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晾衣架,尤其涉及一種雙吸盤墻壁晾衣架。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晾衣架需要掛在桿狀物或者繩索上才能使用,現在的室內的墻壁幾乎沒有掛鉤或者繩索等能夠直接掛晾衣架的東西,因此傳統(tǒng)的晾衣架在室內使用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墻壁晾衣架,其能直接在光滑的墻壁上使用晾曬衣服。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吸盤墻壁晾衣架,其結構包括衣架框、衣架桿、橫桿和吸盤;所述衣架框呈矩形的框架結構,所述衣架框的上方設有衣架桿;所述衣架桿呈豎直方向的桿狀結構;所述衣架桿與所述衣架框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衣架桿上設有橫桿,所述橫桿設有兩個,所述橫桿與所述衣架桿相互垂直;所述橫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衣架桿上,所述橫桿的另一端設有吸盤。
所述橫桿與所述衣架桿之間通過轉軸的方式連接,所述橫桿能相對所述衣架桿轉動一定的角度。
所述衣架框能繞所述衣架桿的軸向轉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因為橫桿的一端設有吸盤,所以能吸附在墻壁上,又因為橫桿設有兩個,所以本晾衣架能平穩(wěn)地吸附在墻壁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晾曬衣服時吸附在墻壁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其結構包括衣架框1、衣架桿2、橫桿4和吸盤3;衣架框1呈矩形的框架結構,衣架框1的上方設有衣架桿2;衣架桿2呈豎直方向的桿狀結構;衣架桿2與衣架框1在同一平面上;衣架桿2上設有橫桿4,橫桿4設有兩個,橫桿4與衣架桿2相互垂直;橫桿4的一端固定在衣架桿2上,橫桿4的另一端設有吸盤3。
橫桿4與衣架桿2之間通過轉軸的方式連接,橫桿4能相對衣架桿2轉動一定的角度。
衣架框1能繞衣架桿2的軸向轉動。
本發(fā)明是這樣使用的:如圖3所示,將衣服6掛在衣架框1上然后將橫桿3上的吸盤4吸附在墻壁6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