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油水分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石油為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工業(yè)發(fā)展,石油需求量激增,人們對石油的探索由區(qū)域開展擴大到世界范圍。但是在開采、存儲、運輸和使用等過程中由于突發(fā)問題導致石油以多種形式進入江河湖泊。石油帶來的污染逐漸成為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海上原油泄漏,不僅隔絕覆蓋區(qū)域的氧氣,導致海洋生物死亡,含油污水還威脅水生生物生存,致使水質惡化,一方面打亂了當?shù)厣镦?,危害生物生存發(fā)展;另一方面,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加劇了化石資源的枯竭速率。因此廢油的分離以及重復利用受到人們的重視。設計相應的設備,開發(fā)合適的方法以便簡單高效地實現(xiàn)油水分離,降低含油廢水的危害,實現(xiàn)能源的重復利用是追求以及要實現(xiàn)的目標。
殼聚糖(cs)是甲殼素脫乙酰基后得到的衍生物,分子結構類似于纖維素,是一種白色無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澤的固體,無臭、無毒、無味,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吸濕和保濕性。研究表明,cs來源比較廣泛,可以從海洋食品、工業(yè)的廢棄物中獲得,是可再生和自然界唯一存在的堿性多糖;同時c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種綠色無污染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醫(yī)藥衛(wèi)生、產(chǎn)品包裝等領域。但是cs本身也存在缺點,在酸性條件下,氨基的質子化使其成為高正電荷密度的線形聚電解質,溶解度小、粘度高,難于電紡,因此常用共混法來改善其可紡性,目前能與cs混紡的聚合物主要有聚乙烯醇(pva)、聚氧乙烯(peo)、聚乳酸(pla)等。但cs與pva或peo混紡得到的納米纖維易溶于水,無法應用于油水分離;而pla是以植物淀粉為原料,經(jīng)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良好的機械和物理特性,易于加工、成型的特點。由于pl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酯鍵,為疏水性物質,使得cs/pla纖維在油水分離領域的應用成為可能。
中國專利文件cn103866492a公開了一種高效油水分離復合纖維膜及其制備方法。該纖維膜主要以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己內酯等疏水性聚合物作為主要原料,將其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形成聚合物溶液,在制備過程中加入疏水性納米粒子,混合均勻后通過靜電紡絲法將混合溶液進行電紡,制備得到由微納復合結構纖維構成的無紡布狀纖維膜材料。該發(fā)明的微納復合結構電紡纖維膜在空氣中具有超疏水/超親油的性質,對油的接觸角接近0°,對油具有優(yōu)異的吸附性能。但該方法制備的纖維膜孔隙不可控,紡絲液中加入疏水性納米粒子難免存在分散不均勻的缺點;且使用疏水性聚合物,成本較高,不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要求。
中國專利文件cn104313796a公開了一種油水分離用纖維膜的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通過調節(jié)單體配比和控制懸浮聚合工藝條件合成具有優(yōu)異靜電紡可紡性的共聚物,并通過調控溶液組成、加工參數(shù)和環(huán)境溫濕度條件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將共聚物溶液紡制成孔徑均勻且小、孔隙率高、通量大、極疏水親油的纖維膜。但該制備方法工藝繁瑣,成本較高,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
目前處理含油廢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學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瘜W法受條件限制比較多,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或者引起其它污染;物理法主要有撇油器法、吸油材料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過濾法,主要應對于大規(guī)模漏油事故,不適于汽油等輕質油,存在成本高等問題;生物法受環(huán)境制約,不利于控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所以提出本發(fā)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及其制備方法。利用靜電紡絲法制備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通過調節(jié)接收網(wǎng)的目數(shù),來控制纖維之間的孔隙,工藝簡單、成本低、綠色無污染、便于應用。所制備的納米纖維膜對油的分離效率比較高,分離速率較快,分離效果好,可重復利用,穩(wěn)定性好,對不同ph值的油水混合物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分離效率。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該納米纖維膜由納米纖維組成,所述納米纖維是cs和pla的復合物,納米纖維之間的孔隙大小為0.5-5μm,納米纖維的直徑為200-800nm。所述納米纖維之間的孔隙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目數(shù)的不銹鋼接收網(wǎng)調節(jié)。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納米纖維之間的孔隙大小為1-3μm,納米纖維的直徑為200-500nm。
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在25-40℃下,將pla溶解到溶劑中,得pla溶液;
(2)在室溫下,將cs溶解到溶劑中,得cs溶液;
(3)在室溫下,將步驟(1)得到的pla溶液與步驟(2)得到的cs溶液混合,得混合液;加入無水乙醇,攪拌3-5h,得到均一的溶膠紡絲液;
(4)將步驟(3)制得的溶膠紡絲液進行靜電紡絲,經(jīng)剝離、干燥,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的pla為干燥后的左旋pla。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的溶劑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或四氫呋喃中的一種。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的溶劑為三氯甲烷。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pla溶液中,pla的質量濃度為0.001-0.1g/ml。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溶劑為乙酸、鹽酸、磷酸或硝酸中的一種。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溶劑為質量濃度為90%的乙酸水溶液。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cs溶液中,cs的質量濃度為0.4-10%。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3)中,pla溶液與cs溶液以(7-9):(1-3)的質量比混合。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3)中混合液與無水乙醇的質量比(3-10):(1-3)。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4)中靜電紡絲條件為: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率為0.1-4ml/h,外加電場為15-30kv,紡絲接收板與電極的距離為15-30cm,紡絲溫度為15-35℃,所述紡絲接收板是目數(shù)為0-100目的不銹鋼接收網(wǎng)。使用不同目數(shù)的不銹鋼網(wǎng)接收,來調節(jié)纖維之間的孔隙。
