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對不同的彩織原稿進行了適應性的工藝設計,從紗線材料選擇、紗線捻度選擇、織物緊度選擇和紗線排列的經(jīng)緯密度選擇,均提出了改進,解決了軟件系統(tǒng)中無法進行智能判斷的問題,顯著提高了彩織成品的畫面清晰度。
【專利說明】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彩織【技術領域】,特別是以自然風景為彩織原稿的成品畫面光景效果改善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彩織是一種新穎、獨特的紡織品面料,也是目前最具先進性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兼存的纖維藝術品,將工業(yè)自動控制系統(tǒng)合理運用到紡織加工技術并結合世界領先的高精密織造設備織造而成。不同于其它種類的面料,彩織是用各種染色紗線經(jīng)緯交錯、縱橫編織與實景畫面高度仿真的布樣,彩織布樣各個織點(組織點)的顏色是處于該位置的染色紗線的顏色,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的染色方法即在布匹表面印染上圖案后易脫色、變色、不耐洗滌的問題,由精密的多色紗線經(jīng)緯交織構成的高仿真畫面,使紡織品拓寬了市場空間和應用領域,提高消費者的可接受性,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
[0003]彩織制作工藝的基本流程是首先選擇(或用戶自行提供)要織出的畫面,即目標物(人物、風景、藝術攝影作品,民間藝術圖案,美術繪畫作品等),將這些畫面進行實物拍攝獲得相應的電子數(shù)碼照片,將照片讀入計算機,對其主要視覺特征進行初步判斷,分析其圖像數(shù)據(jù),然后將圖片的像素點對應于織物組織點進行程序設計和工藝文件的編制,這一工作主要就是讓彩織布樣內的經(jīng)緯紗線的顏色與像素點的顏色相對應、匹配,程序將自動快速處理原樣色彩要素與分布,在織造設備上,各色紗線將在按照片像素點的分布調用同色紗線相互浮沉交織;彩織制作工藝的下一步是意匠圖和紋版的編制,意匠圖是根據(jù)紋樣結合織物組織將花形放大并用點子繪在一定規(guī)格意匠紙上的圖樣,對于普通的紡織面料,一般是表示出一個花紋循環(huán),傳統(tǒng)的意匠圖形成是先根據(jù)織物的經(jīng)緯密度、機臺的裝造規(guī)格及織物的重緯(經(jīng))數(shù),計算出相應的意匠紙規(guī)格;再根據(jù)小樣稿的尺寸計算出意匠圖所需的縱橫格數(shù),進而轉換成意匠紙張并將其粘在一起;然后放樣、涂色、點間絲。而利用專用軟件繪制意匠圖是在圖片掃描時輸入織物的經(jīng)緯密度,確定一個循環(huán)的花寬和花高,自動計算出經(jīng)緯線數(shù),根據(jù)紋針數(shù)、組織緯向循環(huán)數(shù)稍作修改;進入紋版編制階段,根據(jù)機臺種類軟件最終輸出各種不同格式的紋版文件,將文件輸入沖孔機電腦,沖孔機根據(jù)文件提供的經(jīng)紗是否提升信息自動快速沖出紙版。在彩織形成的織造過程中,首先實現(xiàn)了自動設計與人工設計的相結合,軟件系統(tǒng)根據(jù)原作的色彩,采用多種優(yōu)化計算方法,將組織紋織、紡織材料、絲織工藝、色度學、圖形學及數(shù)字圖像處理為一體,結合組織結構規(guī)律,自動選擇合適的色紗及組織,并采用電子提花龍頭完成織造。
[0004]除直接使用軟件編制工藝程序外,彩織成品的質量受制于纖維原料、紗線特征、經(jīng)緯紗支、經(jīng)緯密度、織物組織、紗線結構、紗線染色方法、織物后整理方法等多種因素,如何選定這些技術指標需要將最初的原始照片的共性特征結合起來,軟件編程系統(tǒng)尚不具備這種智能功能,只有將這些技術指標綜合平衡后,最終才能形成或平整精致或凹凸粗獷、或輕薄細膩或厚實豐滿等不同風格的布樣。這需要根據(jù)畫面的特性及終端織品的質量要求合理地確定選用的紗線的成分(棉、麻、毛、絲、化纖及復合纖維、特種纖維等),依據(jù)這些不同成分的紗線所獨有的不同光學性質如吸光性、反光性和折光性、染色性質,達到布樣畫面與原稿圖片的精準仿真,彩織雖然能夠重現(xiàn)原創(chuàng)攝影作品的真實感,也能模擬表達有著光影效果的油畫。但是從彩織成品的視覺效果看,成品質量控制還需采取軟件系統(tǒng)外的一些技術手段,如對原稿圖案色彩和明亮信息的判斷和調整;山水類景觀彩織畫面質量與選用纖維材料的相互關系;自然景觀中枝葉、樹干、瀑布型水流與選用纖維材料和紗線細度、織物組織結構等相互匹配;提高制品綜合質量及精準畫面仿真的技術路徑;使用環(huán)境下保持持久的畫面質量的穩(wěn)定性、折皺成因與復原技術;色彩呈現(xiàn)的機理和控制技術、適應于彩織品設計、制作的圖像要求;汗液對彩紗織物脫色的影響;彩織延伸開發(fā)還需對彩織布樣的日曬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汗?jié)⑸味?