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48133閱讀:668來源:國知局
縫紉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進行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處理的縫紉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縫紉機,在針板和釜之間設置具有夾持單元的上線保持裝置,該夾持單元夾持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現有的縫紉機在第一針的落針時夾持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防止在沒有形成打結的第一針的落針后由天秤提起時,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從布料或縫針的眼孔拉出的情況。

另外,該上線保持裝置防止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拉出,因此預先能夠將穿過縫針的眼孔的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長度設為所需最小限的長度,能夠將從縫制后的布料垂下的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長度縮短。

另外,該上線保持裝置在從縫制開始至進行多針的縫制為止持續(xù)夾持縫制開始端部后放開縫制開始端部,在夾持的期間,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縫入依次形成的線跡,由此防止在從上線保持裝置放開后縫制開始端部垂下得較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87858號公報

但是,如上所述,在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縫入依次形成的線跡的方法中,存在下述問題,即,由于縫制在一起的縫制開始端部,導致線跡散亂,縫制開始位置周邊的線跡的外觀受損,使縫制品質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實現縫制品質的提高,為了實現該目的,具有下面的(1)~(6)的任一項特征。

(1)

一種縫紉機,其具備:

針板,其形成有供縫針插入的針孔;

縫針上下移動機構,其進行所述縫針的上下移動動作;

釜機構,其在所述針板的下側從所述縫針捕捉上線并與下線纏繞;

切線裝置,其設置于所述針板和所述釜機構之間,通過可動切刀的切斷動作將上線切斷;以及

上線保持裝置,其設置于所述切線裝置和所述釜機構之間,對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進行保持,

該縫紉機的特征在于,

具備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控制所述上線保持裝置,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后且第二針的落針前進行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保持動作,

該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切線裝置,以使得在第二針的落針后將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

(2)

在上述(1)記載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線裝置具備:可動切刀,其進行由前進和后退構成的往復動作;固定切刀,其通過與該可動切刀的協(xié)同動作而將上線及下線的縫制結束端部切斷;以及致動器,其對所述可動切刀施加往復動作,

所述可動切刀具有:分線部,其在前進時對上線的切斷部分及下線、和上線的非切斷部分進行分線;以及刃部,其在后退時進行切斷,

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致動器,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前,使所述可動切刀的刃部在與所述針孔相比的前進方向下游側等待,在第二針的落針后使所述可動切刀的刃部后退移動至所述固定切刀。

(3)

在上述(2)記載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動切刀具有在開口緣部形成有所述刃部的貫通孔,

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致動器,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前,在所述貫通孔和所述針孔重合的位置使所述可動切刀等待。

(4)

在上述(1)至(3)中任一項記載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具備:

移動機構,其沿所述針板的上表面使被縫制物移動;以及

殘留端切除機構,其設置于所述針板或者其周圍,將從所述被縫制物垂下的上線的端部切除,

所述控制裝置進行下述控制,即,使所述被縫制物的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或者所述上線的縫制結束端部移動至所述殘留端切除機構,并且,執(zhí)行通過所述殘留端切除機構進行的切除動作。

(5)

在上述(1)至(4)中任一項記載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具備吸引機構,該吸引機構將從被縫制物切斷的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回收。

在上述(1)至(5)中任一項記載的縫紉機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線保持裝置具備線捕捉部,該線捕捉部形成為用于使下降時的所述縫針松散插入(loosely inserted),將該下降時的所述縫針的周圍包圍的框狀,

所述線捕捉部通過コ字狀部和開閉體構成用于將所述縫針的周圍包圍的框狀,該コ字狀部將開口部朝向所述縫針的上下移動路徑,該開閉體能夠將該コ字狀部的開口部開閉,

關于所述線捕捉部,在所述コ字狀部的內側,所述開閉體進行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保持,

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上線保持裝置,以使得在通過所述切線裝置將所述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后,將由所述開閉體閉塞著的所述コ字狀部的開口開放。

發(fā)明的效果

在本發(fā)明中,上線保持裝置在第一針的落針時對上線的縫制開 始端部進行保持,切線裝置在第二針的落針后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因此能夠一邊避免切斷后變短的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從被縫制物中的第一針的落針位置拔出,一邊將在被縫制物產生的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縮短。而且,由此,能夠實現縫制品質的提高。

另外,在第二針的落針后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因此能夠避免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縫入線跡,能夠實現縫制品質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縫紉機的概略結構圖。

圖2是縫紉機的斜視圖。

圖3是縫紉機的控制系統(tǒng)的框圖。

圖4是切線裝置的仰視圖。

圖5是表示上線保持裝置的分解斜視圖。

圖6是從下方觀察上線保持裝置的斜視圖。

圖7是用于說明構成夾持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的各部件的“初始位置”的圖,(A)為俯視圖,(B)為側視圖。

圖8是用于說明夾持單元的“初始位置”的斜視圖。

圖9是用于說明構成夾持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的各部件的“中間保持位置”的圖,(A)為俯視圖,(B)為側視圖。

圖10是用于說明構成夾持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的各部件的“上線保持位置”的圖,(A)為俯視圖,(B)為側視圖。

圖11是用于說明夾持單元的“上線保持位置”的斜視圖。

圖12是表示針板的下側結構的將要進行第一針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3是表示針板的下側結構的將要進行第二針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4是表示針板的下側結構的剛進行第二針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5是縫制時的切線動作的流程圖。

圖16是上線保持裝置的其他例子中的要部的分解斜視圖。

圖17是上線保持裝置的其他例子中的上板的斜視圖,圖17(A)表示開閉板關閉的狀態(tài),圖17(B)表示開閉板打開的狀態(tài)。

圖18是上線保持裝置的其他例子中的上板的仰視圖,圖18(A)表示開閉板關閉的狀態(tài),圖18(B)表示開閉板打開的狀態(tài)。

標號的說明

10 縫紉機

11 縫針

12 針棒

131A 下板

1312A コ字狀部

171A 開閉體

1711A 開閉腕

1713A 凸起部

14 作業(yè)臺

16 針板

161 針孔

20 縫紉機架

30 縫針上下移動機構

31 縫紉機電動機

50 釜機構

60 進給機構

63 布料壓腳

80 切線裝置

81 可動切刀

811 分線部

812 刃部

813 捕捉部

814 貫通孔

82 固定切刀

83 切線電動機(致動器)

