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及其編織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及其編織方法,所述針織品具有在通過橫編機編織針織品時、能夠得到與人體形狀匹配的輪廓的袖孔。
背景技術(shù):
通過橫編機編織無縫制的針織品時,對具有袖的針織品進行接合身片和兩袖這三個筒而成為一體的編織。在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方法,分別從下擺到腋下將身片和兩袖編織成筒狀后,一邊編織身片和兩袖一邊進行接合而成為一個筒狀體,而且在編織成筒狀的同時逐漸減小筒狀體的直徑,從而編織具有裝接袖等的毛衣。在筒徑減小時,通過線圈的重疊在任意位置產(chǎn)生成形線,由此得到富有成形性的筒狀針織物。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2-22924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具有裝接袖的針織品的袖孔如專利文獻1的圖1所示那樣,在腋下的袖與身片接合后,進行了幾次身片的收針,然后,身片的針織寬度沒有增減,因此直到肩都形成為豎直的形狀。若考慮到穿著針織品時的輪廓、穿上針織品時的舒適度等,則通過從身片的腋下逐漸減小身片的針織寬度并增加袖孔的周長,能夠減少針織物的硬挺度(突ι張D )等。 但是,隨之肩寬變窄,有時需要考慮通過設(shè)計等進行收針的線圈數(shù)、次數(shù)。本發(fā)明是改良了上述專利文獻1的編織方法,其目的為提供如下編織方法和通過該方法得到的針織品,其使用橫編機,為了得到與人體形狀相匹配的輪廓,對身片增圈,使袖孔成為大致圓弧狀的形式,不減小肩寬地增加周長,并且此時進行效率好的增圈。解決課題的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為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的編織方法,在該編織方法中使用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的橫編機,其中,具有以下工序分別使袖的所有的線圈和與該線圈鄰接的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向該袖方向移動,在身片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空針而增加針織寬度的工序; 進行所述空針的填孔的增圈工序;在袖的收針時設(shè)置由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所形成的重疊圈的工序。另外,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在所述袖的收針時由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所形成的重疊圈進行所述空針的填孔。而且,本發(fā)明的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其使用橫編機,通過袖與身片的接合來形成袖孔,其中,在袖孔上,袖的所有的線圈和與該線圈鄰接的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分別向該袖方向移動并在身片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空針而增加針織寬度,通過該空針的填孔進行增圈,通過身片與袖的接合對袖進行收針的線圈成為重疊圈。另外,在本發(fā)明的針織品中,對所述袖進行收針的線圈充當(dāng)所述空針的填孔,在被增圈的編織線圈橫列上,身片的線圈和袖的線圈交叉。
發(fā)明效果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在袖孔的上部側(cè)在線圈橫列方向增圈,袖孔的周長增加,并且與腋下附近的收針部相匹配地成為大致圓弧狀的袖孔,能夠不減小肩寬地形成與人體形狀相匹配的形狀的輪廓。另外,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將增圈時的填孔充當(dāng)由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所形成的重疊圈,從而不需要用于填孔的新的線圈的形成工序,成為編織效率好的增圈的編織方法。由本發(fā)明得到的針織品能夠通過在袖孔上在線圈橫列方向增圈而使袖孔形成為大致圓弧狀的形狀并增加周長,肩寬也擴大,從而具有與人體形狀相匹配的輪廓。而且,由本發(fā)明得到的針織品是在袖孔上減少成為重疊圈的線圈,接合部位的厚度減小。關(guān)于增圈的填孔,由于不設(shè)置掛圈(掛目),所以能夠?qū)崿F(xiàn)與其他線圈相同的外觀。