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屬運動器材,經(jīng)增加乒乓球與轉軸聯(lián)接處壁厚的乒乓球鉸接副(2),彈性架體,分支(6)、次分支(16)、鉸接副(12),不同的阻尼結構,設制手把(1),聯(lián)接位置調節(jié)和光耦(9)測速;增加乒乓球的聯(lián)接強度,減少剛性架體的影響,提高練習乒乓球飛行線路的模擬程度,并使擊打后的乒乓球不至于遠離練習者,便于使用者體驗擊打飛行中乒乓球的動作要領,提示乒乓球瞬時轉速。設備簡化徒手練習對設備及場地的要求,甚至可隨身攜帶隨處練習;設備可強化球拍觸球感覺,提高徒手動作練習的興趣和做徒手動作的質量。練習架結構簡約,設計合理精巧,模擬程度較高,是乒乓球啟蒙練習的有效輔助器材,是乒乓球訓練的好助手。
【專利說明】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
【技術領域】
[0001]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屬運動器材,主要涉及乒乓球練習架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公知乒乓球技術往往需要與對手或陪練一起,才可以進行運動技術的練習。為此有乒乓球發(fā)球機、對練機和一些替代陪練的設備問世。這些裝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練習的陪練,完成一部分練習任務。但是,發(fā)球機或對練機的設備比較昂貴,使用投資相對過大,或只適用于專業(yè)、或有專業(yè)要求的使用者使用。簡易的陪練設備也必須是在對打之中才能使用,對于初涉乒乓球的練習者仍難于體會對乒乓球開始擊打的瞬間感覺。另外,發(fā)球機或對練機在使用時必須安置在乒乓球臺或相類似的處所,占地面積較大,不利于進入家庭練習,限制了使用的適用范圍。
[0003]“旋轉式乒乓球練習器”可以提供固定在空間模擬位置的模擬乒乓球,將通常是在空間中運動狀態(tài)的乒乓球位置固定,供使用者進行最初的乒乓球擊打練習,使使用者便于捕捉位于空間、但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乒乓球,降低了練習者使用的難度,而且其空間位置也可以調節(jié),應屬于更貼近練習者訓練要求的一種設備。然而,該設備的球體材質與真正乒乓球的差異顯然較大,隨動的部分重量與實際乒乓球相差更是十分懸殊,因此給練習者的訓練感覺與對真正乒乓球的擊打之間相距仍然較遠。另外,使用時必須安置在乒乓球臺或相類似的處所,也限制了使用的適用范圍。
[0004]由于在學習乒乓球技術的初始,必須對基本技術動作進行反復、經(jīng)常地徒手動作練習,才能使動作逐漸定型,為日后提高乒乓球技術打下正確良好的基礎。但對于初始起步、學習或僅僅是出于一般體驗的普通有興趣者、或少兒學習者,尚缺乏比較接近乒乓球運動本身、相應、帶有啟蒙性質、可以建立最初擊打感覺的徒手動作練習工具。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用于初涉乒乓球運動的學習或練習者,特別是少兒學習者在做徒手動作時有球拍觸球的感覺,有助于提高練習者做徒手動作的興趣與動作的規(guī)范性熟練性,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并體驗擊打出旋轉球感受的一種更接近乒乓球運動實際狀態(tài)的啟蒙輔助練習工具,降低設備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構建初學者學習和練習輔助工具結構的技術方案。
[0006]本發(fā)明的具體內容是,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包括架體,與架體相聯(lián)的轉軸,轉軸通過乒乓球球心、與乒乓球以鉸接副相聯(lián)。其中,所述鉸接副為柱面配合,柱面軸向長度大于乒乓球壁厚,乒乓球的鉸接柱面與相鄰乒乓球壁之間圓滑過渡的乒乓球鉸接副。
