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牽伸裝置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細紗機牽伸裝置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所述上羅拉支承及 加壓臂具有向下敞開的U形托架,在所述U形托架內設置至少一個滑塊,所述滑塊包括加 壓元件和用來容納上羅拉的握持架以及調節(jié)裝置,所述滑塊借助于所述調節(jié)裝置能夠相對 于所述托架沿縱向移動并且能夠固定在所述托架上,其中,為了使所述滑塊關于所述滑塊 的豎軸抗轉動固定在所述U形托架之內,所述滑塊利用至少一個側壁緊貼所述托架的內側 面。
背景技術:
德國專利DE 39 02 859 Al公開了一種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該上羅拉支承及 加壓臂由兩個結構相同的平軌組合而成,這兩個平軌通過設置在末端側上的間隔部相互 連接并且彼此保持平行。在這兩個平軌之間設置滑塊,所述滑塊具有用于容納上羅拉的 握持架以及加壓元件。引導該滑塊在平軌之間沿縱向移動以便設定不同的牽伸區(qū)范圍 (Streckfeldweite)。通過在滑塊的主體和兩平軌之間的形狀配合實現(xiàn)滑塊的抗轉動固定, 為此滑塊的彼此平行的平坦外壁以及平軌的豎直側面相互緊貼。滑塊的這種抗轉動固定方式的缺點在于,為了通過在托架內移動滑塊來調節(jié)牽伸 區(qū)范圍,在平軌和滑塊外壁之間必須留存一定間隙,該間隙可能與加工精度有關而發(fā)生變 化。這種會變化的間隙直接影響滑塊相對于托架的平行保持的精度,進而影響牽伸裝置內 在握持架上的上羅拉相對于相應配合的下羅拉的平行保持的精度。所述變化的加工精度對 平行保持產(chǎn)生負面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保證滑塊在托架內以抗轉動的方式固定,而且構件公差不會對 滑塊在托架內的平行保持產(chǎn)生影響。根據(jù)本發(fā)明該任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化特征來解決。有利的改進方式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根據(jù)權利要求1建議,在所述托架內側上,在上側至相鄰側面的至少一個過渡部 中形成的內切圓半徑小于在所述滑塊的上側和側壁之間的相應配合的過渡部之一中形成 的外接圓半徑,并且所述滑塊具有裝置,這些裝置與所述托架如此協(xié)同工作,即,在借助于 所述托架中的所述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來進行固定時,所述滑塊能夠自動抵靠所述托架的與所 述外接圓半徑相鄰的所述內側面。在通過調節(jié)裝置固定時如此實現(xiàn)將滑塊抗轉動固定在U 形托架內,即,在朝向托架的其中一個側面的方向移動滑塊時,基于外接圓半徑更大,在滑 塊和托架之間的滑塊的縱向側過渡部中,沒有形成過渡部之間的形狀配合的連接,而是滑 塊的側壁和上側緊貼托架的內側面和內上側。由此實現(xiàn)滑塊以及設置在滑塊中的上羅拉相 對于與其相應配合的下羅拉的可靠的平行引導,因此實現(xiàn)了廉價且較小的生產(chǎn)花費。以權 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描述的方式,通過使得滑塊側壁自動緊貼托架的其中一個內側面消除了構件公差對在托架內進行引導的影響。同樣在固定時避免出現(xiàn)滑塊在托架內傾斜,由 此在調節(jié)滑塊的位置之后可以相互保持上羅拉和下羅拉的平行性。相應地,滑塊在側壁以 及托架側面上的制造公差被放寬,從而同樣簡化了托架和滑塊的制造。為此所述托架的所述過渡部和所述滑塊的所述過渡部可以具有徑向彎曲的曲線。 在此所述內切圓半徑或者外接圓半徑相當于所述過渡部曲線的曲率半徑。 或者所述托架的所述過渡部和所述滑塊的所述過渡部可以具有多面體曲線。所述托架的所述過渡部和所述滑塊的所述過渡部(其具有多面體曲線)優(yōu)選可以 被實施為具有不同寬度的斜面。在該構造方式中,所述內切圓半徑相當于托架過渡部的多 面體曲線的假想內切圓的半徑,該內切圓與其內部的過渡部的所有側面相切。所述外接圓 半徑相當于滑塊過渡部的多面體曲線的假想外接圓的半徑,該外接圓將滑塊過渡部的多面 體曲線的所有角點互相連接。在優(yōu)選改進方式中,裝置可以被實施為滑塊的過渡部,所述過渡部的半徑小于所 述托架的相應配合的過渡部的半徑。由此滑塊的過渡部可以貼合在托架的過渡部中,并且 從該托架的過渡部中導出,由此滑塊緊貼托架的與該過渡部對置的內側面。被實施為所述過渡部的裝置優(yōu)選可以至少部分地呈尖角形。進而,所述裝置由至少兩個在所述側壁上在末端設置的部分構成,這兩個部分支 承在所述托架內側上的所述過渡部中?;蛘咚鲅b置可以被構造為至少一個具有止動倒角的設置在所述滑塊上側上的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凸入在所述托架上側上沿縱向延伸的開口中。為此,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可以沿所述滑塊的縱向延伸經(jīng)過所述滑塊上側的縱向 拉伸部的至少50%。同樣在所述滑塊上側上可以設置兩個相互保持間隔的突出部,這兩個 突出部凸入在所述托架上側上沿縱向延伸的開口中。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優(yōu)選可以呈V形。進而,所述裝置由至少兩個在所述滑塊上側在末端設置的部分構成,這兩個部分 支承在所述托架的過渡部中。
