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糧食儲備倉的倉板,確切地說是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在糧食儲備倉倉板的使用上,大都采用葦席類,承壓強度不夠;有的采用鋼板,但不保溫;有的采用建筑材料,雖然既承壓,也保溫,但造價過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金屬框架和保溫填充物的承壓的糧倉倉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它包括金屬框架、保溫填充物和面板;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并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形成矩形空間;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的矩形空間內(nèi)裝有保溫填充物;在金屬框架的兩面固定裝有面板。
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方管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I”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本實用新型設(shè)計合理,承壓強度高,保溫效果好,可適合各類糧食儲備倉的使用。
附圖1為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的主視示意圖。其中1金屬框架、2保溫填充物、3面板。
附圖2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矩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附圖3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附圖4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附圖5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I”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附圖6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附圖7為金屬框架的金屬型材橫截面為“∩”形的糧倉倉板橫截面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它包括金屬框架1、保溫填充物2和面板3;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并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形成矩形空間;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的矩形空間內(nèi)裝有保溫填充物2;在金屬框架的兩面固定裝有面板3。
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癩”形的金屬型材一般采用槽鋼為宜。
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啊酢毙蔚慕饘傩筒囊话悴捎梅戒摴転橐?。
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I”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癐”形的金屬型材一般采用工字鋼為宜。
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蔼埂毙蔚慕饘傩筒囊话悴捎媒卿摓橐恕?br>
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啊伞毙蔚慕饘傩筒囊话悴捎蒙畈鄄垆摓橐?。
金屬框架1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實現(xiàn)上述各種金屬型材的搭配使用。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屬框架(1)、保溫填充物(2)和面板(3);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并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形成矩形空間;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的矩形空間內(nèi)裝有保溫填充物(2);在金屬框架的兩面固定裝有面板(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I”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框架(1)是由至少六根橫截面為“∩”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承壓的糧倉倉板,它包括金屬框架、保溫填充物和面板;金屬框架是由至少6根橫截面為矩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并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形成矩形空間;在縱橫金屬型材之間的矩形空間內(nèi)裝有保溫填充物;在金屬框架的兩面固定裝有面板。金屬框架還可以是由橫截面為“]”、“口”、“I”、“┐”、“∩”形的金屬型材縱橫固定連接而成,或由上述金屬型材搭配使用。本實用新型設(shè)計合理,承壓強度高,保溫效果好,可適合各類糧食儲備倉的使用。
文檔編號E04H7/24GK2561877SQ0228075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劉廷瑜 申請人:劉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