[0007]柱面增加了乒乓球鉸接副偶件之間在有限空間條件下的接觸面積,增強了乒乓球與轉軸之間鉸接結構強度。要求柱面軸向長度大于乒乓球壁厚,是針對與乒乓球壁相聯(lián)的乒乓球鉸接副的特定要求。鉸接柱面與乒乓球壁之間的圓滑過渡,增強了乒乓球壁在聯(lián)接處的結構強度。這樣的設計使徒手動作練習架上乒乓球的聯(lián)接強度在結構上得到保障。
[0008]徒手動作練習架上乒乓球的結構雖然被改變,但由于本身的重量改變不大,且重量轉移的位置也很微小,而且就發(fā)生在乒乓球旋轉軸的邊緣處,因此盡管會對于乒乓球旋轉產(chǎn)生影響,但是這部分影響對于初涉乒乓球運動的使用者的感受來說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也就是說,這種變化對使用者的練習僅會產(chǎn)生極微小的影響,除去轉軸的方向被固定夕卜,擊打這樣的乒乓球與擊打常規(guī)乒乓球之間的差異已被大大縮小。
[0009]同時,架體、轉軸、乒乓球鉸接副和乒乓球即是本發(fā)明練習架的主要結構,這樣結構的練習架小巧精簡,便于隨身攜帶。使用者隨處隨手即可揮拍練習,幾乎不受所處環(huán)境條件影響。繼續(xù)擊打在練習架上轉動的乒乓球,使用者可以得到對運動中乒乓球擊打的練習。
[0010]綜合以上分析可見,本發(fā)明滿足了發(fā)明目的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解決了發(fā)明目的提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還設有底座,所述架體與支撐架體的底座固定、或以彼此相對位置可調的方式相聯(lián)。底座提供了設備的支撐,可調的聯(lián)接方式可以按使用需要改變聯(lián)接關系,改變練習用乒乓球的設置位置,供有不同需求的練習者使用。
[0011]本發(fā)明還制有與架體相聯(lián)、不同方向的分支,分支設有轉軸,該轉軸由所述乒乓球鉸接副與相應乒乓球相聯(lián)。
[0012]不同方向的分支會有不同方向的轉軸,可以帶來乒乓球在不同方向的旋轉;使設備可以在不改變安放位置,或基本不改變位置的情況下,提供產(chǎn)生乒乓球在不同方向旋轉的擊球練習和擊打不同方向旋轉乒乓球的練習。
[0013]本發(fā)明所述分支設有次分支,次分支上設有轉軸,該轉軸由所述乒乓球鉸接副與相應乒乓球相聯(lián)。次分支的設立,增加了轉軸角度變換的更多可能,使用者可以在更多方向練習擊打乒乓球的技術。這樣,在不改變或基本不改變架體方向的情況下,可供使用者進行擊打出更多不同旋轉方向的練習,或進行擊打出兩或多種不同方向旋轉球的交替混合練習,以及對更多方向旋轉球的擊打練習,豐富了練習架的功能,改善練習架的訓練效果。
[0014]本發(fā)明所述分支與架體間、次分支與分支間,分別由軸線與架體軸線重合和軸線與分支軸線重合的鉸接副彼此相聯(lián)。
[0015]在分支與架體之間,和在次分支與分支之間以鉸接副相聯(lián),使被練習者擊打的乒乓球不僅產(chǎn)生了圍繞轉軸的旋轉,還會發(fā)生繞分支與架體間鉸接軸線,和進而再繞次分支與分支之間鉸接軸線旋轉所得到的空間飛行。即此時處于分支或次分支的被擊打乒乓球,不僅產(chǎn)生繞自身轉軸的轉動,還會產(chǎn)生隨分支繞架體的圓周運動,或次分支繞分支的圓周運動和同時隨該分支繞架體的圓周運動。這些都是兩或多種轉動的復合疊加,增加了練習架上乒乓球可能產(chǎn)生運動的形式,為使用者提供對多種運動中的乒乓球進行擊打練習的可能,也就是增加了練習架的使用功能,提高了設備對實際乒乓球復雜空間飛行的模擬程度。
[0016]乒乓球在經(jīng)過了次分支與其所附分支的兩重鉸接副的聯(lián)接,會為使用者提供在一般實際對打中難以得到的、脫離平面飛行軌跡的模擬乒乓球飛行路線。即這些內容都有助于形成本發(fā)明練習架上的乒乓球,對實際乒乓球飛行方向、旋轉方向和啟動飛行所需要阻力的最接近模仿。同時,盡管這些非平面的運動線路比較復雜,但由于都是繞練習架事先設定的轉軸所形成的,使這些運動的形式又是可預知、可重復再現(xiàn)的,它就為使用者提供了集中練習的環(huán)境與條件。
