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拉繩運動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64923閱讀:56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拉繩運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創(chuàng)作系關于一種拉繩運動器,尤指一種利用諸如帆布或尼龍布材質制成具有握把的帶狀運動器材,利用該器材支撐使用者身體傾斜與活動時產生的重量,使用者可藉由此運動器材對抗自身重量達到鍛煉身體肌肉的效果。
背景技術
市面上有許多利用對抗重量的方式達到訓練肌肉目的器材或裝置(例如啞鈴適合用來訓練手臂的肌肉),而為了訓練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運動器材,這些運動器不但價錢昂貴,且有些器材需要占據頗大的體積,有些采用讓使用者對抗運動器材部分組件之重量的方式達到訓練肌肉的目的,故這些運動器材通常也具有一定的重量, 因此而一般家庭無法配備這些用大用種的運動器材,而只能配備一些諸如啞鈴等體積較小的運動器材。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此問題,本創(chuàng)作提供一種拉繩運動器,利用對抗使用者本身的身體重量之方式達到訓練肌肉的目的,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包括一連接件,連接件包括隔開的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一銜接件,包括一第一銜接部,以及與第一銜接部隔開的二第二銜接部,銜接件的第一銜接部結合于連接件之第二部分,銜接件的二第二銜接部各自結合一連接環(huán),二條帶,二條帶各自包括隔開的一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二條帶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及第二末端之間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與一第三段,第二段位于第一及第三段之間,第一末端位于第一段的端部上,而第二末端位于第三段的端部上,二條帶各自的第一段繞過連接環(huán),第一及第二段垂掛于連接環(huán)上,使二條帶各自的第一段折迭在第二段的一側,且二條帶的第三段折迭在第二段的另一側,二條帶各自的第一末端遠離連接環(huán),二條帶的第二末端朝向連接環(huán),條帶的第二及第三段上各自可滑動地套設一套環(huán),且二套環(huán)各自與條帶之第三段固接,二套環(huán)能各自沿條帶之第二段位移,二套環(huán)位移時,能各自連動條帶的第三段,二第一組件,包括隔開的一齒部與邊緣,二第一組件進一步各自包括位于齒部與邊緣之間的一橫桿,二條帶的第一末端各自與第一組件的橫桿結合,二條帶的第二及第三段各自繞過第一組件的齒部,二第一組件各自與第二組件樞接,二第二組件各自包括一外側,第二組件能在靠近第一組件之齒部的阻擋位置與遠離齒部的脫離位置之間樞轉,二銜接帶,包括隔開的二末端,二末端各自結合在第一組件的邊緣與第二組件的外側上,二銜接帶各自結合一握把,握把提供使用者手部握持,二握把各自結合一懸吊帶,懸吊帶用來懸吊使用者的腳,一帶子,包括隔開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帶子的第一端結合一擋件,擋件具有大于帶子的體積,帶子另外結合二環(huán),帶子的第二端結合一扣環(huán)。當?shù)诙M件位于脫離位置時,能各自移動二套環(huán),以分別調整二條帶之第三段距離齒部的長度,進而調整二握把各自與連接環(huán)間的距離,且當?shù)谌尉嚯x齒部的長度越短時,握把距離連接環(huán)的距離越遠,當握把或懸吊帶受拉力時,第二組件會樞轉至阻擋位置,使二條帶各自被第一組件的齒部及第二組件的外側壁面夾固而摩擦定位,連接件的第一部分與任意一環(huán)可拆卸地結合,扣環(huán)可選擇地與任意一環(huán)可拆卸地結合,使帶子成環(huán)狀。其中拉繩運動器另包括二固定帶,帶子包括連接第一及第二端的一側面,二固定帶各自對折且固設于帶子的側面上,二環(huán)各自樞設于固定帶上。藉由所述拉繩運動器的結構特征,拉繩運動器能利用懸吊件吊掛或綁于諸如門與門框間的縫隙、支架或樹干上,以適用于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且操作拉繩運動器時,使用者可以利用不同的運動姿勢對抗本身的身體之重量,達到訓練不同部位肌肉的目的,此外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的體積不大且重量也很輕有利于收納。

