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薄膜板以及使用該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主要以裝飾建筑物外墻的上下外墻板的接合部等為目的而安裝的薄膜板以及使用該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地,橫向伸展的板叫做薄膜板,在建筑物的外墻面粘貼了外墻板的外墻施工結構中,在外墻圖案從一階部向二階部變化的部位,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裝薄膜板。另外,有時以覆蓋在粘貼外墻板時所形成的、上部外墻板下端和下部外墻板上端之間的接合部分為目的來安裝薄膜板。
圖15是用裝飾薄膜板覆蓋上下外墻板接合部的施工結構的一個示例,在這里,在上下外墻板6a,6b的端部之間固定有滴水槽8,在該滴水槽8上固定有由金屬材料構成的基材100,利用形成在該被固定的基材100上的、具有彈性的上下卡止片101、102,來安裝陶瓷類薄膜板本體110,該薄膜板本體110在背面具有沿著上緣的朝下的凸條111和沿著下緣的U形槽112。由于在該施工結構中易于進行薄膜板本體110的安裝施工,且在薄膜板本體110表面上沒有露出釘頭等,因此可得到優(yōu)選的外觀(參照專利文獻1)。
雖然陶瓷類薄膜板有厚重感而為優(yōu)選,但由于重量太大而稍微缺乏作業(yè)性。并且還需要在薄膜板的表面進行裝飾性涂飾。因此,提出一種使用樹脂材料或金屬材料的薄膜板(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等)。該方式的薄膜板比陶瓷類薄膜板輕,因此可改善作業(yè)性。
圖16、圖17示出了專利文獻3記載的薄膜板。該薄膜板由基材120和薄膜板本體130構成。如圖17所示,基材120具有向外墻面2安裝的安裝面即平坦部121,在該平坦部121的上緣和下緣互相平行地形成有卡合肩部123、124。薄膜板本體130具有表面部131,在其上緣和下緣形成有卡止爪132、133,所述卡止爪132、133能夠外嵌合到基材120的卡合肩部123、124上。
在施工時,基材120留有薄膜板本體130的長度間隔而被釘3固定在外墻面2上,使薄膜板本體130的卡止爪132、133外嵌合在已固定的基材120的卡合肩部123、124上。由此如圖17所示,基材本體120和薄膜板本體130成為一個整體。
專利文獻1特開2002-89008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1-271485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平10-96319號公報。
圖16、圖17所示結構的薄膜板是樹脂材料的一體成形件,其質輕而具有良好的作業(yè)性。并且在易于制造的同時,還能夠在不進行涂飾的情況下確保良好的表面圖案。但是,基材120的向外墻面2安裝的安裝面是大平面121,在建筑物-側的外墻面不平整的情況下,如圖15所示的示例,當在上下的外墻板之間配置滴水槽8時,很難將基材120固定在外墻面上。另外,由于僅通過基材120的卡合肩部123、124和薄膜板本體130的卡止爪132、133的外嵌合來將薄膜板本體130固定在基材120上,因此會引起二者的卡合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發(fā)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薄膜板及其施工結構,其能夠在不被建筑物一側的安裝面的狀況所左右的情況下穩(wěn)定地安裝用樹脂材料或者金屬材料制作的薄膜板本體。
本發(fā)明的薄膜板是由安裝在外墻部的、原材料為金屬材料或者樹脂材料的基材;和經由基材而被安裝于外墻部的、原材料為金屬材料或者樹脂材料的薄膜板本體構成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基材一體成形有表面部、沿著表面部上緣的上安裝部、以及沿著下緣的下安裝部,并且在表面部的上安裝部附近和在表面部的下安裝部附近分別形成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卡合肩部和第二卡合肩部,薄膜板本體具有表面部、和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止爪以及第二卡止爪,所述第一卡止爪和第二卡止爪一體成形在表面部的上緣附近以及下緣附近,且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相卡合,在基材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分別外嵌合有薄膜板本體的第一和第二卡止爪從而一體化的姿勢下,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形成重疊了的區(qū)域,在該區(qū)域能夠安裝將兩者一體固定的固定用螺絲(發(fā)明的第一方面)。