[0017]本發(fā)明所述架體底部或與架體相聯(lián)的底座底部制成不倒翁結構。這樣,當位于上部的乒乓球受到球拍擊打而移動時,底部為不倒翁結構練習架的重心就會升高,不倒翁的復位特點就會對抗這種體位改變,使被擊打后的乒乓球在經(jīng)過擺動后恢復或基本恢復到乒乓球的初始位置,使用者便可以比較方便地進行一次連續(xù)擊打的重復練習,給使用帶來便利。這樣,對設備使用者重復練習預定動作十分有利,提高了練習的使用效率,也改善了設備的性能。本發(fā)明所述設有軸線與架體軸線重合鉸接副的分支、設有軸線與分支軸線重合鉸接副的次分支,在相應鉸接副的軸線未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它們各自的重心皆偏離所聯(lián)鉸接軸線。
[0018]鉸接副軸線未處于豎直狀態(tài),同時相應分支或次分支的重心又不在鉸接軸的位置,會使相應的分支或次分支具有自身固定的初始位置。當該重心偏離該初始位置,即會產(chǎn)生對自身鉸接軸的重力矩。這個力矩是該分支或次分支維持自身處于初始狀態(tài)的伴生動力。該動力可以對抗該分支或次分支上乒乓球在偏離初始位置時的擊打力,并促使乒乓球減緩位移、直至糾正位移、恢復原位。使用者即可在其恢復原位后或恢復的過程中再次進行擊打的練習。
[0019]本發(fā)明所述架體以彈性材料制作,或架體設有可以由手持握的手把,或兼有二者。以彈性材料制作架體,在乒乓球被擊打后,不僅產(chǎn)生繞轉軸的旋轉,還會由于架體的彈性作用,使轉軸也隨之偏離原來位置。這種結果與實際乒乓球的運動更接近,會使結構簡單的練習架產(chǎn)生更接近實際的練習效果,容易接近對實際中擊打乒乓球的模擬模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被擊打乒乓球不僅產(chǎn)生旋轉,還同時產(chǎn)生位置的移動;與剛性架體上的乒乓球只產(chǎn)生旋轉的效果截然不同。緩沖與減少剛性架體對乒乓球從靜止到運動過程所造成的影響,會明顯改善訓練效果,與前面所述不倒翁結構和位于架體或分支軸線上設制的鉸接副的效果相仿,或曰殊途同歸。
[0020]持握帶有手把的練習架無需其它固定,可依使用者練習的需要,由使用者自我保持架體與自身相對合適的位置與方向,便于練習條件的建立,使練習架的結構更符合徒手練習器具的使用要求,減少對使用場地和練習環(huán)境的依賴。
[0021]本發(fā)明所述轉軸附近設有可檢測色條出現(xiàn)次數(shù)的光耦,轉軸上鉸接的乒乓球相應位置標有色條,光耦的輸出與固定在架體、依次相聯(lián)的整形放大、計數(shù)分析和顯示輸出電路輸入端相聯(lián)。光耦用來捕捉色條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計數(shù)分析電路可對整形放大后光耦傳感輸出的信號傳感輸出進行單位時間的計數(shù),得出位于轉軸上乒乓球的轉速。這一顯示結果,可以客觀表示使用者練習技術的旋轉指標,為練習訓練提供指導性依據(jù),可用于拉球、削球爆發(fā)力的測試。
[0022]乒乓球運動是以球拍控制體積不大、在空中運行球體的運動,建立對所擊打乒乓球的擊球感覺是入門乃至提高乒乓球技術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初步建立球感,尤其是對于乒乓球旋轉的感受與理解,常使初學者倍感茫然、無從下手,也是啟蒙教練必須面對的一個訓練難點,但它確實是涉足乒乓球運動入門后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初學者技術動作的正確規(guī)范,需要反復地做徒手動作,但卻單調枯燥,而對著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做徒手動作會有球拍觸球的感覺,有助于提高練習者做徒手動作的興趣和規(guī)范性,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再上臺打球就比較容易,是啟蒙教練教學的好助手。使用2個以上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不僅可以練習各種手法技術,還可以練習各種步法技術。