下面結合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附圖中圖1是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的U形托架的側視圖;圖2是根據(jù)圖1的托架的立體圖;圖3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滑塊的剖面圖;圖4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托架和滑塊的剖面圖;圖5是根據(jù)圖4的細節(jié)圖A ;圖6是根據(jù)圖3的滑塊的沿逆時針方向旋轉90°側視圖;圖7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滑塊第二實施方式的剖面圖;圖8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托架和滑塊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剖面圖;圖9是根據(jù)圖8的細節(jié)圖B ;圖10是根據(jù)圖7的滑塊的沿逆時針方向旋轉90°側視圖11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滑塊第三實施方式的剖面圖;圖12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托架和滑塊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剖面圖;
圖13是根據(jù)圖12的細節(jié)圖C ;圖14是根據(jù)圖13的托架上的過渡部的明顯被放大的視圖;圖15是根據(jù)圖13的滑塊上的過渡部的明顯被放大的視圖;圖16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滑塊第四實施方式的剖面圖;圖17是沿著根據(jù)圖1的線IV-IV剖取的托架和滑塊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剖面圖;圖18是根據(jù)圖17的細節(jié)圖D。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至圖6的視圖中示出了用于細紗機牽伸裝置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的托架 1和至少一個設置在托架1中的優(yōu)選為U型的滑塊2,托架1被構造為U型的、向下方敞開 的成型件。所述至少一個滑塊2用于容納并加載牽伸裝置上羅拉并且在牽伸裝置工作期間 與托架1固定連接。通常規(guī)定滑塊2可沿托架1的縱軸線L移動,以便調節(jié)對牽伸裝置功 能而言重要的牽伸區(qū)范圍(Feldweite)。如圖2的視圖示出的那樣,托架1在其封閉的上 側具有被構造為長孔的缺口 6,滑塊2可以在這些缺口 6之內移動,從而能夠調節(jié)牽伸區(qū)范 圍?;瑝K2在托架1上的可移動性和可固定性是通過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 (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 例如可以被實施為螺栓)實現(xiàn)的,以便在滑塊2移動之后將該滑塊2固定在確定的位置上。 滑塊2包括用來接納上羅拉的導向件3以及加壓元件5,如圖3所示,加壓元件5例如被實 施為彈簧,以便將限定的壓力施加到上羅拉。如圖3所示,優(yōu)選U型的滑塊2具有兩個彼此平行的側壁8、9以及將這兩個平行 側壁8、9相互連接的上側12。如已經(jīng)描述的那樣,被實施為彈簧的加壓元件5設置在滑塊 2內部。在牽伸裝置工作時,加壓元件5向上羅拉施加壓緊力,該壓緊力從導向件3傳遞至 上羅拉。此外導向件3用于保持上羅拉盡可能平行于牽伸裝置的相應配合的下羅拉。為了 保證上羅拉平行于下羅拉的精確定位必須防止滑塊2旋轉,所述旋轉例如會出現(xiàn)在圍繞其 豎軸操作位于滑塊2上側12上的調節(jié)裝置4時。為此本發(fā)明建議,為了使滑塊關于其豎軸 抗轉動固定,滑塊2利用至少其中一個側壁8、9以面的方式緊貼托架1的內部豎直的側面 7。這根據(jù)圖1至圖6所示的滑塊2的第一實施例如此實現(xiàn),即,如圖3至圖5所示, 在托架1的內側上從水平上側10過渡至側面7的過渡部11被實施為具有各自內切圓半徑 IR的徑向彎曲曲線。滑塊2具有兩個過渡部13A和13B。如以下進一步描述的那樣,滑塊 2的上側12和側壁8之間的過渡部13B被形成為不同于滑塊2的上側12和側壁9之間的 過渡部13A?;瑝K2的上側12和側壁8之間的過渡部13B在托架1的其中一個過渡部11 中緊貼托架1的其中一個內側面7,過渡部13B同樣具有帶有外接圓半徑UR的徑向彎曲曲 線,根據(jù)圖5的細節(jié)圖所示,該外接圓半徑UR大于托架1內側上相應過渡部11中的內切圓 半徑。