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棕色竹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竹制品原材料-竹子由天然竹色制成紅棕色的方法,屬竹材加工領域。
關于竹材變成紅褐色的制作方法,在日本公開特許公報昭57(1982)-212007中作了公開,該方法是將竹材置于含有90%以上的不燃氣體中,經高溫(100-300℃)、高壓(1.2-100kg/cm2)與至少為三十分鐘以上的處理時間,可使竹子著成紅褐色。由于該竹色具有獨特的色澤,為人們所喜愛,在茶道用具、工藝裝飾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但該制作方法要注入不燃氣體及耐高壓的容器,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例如1、操作手續(xù)多且嚴格;2、設備多;3、成本較高。本發(fā)明的構思與上述不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普通鍋爐環(huán)境中,采用較低壓力與較低溫度,使天然竹色制成紅棕色,革除不燃性氣體及耐高壓的鍋爐。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將竹材剖分成竹片條,并裝進低壓蒸汽鍋爐內的不銹鋼框內進行蒸煮,經溫度為100-150℃、壓力為60-196KPa,處理時間至少一小時以上,即可將天然竹色制成紅棕色。
下面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選用普通耐壓的蒸汽鍋爐,爐上應有進、排氣裝置、測溫設施,及排污裝置,蒸汽鍋爐內設有可移動的不銹鋼框,它作盛放蒸煮的竹片條之用。其制作工藝過程是將竹材用圓盤鋸截斷→剖分成竹片條→干燥→裝入不銹鋼框內→推入鍋爐內→關閉爐門密封→送入蒸汽并排出爐內冷空氣→繼續(xù)送蒸汽,至溫度在100-150℃,壓力60-196KPa時,保留處理時間一小時以上,紅棕色竹便算制成了,再回復至常壓狀態(tài),待溫度下降到60-80℃時,打開爐門稍涼取出紅棕色竹片條。
制成的竹色有深淺之別,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調節(jié),一般含水量較高或需要制成較深色澤的竹色,則應采用相對較高壓力、較高溫度與較長的時間,反之采用相對較低壓力與溫度及較短時間。
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具有如下優(yōu)點1、因采用壓力與溫度均較低,所以可采用一般低壓鍋爐,有助于降低設備成本。
2、省去注入不燃性氣體,因而操作步驟減少,也節(jié)省了開支。
3、增加了色竹品種,改變了竹色單一缺點,可適合現(xiàn)代裝璜、工藝品制作。
4、竹材經過變色,有利于防霉、防蟲蛀,另外,已有少量霉點等污點的竹材可經變色繼續(xù)利用,從而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
實施例將毛竹截短成長2米的竹筒,用開片機剖成17mm寬的竹條→用分片機分成厚為3至6mm的竹片條→干燥至含水量9-12%,取干燥的竹片條5000-8000根,重疊式放入不銹鋼框內→推入鍋爐內,關閉爐門,輸入蒸汽,并同時排去爐內空氣,再繼續(xù)送蒸汽,(此時有少量蒸汽從排氣閥排出)、壓力、溫度逐漸上升,當壓力達到180-196KPa,溫度為120-150℃時保留三小時,然后關住進汽閥,逐漸排去蒸汽,壓力、溫度逐漸下降,至壓力為零,再等待下降至60-80℃開爐門,稍涼后從爐內取出竹片條,紅棕色竹即算制成完畢。
權利要求
1.一種棕色竹的制造方法,包括竹材鋸斷、開片分片、干燥-將竹片條裝入耐低壓蒸汽鍋爐內的不銹鋼框中蒸煮→出爐工藝,其特征是竹片條在蒸汽鍋爐內環(huán)境蒸煮,經溫度100-150℃、壓力60-196KPa,處理時間至少一小時以上,即可將天然竹色制成棕色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竹子由天然色制成棕色的方法,屬竹加工領域,它包括竹材鋸斷、開片、干燥→蒸煮→出爐等工藝過程,其特征是竹片條在蒸汽鍋爐內環(huán)境中,經溫度100—150℃,壓力60—196KPa,時間至少一小時的蒸煮處理,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復雜,設備費用大等不利因素,適合現(xiàn)代裝璜(墻壁、地面、天頂)與工藝品制作,并有利于防霉、防蟲蛀及提高竹材利用率。
文檔編號B27K5/02GK1104145SQ9312105
公開日1995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胡林福, 潘立明 申請人:安吉縣竹木產品開發(f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