[0023]本發(fā)明經(jīng)配合柱面軸線長度大于乒乓球壁厚度鉸接副,將練習架上乒乓球與架體上的支撐轉軸相聯(lián),并在該處以圓滑過渡方式與乒乓球壁相聯(lián);解決了薄壁乒乓球在轉軸上聯(lián)接強度的薄弱問題,不但保持了與實際乒乓球相近的重量,而且還維持了練習架上乒乓球較高的旋轉運動模擬程度。架體以彈性材料制作、分支或次分支重心偏離所聯(lián)鉸接副和不倒翁結構,使練習架上乒乓球被擊打時的阻力容易接近實際乒乓球被擊打啟動時的阻力,緩沖與減少剛性架體限制乒乓球位移運動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提供使被擊打乒乓球恢復原位的動力,為連續(xù)重復規(guī)定練習動作創(chuàng)造條件。在架體上設制手把,使練習架更便于隨身使用;架體與底座不同的聯(lián)接可以依據(jù)使用要求改變聯(lián)接位置;在架體上設有分支,在分支上再設次分支,并以鉸接副將二者相聯(lián),可以獲得練習架上乒乓球在不同方位旋轉和超出平面的多種運動軌跡,提高了對實際乒乓球飛行路線的模擬程度,可為使用者體驗曲線飛行乒乓球應對技能提供模擬練習的設備條件;練習架上乒乓球的固定有多種形式,可以適應使用者對練習位置的不同要求;光耦電路提示被擊打乒乓球的瞬時轉速,是使用者練習水平的轉速內容的客觀提示。本發(fā)明練習架結構簡約,對使用環(huán)境和條件幾乎沒有要求,使用者甚至可以隨時隨地隨身使用;設計合理精巧,模擬程度較高,是可以重復制造不易捕捉、難于再現(xiàn)的乒乓球飛行狀態(tài)的簡易機械模擬設備,可用于練習訓練的有效運動器材,是教練員教學的好助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手握乒乓球徒手練習桿結構示意圖;
圖2是十字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轉軸與乒乓球聯(lián)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不倒翁底部兵兵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帶底盤不倒翁底座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帶有次分支和鉸接副的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結構示意圖;
圖7是方體底座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矩形乒乓球徒手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十字擺架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6]附圖中引出件號所表示的含義是I手把2乒乓球鉸接副3乒乓球4螺母5轉軸6軸肩7架體8分支9光耦10導線11凸臺12不倒翁底座13底盤14底座15鉸接副16次分支17彎頭18調節(jié)器19擺架。
[0027]第一實施例是手握兵兵球徒手動作練習架,手握兵兵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大體成總長為30厘米的長桿,見圖1和圖3。
