是本發(fā)明包括動接觸組件的懸椅把手組件的分解詳細視圖。
圖1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彈簧觸頭與弧形觸頭的側視圖。
圖20是右側懸椅把手的詳細視圖,其中懸椅把手旋轉至存放位置。
圖21是懸椅的正面透視圖,其中懸椅把手旋轉至存放位置。
圖22是座位靠背和懸椅座位的另一種插銷的背面透視詳圖。
圖23是懸椅的另一種吊臂內(nèi)表面的背面透視詳圖。
圖24是圖23所示吊臂以及座位靠背的背面透視詳圖,其中座位靠背處于第一使用位置。
圖25是圖23所示吊臂以及座位靠背的背面透視詳圖,其中座位靠背處于第二使用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詳細參照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其中在附圖中示出了這些實施例的幾個實例。在整個附圖中,盡量用相同標記來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懸椅1。懸椅1具有折疊式支架和可傾斜的懸椅座位20,該座位可以在折疊位置、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和第二傾斜使用位置之間轉換。懸椅1還包括一個用于搬運懸椅的把手60。該把手60能夠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轉動。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把手60可以在四個位置之間轉動,這些位置包括可以讓兒童坐在懸椅內(nèi)的敞開進入位置;可以通過把手搬運懸椅的抬起和鎖定位置,;兒童可以坐在懸椅內(nèi)看到把手上的光和/或其它娛樂功能的娛樂位置以及支架折疊時可以將把手緊湊存放的存放位置。位置的數(shù)目可以多于四個。
懸椅1通常包括一個支架10、帶有靠背22和座位底板24的座位20以及一對把座位20連接到支架10上的吊臂30。座位靠背22在樞軸P1處可轉動地連接到吊臂30上,并且座位底板24在樞軸P2處可轉動地連接到吊臂30上。
支架10通常包括前支腿12、后支腿14、在前支腿12之間延伸的前橫跨件16、在后支腿14之間延伸的后橫跨件18以及第一和第二殼體50。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支架10的前支腿12牢固連接到對應殼體50上,而支架10的后支腿14轉動連接到對應的殼體50上以使懸椅1可以折疊,這一點下面還將解釋?;蛘?,前支腿可以轉動連接到對應的殼體上,而后支腿則固定連接到對應的殼體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前支腿與后支腿都可轉動地連接到殼體上。懸椅的折疊操作如圖7-9所示。
支架10除了支撐吊臂30以及最終支撐座位20之外,還支撐懸椅把手60,該把手是懸椅把手組件的一部分。懸椅把手60在兩端與殼體50和吊臂30轉動連接。懸椅把手組件的操作和結構將結合圖12-21在下面進行描述。
在一個殼體50內(nèi),懸椅1還可以包括動力源52,該動力源用來給電機供電以驅動懸椅1運動和/或給懸椅的電子器件供電。例如,動力源52可包括保持電池的電池保持件。
如上面提到的那樣,懸椅座位20能夠在折疊位置、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和第二傾斜使用位置之間轉動。具體來說,懸椅座位20的靠背22可以置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第二傾斜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其中在第二傾斜使用位置,靠背22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調(diào)節(jié)成向后,而在折疊位置時,靠背22相對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調(diào)節(jié)成向前。懸椅1的支架10在使用即豎立時,靠背22可置于第一和第二使用位置,而當支架10為存放而折疊時,靠背22處于折疊位置。
下面結合圖2-6來描述座位傾斜機構。座位傾斜機構包括位于靠背22每一側的插銷200,用于和對應的吊臂30接合。圖2是靠背22和插銷200右側詳細視圖。盡管圖中只參照一個吊臂30大致示出了座位20和吊臂30的結構關系,然而應當理解的是,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懸椅左右兩側上的座位-吊臂為鏡像關系。
靠背22包括沿著靠背22后表面23的至少部分周邊模制的通道210。上下肋220、230位于通道210內(nèi),用來將插銷200夾持于其中??勘?2還包括與肋220、230相鄰的槽口240,用于接納一部分插銷200。如圖2所示,插銷200與樞軸P1有一定間距。