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毛衣1的前身側(cè)的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的編織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對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中的線圈 (編目)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圖4是表示在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對獨立地進行右袖3的收針和前身片2 的增圈時的線圈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圖5是關(guān)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的圖2的變形例,表示對線圈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毛衣1的袖孔5的編織方法進行說明。關(guān)于袖孔5, 將形成于前身片2的右側(cè)的結(jié)構(gòu)作為袖孔5R,將形成于左側(cè)的結(jié)構(gòu)作為袖孔5L,關(guān)于與各袖孔對應(yīng)的增圈部6,分別將右側(cè)作為增圈部6R,將左側(cè)作為增圈部6L。在以下的說明中, 編織所使用的橫編機是具有前后一對針床的兩針床橫編機,后針床相對于前針床能夠移行 、”、)”。編織圖是為了方便說明,使針數(shù)比實際的編織要少。另外,也可以使用公知的四針床橫編機。該情況下,不需要移圈等所使用的空針。實施例圖1是表示毛衣1的前身側(cè)的圖。本實施例中編織的V領(lǐng)的裝接式(七7卜4 > 夕4 )的毛衣1在前身片2的兩側(cè)具有右袖3和左袖4,它們從腋下至肩7的線用袖孔5 接合。而且,在毛衣1中,具有由V領(lǐng)而形成的領(lǐng)口 8,在領(lǐng)口 8的底部,前身片2分支成左右。另外,在位于腋下附近的收針部9中,減小前身片2的針織寬度,并且重疊圈(重Λ目) 成為收放針花。在毛衣1中,與左右的增圈部6R、6L相匹配而將左右的袖孔5R、5L的形狀形成為大致圓弧狀的形狀,并增加袖孔5的周長。增圈部6形成在比前身片2分支的位置更靠肩7側(cè)的袖孔5的上部側(cè),在袖孔5的上部側(cè)沿線圈橫列方向增圈。若使增圈部6增圈,則能夠不影響身寬地擴大肩寬。分別從下擺、袖口開始編織前身片2和左右的袖3、4,直到袖孔5的增圈部6為止,這些都與文獻1的編織方法相同,從而省略關(guān)于編織到增圈部6的方法的說明。而且,毛衣 1形成為筒狀,即使在身片的左右的袖孔5R、5L和左右的袖3、4之間的接合中,編織方法也分別在前后左右對稱,從而以前身片2的右側(cè)的袖孔5R處的編織方法進行說明。針織物都由平編(天竺)編織而成。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的編織圖。還適用于后述的圖3 圖5,在圖中,黑圈表示新形成的線圈,白圈表示保持與編織針卡定的原樣的舊線圈,雙重圈表示重疊圈,白三角表示形成增圈時向空針移動的線圈,箭頭表示移圈。另外,F(xiàn)B表示前針床,BB表示后針床,大寫字母A T表示FB的編織針,小寫字母a t表示BB的編織針,S+數(shù)字表示編織步驟。以下,對編織步驟Sl S12進行說明。在Sl中,利用FB編織前身片2和右袖3。 利用表示右袖3的編織針A、C、E、G和表示前身片2的編織針I(yè)、K、M、0、Q、S形成線圈。S2 是向Sl的編織方向的反方向利用FB的編織針S A形成線圈,而只有編織針G進行浮線編。通過后述的S3 S5進行的移圈,通過斷開成為交叉狀態(tài)的編織針G和編織針I(yè)之間的鄰接的線圈的連接,能夠容易地進行編織。此外,編織針G也可以進行編結(jié)。在S3中,將FB的編織針A、C、E、G、I的線圈分別向BB的編織針a、c、e、g、i移圈。這些編織針A、C、Ε、G是右袖3的所有的線圈,編織針I(yè)是與該線圈鄰接的前身片2的端部的一個線圈。在S4中,將BB向左移行2節(jié)距(針),將BB的編織針i的線圈向編織針G移圈。TO的編織針I(yè)的線圈沒有向右袖3的方向移動,在前身片2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有空針。前身片2的針織寬度是通過與編織針I(yè)卡定的線圈向右袖3的方向移動而增加1 個線圈的量。在S5中,從S4的狀態(tài)將BB向右移行4節(jié)距,分別將BB的編織針a、c、e、g的線圈向FB的編織針C、E、G、I移圈。Sl時,右袖3的線圈即FB的編織針A、C、E、G4這個線圈該S5中減少到編織針C、E這兩個線圈。其減少的兩個線圈向編織針G、I移動,同時完成右袖3的收針和前身片2的增圈。FB的編織針G成為重疊圈,在S4中成為空針的編織針I(yè) 不成為重疊圈。