第1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的立體組合圖。第IA圖,為第1圖的局部放大視圖。第2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連接件與部分條帶的局部放大縱向剖視圖。第3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握把及調整件的局部放大縱向剖視圖。第3A圖,為在第3圖狀態(tài)下第二組件樞轉至脫離位置的動作剖視圖。第4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組裝在門上的示意圖。第5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組裝在桿狀之物件的示意圖。第6圖,本創(chuàng)作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組裝在桿狀之對象的第一種使用狀態(tài)圖。第7圖,為在第6圖狀態(tài)下操作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的動作圖。第8圖,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組裝在桿狀之對象的第二種使用狀態(tài)圖。第9圖,為在第8圖狀態(tài)下操作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的動作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拉繩運動器對第二部分28第一銜接部34 條帶37第二末端42 套環(huán)48第一組件54 橫桿59 樞軸64 握把70 襯墊76 第一端80 擋件84固定帶88第一物體[0035]94 物件
4
20連接件22第一部W彈片26銜接件30第二銜接部32連接環(huán)35第一末端36第一段38第二段40第三段44拉帶46調整件50齒部52邊緣56第二組件58外側60銜接帶62末端66通孔68懸吊帶72懸吊件74帶子78第二端79側面82扣環(huán)83本體85桿體86環(huán)90第二物體92縫隙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有圖式系僅便于解釋本創(chuàng)作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較佳實施例之組件的數(shù)目、位置、關系、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在閱讀及了解本創(chuàng)作的敎導后相關之變化實施屬于業(yè)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本創(chuàng)作的敎導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 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yè)界技能。在不同圖式中系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組件;另外請了解文中諸如“第一”、“第二”、“上”、“下”、“前”、“后”、“內”、“外”、“端”、“部”、“段”、“寬度”、“長度”、〃區(qū)“、“
周圍"、“側"等等及類似用語系僅便于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于幫助描述本創(chuàng)作而已。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包括一連接件20,連接件20 包括隔開的一勾狀第一部分22與的一環(huán)狀第二部分對,連接件20另包括固設于表面的一彈片25,彈片25用來彈性地封閉第一部分22的缺口。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進一步包括由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所制成之一銜接件沈, 使銜接件26包括隔開的一第一銜接部觀與二第二銜接部30,銜接件沈的第一銜接部觀結合于連接件20的第二部分M上,銜接件沈實際上是以一帶體繞過連接件20的第二部份M成垂掛狀,并且將帶體的二末端向內且向上翻折后縫合而形成銜接件沈(如第2圖所示)。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另包括由諸如金屬彎折成環(huán)圈狀的二連接環(huán)32,二連接環(huán)32各自結合于銜接件沈的第二銜接部30上。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又包括由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所制成可調整之二條帶34,條帶34各自包括隔開的一第一末端35與一第二末端37,條帶34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及第二末端35、37的一第一段36、一第二段38與一第三段40,第二段38位于第一及第三段36、40之間。