[0028]本例以適合手握的柱體作為手把I,在手把端部、沿手把軸線伸出的桿形架體7,架體的遠端伸出徑向尺寸變小的柱體,作為本例的轉軸5,轉軸與架體聯(lián)接處制成臺階,作為本例的軸肩6。轉軸與乒乓球3鉸接相聯(lián),轉軸軸線穿過乒乓球中心。乒乓球鉸接部分的球壁加厚,形成本例的乒乓球鉸接副2,球壁加厚處與相聯(lián)的乒乓球壁呈圓滑過渡。在轉軸的遠端段制有螺紋、配裝墊片螺母4。以上為對本例主要結構的描述。
[0029]由于在轉軸的兩端分別是軸肩和螺母墊片,可以防止鉸接的乒乓球從轉軸兩端滑出,并且在必要時為更換已經(jīng)損壞的乒乓球提供便利。使用本例練習架時,使用者一手握練習架的把手,持拍手手握球拍,使拍面及其運動弧面與練習桿轉軸平行,并盡量使球拍的擊球面從接近練習桿上乒乓球表面切向方向,以摩擦擊打方式觸及乒乓球相應位置的表面,使乒乓球在其所鉸接的轉軸上轉動、并在垂直轉軸與接近垂直乒乓球拍拍面的方向,隨架體離開乒乓球拍面,即完成了一次擊球練習。
[0030]由于在乒乓球與轉軸鉸接副處增加了乒乓球壁的厚度和與乒乓球相聯(lián)球壁間的圓滑過渡,加強了乒乓球鉸接副的結構強度,以承受被擊打時該處的負荷;乒乓球因這部分厚度增加了重量,其中的一部分會因球壁被穿孔的損失而部分抵銷。乒乓球這部分重量的增加,以及結構上的改變,換取了乒乓球與轉軸聯(lián)接的強度,可以保證練習使用中承受被擊打的負荷。以本例結構的乒乓球作為練習用球,有對擊打實際乒乓球較高的模擬程度。這樣,被固定空間位置的練習乒乓球,雖然不同于實際飛行的乒乓球,但可以讓使用者較快地體驗擊打乒乓球的近似感覺,這是其它練習器械所無法達到的較高模擬程度。一個與實際乒乓球十分近似的練習球,是整個練習設備性能的結構基礎,也是其較高模擬程度的保證,使使用本例的練習更接近于運動狀態(tài)的實際。
[0031]由于架體設置手把可以很方便地建立練習架的固定形式,對使用場地沒有任何特殊要求,而且貼近練習者,給使用帶來方便;同時由于持拍手通過球拍、乒乓球、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作用于使用者的持架手,可以傳遞自身、兩手之間的相互感受,增強使用者對自身動作的產(chǎn)生、作用、影響因素、效果、程度、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等等基礎經(jīng)驗的體會與累積。
[0032]以手持握的形式,簡化了或者降低了練習架對使用場地的要求。只要有個適當?shù)目臻g,使用者即可兩手分別持握練習架與球拍,開始練習,并且對練習的效果不會產(chǎn)生實質性的影響,給練習與訓練帶來方便。兩手分別持握球拍與練習架,還可以同步、明顯、實際地體會到使用者動作的力度、方向、速度、角度等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對動作是否正確、需要糾正的要點、需要保持鞏固的動作等等內容的確認。這是其它設備器械、其它場合均難以做得到、難以企及的。
[0033]因為乒乓球是停留在練習架上,練習者不用顧及乒乓球的運動,不用顧及自身與乒乓球之間的相互位置,使練習者很容易找到自身與乒乓球間應該的相對位置,很容易找到所要擊打的乒乓球,并很容易保持身體與乒乓球的正確位置。這樣在揮拍擊打時,可以更專心地思考與感受,使所要擊打的乒乓球產(chǎn)生旋轉的動作要領;而且只要基本擊打正確,乒乓球都會隨架體的變形而整體移動,并在其所鉸接的軸上轉動,給使用者以實際、易于捕捉的感覺。在每次擊打之后,持握手柄的手使兵兵球并未遠離,不但使練習者觀察到擊打后兵乓球產(chǎn)生的轉動,而且可以立即準備下一次的擊打,增加對特定動作重復練習的頻率,提高練習的效率。若由教練持握手把,是本例的雙人使用方式,則更便于教練直接感受練習者動作的效果,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練習者進行初始的擊球訓練,對運動動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具體的指導,因此也是教練員啟蒙教學的好助手、好教具。這是本例更為突出的適用特點。
