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織橫機的起底復合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針織橫機的起底復合針。
背景技術(shù):
橫機在開始編織衣片的過程中,需要牽拉裝置才能夠完成編織,起底裝置實際上 是牽拉機構(gòu)的一種。如本人曾經(jīng)申請過起口針的專利,申請?zhí)枮?00710070524,它包括外 針和內(nèi)針,外針和內(nèi)針均為細長形,外針帶有縱向的槽,內(nèi)針主體容置在該槽中,外針和內(nèi) 針頂部均帶有鉤,外針的槽設(shè)在其背面。這種起口針和其他的起底針一樣,內(nèi)外針之間都是 縱向滑動的動作關(guān)系?,F(xiàn)有技術(shù)中的起底針往往偏重于起底,也就是牽拉功能,而需要脫圈 時, 一般不能干凈的把線圈脫掉,容易產(chǎn)生故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兼具起底和脫圈功能的起底復合針。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的起底復合針,由鉤針和針槽組成,其
特征在于針槽截面為框形,鉤針容置于針槽中,頭部帶有勾,通過銷子與針槽擺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鉤針與針槽為擺動連接,當起底勾紗時,鉤針的勾將針槽擋住,使其
成閉合狀態(tài),完成起底;當需要脫圈時,鉤針擺動使針槽成開口狀態(tài),能完成脫紗動作。
圖1是鉤針的示意圖 圖2、圖3是針槽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勾紗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脫紗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鉤針的頂端帶有勾1,中部有孔2,下端有針鍾部3。 參見圖2、圖3。針槽截面為框型,左邊擋片4和右邊擋片6之間隔開一定的距離,
擋片4和擋片6之間用點焊連接后便構(gòu)成了一個槽5 ;針槽上端有一個開口的通槽7,中間
有銷子8。 參見圖4、圖5。把鉤針安裝在針槽里,使針槽上的穿銷8栓過鉤針上的孔2,便構(gòu) 成了一個起底復合針。當起底針開始勾紗時,鉤針針鍾部3在傳動機構(gòu)的帶動下向右移動, 由于銷子8的支點作用,所以鉤針頂端的勾狀1就會向左移動,使開口通槽7成閉合狀態(tài), 這樣就完成了勾紗動作。當起底針開始脫紗時,鉤針針鍾部3在傳動機構(gòu)的帶動下向左移 動,由于銷子8的支點作用,所以鉤針頂端的勾狀1就會向右移動,使開口通槽7成打開狀 態(tài),這樣就完成了脫紗動作。
權(quán)利要求起底復合針,由鉤針和針槽組成,其特征在于針槽截面為框形,鉤針容置于針槽中,頭部帶有勾,通過銷子與針槽擺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兼具起底和脫圈功能的起底復合針。它由鉤針和針槽組成,其中針槽截面為框形,鉤針容置于針槽中,頭部帶有勾,通過銷子與針槽擺動連接。鉤針與針槽為擺動連接,當起底勾紗時,鉤針的勾將針槽擋住,使其成閉合狀態(tài),完成起底;當需要脫圈時,鉤針擺動使針槽成開口狀態(tài),能完成脫紗動作。
文檔編號D04B15/00GK201520862SQ20092019891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0月26日
發(fā)明者孫平范 申請人:孫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