插銷200具有插入肋220、230之間的通道210中的U形部分250、在U形部分250一端的凸緣260、在U形部分250另一端具有鎖定隆起270。凸緣260用來以咬合方式插入到槽口240中以把插銷固定到靠背22中。圖3示出了位于靠背22的通道210內(nèi)的插銷200,同時凸緣260穿過槽口240伸出。鎖定隆起270用于與如吊臂30上肋的插銷接收件接合,以把靠背22固定在所選的使用位置。
插銷200還包括一個帶有手指突耳282的部分280。使用者可以按壓手指突耳282,使插銷200沿著圖2中箭頭A方向圍繞U形部分250向里彎曲,以使插銷從吊臂30上脫開。該部分280可以被使用者看見,這樣可以方便地把座位靠背設置在所希望的使用位置。
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左側吊臂30的內(nèi)表面,其中右側吊臂30與其具有鏡像關系。吊臂30包括兩個通孔,其中一個標有C1,這兩個通孔分別用于接納靠背22的樞軸P1和座位底板24的樞軸P2。在其它實施例中,靠背22和底板24可共用一個樞軸,以及吊臂可以包括一個插孔或一個通孔來容納樞軸。吊臂30還包括第一和第二肋300、302,這兩個肋分別對應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和第二傾斜使用位置。為了將靠背22置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如圖5所示,每個插銷200的鎖定隆起270置于相應的吊臂30的第一肋300上。為了將靠背22置于第二傾斜使用位置,如圖6所示,每個插銷200的鎖定隆起270置于相應吊臂30的第二肋302上。
從圖2可以看到,鎖定隆起270具有平面271和斜面272。由于具有鎖定隆起270的結構,例如,從豎立使用位置到傾斜使用位置,使用者只需要操縱插銷200從而向后移動靠背22。例如,從傾斜使用位置到豎立使用位置,使用者不需要操縱插銷200來朝前移動靠背22。當從傾斜使用位置到豎立使用位置向前移動靠背22時,使用者可以抓住靠背22并使之向前轉動,這樣使斜面272跨在第一肋300上。插銷200向內(nèi)彎曲直到通過肋300并接著恢復到靜止狀態(tài)。在此時,使用者可以松開靠背22,使平面271靠在第一肋300上??勘?2可以相同方式從豎立使用位置移動到折疊位置,也就是說,僅僅通過抓住靠背22并向前轉動即可。
除了肋300、302外,在肋302前面,每個吊臂30可以在其內(nèi)表面上帶有肋304,以把靠背22保持在折疊位置。肋304有一個止動件,這樣在折疊時,靠背22側面以摩擦配合方式與該止動件接觸,并保持在折疊位置,直到使用者向后遠離肋304推動靠背22。相似地,吊臂30每個都包括一個帶有止動件的肋306,該止動件用于與底板24的一個側部接合,當?shù)装?4朝靠背22向上和向后轉動時,使其保持在折疊位置。
雖然附圖僅僅示出兩個使用位置,不難理解,吊臂30可以包括代表了更多的使用位置的更多肋。另外,盡管附圖中的座位20懸掛于一對吊臂30上,但本發(fā)明可預見一種具有懸掛座位的單個懸臂的懸椅。
下面結合圖7-9來描述懸椅的折疊操作。圖7示出了處于使用位置的懸椅、處于第一傾斜使用位置的靠背22和處于抬起和鎖定位置的懸椅把手60。后支腿架折疊機構70安裝在每個殼體50附近的每個后支腿架14上。為了折疊懸椅1,使用者操縱后支腿折疊機構70從而后支腿14相對于殼體50朝前支腿12轉動。
圖10、10A、11A和11B更詳細地示出了后支腿折疊機構。后支腿折疊機構通常包括安裝后支腿的支腿插座72、釋放桿74以及連接釋放桿74的鎖定銷76。如圖10A所示,示出實例中的鎖定銷76是釋放桿74的一部分;然而,不難理解,鎖定銷76可以單獨模制,然后通過適當?shù)木o固件與釋放桿74連接。插座72可圍繞軸P3轉動安裝到對應的殼體50上,并在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之間同后支腿14一同轉動。釋放桿74上的鎖定銷76設計成分別夾持在插座72和殼體50上的槽口78、80內(nèi)。插座72上的槽口78有一段輕微圓弧,以使鎖定銷76徑向向外移動(當桿74被擠壓)和徑向向內(nèi)移動(當桿74被釋放時)。殼體50上的槽口78大致為C形,以包括鎖定區(qū)82、折疊止動區(qū)84和這兩個區(qū)之間的移動區(qū)86。當桿74被釋放時,如圖11A所示,銷74可處于較低的鎖定區(qū)82,同時支腿14不能轉動。當桿74被擠壓,銷76轉動到殼體槽口80內(nèi)的移動區(qū)86時,以及當后支腿14轉動到折疊位置時,銷76跨過該軌道狀區(qū)。圖8示出了處于部分轉動位置的后支腿14。在此位置,鎖定銷76置于移動區(qū)86。當后支腿14完全折疊時,如圖11B所示,銷76自由移動到折疊止動區(qū)84以鎖定支腿14。區(qū)域84具有向外的導向斜面88,該斜面形成止動件或軟鎖(soft lock)。因為在區(qū)域84沒有主動鎖定,支腿14可移動到使用位置而不需擠壓桿74。斜面88的角度決定將支腿14移動到使用位置所需力的大小。盡管附圖描述了后支腿的折疊機構,可以預見的是,在其它懸椅設置中,折疊機構可與前支腿相連接。
除了后支腿14的轉動外,懸椅把手60在折疊時轉動。懸椅把手60以圖8箭頭B所示方向從使用位置(敞開進入位置、抬起和鎖定位置以及娛樂位置之一)轉動到存放位置。懸椅把手60可在后支腿14折疊前或之后移動到存放位置。