[0034]由于乒乓球被安放于練習桿上,練習者可以很具體地感覺要擊打目標的空間位置,便于專心于擊打動作的要領細節(jié)。持握手或者教練也可以真實地感受到每次擊打動作的作用,停留在練習桿上的乒乓球被擊打后的擺動與旋轉,也可以顯示出擊打的具體作用。這些都為使用者體驗正確動作、糾正錯誤,作出對應的分析與評價,提供設備條件。
[0035]第二實施例是十字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如圖2。本例結構與上例基本一致,在制有手把架體的另一端段的中段,架體桿制成彼此皆相互垂直的十字形,并形成方向不同的分支8,分支的遠端同樣伸出與乒乓球鉸接相聯(lián)的轉軸,制有軸肩和螺母。以上即為本例的主要結構。
[0036]由于練習架設有分支,乒乓球所鉸接的軸線有不同的方向,練習者可以通過改變球拍與擊打的方向,并適當調整持握架體的方向、位置或角度,即可以開始進行最基本的乒乓球擊打,和正反手下旋、上旋、側旋、提拉,甚至弧圈等多種打法的練習。
[0037]第三實施例是以彈性材料,如鋼絲、彈簧等制作的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它結構與使用情況均與上例保持一致;由于架體的彈性,減少了剛性架體對擊打時反作用力的影響,而且在練習的擊打之后,練習乒乓球也會因為架體的彈性,在擊打作用的基本方向從其原始位置離開去,使練習更進一步接近真實擊打運動中乒乓球的實際感受;同時彈性還可以使已經(jīng)離開的乒乓球較快地恢復至初始位置,為下一次的擊打練習作出設備位置的準備。
[0038]第四實施例是底部為不倒翁結構的兵兵球徒手動作練習架,見圖4和圖5。本例以不倒翁底座12作為架體的底座,取代前述實施例中練習架的手把,將轉軸鉸接的兵兵球置于架體的頂部,其余的結構與以上的實施例相同。使用時,可以依據(jù)練習架整體的相應高度,將練習架置于乒乓球臺臺面、桌面,或直接置于地面等其它可以支撐練習架的表面,選擇乒乓球鉸接軸線的方向,按照旋轉球擊打的方法進行練習。由于底部不倒翁本身的復位特性,被擊打的乒乓球雖然也會離去,但又會以有限反復擺動的方式向原始位置恢復;同時,由于與支撐面間所產(chǎn)生的滑移與摩擦消耗等原因,一般恢復后的位置都會偏離其原始位置,這會給練習者帶來練習的變化,在帶來差異的同時,也會提供新條件下的練習機會。當練習架的高度較大,甚至直接支撐于地面時,練習架上乒乓球的運動會更接近實際乒乓球的飛行路線;如果再選用彈性的架體,二者的共同作用,會使練習架上乒乓球對擊打的阻力減小,也會更接近實際中的乒乓球。
[0039]第五實施例是帶有底盤和不倒翁結構的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見圖5。本例與前述實施例保持一致,只是在不倒翁之下又增設了四周帶有限位凸臺11底盤13。使用時,將不倒翁的底部置于底盤之內,由底盤提供不倒翁結構的支撐平面,而底盤則置于練習架的支撐物體之上,可以降低因不倒翁結構對支撐面要求對設備使用的影響。同時位于底盤四周的凸臺還可以限制不倒翁結構可能滑移的范圍。其它結構與使用情況皆與上例相同。本例圖示中給出分支與架體斜交的情況,這時擊打該分支上鉸接相聯(lián)的乒乓球的方向需要發(fā)生改變,擊打動作則增加了斜向側旋的內容。
[0040]第六實施例是架體上增加了底座和鉸接副的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見圖6。本例增設與架體固定聯(lián)接的底座14,為練習架直接安放時作為架體自身的支撐。本例還在分支上增設了偏離分支軸線方向的次分支16 ;在分支與架體、次分支與分支之間,皆分別以軸線與架體和分支的軸線一致的鉸接副15,將相互聯(lián)接的分支與架體、次分支與分支彼此相聯(lián)。在分支與次分支上仍然設有轉軸及與轉軸鉸接相聯(lián)的練習和訓練用乒乓球,在架體上也可以直接設置轉軸和與之以乒乓球鉸接副相聯(lián)的練習乒乓球。其它結構與以上實施例保持一致。
