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獨腳彈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有趣的體育運動器械??捎糜阱憻捜梭w掌握平衡的能力、腿部和腰部肌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也可用于比賽和娛樂。
獨腳彈跳器是最早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模仿袋鼠跳躍運動的一種運動器械。它由一個丁字形中心桿1、一根彈簧3和一個腳踏板2組成(圖1)。使用者雙手握住丁字形桿的橫梁,腳踏在固定在彈簧上的腳踏板2上,利用自身重量產生的彈簧回彈力上跳,同時雙手帶起彈跳器,即可跳在空中(圖2)。下落時掌握平衡,再次利用彈簧回彈力上跳。如此重復,即可像袋鼠一樣向前跳躍。
目前西方國家使用的獨腳彈跳器有四個需改進之處。其一,使用過程中如果由疲勞破壞造成彈簧斷裂或固定彈簧的銷釘斷裂,腳踏板會高速向上回彈,擊傷使用者的下身或膝部。其二,由于主桿為一直桿,使用者為保持平衡,跳在空中時,必須使主桿前后傾斜(圖2),以這種方位下落,很難掌握身體的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則會影響下一次起跳。其三,下腿較長的使用者跳在空中時,膝蓋會碰到上橫梁,而失去平衡,不得不由彈跳器上跳下,停止跳躍。其四,使用者手腳承受沖擊較大,使用者極易疲勞。由于上述原因,這種獨腳彈跳器不易被初學者掌握,不易由年令較大或過小的人使用(容易造成摔傷),不易供娛樂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過對舊彈跳器的改型,使彈跳器易被安全推廣,不僅可供訓練用,也可供娛樂用,老少皆宜。
圖3是本實作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它對西方的獨腳彈跳器作如下改進其一,把彈跳器的丁字形中心直桿1改成上部向前彎曲的曲桿,見圖3(b)。其二,把彈跳器的底部變形、放寬成圖3(a)中園盤形狀,即底盤4,并復合一層具有耐磨、減振、阻尼功能的粘彈性材料(即阻尼墊5),加工成扁球形狀。其三,把腳踏板2改型為由帶有適應腳形的橡膠減振層材料構成。其四,在丁字形中心桿上部的橫梁兩端安裝兩個柔性塑膠把手6。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由于丁字形中心桿向前彎曲,當彈簧一旦斷裂時可限制腳踏板2的回彈,使用者容易在使彈簧中心線基本保持垂直于地面的情況下在空中保持平衡。這樣下落穩(wěn)定,易于下一次起跳。
2、中心桿彎曲后,把手前移,不會造成下肢較長的使用者上跳時的碰膝現(xiàn)象。
3、新型獨腳彈跳器底部加大成園盤,這樣落地穩(wěn),初學者易掌握。
4、腳踏板加寬、手握橫梁處加柔性把手、底部園盤處加粘彈性阻尼層,使用者承受沖擊小,不易疲勞,使年令較大的人或兒童也可使用。有較大的娛樂價值,便于推廣普及。
如下圖1為目前澳大利亞的獨腳彈跳器。
圖2為獨腳彈跳器的使用情況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丁字形中心桿4——底盤2——腳踏板5——阻尼墊3——彈簧6——柔性把手新型獨腳彈跳器的實施例如下采用1寸鍍鉻鋼管局部加熱后,彎管機上彎成圖3(b)中的桿形狀。裝入彈簧3和由預浸模壓料壓制而成的輕質復合材料腳踏板2后,上下兩端分別焊接把手橫梁和底部園盤4。底盤4上粘結聚氨酯粘彈復合層(即阻尼墊5),腳踏板2上復合塑膠層,橫梁上安裝柔性把手6(可用市售柔性自行車把手)。
權利要求1.一種由丁字形中心桿1、腳踏板2、彈簧3和底盤4組成的新型獨腳彈跳器,其特征在于丁字形中心桿1為一上部向前彎曲的曲桿,中心桿底部裝有一個帶有粘彈性阻尼墊5的底盤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獨腳彈跳器,其特征是丁字形中心桿1上部的橫梁兩端裝有柔性把手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獨腳彈跳器,其特征是腳踏板2用帶有適應腳形的橡膠減振層材料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獨腳彈跳器,其特征是底盤4為一加寬的扁球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和4所述的新型獨腳彈跳器,其特征是底盤4的表面復合有一層粘彈性阻尼墊5。
專利摘要一種有趣的體育運動器械,是國外現(xiàn)有獨腳彈跳器的改進型。它由丁字形中心桿、腳踏板、彈簧和底盤構成。改進后的新型獨腳彈跳器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平衡,使用中受沖擊小,不易疲勞。不僅可用作體育訓練,而且可用作娛樂器械。
文檔編號A63B5/00GK2117915SQ92223349
公開日1992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1992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張恒, 董加耕, 徐培根 申請人:洛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