一旦懸椅把手60處于存放位置,靠背22和底板24轉動到折疊位置。就是說,靠背22和底板24相向轉動直到靠背和底板22、24與吊臂30內(nèi)表面上的相應肋304、306上的止動件摩擦配合。當三個結構都折疊起來時,懸椅把手60嵌在靠背22和底板24之間。圖9示出了懸椅1處于完全折疊位置。
如果使用者想搬運懸椅1,則使用者可以將把手60保持在如圖7所示的抬起和鎖定位置,并折疊包括后支腿14、靠背22、座位底板24的懸椅其余結構。這時,懸椅把手組件相對于其它折疊結構獨立操作。
圖12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懸椅把手組件100。這種懸椅把手組件100設置于懸椅把手60的每一端,將把手60安裝到支架10(見圖1)。懸椅把手組件100包括懸椅把手60的端部和把手支撐結構110。把手支撐結構110位于相應的殼體50(見圖1)內(nèi),并可與殼體50整體模制,或連接在殼體50上。懸椅把手60可旋轉地與把手支撐結構110連接以便懸椅把手60可以圍繞把手轉軸RA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旋轉。另外,如圖1所示,懸椅把手60還包括一些電子器件162。
懸椅把手60可包括把手112和支撐接口部114。支撐接口部114是懸椅把手60的一部分,連接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支撐接口部114位于相應的殼體50內(nèi)(見圖1)。
圖13示出了這樣的懸椅把手60,該把手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從而懸椅把手60處于敞開進入位置。在此位置,包括把手部112中心部分的懸椅把手60的中心部分處于朝向把手60轉軸的后面。在本申請中轉軸前面是朝向懸椅1前面,而轉軸后面是朝向懸椅1的后部。
在敞開進入位置,坐到座位20上很容易,如圖14所示,因為懸椅把手60偏離于到達座位20的路徑。兒童可以很容易放在座位20中,同時把手60轉向后方。在這個敞開進入位置,懸椅把手60不再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和支架10向后進一步轉動。當把手60上的把手擋件120遇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的支撐擋件122時,懸椅60相對于支撐結構110停止轉動。
參見圖13,把手擋件120位于支撐接口部114的外周壁124上。把手擋件120例如可以制成帶有當與支撐擋件122接觸時朝向該擋件122的平坦邊緣的突起。例如,支撐擋件122可以制成帶有當與把手擋件120接觸時朝向該把手擋件120的平坦邊緣的突起。具體而言,支撐擋件122大致為帶有面向把手擋件120的L的徑向肋121的L形。徑向肋120從轉軸徑向延伸。當把手擋件120遇到支撐擋件122時,徑向肋121接觸把手擋件120。支撐擋件122還包括相對于轉軸在圓周方向延伸的圓周肋123。在這方面,支撐擋件122具有雙重功能如上所述,便于懸椅把手60在敞開進入位置定位,同時如下所述的,便于懸椅把手60在娛樂位置定位。
現(xiàn)在參照圖1、12和15來描述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到娛樂位置的轉動。圖15示出了這樣的懸椅把手60,其中該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以便懸椅把手60處于娛樂位置。在這個位置,當懸椅把手60設置為懸椅的一部分時,懸椅把手60的中心部位于懸椅把手60轉軸的前方。懸椅把手60和把手支撐結構110的結構設計成,當懸椅把手60處于該娛樂位置時,懸椅把手60的該中心部置于座在懸椅中的兒童的上面和/或前面。這樣,兒童將能容易看到懸椅把手60和任何玩具和/或把手60上的電子刺激物。此時,懸椅把手60可以帶有使兒童娛樂的特征。如下面進一步描述的那樣,懸椅把手還可以包括電子器件162(如圖1所示)來提供娛樂用光和/或聲音。
為了把懸椅把手60保持在娛樂位置,支撐接口部114包括止動機構來通過摩擦作用阻止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和懸椅支架10向前或向后轉動。止動機構例如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在懸椅把手60和把手支撐結構110的支撐接口部114之一上的止動件。支撐接口部114和把手支撐結構110中的另一個包括一個突起,作為止動機構的一部分,這樣當把手60從第一位置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且止動件與突起接觸時,止動件通過摩擦作用阻止把手60向第一方向或反第一方向的轉動。
圖15所示實例中止動件150置于懸椅把手60的支撐接口部114上。此時,當止動件150和支撐擋件122相遇時,支撐擋件122可以充當通過摩擦作用阻止止動件150的突起?;蛘?,突起可以替換支撐擋件122。
