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熨斗,特別涉及一種熨斗的底板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660791U于2010年12月1日公開了一種電熨斗,具體公開了包括殼體、底板,殼體內部設置有水箱,底板上設置有汽化室和感溫元件,所述水箱內設有噴射腔、以及將噴射腔內的水噴射至汽化室內產(chǎn)生蒸汽的噴水機構,噴水機構底部依次配合設置有隔熱板和導水膠墊,所述隔熱板和導水膠墊之間配合形成將噴射腔內的水噴射至汽化室的導水通路,所述導水通路的出水處至少有兩個出水口,與之對應的,所述汽化室上也設置有至少兩個與所述出水口連通的入水口。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424038B于2011年12月28日公開了一種蒸汽熨斗,具體公開了包括熨斗外殼;水箱;底板化汽室;泵身,其形成于水箱上部,具有上端敞口外沿,外沿周向設置有二個凹槽,中部為筒狀壁,底壁上設有自水箱引水的進水管、向底板化汽室導水的第一出水管和直接向外界噴水的第二出水管;泵棍,其位于泵身上部,上端與一控制鈕固定連接,下端與一導桿可軸向相對運動、且可傳遞扭矩地連接,泵棍下端固定有滑行于泵身筒狀壁內的泵拍,泵棍上端設有可分別陷入所述二個凹槽或搭在所述上端敞口外沿的一凸肩;調節(jié)桿,自上而下包括導桿、可對所述進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有選擇地密封的選擇密封部及蒸汽軸三部分,蒸汽軸穿過泵身底壁且下端設有落水槽;泵棍與選擇密封部上表面之間置有一彈性件;蒸汽嘴,固定在水箱底部和底板化汽室之間,其設有連通水箱與底板化汽室的內孔,所述內孔直徑與蒸汽軸直徑相同,在該內孔上段的周向一部分開有切槽。
由上述檢索文件公開的現(xiàn)有熨斗可知,現(xiàn)市面上的熨斗大多是只在底板前端設置單點下水的結構,在中高功率使用蒸汽功能時,由于底板只有前端的下水點,后端的熱量往往利用不上,導致前后熱量不均勻,且成熱量損失。
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蒸汽量大、利用率高、下水速度快、效率高的熨斗的底板結構,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熨斗的底板結構,包括底板組件和發(fā)熱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組件包括配合裝配的底板和底板上蓋,彼此形成有蒸氣室;所述底板上蓋上設有兩個以上且分別連通蒸氣室前后端的下水孔。本結構通過設置多個下水孔,下水孔可同步下水,有效提高下水速度,而且水在同一蒸氣室內變成蒸汽,較傳統(tǒng)結構蒸汽量更大,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所述底板上設有若干連通蒸氣室的蒸汽孔,蒸汽最終從蒸汽孔排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所述蒸汽室包括相互連通的儲水腔和輸汽腔,下水孔連通儲水腔,蒸汽孔連通輸汽腔。水體從下水孔進入蒸氣室,并儲存在儲水腔內,防止直接從蒸汽孔溢出,工作中,產(chǎn)生的蒸汽進入輸汽腔,且從蒸汽孔排出,本蒸氣室的結構有效確保水體的儲存和蒸汽的輸送,結構簡單合理。
所述發(fā)熱元件為U形或V形的發(fā)熱管,其固定于底板上。發(fā)熱元件的形狀與底板配合,使整體結構更緊湊,整體性更強。
為配合發(fā)熱元件,使產(chǎn)生蒸汽效果更好,所述儲水腔設置于發(fā)熱元件內側;所述輸汽腔呈U形或V形設置,且包圍于發(fā)熱元件外側,輸汽腔的一端或兩端連通儲水腔。
為配合輸汽腔,若干蒸汽孔整體呈U形或V形布置于底板上。
所述下水孔連接機械滴落式輸水結構或水泵式輸水結構,除以上兩種下水方式外,也可使用其他方式,其不局限于以上結構。
所述底板上設有頂部開口的腔體,底板上蓋配合封閉該腔體的頂部開口,以形成封閉的蒸氣室;下水孔設置兩個,且分別置于底板上蓋的前后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板上蓋的前后端分別設置下水孔,提高了下水量,進而提高了蒸汽量,其最大的蒸汽量比傳統(tǒng)的熨斗增加了5g/min以上,有效解決了熨斗長期蒸汽工作中,而造成的燒保險絲的技術問題。具體是在底板上蓋上設置兩個下水孔,并同時通過兩下水孔下水,水體在一蒸氣室內變成蒸汽,最后統(tǒng)一從蒸汽孔排出,實現(xiàn)整個工作過程。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蒸汽量大、利用率高、下水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下水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工作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工作狀態(tài)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6,本熨斗的底板結構,包括底板組件和發(fā)熱元件2,其中,所述底板組件包括配合裝配的底板1和底板上蓋3,且彼此形成有蒸氣室a;所述底板上蓋3上設有兩個分別連通蒸氣室a前后端的下水孔3.1。本結構通過于底板上蓋3上設置兩個下水孔3.1,且下水孔3.1可同步下水,有效提高下水速度,而且水在同一蒸氣室a內變成蒸汽,較傳統(tǒng)結構蒸汽量更大,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具體比傳統(tǒng)熨斗的蒸汽量增加5g/min,解決了熨斗因長期蒸汽工作中,而造成的燒保險絲的技術問題。
進一步說,所述底板1上設有若干連通蒸氣室a的蒸汽孔1.1,蒸汽最終從蒸汽孔1.1排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進一步說,所述蒸汽室a包括相互連通的儲水腔a1和輸汽腔a2,下水孔3.1連通儲水腔a1,蒸汽孔1.1連通輸汽腔a2。水體從下水孔3.1進入蒸氣室a,并儲存在儲水腔a1內,防止其直接從蒸汽孔1.1溢出,導致漏水現(xiàn)象。工作中,產(chǎn)生的蒸汽進入輸汽腔a2,且從蒸汽孔1.1排出,本蒸氣室a的結構有效確保水體的儲存和蒸汽的輸送,結構簡單合理。
進一步說,所述發(fā)熱元件2為U形發(fā)熱管,其固定于底板1上。發(fā)熱元件2的形狀與底板1配合,使整體結構更緊湊,整體性更強。
進一步說,為配合發(fā)熱元件2,使產(chǎn)生蒸汽效果更好,所述儲水腔a1設置于發(fā)熱元件2內側,有效提高蒸汽的發(fā)生效率;所述輸汽腔a2對應發(fā)熱元件2呈U形設置,且包圍于發(fā)熱元件2外側,輸汽腔a2兩端連通儲水腔a1,使蒸汽可在輸汽腔a2和儲水腔a1之間活動。
進一步說,為配合輸汽腔a2,若干蒸汽孔1.1整體呈U形布置于底板1上。
進一步說,所述下水孔3.1連接機械滴落式輸水結構或水泵式輸水結構,除以上兩種下水方式外,也可使用其他方式,其不局限于以上結構。
進一步說,所述底板1上設有頂部開口的腔體,底板上蓋3配合封閉該腔體的頂部開口,以形成封閉的蒸氣室a;下水孔3.1設置兩個,且分別置于底板上蓋3的前后端。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