與編織針I(yè)卡定的線圈不形成新的線圈,而成為充當(dāng)袖的收針的線圈的形式。由于線圈向空針移動,所以不成為重疊圈,通過利用空針來減少設(shè)有重疊圈的線圈。由此,接合部位的厚度也減小。另外,與這兩個編織針G、I卡定的線圈從S2的編織時開始就調(diào)換線圈的位置。在空針形成掛圈的情況下,線圈變大,容易顯眼,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調(diào)換線圈,鄰接的線圈之間也不擴大,線圈的外觀也不改變,成為精美的成品。在S6中,從S5的狀態(tài)將BB向左移行2節(jié)距,通過FB的編織針C S形成線圈。 在S7中,向S6的編織方向的反方向,通過FB的編織針S C形成線圈,以與S2相同的目的,只有編織針G進行浮線編織。在S8中,分別將FB的編織針C、E、G的線圈向BB的編織針c、e、g移圈。這些編織針C、E是右袖3的所有的線圈,編織針G是與該線圈鄰接的前身片2的端部的1個線圈。在S9中,將BB將左移行2節(jié)距,將BB的編織針g的線圈向編織針E移圈。FB的編織針G成為空針,前身片2的針織寬度是通過與編織針G卡定的線圈向右袖3的方向移動而進一步增加1個線圈的量。在SlO中,從S9的狀態(tài)將BB向右移行4 節(jié)距,分別將BB的編織針c、e的線圈向FB的編織針E、G移圈。S7時,右袖3的線圈即FB 的編織針C、E這兩個線圈在該步驟中不減少,其減少的兩個線圈向編織針E、G移動,同時完成右袖3的收針和前身片2的增圈。
根據(jù)S10,F(xiàn)B的編織針E的線圈成為重疊圈,在S9中成為空針的編織針G不成為重疊圈。與編織針G卡定的線圈沒有形成新的線圈,而成充當(dāng)袖的收針的線圈的形式。在 Sll中,從SlO的狀態(tài)將BB向左移行2節(jié)距,通過FB的編織針E S形成線圈。在S12中, 向Sll的編織方向的反方向,通過FB的編織針S E形成線圈。通過一系列的步驟,若比較Sl和S12,則沒有右袖3的4線圈,前身片2的線圈增圈2線圈而成為8線圈,成為實施了兩次袖的2線圈收針和兩次身片的1線圈增圈的形式。在圖2的一系列的步驟中,簡化作為本發(fā)明的特征的部分并在圖3中表示,步驟的顯示與圖2共用,相同的步驟序號的內(nèi)容相同。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對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中的線圈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在袖孔5R的形成過程中,將前身片2的右側(cè)和右袖3的線圈的編織用Sl表示,將進行了前身片2的增圈和右袖3的收針之后用S5表示。對作為前身片2的增圈處理而移動了 1線圈的量的前身片 2的端部的1線圈、和作為右袖3的收針處理而收針了 2線圈進行組合,在相同的編織線圈橫列上進行處理。為形成增圈而向空針移動的線圈與編織針I(yè)卡定,重疊圈形成在鄰接的編織針G。若在袖孔5R的上部側(cè)形成增圈部6R,則前身片2沿線圈橫列方向增圈而使袖孔 5R的周長增加。另外,能夠與腋下附近的收針部9相匹配地成為大致圓弧狀的袖孔5R,不減少肩寬地形成與人體形狀相匹配的形狀的輪廓。圖4是表示在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對獨立地進行袖的收針和身片的增圈時的線圈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示出了分別獨立地進行右袖3的收針處理和前身片 2的增圈處理的方法。在表示各步驟的Sl S3之中,Sl與圖3的Sl相同,S2的使編織針 I成為空針并增加針織寬度之后,進行編織針I(yè)的填孔(孔埋力)的步驟(前身片2的增圈)、和S3的形成兩個重疊圈的步驟(右袖3的收針)與圖3的S2不同。該情況下,在圖 4的S2中,進行編織針I(yè)的填孔有幾種方法,只表示其一例。在Sl的編織時,追加如下步驟,在編織針S I形成新的線圈后,向反方向新供給紗線并在編織針i形成掛圈,并在剩余的編織針G A形成新的線圈。另外,需要再追加使該掛圈向編織針I(yè)移動的1個步驟, 根據(jù)編織所使用的橫編機的凸輪系統(tǒng)數(shù)量等,有時還需要追加編織步驟。在S3中,不論S2 的前身片2的增圈,右袖3的收針時的兩個線圈都在前身片2形成重疊圈。根據(jù)該編織方法,通過分別單獨進行右袖3的收針處理和前身片2的增圈處理,能夠自由地設(shè)定進行處理的位置、次數(shù),對袖孔5R的形狀也能夠精細地設(shè)定。另一方面,在圖3所示的編織中,以右袖3的收針處理與前身片2的增圈處理相抵消的形式同時進行。與圖4中的編織相比能夠以更少的步驟進行右袖3的收針處理和前身片2的增圈處理,編織效率好。而且,也通過線圈的調(diào)換來進行填孔,因此也不需要使用了掛圈的增圈,能夠適用通過與形成其他線圈相同的編織而得到的線圈,并能夠?qū)崿F(xiàn)相同的外觀。圖5是關(guān)于毛衣1的右前側(cè)的袖孔5R的增圈部6R的圖2的變形例,表示對線圈進行卡定的針床的狀態(tài)的簡圖。