支撐擋件122大致為L形,如上圖12、13所示。L形件的徑向肋121從轉軸中心徑向延伸,用于阻擋把手擋件124,如圖13中關于敞開進入位置的描述。徑向肋121可以形成一定角度,這樣其到轉軸的徑向距離沿著轉軸增長。L形件的圓周肋123周向延伸,當止動件150沿著支撐擋件122移動時與止動件150接合以使支撐擋件122和止動件150摩擦接合。周向肋123和止動件150的高度提供充分的轉動阻力將把手60置于娛樂位置,但是不需要太大的阻力以至于很難將把手從娛樂位置轉動開。圖1所示的懸椅的把手60處于娛樂位置。
下面就圖12、16和17來描述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到抬起位置的轉動。圖17示出了這樣的懸椅把手60,該把手相對于支撐結構110轉動以便把手60處于抬起位置。在這個位置,當懸椅把手作為懸椅一部分時,把手60的中心部設置在把手60轉軸的上方。在這個抬起位置,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和支架10鎖定。通過抓住把手60并抬起,可以提起懸椅1。由于把手60相對于支架10的轉動被鎖住,懸椅1更容易攜帶,而不會由于懸椅支架10相對于懸椅把手60隨意晃動而產(chǎn)生的笨拙感。
借助于突起和配合凹口,懸椅把手可相對于支架10和把手支撐結構110被鎖住。例如,把手60的支撐接口部114和把手支撐結構110中之一可以包括一個突起,而支撐接口部114和把手支撐結構110中另一個可以包括與突起配合的凹口,這樣,當突起處于凹口中時,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被鎖定。突起和凹口的鎖定機構還可帶有使用者操縱鎖。
圖12和16示出了突起160位于懸椅把手60的支撐接口部114的內(nèi)圓周壁164上,而凹口162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的外圓周壁166上。當懸椅把手60轉動以便突起160對準凹口162時,把手60被抓住并提起,從而突起160進入到凹口162內(nèi),同時阻止了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在兩個任意方向上的進一步轉動??赏ㄟ^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來降低把手60,從而使突起160與凹口162脫開,這樣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的鎖定被釋放(如通過按壓把手80)。圖17示出了把手60處于抬起位置的懸椅。
如上所述的帶有配合突起和凹口的抬起和鎖定機構具有多種益處。鎖定動作對于使用者很清楚,不需多余的動作。而且,設計中幾乎沒有采用移動部件,從而易于裝配。另外,可采用便宜材料來達到所需的功能。
下面參照圖12、20和21來描述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到存放位置的轉動。圖21示出了這樣的懸椅把手60,其中該懸椅把手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以便把手60處于存放位置。在該存放位置,由于通過懸椅把手60嵌在座位20的靠背22和底板24之間而阻止了相對轉動,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的轉動不需通過把手60和/或把手支撐結構110上的結構來阻擋、鎖定或通過摩擦阻止。當懸椅處于折疊位置時,把手60可以嵌在座位20的靠背22和底板24之間。
根據(jù)圖12所示的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把手60和把手支撐結構110包括使在把手60咬合在把手支撐結構110上的結構,之后把手60可轉動地固定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在這方面,把手支撐結構110的外圓周壁166包括咬合指形件180。當把手60組裝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以便支撐接口部114的內(nèi)圓周壁164經(jīng)過和跨越咬合指形件180,咬合指形件180向外徑向延伸并到達內(nèi)圓周壁164上的唇緣182之外。咬合指形件180延伸到唇緣182之外阻止了把手60從把手支撐結構110上滑落。
圖18和19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其中電線161從懸椅把手60的把手部112進入并穿過支撐結構110,這樣把手部112上的電子器件162(見圖1)可以由電源提供電能,該電源不在把手部112內(nèi),而在其中的一個殼體50內(nèi)。
