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制動彈簧的系統(tǒng)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構成針腳成形機(成環(huán)機器)的編織系統(tǒng)的一部分的系統(tǒng)組件。該組件可以是例如機器編織針、選擇組件、沖鉆等。
背景技術:
通常在槽中可滑動地縱向引導編織機的系統(tǒng)組件,諸如針圓柱體的針槽或相似的槽狀導向結構。利用合適的驅動裝置產生系統(tǒng)組件的縱向運動,合適的驅動裝置如相對于系統(tǒng)組件的突起(稱為針腳)而運動的凸輪。該針腳延伸到對應的槽內,該槽具有與系統(tǒng)組件的驅動運動相對應的形狀。在凸輪和針腳之間有相對較大的由位置決定的空隙。慣用的做法是,盡管存在這個空隙,還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對系統(tǒng)組件制動以避免其中產生失控的運動。
如德國專利No.3336212中公開的內容,提供稍微側向彎曲的沖壓成型編織工具是已知的。為了支承這個彎曲結構,編織工具在其整個高度設置其中可填充阻尼材料的凹入部。利用該彎曲結構,編織工具與導向槽的側面形成彈性接合。產生的摩擦制動軸向運動。
凹入部成為薄弱的位置。此外,整個編織工具的彎曲可導致后者錯誤的位置。
而且,德國專利No.3921506C1揭示了用于針腳成形機的編織工具,其中編織工具設置有側向偏置結構,其可用于將很窄的編織工具定位在相對較寬的導向槽中。然而,中間的空隙易于弄臟。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可靠設有制動裝置的編織工具。
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規(guī)定的系統(tǒng)組件實現(xiàn)此目的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組件包括具有基本上互相平行的側面的針桿。在至少一個側面中形成有凹入部,在該凹入部的區(qū)域內布置有彈簧轍尖(或舌狀件),彈簧轍尖形成針桿的整體部件。利用這種方式彈簧轍尖就能具有小于針桿的厚度。用簡單的方法使彈簧轍尖能夠作用在系統(tǒng)組件上。其制造簡單而可靠。利用相對于系統(tǒng)組件厚度減小到適當厚度的彈簧轍尖,即使彈簧轍尖只有很短的長度,它也可以具有很大的彎曲程度。具體來說,可以實現(xiàn)片簧的特性。對于其中定位有系統(tǒng)組件的導向槽的寬度方面來說,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公差均衡。相比于厚度相當于針桿厚度的不需依靠支撐物的彈簧轍尖,可以獲得更平的片簧特征。
系統(tǒng)組件的側面優(yōu)選為平面,如果需要,該平面與導向槽的側面面對面。
彈簧轍尖的厚度優(yōu)選顯著小于由系統(tǒng)組件的側面之間的距離限定的系統(tǒng)組件的厚度。為此目的,只在系統(tǒng)組件的一側設置凹入部就足夠。然而在系統(tǒng)組件的兩個側邊或側面都形成凹入部也是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凹入部一起限定了用來形成彈簧轍尖的薄壁部分。通過給出U型切口而使彈簧轍尖自由調整。該切口的寬度優(yōu)選大于彈簧轍尖的厚度;這樣安排具有制造上的優(yōu)勢并提供給彈簧轍尖令人滿意的自由運動。
彈簧轍尖可以向凹入部內彎曲也可以向凹入部外彎曲。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可使彈簧轍尖在厚度和高度上向其端部逐漸減小,用于改進其適應性并且避免其彎曲運動僅僅集中在根部的區(qū)域。彈簧轍尖的厚度逐漸減小可以通過朝向彈簧尖端的方向對凹入部設置逐漸增加的深度而獲得。
凹入部優(yōu)選具有閉合的邊緣,這表示凹入部在每側上都由另外的平面的側面的部分環(huán)繞。因此,特別從針的上側是不能到達凹入部的,因此如果有的話,也只有很小的聚積污物或經歷磨損的趨勢。如果需要,可以在針的背面方向上有中斷的邊緣;在這個區(qū)域聚積污物的趨勢較小。
可在附圖、說明書或權利要求中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有利的實施例的進一步細節(jié)。在表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附圖中圖1是系統(tǒng)組件的示意側視圖,該系統(tǒng)組件由具有制動彈簧的編織針構成,該制動彈簧作為整體部件(單件部件)形成在系統(tǒng)組件上;圖2是如圖1所示編織針的不同比例的局部透視圖;圖3是圖1和2所示編織針沿線III-III截取的剖視圖;