在圖2中,如上所述,對袖的收針處理的線圈數(shù)和身片的增圈處理的線圈數(shù)進行組合,能夠適用在相同的編織線圈橫列上,該組合大量存在。在圖5(a)、 (b)中,將對收針的線圈數(shù)和增圈的線圈數(shù)進行變更的組合作為一例表示。另外,圖中所示的X和Y表示進行交叉的線圈。如圖5(a)所示,在Sl中,通過編織針A S的線圈形成新的線圈后,若對S2所示的前身片2的增圈通過端部的編織針I(yè)的1線圈的移動進行的增圈、和S3所示的右袖的收針為3線圈的收針進行組合,則重疊圈形成在成為空針的兩邊相鄰的前身片2的編織針G 和編織針K的位置。對右袖3收針了的3線圈中,2線圈成為重疊圈,1線圈用于填孔。在這些編織中,線圈的交叉在身片端部進行,所以為重疊圈的線圈成為成形線,作為前身片2和右袖3的邊界,線圈在線圈縱列方向連接。而且,如圖5(b)所示,在Sl中,通過編織針A S的線圈形成新的線圈后,S2所示的前身片2的增圈采用通過端部的編織針I(yè)和編織針K 的2線圈的移動而進行的增圈。而且,通過4節(jié)距的移動,在編織針I(yè)和編織針K設(shè)置兩個空針,S3所示的右袖的收針與4線圈的收針組合。通過調(diào)換線圈的位置而形成的線圈的交叉,X成為2線圈,Y成為2線圈,能夠作為h 2的交叉花紋利用。本實施例中的增圈的形成是以袖和身片在線圈橫列方向連接的狀態(tài)形成,但不局限于此,為改變袖和線圈的編織線圈橫列數(shù),將身片或袖的區(qū)域折回地編織,設(shè)置身片和袖的線圈縱列方向的線圈數(shù)之差,使得袖和身片成為在線圈橫列方向不連接的狀態(tài),在該情況下,也能夠適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不具有袖和身片的直接的連接,使得即使在移圈時的移行量大的情況等下,編織也變得容易。附圖標(biāo)記的說明1 毛衣2前身片3 右袖5 袖孔6 增圈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的編織方法,在該編織方法中使用具有至少前后一對針床的橫編機,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分別使袖的所有的線圈和與該線圈鄰接的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向該袖方向移動,在身片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空針而增加針織寬度的工序;進行所述空針的填孔的增圈工序;在袖的收針時設(shè)置由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所形成的重疊圈的工序。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在所述袖的收針時由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所形成的重疊圈進行所述空針的填孔。
3.一種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其使用橫編機,通過袖與身片的接合來形成袖孔,其特征在于,在袖孔上,袖的所有的線圈和與該線圈鄰接的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分別向該袖方向移動并在身片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空針而增加針織寬度,通過該空針的填孔進行增圈,通過身片與袖的接合對袖進行收針的線圈成為重疊圈。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其特征在于,對所述袖進行收針的線圈充當(dāng)所述空針的填孔,在被增圈了的編織線圈橫列上,身片的線圈和袖的線圈交叉。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編織方法和通過該方法得到的針織品,為了得到沿身體的輪廓,對身片增圈,使袖孔成為大致圓弧狀的形式,不減小肩寬地增加周長,另外,此時進行效率好的增圈。一種具有袖和身片的針織品的編織方法,其使用橫編機,袖具有能得到沿身體的輪廓的袖孔,其中,具有如下工序使袖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向袖的外側(cè)方向移動,在身片的針織寬度內(nèi)設(shè)置空針而增加針織寬度的工序;進行所述空針的填孔的增圈工序;在進行袖的收針時對與身片重疊的線圈和身片的端部附近的線圈進行接合的工序。
文檔編號D04B1/24GK102471961SQ201080027588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7月9日
發(fā)明者由井學(xué), 登尾佳史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