100 殘留端切除機構

110 吸引機構

120 控制裝置

130 上線保持裝置

K 布料(被縫制物)

D 下線

P1~P4 位置

U 上線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平縫縫紉機的整體性的概略結構]

下面,基于圖1至圖15,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縫紉機10的概略結構圖,圖2是斜視圖,圖3是控制系統(tǒng)的框圖。

縫紉機10是所謂的電子循環(huán)縫制縫紉機,具備:縫紉機架20;縫針上下移動機構30,其使保持縫針11的針棒12上下移動;針板16,其設置于縫紉機架20的縫紉機底座部21的落針位置;釜機構50,其在針板16的下側將縫針11的上線U與下線D纏繞;作為移動機構的進給機構60,其使作為被縫制物的布料K相對于縫針11沿X-Y平面任意地移動;上線保持裝置130,其對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0進行保持;切線裝置80,其在最后一針的落針后將上線U及下線D切斷;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其將由切線裝置80進行切斷后的被縫制物的上線U及下線D的殘留端切除;吸引機構110,其從上線保持裝置130的下方進行吸引;以及控制裝置120,其進行上述各結構的動作控制。

此外,關于線調節(jié)器裝置、天秤及中壓腳機構等,由于是搭載于縫紉機的公知的機構,因此省略圖示及詳細的說明。

下面,對上述各結構依次進行說明。

[縫紉機架]

縫紉機架20由下述部件構成:縫紉機底座部21,其位于下部;縫紉機縱向機體部22,其從縫紉機底座部21的一端部向上方立起;以及縫紉機臂部23,其從縫紉機縱向機體部22的上部以沿縫紉機底座部21的方式延伸設置。

在這里,在說明縫紉機10的結構時,將在后面敘述的針棒12的上下移動方向設為Z軸方向,將與其正交的方向、且與縫紉機底座部21及縫紉機臂部23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設為Y軸方向,將與Z軸方向及Y軸方向兩者正交的方向設為X軸方向。此外,在將縫紉機10設置在水平面上的情況下,Z軸方向成為鉛垂上下方向,X軸方向及Y軸方向成為水平方向。

在縫紉機臂部23的上部的一端部側(成為前側)設置有水平的作業(yè)臺14,設置有在其落針位置形成有針孔161的針板16。

在縫紉機臂部23的內側,與其長度方向(Y軸方向)平行朝向的主軸32能夠旋轉地被支撐。

另外,在縫紉機底座部21的內側,與其長度方向(Y軸方向)平行朝向的下軸51能夠旋轉地被支撐。

在主軸32和下軸51分別固定裝備鏈輪33、52,經由帶齒傳動帶53從主軸32向下軸51進行扭矩傳遞。

[縫針上下移動機構]

如圖1所示,縫針上下移動機構30具備:縫紉機電動機31,其由設置在縫紉機縱向機體部22的上部的伺服電動機構成;主軸32,其與該縫紉機電動機31的輸出軸連接,進行旋轉;針棒曲柄34,其固定裝備在該主軸32的縫紉機面部側的端部;曲柄桿35,其一端部與針棒曲柄34中的從主軸32的旋轉中心偏心的位置連結;以及針棒12,其經由針棒抱持部36,與曲柄桿35的另一端部連結。

針棒12在其下端部保持縫針11,并且,以能夠沿Z軸方向往復上下移動的方式由縫紉機臂部23支撐。

縫紉機電動機31是伺服電動機,具備編碼器37(參照圖2)。并且,控制裝置120根據編碼器37進行縫紉機電動機31的旋轉速度、主軸角度等的檢測,實施針對縫紉機電動機31的動作控制。

此外,針棒曲柄34、曲柄桿35、針棒抱持部36等的結構,由于與公知的結構相同,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進給機構]

如圖1及圖2所示,進給機構60沿水平的針板16的上表面使布料K移動,相對于縫針11任意地進行移動定位。

因此,進給機構60具備:下板61及基座62,它們能夠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地支撐于縫紉機底座部21的上表面;布料壓腳63,其由基座62能夠升降地支撐,從下板61的上方進行布料K的保持;升降用電動機64,其使布料壓腳63升降;成為驅動源的X軸電動機65,其用于經由基座62使布料壓腳63沿X軸方向移動;以及成為驅動源的Y軸電動機66,其用于經由基座62使布料壓腳63沿Y軸方向移動。

下板61是沿X-Y平面設置的長條的平板,其前端部呈矩形的框狀,中央部開口得較大。

基座62直立設置于下板61的上表面后端側,基座62和下板61與布料壓腳63一起沿X-Y平面進行移動。

而且,在下板61的前端部的上側,配置有由基座62支撐的布料壓腳63。該布料壓腳63是矩形的框狀、且能夠沿形成于基座62的前端部的長孔升降地被支撐。在基座62裝備有未圖示的升降桿,該升降桿的前端部通過升降用電動機64沿上下進行擺動,布料壓腳63與升降桿的前端部卡合而被施加升降動作。

X軸電動機65及Y軸電動機66均是由控制裝置120對其動作量進行控制的步進電動機。在縫紉機底座部21內置有公知的傳遞機構,該傳遞機構將X軸電動機65及Y軸電動機66的扭矩分別變換為X軸方向及Y軸方向的直線動作,從X軸電動機65及Y軸電動機66向基座62及下板61傳遞X軸方向及Y軸方向的直線動作。

[釜機構]

釜機構50具有水平釜,具備:內釜,其在內側儲存卷繞有下線D的線軸;外釜,其在內釜的外周旋轉,從縫針11捕捉上線U;釜軸,其向外釜施加旋轉力;齒輪機構,其從下軸51向釜軸傳遞扭矩; 以及釜基座。

釜軸繞Z軸能夠旋轉地支撐于釜基座,從下軸51以二倍速被傳遞旋轉。即,釜機構50的外釜以主軸32的二倍速進行旋轉。

[切線裝置]

圖3表示切線裝置80的仰視圖。

該切線裝置80具備:可動切刀81,其繞Z軸進行轉動;固定切刀82,其與可動切刀81協(xié)同動作而將上線U及下線D切斷;作為致動器的切線電動機83,其成為可動切刀81的轉動動作的驅動源;以及多個連桿體83~85,它們從切線電動機83向可動切刀81傳遞往復轉動。

