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足部康復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足部康復器,包括連桿、沿連桿長度方向設置的傳動機構、設置在連桿一端以夾持足部的夾持機構、以及設置在連桿另一端的驅動機構;傳動機構的兩端分別與夾持機構和驅動機構連接。夾持機構包括大小可調以夾持足部的開口;驅動機構受力帶動傳動機構沿連桿移動,以縮小開口大小并將足部夾緊。通過本實用新型,可取代護理人員、家屬實施的費時費力的被動鍛煉,患者本身可隨時自行地進行足部鍛煉,使足背伸曲,小腿三頭肌和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jié)得到充分活動,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肌力,防止關節(jié)僵直的目的。
【專利說明】—種足部康復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康復器械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足部康復器。
【背景技術】
[0002]對于下肢行動不便、下肢骨折術后臥床患者來說很容易出現足下垂,足下垂是由小腿的前肌群和外側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群痙攣牽拉所引起,早期進行肢體康復訓練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預防效果。臨床上護理人員經常用手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并活動踝關節(jié),但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效果不確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足部康復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足部康復器,包括連桿、沿所述連桿長度方向設置的傳動機構、設置在所述連桿一端以夾持足部的夾持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桿另一端的驅動機構;
[0005]所述傳動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夾持機構和所述驅動機構連接;
[0006]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大小可調以夾持足部的開口 ;
[0007]所述驅動機構受力帶動所述傳動機構沿所述連桿移動,以縮小所述開口大小并將足部夾緊。
[0008]優(yōu)選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兩相對的固定板、活動板,所述固定板、活動板間隔設置以形成所述開口,所述固定板與所述連桿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板、所述連桿分別設于在所述固定板相背的兩側,所述活動板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至少一根彈片帶;
[0010]所述彈片帶的一端與所述活動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機構配合,以在所述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所述連桿移動。
[0011]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可轉動設置在連桿端部上的旋轉手柄,所述旋轉手柄包括分別設在其兩相對端的撥動部和連動部,所述連動部與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可轉動連接;
[0012]所述撥動部受力使得所述旋轉手柄轉動,所述連動部帶動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移動,以帶動所述活動板向所述固定板移動靠近。
[0013]優(yōu)選地,所述連桿為空心桿,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穿設在所述連桿內。
[0014]優(yōu)選地,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包括與所述活動板連接的四條彈片帶,所述四條彈片帶均勻間隔連接在所述活動板上,以保證受力均勻。
[0015]優(yōu)選地,所述連桿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固定板連接,并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地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桿內,以調節(jié)所述連桿的長度;
[0016]所述第一支撐桿上設有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至少兩個定位凸臺,所述第二支撐件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對應的至少一個定位孔,所述至少兩個定位凸臺可回縮到所述第一支撐桿內并彈出所述第一支撐桿表面以分別和所述至少一個定位孔卡合來設定所述連桿的長度;
[0017]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連桿內的旋轉體,以在調節(jié)所述連桿的長度時,所述彈片帶在其自身彈力下回卷到所述旋轉體上或受外力從所述旋轉體展開;
[0018]所述連桿上設有與所述旋轉體配合以將所述旋轉體的轉動位置進行周向固定的卡合機構,以及使周向固定后的所述旋轉體同所述彈片帶一起沿長度方向同步移動的導向機構。
[0019]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體包括轉動軸,所述旋轉體的周向設有若干卡口 ;
[0020]所述卡合機構包括卡合開關,所述連桿側面上設有供所述卡合開關安裝的安裝口 ;所述卡合開關上設有與所述卡口對應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開關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連桿上,以使所述卡合部與所述卡口配合或分離,實現所述旋轉體的周向固定或轉動;
[0021]所述導向機構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連桿兩相對的內側面上的兩個導向槽;
[0022]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分別可轉動設置在所述兩個導向槽內。
[0023]優(yōu)選地,所述定位件的側面沿周向設有至少三個卡口 ;所述至少三個卡口的表面為平面,依次連接形成多邊形柱狀結構。
