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的利用裝置。
現(xiàn)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一般是獨立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未能與房屋建筑融為一體。例如太陽能熱水器,由集熱板收集太陽熱能,并由熱管傳導熱能供人類使用。又如將太陽能光電池置于建筑物屋頂,將太陽光轉換成電能,供人類使用。這種裝置與建筑物分離,占地面積大,外形不美觀,還由于成本相當高,給商業(yè)性普及應用帶來重重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與建筑物屋頂和墻壁結合成一體,為人類利用太陽能開辟了新型、實用、美觀和低成本的途徑。
本實用新型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的技術方案太陽能光電板中心的光電池板在面向太陽一側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透明平面薄板粘接在一起,在面向建筑物一面則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剛性平板粘接在一起,太陽能光電板上有連接件。
上述透明平面薄板是鋼化玻璃、氟碳樹脂薄膜或聚碳酸脂薄膜。
上述鋼性平板是涂層金屬板、金屬幕墻、聚脂復合材料板或鋼化玻璃板。
上述連接件是條形龍骨和剛性平板四邊的連接板,其縫隙之間填泡沫條。
連接件也可以是框架形龍骨。
上述龍骨與連接板之間是螺釘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以與建筑物屋頂連接,也可以與建筑物墻壁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光電池以新型建材為基材和表層,節(jié)省成本,新型建材以光電為主導,延伸了功能。這樣使建筑物增加了自身發(fā)電功能,不僅解決了無電、缺電地區(qū)的電力供應,且可以減少城市建筑物中對電網(wǎng)的電力需求;節(jié)省了太陽能光電系統(tǒng)的占地面積,為城市中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可能;美化了建筑物;為新型光電建筑材料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途徑。適用于建筑物的屋頂和墻壁。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一示意圖;如
圖1所示,光電建筑系統(tǒng)是將太陽能光電板11固定在建筑12上的裝置,其中太陽能光電池板1,在面向太陽一側通過透光絕緣粘合劑層2與透明平面薄板3粘接在一起,在面向建筑物一面則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4與剛性平板5粘接在一起,太陽能光電板由連接件與建筑連接起來。透明絕緣粘合劑層是EVA膠。連接件的實施例連接件是與建筑物連接的條形龍骨6和剛性平板四邊的連接板7,其縫隙之間填泡沫條8。龍骨與連接板之間是螺釘9、10連接。連接件實施例2可采用將太陽能光電板作成扣板,其扣邊與龍骨連接。連接件實施例3是用框架形龍骨,鑲嵌太陽能光電板。
圖3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二示意圖;其中透明平面薄板是鋼化玻璃11,而剛性平板是涂層金屬板12。
圖4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三示意圖;透明平面薄板是鋼化玻璃11,而剛性平板是TPT聚脂復合材料板15。
圖5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四示意圖;其透明平面薄板是氟碳樹脂薄膜13,而剛性平板是涂層金屬板12。
圖6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五示意圖;其透明平面薄板是氟碳樹脂薄膜13,而剛性平板是鋼化玻璃板11。
其透明平面薄板是聚碳酸脂薄膜14,而剛性平板是涂層金屬板12。
圖8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六示意圖;其透明平面薄板是聚碳酸脂薄膜14,而剛性平板是鋼化玻璃板11。
圖9是光電建筑系統(tǒng)中太陽能光電板結構實施例六示意圖;其透明平面薄板是鋼化玻璃11,而剛性平板是鋁板幕墻16。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太陽能光電板中心的光電池板在面向太陽一側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透明平面薄板粘接在一起,在面向建筑物一面則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剛性平板粘接在一起,太陽能光電板上有連接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平面薄板是鋼化玻璃、氟碳樹脂薄膜或聚碳酸脂薄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性平板是涂層金屬板、金屬幕墻、聚脂復合材料板或鋼化玻璃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是條形龍骨和太陽能光電板四邊的連接板,其縫隙之間填泡沫條。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骨與連接板之間是螺釘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是框架形龍骨。
專利摘要一種建筑用太陽能光電板,包括太陽能光電池板和其固定裝置,太陽能光電池板在面向太陽一側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透明平面薄板粘接在一起,在面向建筑物一面則通過透明絕緣粘合劑層與剛性平板粘接在一起,其固定裝置是剛性平板與建筑物之間的連接件。該系統(tǒng)使建筑物增加了自身發(fā)電功能,可解決無電、缺電地區(qū)的電力供應。
文檔編號E04F13/00GK2440878SQ0024403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8月3日
發(fā)明者高紀凡 申請人:高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