可動切刀81通過由前進和后退構成的往復轉動進行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的切斷。另外,該可動切刀81還通過在后面敘述的動作控制,針對上線U進行縫制開始端部的切斷。

在這里,首先,對可動切刀81的構造和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的切斷動作進行說明。

可動切刀81在非使用時在位置P1等待,在從位置P1經過位置P2、P3進行前進轉動至位置P4后,從位置P4經過位置P2、P3進行后退轉動至位置P1,進行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的切斷。

此外,在縫制結束時的最后一針的落針后,成為上線U和下線D從針板16的針孔161垂下的狀態(tài)。此時,上線U在由水平釜以環(huán)狀拉出后,在針孔161之下,成為上線U的縫針11側的部分和布料側的部分垂下的狀態(tài)。

切線裝置80需要將上線U的縫針11側的部分和僅布料側的部分內的布料側的部分、及下線D切斷,因此在可動切刀81的前進轉動時,進行分線為上線U的縫針11側的部分(非切斷部分)、和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切斷部分)及下線D的分線作業(yè),在后退轉動時將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及下線D切斷。

因此,可動切刀81在前進方向下游側(成為前側)的側緣部具備分線部811,該分線部811分線出上線U的處于縫針側的部分、和上線U的處于布料側的部分及下線D,在后退方向下游側(成為后 側)的側緣部具備凹狀的捕捉部813,該捕捉部813對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及下線D進行捕捉并運送至固定切刀82。

并且,在分線部811和捕捉部813之間、且靠近前側的位置形成有貫通孔814,在該貫通孔814的前側內緣部形成有刃部812。

上述分線部811朝向前進方向形成為尖銳的形狀,形成于在可動切刀81轉動時經過針孔161的正下方的位置。該分線部811的前端部針對從針孔161垂下的上線U的縫針11側的部分、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將上線U的縫針11側的部分分線至半徑方向內側,將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沿半徑方向分線至外側。

由分線部811沿半徑方向分選至外側的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沿著可動切刀81的外緣部繞入至后退方向下游側的捕捉部813,由該捕捉部813捕捉。

而且,在可動切刀81的后退轉動時,如果捕捉部813經過固定切刀的刃尖821,則成為在可動切刀81的上表面和固定切刀82的下表面之間將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夾著的狀態(tài)。

隨后,如果可動切刀81進一步繼續(xù)后退轉動,則以由可動切刀81的上表面和固定切刀82的下表面夾著的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被壓入的方式進入貫通孔814,在刃部812和固定切刀82的刃尖錯開時,將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切斷。

下面,對可動切刀81的構造和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的切斷動作進行說明。

該切線裝置80在第一針的落針時捕捉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在第二針的落針后進行切斷。

如前所述,可動切刀81形成有貫通孔814,但該貫通孔814是長孔狀、且配置為通過可動切刀81的轉動使貫通孔814相對于針孔161重合。此外,貫通孔814是沿著通過轉動而形成的圓周方向的長孔狀、且比針孔161的直徑稍大。

可動切刀81在縫制開始時,在第一針的落針前預先定位于位置P3。在該位置P3,貫通孔814與針孔161重合,縫針11向貫通孔814的內側進行第一針的落針。在第一針的落針時,上線U被水平釜 將縫制開始端部向布料K的下側拉出,因此也不會形成線環(huán)及與下線D的打結,成為線端穿過貫通孔814而向下方垂下的狀態(tài)。

而且,可動切刀81為了避免與進行第二針的落針的縫針11之間的干涉,向后退方向轉動而移動至位置P2。在該位置P2,可動切刀81整體位于針孔161的后側,并且,位于貫通孔814的前端部的刃部812成為與固定切刀82的刃尖821相比稍微靠前的狀態(tài)。

該位置P2是用于一邊避免可動切刀81和縫針11之間的干涉,一邊維持不將貫通孔814內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的狀態(tài)的位置。

而且,如果第二針的落針后的縫針11上升至針板16的上方,則可動切刀81通過后退轉動而轉動至位置P1,將穿過貫通孔814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

如上所述,可動切刀81需要在四個位置P1~P4進行定位,因此作為成為其轉動動作的驅動源的切線電動機83,使用能夠控制動作量的電動機,例如,步進電動機。

[上線保持裝置]

如圖5~圖11所示,上線保持裝置130由下述部件構成:作為夾持單元的線保持器A,其能夠切換為保持狀態(tài)和放開狀態(tài),在該保持狀態(tài)中,將上線的端部夾持(保持)在保持面和夾持面之間,在該放開狀態(tài)中,將所夾持(保持)的上線的端部放開;驅動單元B,其使線保持器A相對地移動而切換保持狀態(tài)和放開狀態(tài);以及檢測單元C,其檢測驅動單元B的動作位置。

線保持器A具備:作為保持部件的下板131,其具有保持面1316;以及上板144,其具有與保持面1316相對配置的夾持面1325。

如圖5所示,下板131是在一定方向上較長的大致平板狀的部件,在由驅動單元B支撐的狀態(tài)下,其長度方向與Y軸方向平行。在下板131的前端部1311,沿下板131的長度方向形成有長方形狀的貫通孔1312,在貫通孔1312的相當于四邊形的四個內周面中,處于最前端側的內表面成為保持面1316。該保持面1316在下板131由驅動單元B支撐的狀態(tài)下,成為與X-Z平面平行。并且,在下板 131的后端側形成有沿下板131的長度方向的狹縫狀的孔部1313。另外,在下板131分別設置有:前銷1314,其從該下板131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以及左銷1315,其在前銷1314的稍微左后方向下方凸出。

此外,保持面1316作為用于在與夾持面1325之間夾入上線U的保持面起作用。

如圖5所示,上板144由下述部件構成:前端部件132,其具有夾持面1325;以及上板主體133,其在前端部1331連結并保持前端部件132。

前端部件132具有:夾持部1322,其在前端部件主體1321的前端側向圖5中的下方延伸;以及凸起部1323,其從夾持部1322的下端向圖5中的前方凸出,在前端部件主體1321的后端側形成有連結孔1324。夾持部1322的前側的面,作為用于在與保持面1316之間夾入上線U的夾持面1325起作用。該夾持面1325在前端部件132(上板144)由驅動單元B支撐的狀態(tài)下,成為與X-Z平面。