[0024]優(yōu)選地,所述連桿還包括支撐手柄,所述旋轉手柄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手柄上,所述支撐手柄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和所述旋轉手柄形成供手掌握持的握持手柄,所述撥動部受力轉動靠近所述把手,所述連動部帶動所述傳動機構移動,并使得所述活動板靠近所述固定板。
[0025]實施本實用新型的足部康復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在連桿兩端的驅動機構和夾持機構,患者用手對驅動機構操作,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即可縮小夾持機構的開口大小,從而將足部夾緊,對足部進行活動鍛煉。
[0026]通過本實用新型,可取代護理人員、家屬實施的費時費力的被動鍛煉,患者本身可隨時自行地進行足部鍛煉,使足背伸曲,小腿三頭肌和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jié)得到充分活動,可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肌力,防止關節(jié)僵直的目的,同時上肢及胸部肌肉也得到鍛煉,特別是截癱患者可減少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2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足部康復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圖1中傳動機構與驅動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0030]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足部康復器的旋轉體與卡合機構、導向機構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003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足部康復器包括連桿10、沿連桿10長度方向設置的傳動機構20、設置在連桿10 —端以夾持足部的夾持機構30、以及設置在連桿10的另一端的驅動機構40。傳動機構20的兩端分別與夾持機構30、驅動機構40連接,夾持機構30包括大小可調以夾持足部的開口 31,驅動機構40受力帶動傳動機構20沿連桿10移動,以縮小開口 31的大小并將足部夾緊。
[0033]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桿10為空心桿,包括第一支撐桿11、第二支撐桿12,第一支撐桿11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地套接在第二支撐桿12內,以調節(jié)連桿10的長度。在第二支撐桿12的端部還設有支撐手柄13,支撐手柄13包括把手131,方便患者用手抓握。
[003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桿11上設有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三個定位凸臺111,第二支撐桿12上設有與定位凸臺111對應的一個定位孔121,定位凸臺111可回縮到第一支撐桿11內并彈出第一支撐桿11的表面以分別和定位孔121卡合來設定連桿10的長度。定位凸臺111至少兩個,以能對連桿10的長度進行調節(jié)??梢岳斫獾兀谄渌麑嵤├?,連桿10的長度也可為固定不可調的。
[0035]優(yōu)選地,夾持機構30包括兩相對的固定板32、活動板33,固定板32、活動板33間隔設置以形成開口 31。固定板32與第一支撐桿11固定連接,活動板33、第一支撐桿11分別設置在固定板32相背的兩側,活動板33與傳動機構20連接。
[0036]如圖1及圖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機構40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撐手柄13上的旋轉手柄41,旋轉手柄41包括分別設在其兩相對端的撥動部41a和連動部41b,連動部41b與傳動機構20連接。撥動部41a與把手131相對設置,形成供手掌握持的握持手柄。撥動部41a受力向把手131靠近,使旋轉手柄41轉動,連動部41b帶動傳動機構20沿連桿10向支撐手柄13 —端移動,并使得活動板33靠近固定板32,以縮小開口 31大小,從而將足部夾緊。優(yōu)選地,固定板32和活動板33上還可包裹軟質材質,以增加夾緊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0037]在一些實施例中,傳動機構20包括四條彈片帶21、以及可轉動地設置在連桿10內的旋轉體22。彈片帶21穿設在連桿10內,一端與活動板33連接,一端與旋轉體22連接,旋轉體22與驅動機構40連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桿10也可為實心結構,傳動機構20設置在連桿10的外側。
[0038]優(yōu)選地,四條彈片帶21均勻間隔連接在活動板33上,以保證活動板33受力均勻。當連桿10的長度伸縮變化后,彈片帶21在自身彈力下可回卷到旋轉體22上,或在外力作用下從旋轉體22上展開。旋轉體22包括轉動軸221,旋轉體22的周向設有四個卡口 222,各卡口 222的表面為平面,依次連續(xù)設置形成多邊形柱狀結構。
[0039]如圖1及圖3所示,在連桿10上設有與卡口 222配合以將旋轉體22的轉動位置進行周向固定的卡合機構50,以及使周向固定后的旋轉體22同彈片帶21 —起沿長度方向同步移動的導向機構60。
[0040]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合機構50包括卡合開關51,連桿10的側面設有供卡合開關51安裝的安裝口 122,卡合開關51上設有與卡口 222對應的卡合部511,卡合開關51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的設置在安裝口 122上,以使卡合部511與卡口 222配合或分離,實現旋轉體22的周向固定或轉動???222的數量可設置三個或三個以上,以減小每個卡口 222對應的轉動角,使得旋轉體22在周向轉動時卡合部511更容易與卡口 222配合。[0041]進一步地,導向機構60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在連桿10兩相對的內側面上的兩個導向槽61,轉動軸221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設置在兩個導向槽61內。旋轉體22周向固定后,使得彈片帶21不能展開,形成剛性結構,在旋轉手柄41的帶動下,旋轉體22和彈片帶21可一起沿導向槽61的導向方向移動,防止彈片帶21受力后從旋轉體22上展開。
[0042]患者用夾持機構30的開口 31套在足部上,在對握持手柄施力捏緊時,使旋轉手柄41轉動,同時,帶動傳動機構20沿連桿10向支撐手柄13 —端移動,活動板33受彈片帶21的拉力向固定板32靠近,將足部夾緊。夾緊后,患者自己就可以在手臂的運動下,帶動足部活動,對其進行鍛煉。