圖4是圖1所示編織針的改進的實施例沿線III-III截取的剖視圖;圖5是圖1所示編織針的進一步改進的實施例沿線III-III截取的剖視圖;圖6是對應于圖1所示編織針的局部側視圖并且具有改進的彈簧轍尖;圖7是圖3所示編織針的改進的實施例的剖視圖;圖8是位于針槽內的編織針的局部俯視圖;圖9是編織針的改進的實施例的局部剖面俯視圖,按照其放松狀態(tài)進行描繪;和圖10是圖9所示編織針的局部剖面俯視圖,按照其安裝狀態(tài)進行描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屬于編織系統(tǒng)并構成其組件的編織針1。該編織針1具有針桿2,在針桿2的一端轉變?yōu)檩^低高度的針桿區(qū)域3。針桿區(qū)域3在其端部攜帶有鉤4。如果需要,軸支承的針舌5可與鉤4配合使用(或相關聯(lián))。至少一個針腳6形成在針桿2上,其與驅動件如凸輪共同作用。針桿2是具有長方形橫截面的扁平部件。
如圖3所示,針桿2具有兩個優(yōu)選為平面的側面7、8,如圖1所示,側面7、8從編織針的上側9延伸到編織針背面11。
例如如圖8中所示,制動彈簧15形成在針桿2上,用于以這樣一種方式將針槽12內的編織針1支承在側表面13、14上,即編織針1可以在一定障礙下沿軸向運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針桿2的合適位置,如在針桿區(qū)域3中或在針腳6附近的另一個位置或者甚至直接在針腳6的下面形成至少一個凹入部(或凹口)16,該凹入部16表現(xiàn)為平的凹陷,該凹陷具有弧形或優(yōu)選平面的底端。閉合的邊緣17環(huán)繞著凹入部16,從而使凹入部16沿軸向向前、向后以及朝編織針的上側9和編織針的背面11的方向都具有閉合的構形。邊緣17周圍都由側面8的表面區(qū)域18來界定,從而使表面區(qū)域18關于邊緣17形成閉合的環(huán)。
凹入部16在側面8上形成凹陷,如特別是圖3中所清楚表示的。凹陷的區(qū)域中余留的壁厚W顯著低于軸2在側面7、8之間測量的厚度D。例如圖1中所示的,U型切口19使制動彈簧15設定為自由狀態(tài)以構造彈性轍尖(或舌狀件)21,彈性轍尖21的厚度對應于壁厚W。彈性轍尖21從側面7的平面稍微彎曲出,并且其自由端22可以向外鼓出或變圓。
如所示出的,切口19可總體上為長方形;其寬度B優(yōu)選大于壁厚W,從而使彈性轍尖21自由地以適當距離離開凹入部16的底端的周圍材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因摩擦、污物等對彈性轍尖21的運動的干擾。
如圖8所示,上述的編織針1可插入針槽12內。針槽12窄到這種程度,即使彈性轍尖21也就是制動彈簧15彈性支承在側表面13上,從而使編織針1壓靠在面對的側表面14上,產生摩擦輕微地阻礙編織針1的縱向移動。彈性轍尖21由于其較小的厚度,可以彎曲到較大程度并且具有較大的彈性幅度。形成凹入部16和彈性轍尖21所需要的表面較小,基本上沒有削弱針桿2的穩(wěn)定性。如果需要,可以提供幾個這種凹入部16和彈性轍尖21。
圖4表示編織針1的改進的實施例。雖然整體參考以上的說明,但區(qū)別在于彈性轍尖21是在側面8的方向上彎曲穿過凹入部16,而不是離開它的方向。在這個實施例中,端部22被變圓。
雖然在上述的兩個實施例中,凹入部16具有為平面且基本上平行于側面8延伸的底端23,圖5表述了編織針1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底端23的取向為相對于編織針1的縱向方向成銳角,并因此取向為相對于側面7、8成銳角。利用這種布置,彈性轍尖21的壁厚W從起始端即從其根部24開始到其端部22逐漸減小,該特點給出了特別可彎曲的制動彈簧15,此外,該制動彈簧15可以具有特別小的尺寸。彈性轍尖21的輪廓可以為長方形,類似于上述實施例。
在上述所有實施例中,不使用長方形彈性轍尖輪廓也是可行的。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彈性轍尖21的厚度可以如圖3或4中那樣不變,也可以如圖5中那樣逐漸減小。例如,彈性轍尖21可具有梯形的輪廓,因而,切口19大致為V形。彈性轍尖21可在其端部22以一段邊緣、一段圓弧或一點結束。利用彈性轍尖21向其端部22的簡單或加倍逐漸減小,可以實現(xiàn)彈性轍尖21的特別好的易彎曲性能。
圖7表示編織針1的改進的實施例,其中在側面7、8中設置凹入部16a、16b。凹入部16a、16b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和深度,并且可具有如圖3和4所示實施例那樣的恒定深度。然而,或者凹入部16a或16b可具有不同于另外相應的凹入部的尺寸和形狀。特別是凹入部16a、16b之一或兩者可以與圖5相似地為楔形。因此,彈性轍尖21或者具有所示的恒定厚度,或者為楔形,向其端部22逐漸減小。此外,在針桿2上可以設置幾個彈簧彈性轍尖21,它們或者朝著同一側面7或8的方向彎曲,或者朝著不同側面的方向彎曲。多個彈性轍尖可以布置在單一的、共用的凹入部中,或者布置在單獨的凹入部中,并且可以為長方形、梯形或三角形。