上板主體133是與下板131相比稍短的大致平板狀的部件。在上板主體133的前端部1331的下部設置有向下方凸出的連結凸起1332。另外,在上板144分別設置有:后銷1333,其從該上板144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以及右銷1334,其在后銷1333的稍微右前方處向下方凸出。

并且,通過使前端部件132的連結孔1324、和上板主體133的連結凸起1332嵌合而連結,從而將前端部件132和上板主體133一體地組裝而構成上板144。

在線保持器A中,上板144中的前端部件132的夾持部1322及凸起部1323插入至下板131的貫通孔1312,并且上板144的后銷1333插入至下板131的孔部1313,從而使上板144和下板131重疊,成為上板144和下板131在其長度方向上能夠相對地自由移動。

并且,下板131的前銷1314和上板144的后銷1333插入至后述的引導部137的中孔部1372,在該引導部137的下方,經由螺旋彈簧139進行連接。

在該螺旋彈簧139壓縮得最短的狀態(tài)下,下板131的前銷1314和上板144的后銷1333最接近,并且下板131的左銷1315和上板144的右銷1334也最接近。即,在該狀態(tài)下,左銷1315和右銷1334夾持下板131(上板144),配置在與下板131(上板144)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并且,螺旋彈簧139是拉伸彈簧,始終將前銷1314和后銷1333向彼此接近的方向預緊,由此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夾持面1325只要不施加外力,就始終維持抵接的狀態(tài)。

驅動單元B具備:作為致動器的保持用電動機134,其是上線保持裝置130的驅動源,進行線保持器A的狀態(tài)切換;擺動連桿140,其固定裝備在保持用電動機134的轉動軸1341上;連結部件135,其一端部與擺動連桿140的擺動端部1402連接,另一端部經由后述的凸輪板連桿136而與線保持器A連接;引導部137,其對與凸輪板連桿136連接的線保持器A進行保持,并且引導其移動動作;以及引導蓋138,其對由引導部137保持的線保持器A進行覆蓋。

保持用電動機134是按照控制裝置120的動作指令信號,每次以規(guī)定角度進行旋轉的步進電動機,根據基于由編碼器37輸出的主軸32的角度得到的脈沖信號,以規(guī)定的主軸角度驅動線保持器A。

連結部件135沿圖中Y方向進行配置,在其一端部形成有孔部1351,另外,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孔部1352。連結部件135經由凸輪板連桿136,將擺動連桿140的擺動端部1402的Y方向位移向線保持器A傳遞。

凸輪板連桿136配置為與下板131(上板144)交叉,使其長度方向沿圖中X軸方向進行配置。在凸輪板連桿136設置有凸輪板銷1361,其從凸輪板連桿136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由此,凸輪板連桿136能夠以凸輪板銷1361為中心進行擺動。另外,凸輪板連桿136,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左孔部1362,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右孔部1363。在左孔部1362、右孔部1363中分別連結有下板131的左銷1315和上板144的右銷1334。另外,在凸輪板連桿136的左端部設置有凸輪形狀部1364,該凸輪形狀部1364以與后述的滾輪142的外 周面相對應的方式稍微彎曲。

引導部137固定于縫紉機底座部21的內側。

引導部137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規(guī)定寬度的槽部1371,該槽部1371沿前后方向形成,并且在槽部1371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中孔部1372。另外,在引導部137的槽部1371的左右兩側分別形成有沿前后方向的狹縫狀的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在這里,這些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彼此平行地形成,但左孔部1373及右孔部1374彼此成為在前后方向上稍微錯開的位置關系,相對地,左孔部1373形成在前側,右孔部1374形成在后側。另外,在引導部137的左緣的下部,利用螺釘1375而安裝有滾輪142。

此外,槽部1371的寬度與下板131及上板144的寬度大致相同。

引導蓋138是大致平板狀的部件,在前側及后側的各兩個部位的位置通過四個螺釘1381固定于引導部137。由此,上述的下板131及上板144被夾持在引導部137及引導蓋138之間,由引導部137的槽部1371進行引導,防止下板131及上板144的松動。

在驅動單元B中,在保持用電動機134的轉動軸1341固定有作為擺動連桿140的一端部的軸部1401。并且,利用以在連結部件135的一端部形成的孔部1351內可自由滑動的方式插入的階梯螺釘141,將擺動連桿140的擺動端部1402與連結部件135連結。另外,在連結部件135的另一端部所形成的孔部1352中,在通過凸輪板銷1361軸支撐的狀態(tài)下安裝有凸輪板連桿136。根據上述結構,通過與保持用電動機134的轉動軸1341的規(guī)定角度范圍內的轉動相伴的、擺動連桿140的擺動,連結部件135沿Y軸方向前后移動。并且,將連結部件135的前后移動向凸輪板連桿136進行傳動。

另外,在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分別插入有下板131的左銷1315和上板144的右銷1334,左銷1315和右銷1334分別在凸輪板連桿136的左孔部1362和右孔部1363中能夠滑動,利用止動部件143、143進行安裝。

由此,與保持用電動機134的轉動軸1341的轉動相伴的驅動力,經由凸輪板連桿136而傳動至左銷1315和右銷1334。并且,左銷1315 和右銷1334配置為分別利用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可向前后自由移動,因此其驅動力以使下板131和上板144(線保持器A)向前后相對地移動的方式傳動。

檢測單元C具備:狹縫板150,其固定于連結部件135;以及第1傳感器151和第2傳感器152,它們固定于縫紉機底座部21的內側,對有無與連結部件135一起進行移動的狹縫板150進行檢測。

狹縫板150固定于連結部件135,是與連結部件135一起進行前后移動的部件。狹縫板150具備:第1被檢測部1501,其在與第1傳感器151相對應的位置進出,通過第1傳感器151檢測該第1被檢測部1501的有無;以及第2被檢測部1502,其在與第2傳感器152相對應的位置進出,通過第2傳感器152檢測該第2被檢測部1502的有無。

第1傳感器151及第2傳感器152分別具備發(fā)光元件1511、1521和受光元件1512、1522,例如,作為發(fā)光元件而使用LED、作為受光元件而使用光傳感器。下面,將由發(fā)光元件輸出的發(fā)射光被受光元件受光的情況定義為OFF狀態(tài),將由發(fā)光元件輸出的發(fā)射光未被受光元件受光的情況定義為ON狀態(tài)而進行說明。