電線161伸入到把手部112內(nèi)的的空腔164內(nèi),并連接到把手部112上的電子器件162上。電子器件例如可以是發(fā)光電子器件和/或發(fā)聲電子器件。例如,如果電子器件162用于座位上兒童的娛樂,則一個或更多電子器件162可以是外形引起兒童興趣的設計的有色光,比如星星或貓。電子器件162可以產(chǎn)生聲音,而不是光,或者該聲音附加在光上。例如,如果電子器件是具有貓形的有色光,則器件也可產(chǎn)生“喵喵”聲。一個或更多電子器件162也可產(chǎn)生如音樂的聲音。
支撐接口部114可包括與把手部112相鄰的外圓周壁170。為了從把手部112的空腔164內(nèi)穿過電線161到達把手60的支撐接口部114,該外圓周壁170可包括槽口171。槽口171使把手部112與接口部114之間存在導電連接。支撐接口部114和把手支撐結構110的導電連接或接觸可通過至少一個動接觸組件來實現(xiàn)。
有益的是,通過經(jīng)過轉動接頭即支撐接口部114和把手支撐結構110的接頭連接導線,可動接觸組件允許在移動把手內(nèi)即把手60內(nèi)給電子器件供電。
可動接觸組件可以包括一個在把手支撐結構110上的大致弧形觸頭172和位于支撐接口部114上的至少一個彈簧觸頭174。當懸椅把手60相對于支撐結構110轉動時,彈簧觸頭174用于同弧形觸頭172導電接觸。
例如,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可以包括形成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表面上的印刷線路板或導電印劑(ink)。如果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包括印刷線路板,則把手支撐結構110可包括線路板安裝槽,這樣,印刷線路板可借助于線路板安裝槽通過咬合到該槽內(nèi)而牢固地固定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梢蕴鎿Q地,印刷電路板可通過螺紋或膠水來固定連接到把手支撐結構110上。導線160通過彈簧觸頭174而與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電接觸。
彈簧觸頭174可以由例如薄金屬沖壓件、導電塑料或石墨的任何合適材料制成。
彈簧觸頭174可以穿越支撐接口部114上的至少一個槽口178的相應槽口。通過圍繞相應的支柱301纏繞導線161,該導線可連接到支撐接口部114上。彈簧觸頭174可利用連接到支撐接口部114上的接觸撳鈕180與導線161連接。電源線(未示出)可以從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延伸到電源52(見圖1)。
可動接觸組件包括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和彈簧觸頭174,當懸椅把手60相對于把手支撐結構110轉動時,該組件提供了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和彈簧觸頭174之間的導電接觸。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的弧長確定了轉動范圍,在該范圍內(nèi),在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與彈簧觸頭174之間保持導電接觸,并從而確定了這樣的范圍,其該范圍內(nèi),電能提供給電子器件162上。由于電子器件162需要僅在把手60的有限轉動范圍操作,于是限制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的弧長是可能的,同時大致為弧形的觸頭172的限定尺寸可以減少其成本。例如,電子器件162需要只在這樣的轉動范圍內(nèi)操作,其中把手60在娛樂位置的向前和向后的一定角度范圍內(nèi)轉動。在一個實施例中,弧形觸頭172的位置和弧長設計成電子器件162在抬起位置以及在抬起位置的±60度工作,其中+60度包括娛樂位置。
作為替代的是,懸椅把手60本身容納有電池支撐結構,該結構用來容納電池來給把手60上的電子器件162提供能量。此時,懸椅把手60不需包括連接到在殼體50內(nèi)的電源52的線路。
下面結合圖22-25來描述作為圖2-6所示座位傾斜機構替代的座位傾斜機構。座位傾斜機構包括位于靠背22每側的插銷400,該插銷用來同相應的吊臂530接合。圖2是靠背22和插銷400的右側詳細視圖。盡管圖中只通過參照一個吊臂530而簡要示出了座位和吊臂530的結構關系,不難理解,在所述的實施例中,懸椅左右兩側的座位-吊臂為鏡像對稱關系。
象圖2-6中的實施例那樣,本實施例的靠背22包括通道210、上肋220、下肋(被插銷400擋住)以及槽口(也被插銷400擋住)。另外,如同圖2-6所示的插銷200那樣,該實施例中的插銷400具有用來插入上下肋之間的通道210內(nèi)的U型部分(被靠背擋住)、在U型部分一端的凸緣460以及帶有手指按壓件482的部分480。插銷400在U型部分另一端具有鎖定凸緣470。凸緣460用來以咬合配合方式插入到靠背22上的槽口內(nèi)以確保插銷400固定到靠背22上。鎖定凸緣470用來與在吊臂530上的例如插座的插銷接收部件接合,以把靠背22固定在選擇的使用位置。