條帶34各自的第一段36繞過連接環(huán)32,使條帶34各自的第一及第二段36、38成垂掛方式結合在連接環(huán)32上,二條帶34 的第一段36位于第二段38的一側(如第2圖所示),二條帶34各自的第三段40折迭地迭合于第二段38的另一側(如第1圖所示將條帶34折迭成三段),且二條帶34各自的第二末端37朝向連接環(huán)32,第二及第三段38、40的轉折處約與第一末端35對齊(如第3圖所示)°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更包括由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車縫成環(huán)狀的四套環(huán)42,其中二套環(huán)42套設于一條帶34的第二及第三段 38,40上,另二套環(huán)42套設于另一條帶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上,且套環(huán)42各自與條帶34的第三段40縫合(如第2圖所示),其中的二套環(huán)42更各自位于條帶34的第二末端 37上(如第IA圖所示其中一套環(huán)42與第二末端37的端面對齊),使各套環(huán)42能各自帶動條帶34的第三段40沿第二段38移動,藉以伸長或縮短條帶34由連接環(huán)32至第一末端 35(或至第二及第三段38、40轉折處)的長度。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包括二調整件46,二調整件46各自包括一第一組件48、一第二組件56與一樞軸59,其中第一組件48包括隔開在二端的一齒部 50與一邊緣52,二調整件46另各自包括位于齒部50與邊緣52之間的一橫桿M,第二組件 56包括一外側58,第一及第二組件48、56以樞軸59樞接一起,且第二組件56罩覆在第一組件48的外側,第一組件48的齒部50靠近第二組件56之外側58,第二組件56能一樞軸 59為旋轉軸在靠近第一組件48的齒部50的阻擋位置(如第3圖所示)或遠離齒部50的脫離位置(如第3A圖所示)間樞轉。二條帶34各自的第一末端35繞過調整件46的橫桿 54且縫合在第一段36上,二條帶34各自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轉折處繞過調整件46之樞軸59及齒部50,將二調整件46懸吊地各自與條帶34結合。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進一步包括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制成的二銜接帶60,二銜接帶60各自包括隔開的二末端62。二銜接帶 60各自的末端62分別結合在調整件46的邊緣52與外側58上,使各銜接帶60各自垂掛于調整件46上。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另包括二握把64,握把64包括由一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的一通孔66,二銜接帶60各自穿過握把64的通孔66與之結合。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更包括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制成的二懸吊帶68,二懸吊帶68各自包括縫制于表面由諸如泡棉或發(fā)泡材構成的一襯墊70。二懸吊帶68各自穿設于握把64的通孔66上,使懸吊帶68的襯墊70位于握把64下方。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拉繩運動器10又包括一懸吊件72,懸吊件72包括由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成的一帶子74,帶子74包括隔開的一第一端76 與一第二端78。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懸吊件72包括一擋件80,擋件80的體積遠大于帶子74,且擋件80結合于帶子74的第一端76。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懸吊件 72另包括一扣環(huán)82,扣環(huán)82包括一 C形本體83,以及樞設于本體83上的一桿體85,桿體 85可在開放位置(第1圖實線繪制之桿體85)與封閉位置間樞轉(第1圖假想線繪制之桿體85),當桿體85位于開放位置時扣環(huán)82產生缺口,當桿體85位于封閉位置時,桿體85 會將扣環(huán)82之缺口封閉,扣環(huán)82的本體83結合于帶子74的第二端78上。依據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懸吊件72更包括三固定帶84與三環(huán)86,固定帶84由諸如諸如不具彈性的帆布編織帶或尼龍編織帶制成,固定帶84對折地縫設于帶子74的側面79,各固定帶84形成容置環(huán)86的空間,使環(huán)86各自的與一固定帶84結合。本創(chuàng)作的二條帶34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或使用環(huán)境調整適當?shù)拈L度,其主要系先將調整件46的第二組件56樞轉至脫離位置,就可操作拉帶44連動套環(huán)42與條帶34 的第三段40,以調整第二末端37與連接環(huán)32的距離,當?shù)诙┒?7遠離連接環(huán)32時,條帶34第三段40的長度將縮短,使得條帶34第一及第二段36、38的總長度增加,則懸吊于條帶34上的調整件46即握把64就會被調整的遠離連接環(huán)32,若將條帶34的第二末端37 調整靠近連接環(huán)32。