具體地說,伴隨狹縫板150的前后移動,在第1被檢測部1501遮擋第1傳感器151的發(fā)射光時,第1傳感器151檢測出第1被檢測部1501而成為ON狀態(tài),在未遮擋時第1傳感器151成為OFF狀態(tài)。并且,第1傳感器151將表示其是ON狀態(tài)還是OFF狀態(tài)的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裝置120。

同樣地,在第2被檢測部1502遮擋第2傳感器152的發(fā)射光時,第2傳感器152檢測出第2被檢測部1502而成為ON狀態(tài),在未遮擋時第2傳感器152成為OFF狀態(tài)。并且,第2傳感器152將表示其是ON狀態(tài)還是OFF狀態(tài)的檢測信號輸出至控制裝置120。

此外,在圖7、圖9、圖10中,在(A)俯視圖中利用虛線表示由發(fā)光元件輸出的發(fā)射光朝向受光元件的光路155,在(B)側視圖中利用點進行表示。

此外,對于檢測單元C,除了通過發(fā)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組合 進行位置檢測以外,也可以在保持用電動機134中設置編碼器,通過編碼器的角度檢測而進行位置檢測。

下面,說明上線保持裝置130的動作。

首先,參照圖5,說明從縫制開始前至縫制剛開始后的動作。

基于來自控制裝置120的初始位置信號,保持用電動機134使轉動軸1341繞圖中逆時針轉動規(guī)定角度。伴隨轉動軸1341的轉動,擺動連桿140以軸部1401為支點而進行擺動(參照圖7(A)中的箭頭L0)。另外,通過階梯螺釘141能夠滑動地安裝于擺動連桿140的連結部件135,伴隨擺動連桿140的擺動而向前側移動(前移動)(參照圖7(A)中的箭頭M0)。

軸支撐于連結部件135的凸輪板連桿136,伴隨連結部件135的前移動而作為整體進行前移動。

與凸輪板連桿136的右孔部1363結合的上板144的右銷1334伴隨凸輪板連桿136的前移動,沿引導部137的右孔部1374進行前移動而與右孔部1374的前壁相碰(抵接),成為右銷1334的前移動受到限制的狀態(tài)。此時,與右銷1334一體的上板144也進行前移動,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處。

同樣地,與凸輪板連桿136的左孔部1362結合的下板131的左銷1315伴隨凸輪板連桿136的前移動,沿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進行前移動。此時,對于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和右孔部1374來說,相對地,左孔部1373與右孔部1374相比形成在略微前方,因此,在上板144的右銷1334與右孔部1374的前壁相碰(抵接的狀態(tài))后,下板131的左銷1315以上板144的右銷1334為支點,沿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進行前移動。并且,左銷1315的前移動即下板131的前移動持續(xù)進行,直至下板131的貫通孔1312到達針板16的針孔161的正下方的規(guī)定的最前位置處為止,在到達規(guī)定的最前位置的時刻,通過由控制裝置120使保持用電動機134停止而使前移動停止。此外,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的前方向的長度形成為具有裕量的長度,以使得即使在左銷1315到達所述最前位置后也不與左孔部1373的前壁相碰,防止保持用電動機134的失調。

在下板131及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時,下板131的前銷1314和上板144的后銷1333彼此克服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而成為在Y軸方向上分離的狀態(tài)。此外,在該情況下,雖然通過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以使下板131的前銷1314和上板144的后銷133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式進行了預緊,但由于與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相比,保持用電動機134的驅動力較大,因此下板131能夠克服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而位于最前位置。

另外,在下板131及上板144位于最前位置時,下板131的貫通孔1312中的保持面1316與在上板144的前端部1331安裝的前端部件132的夾持面1325及凸起部1323的前端在Y軸方向上分離,貫通孔1312處于打開狀態(tài)。此時,貫通孔1312和針板16的針孔161成為上下重合的狀態(tài),縫制開始后的第一針的縫針11能夠貫通這些貫通孔1312及針板16的針孔161而進行上下移動。如上所示,將線保持器A位于縫針11的上下移動路徑上的位置,在以下的說明中稱為“初始位置”。在該初始位置,線保持器A成為不對上線進行保持或者不進行夾持的“放開狀態(tài)”。

而且,在該“初始位置”,檢測單元C的狹縫板150與連結部件135的前移動一起進行前移動,狹縫板150的第1被檢測部1501及第2被檢測部1502分別在第1傳感器151和第2傳感器152處位于非檢測位置,成為OFF狀態(tài)。

并且,如果線保持器A位于“初始位置”,則插入了上線U的縫制開始側的端部U0的第一針的縫針11,以貫通針孔161及貫通孔1312的方式進行上下移動。此外,上線U的端部U0,在縫針11下降時由釜機構的水平釜的尖端向下方拉出,然后,在縫針11上升時,如圖8所示,成為以在貫通孔1312中插入有上線U的端部U0的狀態(tài)而垂下的狀態(tài)。

下面,參照圖9,說明縫制開始后(第一針的縫針11的上下移動后)的上線保持裝置130的動作。

基于來自控制裝置120的中間保持位置信號,保持用電動機134使轉動軸1341繞圖中順時針以規(guī)定角度轉動。伴隨轉動軸1341的轉 動,擺動連桿140以軸部1401為支點進行擺動(參照圖9(A)中的箭頭L1)。另外,通過階梯螺釘141能夠滑動地固定于擺動連桿140的連結部件135,伴隨擺動連桿140的擺動而向后側移動(后移動)(參照圖9(A)中的箭頭M1)。

軸支撐于連結部件135的凸輪板連桿136伴隨連結部件135的后移動,作為整體進行后移動。

如果凸輪板連桿136開始后移動,則首先,通過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將上板144的后銷1333向下板131的前銷1314的方向進行拉拽,因此在上板144的右銷1334與引導部137的右孔部1374的前壁抵接的狀態(tài)下,僅下板131開始后移動。然后,如果下板131進行固定量的移動而停止,則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與上板144的凸起部1323的前端相比位于后方,成為貫通孔1312閉合的“中間保持位置”。

此外,該“中間保持位置”是僅下板131進行了后移動的狀態(tài),是指直至凸輪板連桿136的凸輪板銷1361、上板144的右銷1334、下板131的左銷1315,在與線保持器A(下板131、上板144)的長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配置為一列為止的期間的配置。在該期間中,保持用電動機134進行與“中間保持位置”相對應的規(guī)定角度的轉動。