在此外接圓半徑UR相當于滑塊2上的過渡部13B的曲率半徑。內切圓半徑IR相當 于托架1內側上的過渡部11的曲率半徑。此外,滑塊2在其上側12上具有裝置,這些裝置與托架1如此協(xié)同工作,即,在通過相應操作托架1中的調節(jié)裝置4來進行固定時,滑塊2能夠自動抵靠托架1的內側面7 移動。在所示實施例中,該裝置被構造為滑塊2的上側12和側壁9之間的過渡部13A,該 過渡部13A的半徑小于托架1的相應配合的過渡部11的半徑。如圖3和圖6所示,滑塊2 的過渡部13A尤其可以具有如此小的半徑,即,形成尖角形過渡部13A。如圖5和圖6所示, 滑塊2的側壁9在過渡部13A的區(qū)域中具有至少兩個設置在末端側的部分14,這兩個部分 14相對于側壁9形成0°至90°的角并且支承在托架1內側上的過渡部11中。在上緊調節(jié)裝置4時,滑塊2的部分14在托架1的具有內切圓半徑IR的過渡部 11中運行。由此,滑塊2利用其側壁8擠壓托架1的面對側壁8的內側面7。由于托架1 的過渡部11中的或者滑塊2的過渡部13B中的內切圓半徑IR和外接圓半徑UR的尺寸不 同,滑塊2不是以其過渡部13B貼合在托架的其中一個過渡部11中,而是以該滑塊2的上 側12和該滑塊2的側壁8支承在托架1的水平上側10和其中一個側面7上。結合圖7至 圖10示出滑塊20抗轉動固定在托架1中的第二實施例?;瑝K20的第二實施方式與滑塊2 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和圖9所示,滑塊20的側壁21至上側23的兩個 過渡部22均具有相同的外接圓半徑UR,并且在滑塊20上側23上設置至少一個具有止動倒 角25的突出部24,并且突出部24凸入至少一個開口 6中,開口 6在托架1的水平上側10 上沿縱向延伸。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已述的那樣,滑塊20過渡部22的外接圓半徑UR大于托 架1過渡部11中的內 切圓半徑IR。如圖9的細節(jié)圖所示,突出部24可以具有V形或者半 梯形切削部。如圖7所示,滑塊20上側23上在對置的端部上均設置有突出部24,突出部24凸 入托架1的沿縱向延伸的開口 6中。突出部24在其緊貼托架1的限定開口 6的壁26—側 上具有相對水平傾斜的止動面25。在該實施例中,如此實現(xiàn)自動緊貼托架1的至少其中一 個側面7,即,在上緊調節(jié)裝置4時,兩個突出部24以其止動面25沿著壁26進入至少一個 開口 6中,其中,滑塊20的避開突出部24止動面25的側壁21擠壓托架1的側面7,從而側 壁21以面的方式緊貼托架1的內側面7?;瑝K20的上側23同樣以面的方式緊貼托架1的 內上側10,通過上緊被實施為螺栓的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相對于上側10拉出滑塊20。滑塊 20的一個另選實施方式規(guī)定,在滑塊20的上側僅設置一個突出部24,該突出部24沿滑塊 20縱向延伸經(jīng)過滑塊20上側的至少50%,并且該突出部24與托架中的優(yōu)選連續(xù)的開口 6 接合。圖11至圖15示出滑塊30抗轉動固定在托架1中的第三實施例。相對于前述實 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托架1上的至少其中一個過渡部11和滑塊30上的過渡部32均具 有多面體曲線。在托架1的內側上,從水平上側10至側面7的過渡部11被實施為具有內切圓半 徑IR的第一斜面F1,該內切圓半徑IR是托架1過渡部11的多面體曲線的假想內切圓的半 徑,該內切圓與其內部的過渡部11的所有側面相切。滑塊2的上側12和側壁8之間的過渡 部32在托架1的其中一個過渡部11中緊貼托架1的其中一個內側面7,該過渡部32被實 施為具有外接圓半徑UR的第二斜面F2,該外接圓半徑UR是滑塊30過渡部32的多面體曲 線的外接圓的半徑,該外接圓將過渡部32的所有角點互相連接。在此,圖14和圖15示出 滑塊30上的第二斜面F2的外接圓半徑UR大于托架1上的第一斜面Fl的內切圓半徑IR。 圖14以明顯放大的視圖示出托架1的過渡部11,該放大視圖示出具有內切圓半徑IR的內切圓,該內切圓與水平上側10、被構造為斜面Fl的過渡部11和托架1的其中一個側面7相 切。圖15以明顯放大的視圖示出滑塊30的過渡部32,該放大視圖示出具有外接圓半徑UR 的外接圓,該外接圓將水平上側12的角點、被構造為斜面F2的過渡部32的角點以及滑塊 30側面8的角點互相連接。
圖16至圖18示出滑塊40抗轉動固定在托架1中的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基于 根據(jù)圖11至圖13的結構。在此,在滑塊40的上側33上設置可彈性變形的部分34,部分 34以前面已經(jīng)描述過的方式和方法支承在托架1內側上的過渡部11中。
權利要求