由于本發(fā)明的薄膜板的原材料是金屬材料或樹脂材料,比較輕便,因此作業(yè)性良好??梢愿菀椎剡M行一體成形或擠壓成形等?;牡南蚪ㄖ镆粋劝惭b的安裝部只是沿著表面部的上緣和下緣一體成形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的部分,兩者之間形成空間。因此,對于外墻面的不平整的適應性變高,并且與整個背面為安裝面的情況相比較,基材在外墻面上的固定狀態(tài)格外穩(wěn)定。另外,即使在上下的外墻板之間配置滴水槽,也可通過使滴水槽位于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之間的空間而將基材穩(wěn)定地固定在外墻板上。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薄膜板中,分別將薄膜板本體的第一和第二卡止爪外嵌合到已將薄膜板本體如上所述地固定在外墻面上的基材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上而一體化,并在該姿勢下,所述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形成重疊區(qū)域,因此,可通過將固定用螺絲擰入該區(qū)域,從而薄膜板本體在卡合肩部和卡止爪之間的卡合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利用固定用螺絲進行的固定,并由此在兩者之間形成穩(wěn)定的固定狀態(tài)。
為了容易在上述重疊部進行螺絲固定,優(yōu)選至少在薄膜板本體的重疊區(qū)域的部分的表面沿著上緣形成凹槽。該凹槽在通過擠壓成形來制造薄膜板本體時,可與制造同時形成。希望在基材上也形成同樣的凹槽。
優(yōu)選在與基材表面部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相對的區(qū)域,形成有作為用螺絲將基材固定于外墻部時的工具插入孔的開口(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在該方式中,能夠通過形成在表面部的開口插入固定用螺絲和螺絲旋轉用工具,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將基材固定于外墻面的固定作業(yè)。
優(yōu)選在基材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一體成形有前端成為與外墻面的接觸部的凸條或者突起(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在該方式中,由于將基材固定在外墻面上時,基材和外墻面的接觸面僅是凸條或者突起的前端面,因此,進一步提高了基材對于外墻面不平整的安裝自由度。
優(yōu)選所述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相重疊的區(qū)域形成向前斜下方傾斜的姿勢(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在該方式中,固定用螺絲的擰入方向與所述傾斜面相垂直,因此能夠擴大使用電動工具等擰入固定用螺絲時的該工具的操作空間,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施工時的固定用螺絲的擰入作業(yè)。
優(yōu)選基材在第二卡合肩部的下方位置具有垂直板,薄膜板本體在第二卡止爪的下方位置、即在和基材一體化時與基材的所述垂直板相對的位置具有垂直板,在該薄膜板本體的垂直板的下端形成有越過基材的垂直板向內側延伸的水平板(發(fā)明的第五方面)。在該方式中所述水平板成為遮擋件,從而當從下方向上觀察時,不會看到將基材固定于外墻面的螺絲。更加優(yōu)選的是,水平板的長度被設定為當將其安裝在基材上時,在其前端和外墻面之間形成微小間隙。由此,能夠使在外墻面流淌的雨水順暢地流向下方,從而能夠防止滴水污染的發(fā)生。
對于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側視形狀,只要是能一體成形的形狀,則可以是任意的形狀,可以是平面、帶階梯差的面以及彎曲面等,從設計性或易于安裝到基材上等的觀點出發(fā),更加優(yōu)選的是,薄膜板本體表面部在側視時形成彎曲面(發(fā)明的第六方面)。同樣,基材表面部的側視形狀也是任意的,可以是平面、帶階梯差的面以及彎曲面等。在基材的一個方式中,基材表面部在側視時形成彎曲面,該彎曲面在彎曲狀態(tài)下,以薄膜板本體和基材一體化的狀態(tài)而在薄膜板本體表面部和基材表面部之間形成有間隙(發(fā)明的第七方面)。這樣,通過使薄膜板本體和基材雙方的表面部形成不同曲率的彎曲面,而在二者之間形成間隙,可以在通過螺絲將薄膜板本體固定在基材上時,避免處于上部嵌合狀體的薄膜板本體從基材脫落的危險性。另外,該間隙也可被用作凸拐角結構件或凹拐角結構件的加強件或者進而作為端帽等的插入空間。
更加優(yōu)選的是,薄膜板本體和基材是鋁的擠壓成形件(發(fā)明的第八方面)。鋁的擠壓成形件的成形性好、具備適當?shù)膹椥浴⒃O計性高,且耐老化性能優(yōu)良。但是如前所述,也可以是耐老化性優(yōu)良的AES樹脂之類的樹脂材料的一體成形件。