[0041]本例所增加的鉸接副又賦予了分支與次分支繞自身鉸接副旋轉的功能,這種轉動增加了練習乒乓球運動的內容。即乒乓球在被擊打后,不但發(fā)生了繞其轉軸的旋轉,還隨著該轉軸繞架體或分支的軸線轉動。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乒乓球整體還是在轉軸上旋轉,但轉軸還要隨分支或次分支繞架體軸線轉動,位于次分支上的轉軸除此之外還要隨次分支繞分支軸線轉動,這樣使乒乓球自身的旋轉平面已經(jīng)超出了轉軸旋轉所在的平面,即此時乒乓球的運動已經(jīng)增加了空間的內容。盡管這種狀態(tài)并不一定是乒乓球在對打實際中運動的情況,但卻改變了上述實施例中轉軸被固定的情況,或改變了僅有架體分支彈性變形后的復位和不倒翁復位中簡單弧線運動的情況;應該說它更接近實際乒乓球在對打中的情況了。對于在本例次分支上所發(fā)生的情況,因為在兩個鉸接副為不同方向的同時作用下,被擊打的練習乒乓球產(chǎn)生了具有更多空間內容的運動情況,因此,這種結構更進一步提高了練習架的模擬性能。
[0042]同時在本例設備的使用中,還可以增加不同使用者對練習乒乓球的對打。S卩,在第一次擊打的練習動作之后,由于本例鉸接副的作用,練習球會繞該鉸接軸產(chǎn)生轉動,這時,在另一位置的使用者可以接打處于運動中動態(tài)位置的練習球。這種使用增加了練習訓練的難度,也是對實際乒乓球運動的又一種模擬方式。
[0043]第七實施例是方體底座兵兵球徒手練習架,如圖7所示。本例底座為方或長方體,也可以將其視為架體與底座的結合,在該方體除了支撐面之外的五個表面,分別制有突出表面的兩桿,在兩等長桿另端分別裝有兩個90度彎頭17,兩個彎頭的另端處于同一直線位置,作為本例五個表面各自的一組分支,在各側面分支的兩個彎頭之間,均聯(lián)接本例鉸接有乒乓球2的轉軸5。五個表面的轉軸方向可以制成相同或不同的多種情況。以上是本例不同于以上實施例主要結構的敘述。
[0044]使用時,可以依據(jù)方體的高度選擇適當?shù)陌卜琶?對于方體各表面轉軸方向不一致的實例,可以供使用者進行不同方向旋轉球的擊打練習。其它使用情況與以上實施例保持一致。
[0045]第八實施例是方架式乒乓球徒手練習架,如圖8所示。本例與第一實施例不相同的只是將十字架改為方架,方架的各拐角皆由彎頭相聯(lián)。其余均與第一實施例保持一致。
[0046]第九實施例是帶有轉速監(jiān)測的乒乓球徒手練習架,如圖3。本例在分支聯(lián)有轉軸的遠端段固定光稱9,其觀測方向與轉軸軸線一致。在轉軸上兵兵球表面正對光稱光信號米集部位標示一條延長線過轉軸軸心的黑色弧線段,光耦的輸出與固定在架體、依次相聯(lián)的整形放大、計數(shù)分析和顯示輸出電路輸入端相聯(lián)。在乒乓球受到擊打時,光耦即捕捉到色條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計數(shù)分析電路可對整形放大后光耦傳感輸出的信號進行單位時間的計數(shù),得出位于轉軸上乒乓球的轉速,作為練習與訓練的一種指標與參考,可用于對拉球、削球爆發(fā)力的測試。
[0047]第十實施例是十字擺架乒乓球徒手練習架,如圖9所示。本例的總體結構依然與以上實施例保持一致,只是其在底座與架體之間設有承插桿套之間相對軸線位置的調節(jié)器18,調節(jié)器包括螺紋副與帶有錐度側面的承插副,可以調節(jié)以承插套接的架體與底座間在豎直方向的相對位置。在T字形架體橫向桿兩側中段,皆由鉸接副聯(lián)接兩個分支,各分支皆在偏尚自身桿長中點位置與T字架體橫桿鉸接相聯(lián),成為本例的擺架19。在各分支桿端,制有垂直桿長方向的轉軸,轉軸上有與之鉸接相聯(lián)的乒乓球。在各分支桿端,制有垂直桿長方向的轉軸,轉軸上有與之鉸接相聯(lián)的乒乓球。以上是本例結構不同以上實例的主要內容。
[0048]在待使用狀態(tài)時,各分支由于鉸接副位置偏向分支桿長的一端,則另端由于重量大于鉸接副另側桿件部分的重量,分支必然為垂直吊掛的狀態(tài),呈擺樣吊掛于T字架體的橫桿之上。這種結構也有如不倒翁樣,由于重力的作用,自身有維持初始吊掛狀態(tài)的能力,自作用外力移開之時,經(jīng)過數(shù)次擺動之后停止在初始的位置。