反之則使第一及第二段36、38的距離縮短,則調整件46與握把64會被調整靠近連接環(huán)32。為了方便說明,系假設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組裝在二物體之間,主要將懸吊件 72的帶子74穿入諸如門的一第一物體88與諸如門框的一第二物體90之間具有的一縫隙 92中(如第4圖所示),并使擋件80卡于第一物體88與第二物體90之間,當往擋件80的反方向施予懸吊件72的帶子74拉力,由于擋件80的體積遠大于第一物體88與第二物體 90之間的縫隙92,因此懸吊件72不會由第一物體88上脫落,連接件20的第一部分22于壓開彈片25后可選擇與任意一環(huán)86勾合,放開彈片25可將連接件20第一部分22封閉, 使連接件20不會脫離扣合的環(huán)86,即完成將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組裝為第一模式,組裝為第一模式的拉繩運動器10適合被使用在家中或無可供懸吊的支架之環(huán)境下,能夠借助第一物體88與第二物體90支撐操作拉繩運動器10的力量。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進一步可將懸吊件72組裝為環(huán)形,以適用于有可供懸吊的支架或樹干等物上,如第5圖所示系選擇將諸如支架的一桿狀對象94將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組裝為第二模式,主要系先將懸吊件72的帶子74繞過物件94,再將懸吊件72的扣環(huán) 82之桿體85樞轉至開放位置,使本體83選擇適合的一環(huán)86扣合后,進一步使桿體85樞轉封閉位置,如此可使帶子74形成環(huán)圈狀地吊掛于對象94上,而連接件20的第一部分22則選擇另一適合的環(huán)86扣合,即完成將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組裝為第二模式。以下系假設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組裝為第二模式,并以此說明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其中的一些使用態(tài)樣,如第6與7圖所示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的第一種使用狀態(tài),拉繩運動器10懸掛于對象94上,使用者的雙手各自握持握把64,二腿向后使身體呈傾斜狀,手臂與前臂成彎曲狀,手腕各自緊靠身體的側面形成預備姿勢(如第6圖所示),此時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之呈現(xiàn)傾斜狀,身體向下的重量被拉繩運動器10傳遞至對象94 上,因此使用者能夠維持身體大幅度的傾斜狀態(tài),接著使兩腿中的一腿向后延伸另一腿自然彎曲成約90。(如第7圖所示),再回復至預備姿勢,如此反復操作可以達到鍛煉腿部與手部肌肉的效果。如第8與9圖所示,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的第二種使用狀態(tài),系將雙手各自握持于握把64上,雙腿前后略為張開,雙臂向前伸直形成預備姿勢(如第8圖所示),將手臂平行地張開并使前臂各自與手臂成90。,使身體自然向前傾一腿彎曲約90。,另一腿向后伸直 (如第9圖所示),最后回復至預備姿勢,如此可以達到鍛煉手臂與前臂肌肉的效果。如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的第三種使用狀態(tài),使用者背部平躺于地面上,二腳跟各自懸掛于懸吊帶68并抵靠于襯墊70上,大腿及小腿呈直線且雙手抱胸形成預備姿勢,將兩腿收縮彎曲使大腿及小腿各自成約90。,且臀部與背部的一部分向上脫離地面,最后再回復至預備姿勢,如此可以達到鍛煉腹部肌肉的效果。本創(chuàng)作的拉繩運動器10配合可拆卸式的懸吊件72,能夠適用于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 且操作拉繩運動器10時,使用者可以利用不同的運動姿勢(如第6至9圖所示)對抗本身的身體之重量,達到訓練不同部位肌肉的目的,此外本創(chuàng)作拉繩運動器10的體積不大且重量也很輕有利于收納。本創(chuàng)作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懸吊件72的固定帶84可以被移除,在缺乏固定帶84的狀態(tài)下,帶子74上可設置提供環(huán)86穿過的復數(shù)孔洞,使環(huán)86各自穿設于帶子74的孔洞上定位。或條帶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交界處并非一定需同時繞過齒部50與樞軸59,條帶 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交界處也能只繞過調整件46的齒部50而不繞過樞軸59,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第二組件56位于阻擋位置時,條帶34無法調整長度,當?shù)诙M件56位于脫離位置時,條帶34同樣可以利用拉帶44移動第二末端37使條帶34的長度增長或縮短。