本發(fā)明還公開有一種使用上述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外墻面固定外墻板,通過螺絲將基材以使其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的背面與外墻板相接觸的姿勢固定于該外墻板,在該被固定的基材的第一卡合肩部外嵌合有第一卡止爪、并在第二卡合肩部外嵌合有第二卡止爪的狀態(tài)下安裝薄膜板本體,且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的表面部的上緣附近的重疊區(qū)域通過螺絲被固定(發(fā)明的第九方面)。
在施工時,利用以往的方法將外墻板固定于建筑物外墻面。外墻板的固定可以用打釘施工,也可以用利用安裝件進行金屬件施工。在被安裝的外墻板的表面留有規(guī)定的橫向間隔,并使用固定用螺絲來固定基材。此時,在使基材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的背面接觸于外墻板的姿勢下,利用螺絲固定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所述規(guī)定的間隔基本上是和所使用的薄膜板本體的長度相同的距離。在沒有一根薄膜板本體的橫向寬度的部分,與該寬度相匹配來固定基材,并與該距離相匹配來切斷薄膜板本體。
安裝薄膜板本體,使得薄膜板本體的左右兩端覆蓋于已固定的基材。最初,使在薄膜板本體的上緣附近一體成形的第一卡止爪外嵌合于已固定的基材的第一卡合肩部,并在該姿勢下將薄膜板本體的表面部壓向基材一側。由此,在薄膜板本體的下緣附近一體成形的第二卡止爪越過已固定的基材的第二卡合肩部進一步進入到內側,最終,第二卡止爪外嵌合于第二卡合肩部。由此,薄膜板本體被暫時固定在基材上。
通過暫時固定,由于在薄膜板本體的兩端部形成基材表面部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重疊的區(qū)域,因此,將固定用螺絲擰入該重疊區(qū)域。由此,薄膜板本體被牢固地固定在基材上,從而完成具有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由于薄膜板本體和基材被螺絲固定,因此,即使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也不會相互脫離。當在改進工程中需要取下薄膜板本體時,只要取下固定用螺絲,則可容易地取下薄膜板本體。
在上述的外墻施工結構中,將基材固定于外墻板所使用的螺絲為任意長度,但優(yōu)選使用長螺絲,使得固定用螺絲越過外墻板而進入到條板之類的建筑物外墻面結構部件中(發(fā)明的第十方面)。由此,基材能夠穩(wěn)定地固定于外墻件,其結果是能夠獲得穩(wěn)定的薄膜板固定結構。
在使用了本發(fā)明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中,薄膜板在外墻面上的安裝位置是任意的,既可以為了在一階外墻面和二階外墻面的交界位置處露出突出點來安裝,也可以以遮隱在建筑物外墻面上安裝的上下外墻板之間形成的間隙為目的來進行安裝。在后者的情況下,基材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被分別固定于在建筑物外墻面上安裝的、位于上下的不同外墻板的下端部分和上端部分(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如前所述,基材在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之間具有空間,即使在將滴水槽配置于上下的外墻板之間時,也能夠將基材穩(wěn)定地固定于外墻板。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在不被建筑物一側的安裝面的狀況所左右的情況下穩(wěn)定地安裝由樹脂材料或者金屬材料制作的輕型薄膜板。
圖1示出的是構成本發(fā)明的薄膜板的基材的立體圖;圖2示出的是構成本發(fā)明的薄膜板的薄膜板本體的立體圖;圖3是用于說明薄膜板的施工順序的圖;圖4示出的是對薄膜板進行施工之后的外墻施工結構的立體圖;圖5是圖4所示的外墻施工結構的主視圖;圖6是圖4所示的外墻施工結構的截面圖;圖7示出的是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使用的接合部件的立體圖;圖8示出的是在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使用的端帽的立體圖;圖9是從前面斜上方觀察在具有本發(fā)明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中的凸拐角部所使用的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的圖;圖10是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的側視圖;圖11是從前面斜上方觀察在具有本發(fā)明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中的凹拐角部所使用的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的圖;圖12是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的側視圖;圖13示出的是對薄膜板施工之后的外墻施工結構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圖;圖14示出的是對薄膜板施工之后的外墻施工結構的又一示例的截面圖;圖15是用于說明陶瓷類薄膜板的安裝結構的截面圖;圖16示出的是使用了樹脂材料的薄膜板的安裝結構的主視圖;