[0043]在連桿10的長度不可調時,也可將旋轉體22取消,將彈片帶21直接與驅動機構40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將連桿10做成可折疊的,在不用鍛煉的時候,折疊進行收納。
[0044]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術特征可以任意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桿(10)、沿所述連桿(10)長度方向設置的傳動機構(20)、設置在所述連桿(10)—端以夾持足部的夾持機構(30)、以及設置在所述連桿(10)另一端的驅動機構(40); 所述傳動機構(2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夾持機構(30)和所述驅動機構(40)連接; 所述夾持機構(30)包括大小可調以夾持足部的開口(31); 所述驅動機構(40)受力帶動所述傳動機構(20)沿所述連桿(10)移動,以縮小所述開口(31)大小并將足部夾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30)包括兩相對的固定板(32 )、活動板(33 ),所述固定板(32 )、活動板(33 )間隔設置以形成所述開口( 31),所述固定板(32)與所述連桿(10)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板(33)、所述連桿(10)分別設于在所述固定板(32)相背的兩側,所述活動板(33)與所述傳動機構(2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20)包括至少一根彈片帶(21); 所述彈片帶(21)的一端與所述活動板(33)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機構(40)配合,以在所述驅動機構(40)的作用下沿所述連桿(10)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40)包括可轉動設置在連桿(10)端部上的 旋轉手柄(41),所述旋轉手柄(41)包括分別設在其兩相對端的撥動部(41a)和連動部(41b),所述連動部(41b)與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21)可轉動連接; 所述撥動部(41a)受力使得所述旋轉手柄(41)轉動,所述連動部(41b)帶動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21)移動,以帶動所述活動板(33)向所述固定板(32)移動靠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10)為空心桿,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21)穿設在所述連桿(10)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彈片帶(21)包括與所述活動板(33)連接的四條彈片帶(21),所述四條彈片帶(21)均勻間隔連接在所述活動板(33)上,以保證受力均勻。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10)包括第一支撐桿(11)、第二支撐桿(12),所述第一支撐桿(11)與所述固定板(32)連接,并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地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桿(12)內,以調節(jié)所述連桿(10)的長度; 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上設有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至少兩個定位凸臺(111),所述第二支撐件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111)對應的至少一個定位孔(121),所述至少兩個定位凸臺(111)可回縮到所述第一支撐桿(11)內并彈出所述第一支撐桿(11)表面以分別和所述至少一個定位孔(121)卡合來設定所述連桿(10)的長度; 所述傳動機構(20)還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連桿(10)內的旋轉體(22),以在調節(jié)所述連桿(10)的長度時,所述彈片帶(21)在其自身彈力下回卷到所述旋轉體(22)上或受外力從所述旋轉體(22)展開; 所述連桿(10 )上設有與所述旋轉體(22 )配合以將所述旋轉體(22 )的轉動位置進行周向固定的卡合機構(50),以及使周向固定后的所述旋轉體(22)同所述彈片帶(21)—起沿長度方向同步移動的導向機構(60 )。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體(22)包括轉動軸(221),所述旋轉體(22)的周向設有若干卡口(222); 所述卡合機構(50)包括卡合開關(51),所述連桿(10)側面上設有供所述卡合開關(51)安裝的安裝口(122);所述卡合開關(51)上設有與所述卡口(222)對應的卡合部(511),所述卡合開關(51)可沿長度方向來回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連桿(10)上,以使所述卡合部(511)與所述卡口( 222 )配合或分離,實現所述旋轉體(22 )的周向固定或轉動; 所述導向機構(60)包括沿長度方向設置在所述連桿(10)兩相對的內側面上的兩個導向槽(61); 所述轉動軸(221)的兩端分別可轉動設置在所述兩個導向槽(61)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側面沿周向設有至少三個卡口(222);所述至少三個卡口(222)的表面為平面,依次連接形成多邊形柱狀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4至9任一項所述的足部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10)還包括支撐手柄(13),所述旋轉手柄(41)可轉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手柄(13)上,所述支撐手柄(13)包括把手(131 ),所述把手(131)和所述旋轉手柄(41)形成供手掌握持的握持手柄,所述撥動部(41a)受力轉動靠近所述把手(131),所述連動部(41b)帶動所述傳動機構(20)移動,并使得所述活動板(33)靠近 所述固定板(32)。
【文檔編號】A63B23/02GK203790254SQ20142001382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月9日
【發(fā)明者】張立民, 秦嵐, 吳偉, 杜紅兵 申請人:深圳市鹽田區(qū)人民醫(yī)院, 深圳市醫(yī)學繼續(xù)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