由于說明書揭示的本創(chuàng)作可在未脫離本創(chuàng)作精神或大體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創(chuàng)作的范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范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于落入申請專利范圍的均等意義與范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拉繩運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連接件(20),包括隔開的一第一部分0 與一第二部分04); 一銜接件( ),包括一第一銜接部08),以及與第一銜接部08)隔開的二第二銜接部 (30),銜接件06)的第一銜接部08)結合于連接件OO)之第二部分04); 二連接環(huán)(32),各自結合于銜接件06)的第二銜接部(30)上; 二條帶(34),二條帶(34)各自包括隔開的一第一末端(3 與一第二末端(37),二條帶(34)進一步包括位于第一及第二末端(35、37)之間的一第一段(36)、一第二段(38) 與一第三段(40),第二段(38)位于第一及第三段(36、40)之間,第一末端(3 位于第一段(36)的端部上,而第二末端(37)位于第三段GO)的端部上,二條帶(34)各自的第一段(36)繞過連接環(huán)(32),第一及第二段(36、38)垂掛于連接環(huán)(3 上,使二條帶(34)各自的第一段(36)折迭在第二段(38)的一側,且二條帶(34)的第三段00)折迭在第二段 (38)的另一側,二條帶(34)各自的第一末端(3 遠離連接環(huán)(32),二條帶(34)的第二末端(37)朝向連接環(huán)(32);二套環(huán)(42),各自可滑動地套設于條帶(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上,且二套環(huán) (42)各自與條帶(34)之第三段00)固接,二套環(huán)0 能各自沿條帶(34)之第二段(38) 位移,二套環(huán)0 位移時,能各自連動條帶(34)的第三段00);二第一組件(48),包括隔開的一齒部(50)與邊緣(52),二第一組件08)進一步各自包括位于齒部(50)與邊緣(5 之間的一橫桿64),二條帶(34)的第一末端(3 各自與第一組件G8)的橫桿(54)結合,二條帶(34)的第二及第三段(38、40)各自繞過第一組件 (48)的齒部(50);二第二組件(56),各自與第一組件08)樞接,二第二組件(56)各自包括一外側(58), 第二組件(56)能在靠近第一組件G8)之齒部(50)的阻擋位置與遠離齒部(50)的脫離位置之間樞轉;二銜接帶(60),包括隔開的二末端(62),二末端(6 各自結合在第一組件G8)的邊緣(52)與第二組件(56)的外側(58)上;二握把(64),各自結合于銜接帶(60)上,提供使用者手部握持; 二懸吊帶(68),各自結合于握把(64)上,用來懸吊使用者的腳; 一帶子(74),包括隔開的一第一端(76)與一第二端(78);一擋件(80),結合于帶子(74)的第一端(76)上,擋件(80)具有大于帶子(74)的體積;二環(huán)(86),結合于帶子(74)上;一扣環(huán)(82),結合于帶子(74)的第二端(78)上;連接件00)的第一部分02)與任意一環(huán)(86)可拆卸地結合,扣環(huán)(82)可選擇地與任意一環(huán)(86)可拆卸地結合,使帶子(74)成環(huán)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拉繩運動器,其特征在于,拉繩運動器另包括二固定帶(84), 帶子(74)包括連接第一及第二端(78)的一側面(79),二固定帶(84)各自對折且固設于帶子(74)的側面(79)上,二環(huán)(86)各自樞設于固定帶(84)上。
專利摘要一種拉繩運動器具有二條帶,于二條帶的一端設置一握把,二條帶的另一端設置一連接件,拉繩運動器另包括一懸吊件,懸吊件包括一帶子,帶子的一端設置一擋件,帶子的另一端設置一扣環(huán),帶子上設置復數(shù)環(huán),懸吊件可被用來掛在支架或門與門框之間的縫隙,使用者能夠利用握把透過條帶支撐身體傾斜或活動時產生的重量,使用者藉由對抗自身的重量達到鍛煉身體肌肉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21/16GK202044695SQ20112001184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5日
發(fā)明者吳盈慶 申請人:吳盈慶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柳林县| 江永县| 右玉县| 剑阁县| 寿光市| 蕲春县| 越西县| 洛川县| 全南县| 浦北县| 简阳市| 蒙山县| 增城市| 申扎县| 抚松县| 台山市| 托里县| 广安市| 唐海县| 山西省| 正镶白旗| 紫金县| 昌吉市| 闻喜县| 兴化市| 灌南县| 龙岩市| 孟州市| 德江县| 桂东县| 乌兰察布市| 无棣县| 洞口县| 唐山市| 河南省| 成武县| 清原| 茶陵县| 军事| 兰坪|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