圖23示出了為鏡像關系的左側吊臂530、右側吊臂的內(nèi)表面。吊臂530包括第一和第二插座532、534,這兩個插座分別對應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和第二傾斜使用位置。為了將靠背22置于第一豎立使用位置,如圖24所示,每個插銷400的鎖定凸緣470位于相應吊臂530的第一插座532中。為了將靠背22置于第二傾斜使用位置,如圖25所示,每個插銷400的鎖定凸緣470位于相應吊臂530的第二插座534中。
在這個實施例中,為了例如從傾斜使用位置到豎立使用位置朝前移動靠背22,使用者必須操縱插銷400,從第二插座534中拔出鎖定凸緣470以重新定位到第一插座532中。類似地,例如,從豎立使用位置到傾斜使用位置向后移動靠背22,使用者必須操縱插銷400,拔出第一插座532中的鎖定凸緣470以重新定位到第二插座534。
盡管圖22-25所示僅僅兩個使用位置,不難理解,吊臂530可以包括對應于附加使用位置的附加插座。
如圖2和22,座位傾斜機構的插銷可以同靠背22模制成一體,或者與靠背22分開制造,然后與靠背22可拆卸地連接。當單獨制造時,插銷可以具有與靠背22不同的顏色以便使用者易于看見。另外,插銷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制成,這些材料包括塑料(例如乙縮醛)、鋼鐵和鋁。當插銷由與柔性塑料相反的如金屬或合金等相對剛性料制造時,通過適當?shù)叵鄬τ诮饘俨邃N和通道210放置彈簧,可得到由于塑料插銷材料變形和回復產(chǎn)生的鎖定力。
盡管圖2-6和22-25的圖中示出的實施例設計成使用者對插銷進行手動操作,不難理解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插銷可通過間接機械操縱或電動操縱。例如,插銷可以通過按壓按鈕或開關間接地被操作,其中的按鈕或開關通過機械或電操縱插銷。另外,盡管圖2-6和22-25中示出的實施例中具有位于靠背上的插銷與吊臂接合,但不難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插銷可以位于靠背上與底板或其他懸椅部件配合。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插銷可以位于吊臂上,而插銷接收部件位于座位靠背上。而且,盡管圖2-6和22-25的實施例中的插銷位于靠背每個側面上,不難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座位傾斜機構在靠背上僅僅包括一個與吊臂接合的插銷。
為了示出的目的,在這里描述了優(yōu)選實施例。然而,本說明書不應被認為理解是對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定。在不脫離要求保護的創(chuàng)造性構思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進行各種修改、變化和替換。本發(fā)明的真正保護范圍和精神體現(xiàn)在以下的權利要求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兒童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包括至少一個位于懸椅靠背側部上的插銷,以及位于懸椅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其中至少一個插銷用于與第一插銷接收件接合,以將靠背置于第一使用位置,而至少一個插銷用來與第二插銷接收件接合,以將靠背置于第二使用位置,在該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插銷位于靠背的一個側部上,用于同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接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與靠背整體模制而成。
4.如權利要求2所述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可拆卸地連接到靠背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該至少一個插銷包括一對插銷,在靠背的每側設置一個插銷,用于與相應的座位吊臂接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位于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當靠背處于第一使用位置時,第一肋和所述至少一個插銷接合,以及當靠背處于第二使用位置時,第二肋和所述至少一個插銷接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形成于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一插座接合,以使靠背保持在第一使用位置,而該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二插座接合,以使靠背保持在第二使用位置。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該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設計成,必須操縱該至少一個插銷來把靠背從第二使用位置調(diào)節(jié)到第一使用位置。