圖17示出的是使用了樹脂材料的薄膜板的安裝結構的截面圖。
符號說明1薄膜板;2外墻面;3、4固定用螺絲;5橫條板;6(6a、6b)外墻板;7釘;8滴水槽;9上下接合金屬零件;10基材;11薄膜板的表面部;11a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12上安裝部;13下安裝部;12a、12b、13a、13b凸條14、15縱長長孔;16第一卡合肩部;17第二卡合肩部;19垂直板;20、21開口;22切口槽;30薄膜板本體;31薄膜板本體的表面部;31a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S重疊的區(qū)域;32第一卡止爪;33第二卡止爪;34切口槽;35垂直板;36水平板;50接合部件;60端帽;30A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30B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38A、38B接合面;39A、39B加強件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基材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薄膜板本體的立體圖,圖3是用于說明薄膜板施工順序的圖,圖4表示對薄膜板進行施工之后的外墻施工結構的立體圖。圖5是其主面圖,圖6是其截面圖。
薄膜板1由基材10和薄膜板本體30構成,在本例中,基材10和薄膜板本體30都是鋁的擠壓成形的一體成形件。
基材10具有表面部11、沿著其上緣的上安裝部12、和沿著下緣的下安裝部13,在該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上形成有向建筑物一側固定時固定用螺絲通過的縱長長孔14、15。另外,在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的背面形成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兩根凸條12a、12b以及13a、13b,且各個凸條的前端位于同一平面。在表面部11的所述上安裝部12附近形成有沿長度方向的第一卡合肩部16,另外,在表面部11的所述下安裝部13附近形成有與第一卡合肩部16平行的第二卡合肩部17。另外,凸條12a、12b以及13a、13b也可省略。
從側面觀察到的表面部11的形狀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是平面,而在本例中如圖所示,表面部11作為整體,從側面觀察形成彎曲面。而且,在其上緣附近靠近所述第一卡合肩部16的區(qū)域形成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11a。另外,在表面部11的所述第二卡合肩部17的下方位置形成有垂直板19。
在表面部11上的與形成于所述上安裝部12的長孔14相對的位置形成有開口20,并且,在所述垂直板19上的與形成于下安裝部13的長孔15相對的位置形成有開口21。這些開口20、21被用作在將基材10向建筑物一側固定時的固定用螺絲和旋轉工具的通過孔。另外,在表面部11的所述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11a上形成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切口槽22,如后所述,該切口槽22被用作在將薄膜板本體30固定在基材10上時的固定用螺絲的引導槽。該切口槽22也可省略。
薄膜板本體30具有表面部31、以及在其上緣附近和下緣附近一體成形的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互相平行的第一卡止爪32和第二卡止爪33。第一卡止爪32和第二卡止爪33的形狀及其之間的距離被如下設定在將薄膜板本體30從前方壓向基材10時,各個卡止爪32、33從前方與基材10的與之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16、17接觸,并通過進一步按壓,在薄膜板本體30所具有的彈力的作用下越過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16、17,從而能夠相互不脫離地外嵌合。