優(yōu)選的,所述紡絲接收板是目數(shù)為10-50目的不銹鋼接收網(wǎng);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紡絲接收板是目數(shù)為10-30目的不銹鋼接收網(wǎng)。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并通過改變接收網(wǎng)目數(shù)的方式來制備纖維間不同孔隙的cs/pla納米纖維膜,來提高油通量。在紡絲過程中,針頭連接著高壓正極,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器連接著負極,溶膠通過針頭在電場力作用下被拉伸成纖維。使用不銹鋼板作為接收器時,獲得的纖維呈無紡布狀,纖維隨機分布,纖維間排列雜亂無章而且比較密實,油滲透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使用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器,不銹鋼網(wǎng)網(wǎng)格良好的導電性使得纖維會優(yōu)先沉積到網(wǎng)格上,然后逐漸填充網(wǎng)格間的空隙,纖維會依據(jù)不銹鋼網(wǎng)的形狀,形成經(jīng)緯分明的纖維膜。不同目數(shù)的不銹鋼網(wǎng),網(wǎng)格間的空隙大小不同,導致空隙中纖維之間的孔隙不同,不銹鋼網(wǎng)網(wǎng)格間的空隙越大,納米纖維間的孔隙也就越大,纖維的密集度越小,縮短了油滲透需要的時間,進而提高油通量。本制備方法成本低廉,使用綠色易得的原料,制作工藝簡單;且應用簡便,材料對環(huán)境友好,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2.pla中有大量不飽和酯鍵,是疏水材料,pla與cs混紡,可改善cs的親水性,獲得疏水親油性纖維,因此所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能應用于油水分離領域。
3.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對油的分離效率比較高,無論是分離油水分層的液體還是油包水的乳液,分離速率快,分離效果好,對煤油、汽油、柴油、苯乙烯和花生油等均有很好的分離效果,分離效率都能達到98%以上(纖維膜本身會吸附少量的油,所以未能達到100%)。該納米纖維膜可重復利用,穩(wěn)定性比較好,對不同ph值的油水混合物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分離效率;納米纖維膜進行油水分離循環(huán)25次,仍能保持穩(wěn)定的分離效率和油通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3中以30目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板得到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光學顯微照片和掃描電鏡照片圖;其中,圖a為光學顯微照片,圖b為掃描電鏡照片。
圖2為實施例4中以20目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板得到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光學顯微照片和掃描電鏡照片圖;其中,圖a為光學顯微照片,圖b為掃描電鏡照片。
圖3為實施例4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滴加水和柴油之后的光學照片;其中,圖a為滴加水之后的光學照片,圖b為滴加柴油之后的光學照片。
圖4為實施例4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與水和柴油的接觸角的圖片;其中,圖a為與水的接觸角圖片,圖b為與柴油的接觸角圖片。
圖5為實施例4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與不同ph值水的接觸角以及不同ph值水和柴油混合物的油通量和分離效率的圖片;圖a為納米纖維膜對于不同ph值水的接觸角圖,圖b為不同ph值的水和柴油混合物的分離效率與油通量圖。
圖6為試驗例1中用于分離油與水的實驗裝置與實驗效果照片;其中,1為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放置位置,2為油與水的混合物,3為分離后的水,4為分離后的油。
圖7為試驗例2中柴油和水混合物分離循環(huán)25次的分離效率和油通量圖;其中,圖a為循環(huán)25次的分離效率圖,圖b為循環(huán)25次的油通量圖。
圖8為試驗例3中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對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離效率圖。
圖9為試驗例4中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對花生油/水混合物的油通量和分離效率的對比圖;圖a為油通量對比圖,圖b為分離效率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限于此。
同時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yè)途徑獲得。
以下實施例中,所用的pla均為左旋pla,cs脫乙酰度為95%以上。
實施例1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下,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20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率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不銹鋼板(0目),經(jīng)從接收板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實施例2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下,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20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度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40目不銹鋼網(wǎng),經(jīng)從不銹鋼網(wǎng)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實施例3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下,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20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度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30目不銹鋼網(wǎng),經(jīng)從不銹鋼網(wǎng)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圖1為本實施例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光學顯微照片a和掃描照片b。由圖1可知,本發(fā)明制備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的平均直徑為276nm,纖維之間的孔隙大小平均為1.21μm。