11.一種兒童懸椅,包括一個支架;一個帶有靠背的座位;至少一個把座位連接到支架的吊臂;和一個使靠背和吊臂接合的座位傾斜機構,其中靠背可置于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在該第二位置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整,同時必須操縱座位傾斜機構以把靠背從第二使用位置調(diào)節(jié)到第一使用位置。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包括位于靠背和吊臂之一上的至少一個插銷以及位于靠背和吊臂中另一個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插銷用來與第一插銷接收件配合,從而把靠背定位在第一使用位置,而該至少一個插銷用于與第二插銷接收件配合,以把靠背定位于第二使用位置。
13.一種用于兒童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包括至少一個位于懸椅靠背和吊臂之一上的插銷;和位于靠背和吊臂中另一個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一插銷接收件配合,以把靠背定位于第一使用位置,而該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二插銷接收件配合,以把靠背定位于第二使用位置,在該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整。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位于靠背的側部上,同時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位于吊臂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與靠背一體模制成。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與靠背一體模制成。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插銷可拆卸地連接在靠背上。
18.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包括一對插銷,分別設置于靠背每側,用于與相應的懸椅吊臂配合。
19.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位于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肋。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當靠背處于第一使用位置時,第一肋和所述至少一個插銷配合,而當靠背處于第二使用位置時,第二肋和所述至少一個插銷配合。
21.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形成于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座。
22.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一插座配合,以將靠背保持在第一使用位置,該至少一個插銷與第二插座配合,以將靠背保持在第二使用位置。
23.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和第一、第二插銷接收件構造成,必須操縱該至少一個插銷,以把靠背從第二使用位置調(diào)節(jié)到第一使用位置。
24.一種兒童懸椅,包括一個支架;一個帶有靠背的懸椅;和至少一個把座位連接到支架的吊臂,其中靠背可置于第一使用位置、第二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其中在第二使用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整,而在折疊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位置向前調(diào)整。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折疊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支架處于使用位置時,靠背可定位于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而當支架處于折疊位置時靠背可定位于折疊位置。