一種用于細紗機牽伸裝置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所述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具有向下敞開的U形托架(1),在所述U形托架內設置至少一個滑塊(2、20、30、40),所述滑塊包括加壓元件(5)和用來容納上羅拉的握持架(3)以及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所述滑塊(2、20、30、40)借助于所述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能夠相對于所述托架(1)沿縱向移動并且能夠固定在所述托架(1)的上側(9)上,其中,為了使所述滑塊(2、20、30、40)關于該滑塊的豎軸抗轉動地固定在所述U形托架(1)之內,所述滑塊(2、20、30、40)在固定狀態(tài)下借助于該滑塊的至少一個側面(8、9、21)緊貼所述托架(1)的至少一個內側面(7),所述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1)內側上,在上側(10)至相鄰側面(7)的至少一個過渡部(11)中形成的內切圓半徑(IR)小于在所述滑塊(2、20、30、40)的上側(12、23)和側壁(8、21)之間的相應配合的過渡部(13B、22、32)之一中形成的外接圓半徑(UR),并且所述滑塊(2、20、30、40)具有裝置(13A、14、24),這些裝置與所述托架(1)如此協(xié)同工作,即,在借助于所述托架(1)中的所述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來進行固定時,所述滑塊(2)能夠自動抵靠所述托架(1)的與所述外接圓半徑(UR)相鄰的所述內側面(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的過渡部 (11)和所述滑塊(2、20)的過渡部(13B、22)具有徑向彎曲的曲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的過渡部 (11)和所述滑塊(30、40)的過渡部(32)具有多面體曲線。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的過渡部 (11)和所述滑塊(30、40)的過渡部(32)被實施為具有不同寬度的斜面(F1、F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被實施 為所述滑塊(2、20、30、40)的過渡部(13A),所述滑塊(2、20、30、40)的過渡部(13A)的半徑 小于所述托架(1)的相應配合的過渡部的半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部(13A)至少部 分地呈尖角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至少 兩個在所述側壁(9)上設置在末端的部分(14)構成,這兩個部分支承在所述托架(1)內側 上的所述過渡部(11)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被實施 為至少一個突出部(24),該突出部(24)設置在所述滑塊(20)的上側(23)并具有止動倒角 (25),所述突出部(24)凸入在所述托架(1)的所述上側(10)上沿縱向延伸的開口(6)中。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 (24)沿所述滑塊(20)的縱向延伸經(jīng)過所述滑塊(20)的所述上側的至少50%。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塊(20)的所述 上側(23)上設置兩個相互保持間隔的突出部(24),這兩個突出部凸入在所述托架(1)的所 述上側(10)上沿縱向延伸的開口(6)中。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 突出部(24)呈V形。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上羅拉支承和加壓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至少兩個在所述滑塊(20)的所述上側(23)設置在末端側的部分(14)構成,這兩個部分支承在所述托架(1)的所述過渡部(11)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細紗機牽伸裝置的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所述上羅拉支承及加壓臂具有向下敞開的U形托架(1),在所述U形托架內設置至少一個滑塊(2、20、30),所述滑塊包括加壓元件(5)和用來容納上羅拉的握持架(3)以及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4),所述滑塊(2、20、30)借助于所述調節(jié)和固定裝置能夠相對于所述托架(1)沿縱向移動并且能夠固定在所述托架(1)的上側(9)上,其中,為了使所述滑塊(2、20、30)在固定狀態(tài)下關于其豎軸抗轉動地固定在所述U形托架(1)之內,所述滑塊(2、20、30)利用其側面(8、9、21)中的至少一個緊貼所述托架(1)的至少一個內側面(7)。
文檔編號D01H5/46GK101838869SQ20101013556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18日
發(fā)明者約阿希姆·迪德里希 申請人:歐瑞康紡織部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