而且,在該“中間保持位置”,檢測單元C的狹縫板150與連結部件135的后移動一起進行后移動,狹縫板150的第1被檢測部1501在第1傳感器151處位于檢測位置,成為ON狀態(tài)。另外,第2被檢測部1502在第2傳感器152處位于非檢測位置,成為OFF狀態(tài)。

從該“初始位置”向“中間保持位置”的下板131的移動,在天秤開始上升之前結束,在該“中間保持位置”,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夾持面1325不抵接,不對上線進行夾持或者保持。通過該狀態(tài),使由天秤向上方提起的上線U彎曲,施加了針對該上線U的提起的阻力。

通過施加上述阻力,從而能夠防止由天秤提起的上線U由于慣性力而松弛的情況,并且防止從線保持器A被拔出,另外,能夠將 從縫針11的眼孔起至上線U的縫制開始的端部U0為止的長度保持恒定。

下面,參照圖10,對在“中間保持位置”后,由線保持器A將上線U夾持并保持的前后的上線保持裝置130的動作進行說明。

從前述的“中間保持位置”起,保持用電動機134進行繞圖中順時針的轉動,使擺動連桿140進行擺動,通過與該擺動連桿140的擺動相伴的連結部件135的后移動,凸輪板銷1361、右銷1334、左銷1315,在與線保持器A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配置為一列。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螺旋彈簧139的預緊力以使下板131的前銷1314和上板144的后銷133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最接近的方式進行預緊。與其相伴,下板131的保持面1316和上板144的夾持面1325抵接(實際上由于隔著上線U而未完全接觸,成為接近抵接的狀態(tài)),如圖11所示,成為線保持器A對上線U進行夾持的“上線夾持位置”。

在該上線夾持位置中,線保持器A成為“夾持狀態(tài)”。

在成為“上線夾持位置”后,基于來自控制裝置120的退避位置信號,保持用電動機134使轉動軸1341繞圖中順時針以規(guī)定角度繼續(xù)轉動。伴隨轉動軸1341的轉動,擺動連桿140以軸部1401為支點進行擺動(參照圖10(A)中的箭頭L2)。另外,連結部件135伴隨擺動連桿140的擺動,向后側進行移動(后移動)(參照圖10(A)中的箭頭M2)。

接下來,基于來自控制裝置120的放開位置信號,保持用電動機134使轉動軸1341繞圖中順時針轉動規(guī)定角度。伴隨轉動軸1341的轉動,凸輪板連桿136向后方移動。

此時,凸輪板連桿136的左銷1315伴隨凸輪板連桿136的后移動,沿引導部137的左孔部1373進行后移動而與左孔部1373的后壁抵接,成為左銷1315的后移動被限制的狀態(tài)。

同樣地,右銷1334沿引導部137的右孔部1374進行后移動,在左銷1315與左孔部1373的后壁抵接后,也是僅右銷1334移動,成為下板131及上板144在前后分離的狀態(tài),成為貫通孔1312打開的狀態(tài)。此時,貫通孔1312與針板16的針孔161相比位于后方。

而且,貫通孔1312打開,線保持器A成為放開狀態(tài)。將該線保持器A成為開放狀態(tài)的位置設為“放開位置”。如前所述,在上線保持位置,控制裝置120進行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的切斷,因此線保持器A處于對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進行保持的狀態(tài),但通過成為放開狀態(tài),從而能夠將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放開,從線保持器A去除。

如上所述,上線保持裝置130構成為,通過前后的移動動作,能夠對上線U的縫制開始的端部U0的夾持狀態(tài)和放開狀態(tài)進行切換。

[吸引機構]

吸引機構110具備:未圖示的吸引吸嘴,其在縫紉機底座部21內,在位于放開位置的上線保持裝置130的線保持器A的下方配置;吸引泵114(參照圖3),其用于將吸引吸嘴內形成負壓;以及集塵收集器,其對從吸引吸嘴吸引的、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進行捕集。

通過該結構,能夠在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除后,從移動至放開位置的線保持器A對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進行吸引,回收至集塵收集器。

[殘留端切除機構]

如圖2所示,殘留端切除機構100設置于作業(yè)臺14中的兩處開口部。各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在通過切線裝置80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以及將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切斷后,在布料的背面殘留有殘留端的情況下,用于將殘留端切除得較短。

各個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具備:升降用氣缸102(參照圖3),其在作業(yè)臺14的開口部內能夠升降地配置可動切刀及固定切刀,使可動切刀及固定切刀升降;以及線切除用氣缸103(參照圖3),其執(zhí)行通過可動切刀進行的切斷動作。

而且,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在通常時為了不妨礙縫制而在比作業(yè)臺14的上表面低的位置等待,在殘留端的切除時,由進給機構60將布料的縫制開始端部或者縫制結束端部輸送至開口部,能夠使可動 切刀及固定切刀上升至接近作業(yè)臺14的上表面而進行殘留端的切除。

此外,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在落針位置的兩側設置兩臺,因此控制裝置120選擇與最后一針處的布料的縫制開始端部或者縫制結束端部接近的殘留端切除機構100而輸送布料,進行殘留端處理。

[縫紉機的控制系統(tǒng)]

如圖3所示,控制裝置120大致由下述部件構成:ROM 122,其存儲、儲存有控制用的各種程序;CPU 121,其按照這些各種程序進行各種運算處理;RAM 123,其作為各種處理中的工作存儲器使用;以及EEPROM 124,其儲存有各種縫制數據及設定數據。

而且,控制裝置120經由未圖示的系統(tǒng)總線、接口及驅動電路等,連接有下述等部件:縫針上下移動機構30的縫紉機電動機31及編碼器37;進給機構60的X軸電動機65、Y軸電動機66及升降用電動機64;切線裝置80的切線電動機83;殘留端切除機構100的升降用氣缸102及線切除用氣缸103;吸引機構110的吸引泵114;上線保持裝置130的保持用電動機134、第1傳感器151及第2傳感器152。