圖9表示編織針1的進一步改進的實施例。雖然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整體參考以上的說明,但區(qū)別在于彈性轍尖21首先彎曲離開凹入部16到側面7的外面,并且在達到彎曲的最高點后,又彎曲到凹入部16內,從而使其倒圓的端部22位于凹入部16的區(qū)域內。
在安裝狀態(tài)下(圖10),制動彈簧15以其端部22接觸針槽12的側表面14,并且以其中間部A接觸針槽12的側表面13。通過這種方式,使編織針1在針槽12內在制動彈簧的區(qū)域中大約在中央引導,并且利用彈簧15通過針槽12的側表面13、14雙側支承。編織針1的彈性轍尖21的端部22由針槽12的側表面14支承。側表面14遠離其上連接制動彈簧的側面7。
編織工具1設有作為其整體部件形成于編織工具上的制動彈簧15。制動彈簧15的厚度W小于編織工具1的厚度,從而使制動彈簧15能夠彎曲到很大的程度并且具有軟簧的特性。即使具有短的彈簧長度也可以產生這樣的結果,從而使彈簧的尺寸偏差對彈簧力只有輕微的影響。該結構只有輕微弄臟的傾向,編織工具能以簡單的方式生產。
附圖標記列表1編織針2針桿3針桿區(qū)域4鉤5針舌
6針腳7、8 側面9針上側11 針背面12 針槽13、14 側表面16、16a、16b 凹入部17 邊緣18 表面區(qū)域19 切口21 彈性轍尖22 端部23 底端24 根部A區(qū)域B寬度D厚度W壁厚
權利要求
1.一種針腳成形機的編織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組件(1),它包括具有基本相互平行的兩個側面(7、8)的針桿(2);形成在側面(7、8)中的至少一個上的凹入部(16);和位于凹入部(16)的區(qū)域內形成在針桿(2)上的彈性轍尖(21);所述彈性轍尖(21)為針桿(2)的整體部件,并且伸出到側面(7、8)之一的外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7、8)為平面,以及相互間的距離限定系統(tǒng)組件(1)的厚度(D),并且所述彈性轍尖(21)的厚度小于系統(tǒng)組件(1)的厚度(D)。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通過U型切口(19)釋放。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19)的寬度(B)至少與所述彈性轍尖(21)的厚度(W)一樣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彎曲離開所述凹入部(16)。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彎曲到所述凹入部(16)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具有恒定的厚度(W)。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的厚度(W)朝著其自由端(22)逐漸減小。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的高度朝著其自由端(22)逐漸減小。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轍尖(21)具有變圓的端部(22)。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16)具有恒定的深度。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16)的深度朝著所述彈性轍尖(21)的自由端逐漸增加。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具有閉合的邊緣(17)。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tǒng)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tǒng)組件(1)為機器編織針。
全文摘要
一種編織工具(1),其設有作為其整體部件形成在編織工具上的制動彈簧(15)。該制動彈簧的厚度(W)小于編織工具(1)的厚度,從而使制動彈簧(15)可以很大程度地彎曲,并且具有軟簧的特性。即使具有短的彈簧長度也可以實現(xiàn)這個結果,從而使彈簧的尺寸偏差對彈簧力只產生輕微的影響,該結構只有輕微弄臟的傾向,編織工具能以簡單的方式生產。
文檔編號D04B35/04GK1690284SQ20051006760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21日
發(fā)明者J·布勞恩, U·亨尼希 申請人:格羅茲-貝克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