、唾液色牢度進行測試并確定后整理技術方案,PH值、有害殘留物檢測驗證其是否符合并優(yōu)于家紡安全性指標要求。彩織是多層織物組織結構的布樣,在經(jīng)緯密度確定的前提下未能確定經(jīng)緯紗線的細度即最終布樣織物的緊度(織物中紗線投影面積與織物全部面積之比值),其底層紗線的顏色對面層紗線構造出仿真畫面形成總體干擾,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靠調整選用紗線的顏色(包括面層和底層)也無法解決;彩織目前還不能對人景共存并近似各占一半面積的照片進行清晰化織造;本技術發(fā)明就是主要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方案和工藝。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對于人景共存的圖片,它可以有效提高彩織成品布樣的畫面清晰度。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彩織緊度分為經(jīng)向緊度、緯向緊度和織物總緊度;經(jīng)向緊度Et為經(jīng)紗直徑與兩根經(jīng)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緯向緊度Ew為緯紗直徑與兩根緯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織物總緊度E為織物中經(jīng)緯紗所覆蓋的面積與織物總面積之比的百分率;
[0007]E=Et+Ew-0.0lEtEw (%)
[0008]Et (%) =Ptdt=KdtPt (Text)
[0009]Ew (%) =Pwdw=Kdw Pw (Texw)
[0010]式中:
[0011 ] dt —織物的經(jīng)紗直徑(mm);
[0012]dw—織物的緯紗直徑(mm);
[0013]pt—織物的經(jīng)紗密度(根/mm);
[0014]pw—織物的緯紗密度(根/mm);
[0015]Tex—經(jīng)(緯)紗線的特數(shù);
[0016]K-以Tex (特數(shù))表示的紗線細度與用_表示的紗線細度的互換系數(shù);
[0017]通過硬挺度儀獲得織物的硬挺度,按照以下公式獲得織物剛度:
[0018]B=9.8G X C3XKT5
[0019]式中,B-織物剛度;G_織物每平米質量;C_織物硬挺度;
[0020]選取適合的紗線捻度X與織物硬挺度C,并滿足以下公式:
[0021]C=k+0.0lX ;其中k為系數(shù),取值范圍是2.601-2.699 ;
[0022]選取適合的織物緊度E與織物硬挺度C,并滿足以下公式:[0023]C=h+0.0207E ;其中 h 為系數(shù),取值范圍是 2.101-2.199 ;
[0024]彩織的紗線捻度值范圍是90至140捻/10cm,對于風景為主題的棉織彩織,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均大于45,織物總緊度大于86 ;對于人物為主題的滌淪絲彩織,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大于48,織物總緊度大于95。
[0025]進一步,對于遠景人物彩織,人物占總畫面面積在5%以下,且是以點狀輪廓初現(xiàn),進行彩織時選用純棉或滌棉紗線,經(jīng)緯密度在240-420根/IOcm范圍內。
[0026]進一步,對于人物為主的彩織,人物影像所占面積在60%以上,彩織選用滌綸細絲,經(jīng)緯密度在460-1200根/IOcm范圍內。
[00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
[0028]本發(fā)明對不同的彩織原稿進行了適應性的工藝設計,從紗線材料選擇、紗線捻度選擇、織物緊度選擇和紗線排列的經(jīng)緯密度選擇,均提出了改進,解決了軟件系統(tǒng)中無法進行智能判斷的問題,顯著提高了彩織成品的畫面清晰度。