此外,作為升降用氣缸102及線切除用氣缸103,實際上是由控制裝置120對使它們工作的電磁閥進行控制,但在這里省略各電磁閥的圖示。

另外,控制裝置120連接有:操作輸入部125,其用于輸入與縫制相關的各種設定;以及作為縫制的執(zhí)行等的信號輸入單元的踏板126。

在操作輸入部125,例如,進行縫制圖案數據中的針數、落針位置、有無殘留端處理的執(zhí)行等各種命令的設定。

踏板126通過踏入而輸入縫制開始的指示。

[縫制時的線切斷控制]

基于圖12~圖14的動作說明圖及圖15的流程圖,對在縫制時控制裝置120進行的線切斷控制進行說明。

在進行縫紉機10的縫制動作時進行下述動作控制,即,讀入縫 制圖案數據,并且針對每一針使布料壓腳63移動至與縫制圖案對應的落針位置,形成按照規(guī)定的縫制圖案的線跡。

在這里,主要對在從上述縫制的開始至結束為止期間執(zhí)行的上線U及下線D的切斷動作的控制進行說明。

首先,如果通過踏板126輸入縫制的開始指示,則CPU 121使切線電動機83進行驅動而將可動切刀81定位于位置P3(步驟S1),使保持用電動機134進行驅動而使線保持器A移動至初始位置(步驟S3,圖12)。

由此,可動切刀81的貫通孔814位于針孔161的下方,能夠向該貫通孔814進行第一針的落針。

另外,線保持器A以開口狀態(tài)位于針孔161的下方,能夠進行向貫通孔1312的第一針的落針。

隨后,開始縫紉機電動機31的驅動(步驟S5),第一針的落針向可動切刀81的貫通孔814及線保持器A的貫通孔1312進行。并且,縫針11在布料K的下側,暫時形成上線U的線環(huán),但如果被水平釜的尖端捕捉到,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的前端部穿過可動切刀81的貫通孔814及線保持器A的貫通孔1312,成為向布料K的下側拉出而垂下的狀態(tài)。因此,上線U的線環(huán)消失,在第一針的落針位置不形成與下線D的打結。

然后,CPU 121根據編碼器37的輸出而求出主軸角度,對進行了第一針的落針的縫針11是否上升至針板16的上方進行判定(步驟S7)。例如,在將縫針11處于上止點時的主軸角度設為0°的情況下對主軸角度是否到達270°進行判定。

CPU 121繼續(xù)監(jiān)視直至到達上述主軸角度為止,如果到達,則通過保持用電動機134的驅動使線保持器A移動至中間保持位置(步驟S9)。

由此,上線U由線保持器A緩和地保持,相對于天秤的提起而施加滑動阻力。

另外,進給機構60使布料壓腳63移動至下一個落針位置,CPU121使可動切刀81移動至位置P2,以使得第二針的落針不向該可動 切刀81的貫通孔814進行,并且,縫針11不與可動切刀81發(fā)生干涉(步驟S11,圖13)。由此,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成為從針孔161穿過可動切刀81的貫通孔814而由線保持器A緩和地保持的狀態(tài)。

并且,CPU 121以處于天秤上止點的主軸角度使線保持器A移動至上線夾持位置(步驟S13)。由此,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成為由線保持器A夾持的狀態(tài)。

接下來,CPU 121對進行了第二針的落針的縫針11是否上升至針板16的上方進行判定(步驟S15)。隨后,CPU 121直至到達縫針11處于針板16的上方的主軸角度為止繼續(xù)監(jiān)視,如果到達,則使可動切刀81移動至位置P1(步驟S17,圖14)。

由此,插入至可動切刀81的貫通孔814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通過與固定切刀82的協(xié)同動作而被切斷。

隨后,CPU 121使線保持器A移動至放開位置(步驟S19)。由此,線保持器A的貫通孔1312打開得較大,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從保持狀態(tài)被放開。

隨后,CPU 121使吸引機構110的吸引泵114工作,從吸嘴對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進行吸引并回收(步驟S21)。

然后,縫紉機10按照縫制圖案數據而形成縫制圖案。隨后,CPU 121對由縫制圖案數據規(guī)定的最后一針的落針是否完成并到達縫針11處于針板16的上方的主軸角度進行判定(步驟S23)。

隨后,如果主軸角度到達規(guī)定位置,則CPU 121進行在使位于位置P1的可動切刀81前進移動至位置P4之后再次通過后退轉動而返回位置P1的動作(步驟S25)。

由此,從針孔161垂下的上線U的縫制結束端部的布料側的部分和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被分選出并被切斷。

隨后,CPU 121使縫紉機電動機31的驅動停止(步驟S27)。

并且,在縫制圖案數據中,對是否存在執(zhí)行殘留端切除的設定進行判定(步驟S29),在沒有設定執(zhí)行的情況下,直接結束縫制。

另一方面,在設定了執(zhí)行殘留端切除的情況下,通過進給機構 60使布料K的縫制開始位置和縫制結束位置依次移動至殘留端切除機構100的正上方,并且,使升降用氣缸102和線切除用氣缸103工作,執(zhí)行縫制開始位置處的上線U的殘留端的切除和縫制結束位置處的上線U及下線D的殘留端的切除(步驟S31)。

隨后,結束縫制。

[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技術效果]

在縫紉機10中,控制裝置120對上線保持裝置130進行控制,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后且第二針的落針前進行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的保持動作,對切線裝置80進行控制,以使得在第二針的落針后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因此能夠避免切斷后變短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從布料K的第一針的落針位置拔出,并且將在布料K產生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變短。而且,由此,能夠實現縫制品質的提高。

另外,由于在第二針的落針后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因此能夠避免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被縫入線跡,能夠實現縫制品質的提高。

另外,在縫紉機10中,切線裝置80具備:可動切刀81,其進行由前進和后退構成的往復動作;固定切刀82,其通過與該可動切刀81的協(xié)同動作而將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切斷;以及切線電動機83,其向可動切刀81施加往復動作,可動切刀81具有:分線部811,其在前進時對上線U的布料側的部分及下線D、和上線的成為縫針側的部分進行分線;以及刃部812,其在后退時進行切斷,控制裝置120對切線電動機83進行控制,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前,使可動切刀81的刃部812在針孔161的前進方向下游側(位置P3)等待,在第二針的落針后使可動切刀81的刃部812后退移動至固定切刀82(移動至位置P2)。

由此,通過用于將上線U及下線D的縫制結束端部切斷的切線裝置80還能進行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切斷,能夠減少裝置的結構,能夠實現縫紉機的制造成本的減少。