實施例4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下,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20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度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20目不銹鋼網(wǎng),經(jīng)從不銹鋼網(wǎng)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圖2為本實施例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光學顯微照片a和掃描電鏡照片b。由圖2可知,本發(fā)明制備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的直徑平均為467nm,纖維之間的孔隙大小平均為2.73μm。
圖3為本實施例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滴加水和柴油之后的光學照片;其中,圖a為滴加水之后的光學照片,圖b為滴加柴油之后的光學照片。由圖3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具有疏水親油性。
圖4為本實施例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與水的接觸角和柴油的接觸角的圖片;其中,圖a為與水的接觸角圖片,圖b為與柴油的接觸角圖片。由圖4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與水的接觸角較大,與柴油的接觸角較小,具有很好的疏水親油性。
圖5為本實施例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與不同ph值水的接觸角以及不同ph值水和柴油混合物(柴油與水的體積比為9:1)的油通量和分離效率的圖片;圖a為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對于不同ph值水的接觸角圖,圖b為不同ph值水和柴油混合物的油通量與分離效率圖。由圖5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納米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的耐酸堿性比較好,即使不同ph值水在纖維膜表面也能保持水珠狀,說明它的疏水性比較穩(wěn)定。利用本實施例制備的納米纖維膜處理不同ph值柴油和水混合物能保持穩(wěn)定的分離效率和油通量,纖維膜對環(huán)境的適用性比較廣泛。
實施例5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下,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20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度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10目不銹鋼網(wǎng),經(jīng)從不銹鋼網(wǎng)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實施例6
室溫下,將0.2gcs溶于10g90%的乙酸溶液中,得cs溶液;在30℃,將0.1gpla溶于10ml三氯甲烷中,得pla溶液。室溫下,取3gcs溶液加入到9gpla溶液中,滴加4g無水乙醇,攪拌4h,得均一的溶膠紡絲液;將溶膠紡絲液注入靜電紡絲設備中,在25℃,電壓15kv,溶膠紡絲液的噴出速度為2ml/h,紡絲接收板與電極距離為15cm的條件下靜電紡絲,所用接收板為50目不銹鋼網(wǎng),經(jīng)從不銹鋼網(wǎng)上剝離、80℃干燥24h,即得孔隙可控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
試驗例1
利用圖6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油水分離實驗。將實施例1-6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夾在夾具中間1處,將柴油與水的混合物2(柴油與水的體積比為9:1)倒入裝置中。柴油浸潤納米纖維膜后,在重力作用下通過纖維進入下方的錐形瓶中,同時水被阻攔在纖維膜上端,得到分離后的柴油與水,實現(xiàn)分離柴油和水的目的,如圖6中分離后的水3和油4所示。
試驗例2
將實施例5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采用試驗例1的裝置來分離柴油/水混合物(柴油與水的體積比為9:1),為測纖維膜油水分離的穩(wěn)定性,測試油水分離循環(huán)25次的分離效率和油通量。結果如圖7所示,其中,圖a為循環(huán)25次的分離效率,圖b為循環(huán)25次的油通量。
分離效率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m0和m1分別為油分離前和分離后的質量;η為分離效率。
油通量的計算方法為:
其中,v為分離的油的體積(l),a是納米纖維膜的面積(m2),t為分離時間(h),f為油通量(l·m-2h-1)。
由圖7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分離效率達到98%以上(纖維膜本身也會吸附少量的油,所以未能達到100%),說明其具有良好的疏水親油性,分離效果比較好;對柴油的油通量能達到800l·m-2h-1以上,說明其具有較快的分離速率;并且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進行油水分離循環(huán)25次后,仍能保持穩(wěn)定的分離效率和油通量,說明其可重復利用,自身穩(wěn)定性比較好。
試驗例3
將實施例5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采用試驗例1的方法,分別對煤油/水混合物、柴油/水混合物、汽油/水混合物、苯乙烯/水混合物和花生油/水混合物進行油水分離,測試其油水分離效率;其中,油與水的體積比為9:1,結果如圖8所示。
由圖8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對不同的油水混合物的分離效率都能達到98%以上,說明其對不同的油水混合物具有很好的分離效果。
試驗例4
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5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膜采用試驗例1的方法來分離花生油/水混合物(花生油與水的體積比為9:1),測試油水分離效率和油通量,結果如圖9所示。由圖9可知,本發(fā)明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對油和水的分離效率都比較高,但是分離速率差別比較明顯。實施例1中使用0目的不銹鋼板作為接收器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對花生油的油通量僅為28.34l·m-2h-1,而實施例5中使用10目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器制備的cs/pla納米纖維對花生油的油通量為511.52l·m-2h-1,分離速率幾乎提高了18倍。說明使用較大孔隙的不銹鋼網(wǎng)作為接收器來制備的cs/pla油水分離納米纖維能更加快速高效的處理油水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