[0029]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fā)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fā)明的目標和其他優(yōu)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xiàn)和獲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本發(fā)明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31]圖1為本發(fā)明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該技術基于兩個目的:a.紗線捻度與織物緊度直接相關,影響彩織布樣的平整度和硬挺度,進而影響從不同角度觀賞彩織布樣時的視覺效果;b.彩織面層的織物緊度直接影響底層織物的透色量,進而影響表層畫面真實顏色與原稿照片的吻合度。
[0033]緊度分為經(jīng)向緊度、緯向緊度和織物總緊度三種。
[0034]經(jīng)向緊度Et為經(jīng)紗直徑與兩根經(jīng)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
[0035]緯向緊度Ew為緯紗直徑與兩根緯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
[0036]織物總緊度E為織物中經(jīng)緯紗所覆蓋的面積與織物總面積之比的百分率。
[0037]E=Et+Ew-0.0lEtEw (%)
[0038]Et (%) =Ptdt=KdtPt (Text)
[0039]Ew (%) =Pwdw=Kdw Pw (Texw)
[0040]式中:
[0041 ] dt 一織物的經(jīng)紗直徑(mm);
[0042]dw 一織物的緯紗直徑(mm);
[0043]pt—織物的經(jīng)紗密度(根/mm);
[0044]pw—織物的緯紗密度(根/mm);
[0045]Tex—經(jīng)(諱)紗線的特數(shù)[0046]K-以Tex (特數(shù))表示的紗線細度與用mm表示的紗線細度的互換系數(shù)。
[0047]彩織是一種特殊的織物,除了表面圖案,適度的柔軟、剛度、懸垂度也影響織物的美觀性;由于織物的抗彎剛度的測量存在儀器操作復雜或試驗誤差大的確定,可以通過采用電腦控制的硬挺度儀獲得織物硬挺度,即抗彎長度,按照如下公式獲得織物剛度:
[0048]B=9.8GXC3X10-5
[0049]B-織物剛度;G_織物每平米質量;C_織物硬挺度。
[0050]由于彩織用料的區(qū)別,G值相差較大,以風景為主題畫面的彩織使用純棉紗線的較多,G大,則織物剛度也大,宏觀表現(xiàn)為剛挺;以人物如婚紗藝術攝影為主題畫面的彩織使用滌綸絲線,G很小,所以布樣柔軟。因此還需通過紗線捻度(捻/IOcm)對彩織布樣的剛度,即平整性,進行平衡,紗線捻度X與織物硬挺度C可建立如下關系式:C=k+0.0lX ;其中k為系數(shù),通常取2.601-2.699 ;織物緊度與織物硬挺度C也可建立如下關系式:C=h+0.0207E ;其中h為系數(shù),通常取2.101-2.199 ;
[0051]根據(jù)100個彩織樣品的試織,用于彩織的紗線捻度選擇值為90-140 (捻/IOcm),對于風景為主題畫面的棉織彩織,一般采用緊密紡棉質紗線或滌棉復合紗,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均應大于45,織物總緊度需大于86 ;對于人物為主題畫面的彩織,一般采用滌綸絲,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均應大于48,織物總緊度需大于95,如果不考慮成本采用桑蠶絲,緊度值仍需滿足滌綸絲的要求。
[0052]基于人景共存畫面的彩織用料選擇和經(jīng)緯密度設計:
[0053]彩織一般的工藝經(jīng)驗是首先盡可能區(qū)分景觀照片和人物照片,景觀照片盡可能近景無人物,遠景人物織出一般為輪廓,是否清晰不影響整體畫面,人物照片盡可能為近景,人物背景最好為攝影室內的布景,如室內婚紗攝影照片,如以自然界為背景拍攝的人物照片,同樣人物影像面積需占60%以上;在滿足上述基本條件下,對于景觀照片,遠景人物占總畫面面積較小,一般在3-5%以下,且是以點狀輪廓初現(xiàn),此類原稿在進行彩織時選用純棉或滌棉紗線,經(jīng)緯密度的設計原則是布樣規(guī)格越大,如大于50x80公分,經(jīng)緯密度可偏小,布樣規(guī)格越小,經(jīng)緯密度應提高,通常經(jīng)緯密度可以在240-420 (根/IOcm)范圍內選擇;如果是人物表現(xiàn)為主的原稿照片,為了準確表現(xiàn)人物的面部和肌膚特征,此類原稿在進行彩織時選用滌綸細絲,經(jīng)緯密度的設計原則是不論布樣規(guī)格大小,在庫存紗線充足的條件下,盡量選擇好高的經(jīng)緯密度值,由于滌綸絲線較細,通常經(jīng)緯密度可以在460-1200 (根/IOcm)范圍內選擇,如底層色紗與表層主體色紗色差較小,經(jīng)緯密度可適當選擇小數(shù)值;色差較大,如底層為深色或黑色,表層以淺黃色為主,在不影響工藝織造的前提下,經(jīng)緯密度應盡量選擇較高數(shù)值。