另外,對已有的縫紉機的切線裝置保持不變或進行最小限的改 造,就能夠用于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的切斷。

另外,切線裝置80的可動切刀81具有貫通孔814,在貫通孔814的開口緣部形成有刃部812,控制裝置120對切線電動機83進行控制,以使得在第一針的落針前,使可動切刀81在貫通孔814和針孔161重合的位置P3的位置處等待,因此能夠預先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保持于貫通孔814的內側,能夠更可靠地將縫制開始端部切斷。

另外,縫紉機10具備:進給機構60,其沿針板16的上表面使布料K移動;以及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其設置于針板16的周圍,將從布料K垂下的上線U及下線D的端部切除,因此能夠在縫制后通過進給機構60將布料K輸送至殘留端切除機構100,將由于切線裝置80的切斷而變短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進一步切除,能夠將上線的縫制開始端部進一步變短。

另外,縫紉機10具備吸引機構110,該吸引機構110對從布料K切斷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進行回收,因此不需要關于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的處理作業(yè),能夠實現縫制作業(yè)的高效化。

[上線保持裝置的其他例子]

將上線保持裝置的其他例子在圖16~圖18中示出。該上線保持裝置130A與前述的上線保持裝置130相比,僅下板131的前端部分的構造不同,關于其他部分及其他部件,與上線保持裝置130相同,因此對相同部分標注相同標號并省略說明,僅對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在該上線保持裝置130A的下板131A,在其前端部取代沿Y軸方向的長方形狀的貫通孔1312,而形成有朝向前方(縫針上下移動路徑側)開放的コ字狀部1312A,并且,在下板131A的前端部裝備有作為開閉體的開閉板171A,該開閉板171A能夠將コ字狀部1312A的開放端閉塞。此外,關于下板131A中的除了這些以外的構造,與下板131相同。

上述開閉板171A是將開口部朝向左方的大致U字狀的轉動部 件,在其右后端部通過階梯螺釘172A繞Z軸能夠轉動地支撐于下板131A。關于開閉板171A,分別在其前端部設置有向左方延伸出的開閉腕1711A,在其后端部設置有向左方延伸出的輸入腕1712A。

開閉腕1711A和輸入腕1712A均能夠以階梯螺釘172A為中心一體地向前后轉動,通過在與下線131A之間架設的彈簧173A的張力,將向后方的轉動力輸入至輸入腕1712A的轉動端部。因此,也同時將向后方的轉動力輸入至開閉腕1711A。

開閉腕1711A配置為將コ字狀部1312A的開放的前側部分閉塞,在線保持器A位于初始位置時,受到彈簧173A的張力而維持將コ字狀部1312A閉塞的位置。而且,在線保持器A位于初始位置時,下板131A的コ字狀部1312A和開閉板171A的開閉腕1711A形成矩形的框狀。即,通過コ字狀部1312A和開閉體171A而構成線捕捉部。而且,下降時(下止點)的縫針11松散插入在該線捕捉部的上述矩形的框內,在該框中隔開間隔包圍著該縫針的周圍。

另外,上述開閉腕1711A在線保持器A位于初始位置時,開閉腕1711A的后端面從前端部件132的夾持面1325分離得較大,在中間保持位置處開閉腕1711A的后端面以相對于前端部件132的夾持面1325隔著一定間隙的狀態(tài)接近。即,在該狀態(tài)下,使由天秤向上方提起的上線U彎曲,施加針對該上線U的提起的阻力。

并且,開閉腕1711A在線保持器A位于上線夾持位置時,成為開閉腕1711A的后端面與前端部件132的夾持面1325抵接或者進一步接近的狀態(tài),成為能夠夾持上線U的狀態(tài)。

另外,在開閉板171A的輸入腕1712A設置有凸起部1713A,該凸起部1713A在線保持器A從上線夾持位置變?yōu)榉砰_位置時,通過下板131A的后退移動而與引導部137的前端部抵接,通過該凸起部1713A的抵接而使開閉板171A的開閉腕1711A及輸入腕1712A向前方轉動(參照圖17、圖18)。

由此,對下板131A的コ字狀部1312A進行閉塞的開閉板171A的開閉腕1711A,將コ字狀部1312A開放。

此外,通過控制裝置120進行的對上線保持裝置130A的動作控 制與前述的對上線保持裝置130的動作控制相同。即,基于各傳感器151、152的檢測,以相同的條件、相同的定時以相同方式對保持用電動機134進行控制。

如上所述,在上線保持裝置130A,在下板131A取代貫通孔1312而形成コ字狀部1312A,由開閉板171A閉塞而構成框狀,進行在放開時使開閉板171A向前方轉動而將コ字狀部1312A的前方開放的控制。

具有貫通孔1312的下板131,在上線U纏繞在貫通孔1312的前側部分的情況下,由于貫通孔1312的周圍是連續(xù)的,因此有可能導致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在吸引時被纏繞而無法取下來,但對于該上線保持裝置130A,在下板131A處開閉板171A從コ字狀部1312A分離而成為開放狀態(tài),因此容易將纏繞著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從開閉腕1711A去除,能夠更可靠地對切除后的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U1進行吸引。

[其他]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電子循環(huán)縫制縫紉機進行了例示,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對于具備切線裝置的其他形式的縫紉機,也能夠應用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的控制。

另外,作為釜機構50,對具備水平釜的釜機構進行了例示,但釜的種類也可以是其他任何種類。

另外,對切線裝置80的可動切刀81繞垂直軸轉動的結構進行了例示,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是具備直線式的可動切刀、或繞水平軸轉動的可動切刀的切線裝置,也能夠應用將上線U的縫制開始端部切斷的控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自治县| 武胜县| 昭觉县| 昌宁县| 金川县| 阜平县| 泽库县| 苍溪县| 娱乐| 双城市| 惠来县| 玉树县| 同心县| 阆中市| 诏安县| 涞水县| 汉源县| 长阳| 荔波县| 通山县| 枞阳县| 海伦市| 饶平县| 罗平县| 通化市| 伊宁县| 芒康县| 酒泉市| 荃湾区| 万年县| 报价| 河曲县| 洛南县| 荔波县| 密云县| 潍坊市| 万州区| 咸宁市| 万年县| 宜兰市|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