[0049]使用時,兵兵球被球拍擊打后開始偏離初始位置,此時作用于球拍的反作用來自乒乓球自身的靜止慣性,再加上分支擺動的啟動阻力。乒乓球離開球拍后,分支會在偏離吊掛位置后呈擺動狀態(tài),最后停止于初始位置。使用者此時可以繼續(xù)作出第二次練習動作。使用者也可以在球回擺時繼續(xù)作出第二次練習動作。
[0050]對于以上各例,均可練習攻球、撥球、拉上旋球、搓削下旋球、發(fā)左右側上下旋球等徒手動作。徒手動作練習架可放置在球臺、桌子等物體之上,也可通過練習架支座置于地上,練習架支座與架體之間設有可調節(jié)之間高度方向相互位置、可固定的滑動聯(lián)接副,可升降以適應不同身高的練習者。
【權利要求】
1.兵兵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包括架體,與架體相聯(lián)的轉軸,轉軸通過兵兵球球心、與兵兵球以鉸接副相聯(lián);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副為柱面配合副,柱面軸向長度大于乒乓球壁厚,乒乓球的鉸接柱面與相鄰乒乓球壁之間圓滑過渡的鉸接副(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底座(14),所述架體與支撐架體的底座固定、或以彼此相對位置可調(18)的方式相聯(lián)。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7)還制有與架體相聯(lián)、不同方向的分支(8),分支設有轉軸,該轉軸由乒乓球鉸接副與相應乒乓球相聯(lián); 或還制有與架體相聯(lián)、不同方向的分支(8),分支設有轉軸,該轉軸由乒乓球鉸接副與相應乒乓球相聯(lián);分支設有次分支(16),次分支上設有轉軸,該轉軸由乒乓球鉸接副與相應乒乓球相聯(liá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底座底部制成不倒翁(12)結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制成不倒翁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與架體間、次分支與分支間,分別由軸線與架體軸線重合、軸線與分支軸線重合的鉸接副(15)彼此相聯(lián); 或分支與架體間、次分支與分支間,分別由軸線與架體軸線重合、軸線與分支軸線重合的鉸接副(15)彼此相聯(lián);當該鉸接副軸線為非豎直方向時,相應分支或次分支的重心位于偏離所聯(lián)鉸接軸線的位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以彈性材料制作,或架體設有可以由手持握的手把(I ),或兼有二者。
8.如權利要求1、2、4、5、6或7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附近設有可檢測色條出現(xiàn)次數(shù)的光耦(9),轉軸上鉸接的乒乓球相應位置標有色條,在相鄰相應架體、分支或次分支上,固定依次相聯(lián)的整形放大、計數(shù)分析和顯示輸出電路,光耦的輸出與電路的輸入端相聯(lián)。
9.如權利要求3所述乒乓球徒手動作練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附近設有可檢測色條出現(xiàn)次數(shù)的光耦(9),轉軸上鉸接的乒乓球相應位置標有色條,在相鄰相應架體、分支或次分支上,固定依次相聯(lián)的整形放大、計數(shù)分析和顯示輸出電路,光耦的輸出與電路的輸入端相聯(lián)。
【文檔編號】A63B69/00GK104069631SQ201410269503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fā)明者】郭運, 王志強, 高夢錦 申請人: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