26.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兒童懸椅,進一步包括座位傾斜機構,該機構與帶有至少一個吊臂的靠背配合。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傾斜機構包括至少一個位于靠背側部的插銷,該插銷用于與至少一個吊臂配合。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吊臂包括一對吊臂,而該至少一個插銷包括一對插銷,在靠背每側設置一個插銷,用于與相應的一個吊臂配合。
2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與靠背一體模制成。
30.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可拆卸地連接到靠背上。
31.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每個吊臂包括第一和第二肋,當靠背處于第一使用位置時,第一肋與可以相應的插銷配合,而當靠背處于第二使用位置時,第二肋可以與相應的插銷配合。
32.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靠背通過樞軸與至少一個吊臂連接,并且該至少一個插銷位于靠背側部與樞軸隔開的位置上。
33.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第一和第二前支腿,第一和第二后支腿以及第一和第二殼體,其中第一和第二后支腿分別與第一和第二殼體樞轉連接。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與第一和第二殼體樞轉連接的把手。
35.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支架進一步包括后支腿折疊機構,該機構分別把第一和第二后支腿樞轉連接到第一和第二殼體上。
36.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每個后支腿折疊機構均包括相應后支腿可安裝在其中的支腿插座件、釋放桿和連接到釋放桿上的鎖定銷。
37.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兒童懸椅,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殼體均包括接收相應的鎖定銷的槽口,該槽口包括鎖定區(qū)、折疊止動區(qū)以及在該鎖定區(qū)和折疊止動區(qū)之間的移動區(qū)。
38.一種用于兒童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包括至少一個位于懸椅靠背側部的插銷;位于懸椅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其中該至少一個插銷構造成與第一插銷接收件配合,以便把靠背定位于第一使用位置,并構造成與第二插銷接收件配合,以便把靠背定位在第二使用位置,其中在該第二使用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后調(diào)節(jié),以及插銷可構造成從吊臂上脫開,使靠背定位在折疊位置,在該折疊位置,靠背相對于第一使用位置向前調(diào)節(jié)。
39.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插銷包括一對插銷,在靠背的每一側上設置一個插銷,用于與懸椅的相應吊臂配合。
40.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座位傾斜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包括位于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肋。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兒童懸椅的座位傾斜機構,包括位于懸椅靠背側部的至少一個插銷和位于懸椅吊臂上的第一和第二插銷接收件。插銷用來與第一插銷接收件配合,以將靠背定位在第一使用位置,同時插銷與第二插銷接收件配合,以將靠背定位于第二使用位置,在該位置,靠背可相對于第一位置向后調(diào)節(jié)。
文檔編號A63G9/00GK1531893SQ20031012494
公開日2004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杰夫·G·格雷格, 杰夫 G 格雷格, L 朗格內(nèi)克, 邁克爾·L·朗格內(nèi)克, B 納爾遜, 保羅·B·納爾遜 申請人:哥瑞考兒童產(chǎn)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