[0054]實施例一:
[0055]采用純景觀原稿照片,采用緊密紡棉質紗線,紗線捻度為100 (捻/10cm),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為47,織物總緊度為93.78,彩織布樣規(guī)格60x90公分,經(jīng)密250 (根/10cm),緯密280 (根/10cm),布樣畫面高度仿真。
[0056]實施例二:
[0057]采用人景共存的原稿照片,彩織主題表達為景觀,采用緊密紡棉質紗線,紗線捻度為100 (捻/IOcm),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為47,織物總緊度為93.78,彩織布樣規(guī)格60x90公分,經(jīng)密250 (根/10cm),緯密280 (根/10cm),近景人物出現(xiàn)沙粒狀模糊,景觀部分高度仿真。
[0058]實施例三:
[0059]采用人景共存、人物占面積在80%以上的原稿照片,彩織主題表達為人物,采用純滌綸紗線,紗線捻度為120 (捻/10cm),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為49,織物總緊度為97.04,彩織布樣規(guī)格60x90公分,經(jīng)密960 (根/10cm),緯密980 (根/10cm),近景人物高度仿真,作為背景的景觀部分由于紗線紋路平淺,略顯模糊。
[0060]實施例四:
[0061]采用人景共存、人物和景物各占在50%左右面積的原稿照片,彩織主題表達為人物,采用純滌綸紗線,紗線捻度為120 (捻/IOcm),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為49,織物總緊度為97.04,彩織布樣規(guī)格60x90公分,經(jīng)密760 (根/10cm),緯密680 (根/10cm),底層織物紗線為黑色,人物整體偏暗,景物部分相對清晰。
[0062]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彩織緊度分為經(jīng)向緊度、緯向緊度和織物總緊度;經(jīng)向緊度Et為經(jīng)紗直徑與兩根經(jīng)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緯向緊度Ew為緯紗直徑與兩根緯紗間的距離之比的百分率,織物總緊度E為織物中經(jīng)緯紗所覆蓋的面積與織物總面積之比的百分率;
E=Et+Ew-0.01EtEw(%)
Et (%) =Ptdt=KdtPt (Text)
Ew (%) =Pwdw=Kdw Pw (Texw) 式中: dt —織物的經(jīng)紗直徑(mm); dw—織物的緯紗直徑(mm); Pt—織物的經(jīng)紗密度(根/mm); pw—織物的緯紗密度(根/mm); Tex—經(jīng)(緯)紗線的特數(shù); K-以Tex (特數(shù))表示的紗線細度與用mm表示的紗線細度的互換系數(shù); 通過硬挺度儀獲 得織物的硬挺度,按照以下公式獲得織物剛度:
B=9.8G X C3XKT5 式中,B-織物剛度;G-織物每平米質量;C-織物硬挺度; 選取適合的紗線捻度X與織物硬挺度C,并滿足以下公式: C=k+0.01X ;其中k為系數(shù),取值范圍是2.601-2.699 ; 選取適合的織物緊度E與織物硬挺度C,并滿足以下公式: C=h+0.0207E ;其中h為系數(shù),取值范圍是2.101-2.199 ; 彩織的紗線捻度值范圍是90至140捻/10cm,對于風景為主題的棉織彩織,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均大于45,織物總緊度大于86 ;對于人物為主題的滌淪絲彩織,經(jīng)向緊度Et和緯向緊度Ew大于48,織物總緊度大于9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遠景人物彩織,人物占總畫面面積在5%以下,且是以點狀輪廓初現(xiàn),進行彩織時選用純棉或滌棉紗線,經(jīng)緯密度在240-420根/IOcm范圍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人物為主的彩織,人物影像所占面積在60%以上,彩織選用滌綸細絲,經(jīng)緯密度在460-1200根/IOcm范圍內。
【文檔編號】D02G3/26GK103938343SQ201410141438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9日
【發(fā)明者】梁列峰, 王毓琦, 何勇, 孫勝, 張?zhí)? 沈亞倩, 平曉清 申請人: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