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木材加工與修復,具體是一種針對巴沙木破損部的修補方法。
背景技術:
1、巴沙木,作為一種輕質木材,在建筑、家具以及工藝品制作等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由于其材質特性,巴沙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破損,這不僅影響了其使用壽命,也降低了其美觀度。
2、傳統(tǒng)的巴沙木修補方法多為先在破損處打孔洞,確??锥吹拿娣e完全覆蓋整個破損部,再在打孔處塞入修補塞。為了增強修補塞與巴沙木之間的結合力,通常需要在修補塞外表面涂膠。然而,這種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將外壁涂有膠水的修補塞塞入孔洞時,膠水容易被刮蹭至孔洞之外,導致膠水分布不均,修補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由于膠水利用率低,不僅增加了修補成本,還可能因為膠水過多而對巴沙木的外表面造成污染,進一步影響了修補后的美觀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能夠省去涂膠步驟、提高膠水分布均勻度并有效提升膠水利用率的修補方法。通過優(yōu)化修補步驟和結構設計,本發(fā)明力求實現更加高效、美觀且實用的巴沙木修補效果。
2、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在巴沙木的破損部處開設孔洞,孔洞的面積需完全覆蓋整個破損部;
4、以巴沙木為原料制作一個上修補塞以及一個下修補塞,上修補塞由卡接部和插接部構成,卡接部呈圓臺狀,插接部呈圓柱狀,且插接部連接在卡接部外徑較小的一端,下修補塞呈圓臺狀,其外徑較小的一端開設有容納槽;
5、在容納槽內注滿膠水,并將下修補塞從底部往上塞入至孔洞內,再將上修補塞從頂部往下塞入至孔洞內,直至插接部插入至容納槽的最深處,膠水被擠出至上修補塞以及下修補塞的外側壁與孔洞內側壁之間的間隙內;
6、待膠水凝固之后,鋸去上修補塞以及下修補塞凸出至巴沙木表面之外的多余部分。
7、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巴沙木的破損部處開設孔洞之前,先在破損部的周圍繪制鉆孔輪廓線。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容納槽開口端的邊緣處進行了倒角處理。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插接部與容納槽螺紋配合。
10、在一些實施例中,待上修補塞和下修補塞均安裝到位之后,對整塊巴沙木進行轉動或者搖晃操作。
11、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開設孔洞的過程中,采用吸塵裝置持續(xù)對孔洞周圍進行吸塵操作。
12、在一些實施例中,鋸去上修補塞以及下修補塞凸出至巴沙木表面之外的多余部分之后,對上修補塞和下修補塞的切割斷面進行打磨處理。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4、在傳統(tǒng)的修補方法中,膠水容易被刮蹭至孔洞之外,導致分布不均且利用率低。而本發(fā)明利用上修補塞和下修補塞與孔洞內壁之間形成的密封環(huán)形空腔,確保膠水在被擠出后能夠快速且均勻地填滿整個空腔,從而提高了膠水的分布均勻度和利用率,增強了修補的牢固度。
15、本發(fā)明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省去了在修補塞外表面涂膠的步驟,從而簡化了修補流程,提高了修補效率。操作人員無需擔心膠水涂抹不均或過量的問題,使得修補過程更加便捷。并且由于本發(fā)明中膠水被完全限制在密封的環(huán)形空腔內,不會外溢,因此有效避免了膠水對巴沙木外表面的污染,保持了修補后的美觀度。
1.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巴沙木(1)的破損部(2)處開設孔洞(4)之前,先在破損部(2)的周圍繪制鉆孔輪廓線(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槽(601)開口端的邊緣處進行了倒角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502)與容納槽(601)螺紋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待上修補塞(5)和下修補塞(6)均安裝到位之后,對整塊巴沙木(1)進行轉動或者搖晃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開設孔洞(4)的過程中,采用吸塵裝置持續(xù)對孔洞(4)周圍進行吸塵操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巴沙木修補方法,其特征在于:鋸去上修補塞(5)以及下修補塞(6)凸出至巴沙木(1)表面之外的多余部分之后,對上修補塞(5)和下修補塞(6)的切割斷面進行打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