從側面觀察到的表面部31的形狀是在不與基材10的表面部11相接觸的情況下能夠外嵌合到基材10上的任意形狀,雖然可以是平面或者具有階梯差的面,但在這里如圖所示,從側面觀察為整體呈彎曲面。在表面部31的上緣附近靠近所述第一卡止爪32的區(qū)域是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31a,如前所述,在將薄膜板本體30外嵌合到基材10上的狀態(tài)下形成一個整體時,所述平面區(qū)域31a與形成在基材10上的平面區(qū)域11a形成重疊區(qū)域S(參照圖6)。平面區(qū)域31a上也形成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切口槽34,該切口槽34位于在形成重疊區(qū)域S時與形成在基材10的平面區(qū)域11a上的切口槽22相對的位置,且該切口槽34被用作在將薄膜板本體30固定到基材10上時的固定用螺絲的導引槽。該切口槽34也可省略。
在薄膜板本體30的表面部31為彎曲面時,其曲率與基材10的表面部11的曲率不同,在使兩者成為一體時,如圖所示的實施方式,希望在基材表面部11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31之間形成微小間隙P(參照圖6)。由此,在用螺絲將薄膜板本體30固定在基材10上時,能夠避免薄膜板本體30從基材10脫落的危險性。
在薄膜板本體表面部31上低于所述第二卡止爪33的下方位置形成有垂直板35,在該垂直板35的下端形成有水平板36,在外嵌合在基材10上時,該水平板36超出基材10的垂直板19并向內側延伸。
參照圖3說明將薄膜板1安裝到建筑物一側的順序。在圖3中,2是建筑物一側的外墻面,首先在外墻面2上留有要固定的薄膜板本體30的長度的間隔來固定基材10(參照圖5)。在進行固定時,使基材10的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的背面與外墻面2相接觸,并從形成在表面部11上的開口20和形成在垂直板19上的開口21插入固定用螺絲3,將其前端插入長孔14、15,并通過合適的旋轉工具(圖中未示出)將固定用螺絲3擰入建筑物一側。基材10與建筑物一側的接觸面只是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的背面,特別在圖示的示例中,只是形成在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上的凸條12a、13a的頂端,即使建筑物外壁面不平整,也能夠順利地進行固定。
將薄膜板本體30壓向基材10,使兩端蓋在留有間隔而固定的基材10、10上?;蛘咴谑剐纬稍诒∧ぐ灞倔w30上的第一卡止爪32卡合在基材10的第一卡合肩部16上的狀態(tài)下,以此處為支點使薄膜板本體30在圖中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成為分別將第一卡止爪32外嵌合在第一卡合肩部16上、將第二卡止爪33外嵌合在第二卡合肩部17上的狀態(tài),從而將薄膜板本體30與基材10一體化。
在一體化狀態(tài)下,形成在基材10上的平面區(qū)域11a和形成在薄膜板本體30上的平面區(qū)域31a形成圖6所示的重疊區(qū)域S,在該區(qū)域向斜下方傾斜。另外,在該區(qū)域中分別形成有切口槽22、34。在使固定用螺絲4的前端進入切口槽34的姿勢下用圖中未示出的旋轉工具使固定用螺絲4旋轉,由此,通過固定用螺絲4將雙方的平面區(qū)域31a和11a一體固定。重疊區(qū)域S向斜下方傾斜,從而易于利用工具進行擰螺絲的作業(yè)。
圖4~圖6示出了具有上述固定的薄膜板1的外墻施工結構的一個示例。在這里,建筑物外墻面2上安裝有橫條板5,利用該橫條板5,可通過釘7將外墻板6進行縱向貼附固定。另外,在上方的外墻板6a和下方的外墻板6b之間安裝有滴水槽8。并且,該外墻施工結構本身是以往公知的結構。
如圖5所示,留有薄膜板本體30的長度的距離在外墻面上固定多個基材10。在圖示的示例中,如圖3所示,各個基材10以使其上安裝部12位于上部的外墻板6a的下端一側,且使下安裝部13位于下部的外墻板6b的上端一側的姿態(tài)而固定在外墻板6上。將具有通過外墻板6和橫條板5而到達建筑物外墻面2的長度的長螺絲作為固定用螺絲3,從而固定狀態(tài)極為穩(wěn)定。另外,基材10的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之間形成空間,即使在上下外墻板6a、6b之間配置滴水槽8,基材10的固定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如圖3所說明的那樣,將薄膜板本體30固定到基材10上,并如圖5所示,使其位置覆蓋已被固定的左右基材10、10的兩端。如前所述,由于在基材10的表面部11和薄膜板本體30的表面部31之間形成微小間隙P,因此,在通過固定螺絲4將薄膜板本體30固定在基材10上時,薄膜板本體30不會從基材10脫落。另外,由于在薄膜板本體30的下端形成有水平板36,因此,在從下方觀察時,看不到固定用螺絲3的頭部,從而能夠得到良好的外觀。由于在水平板36的前端和外墻板6b的表面之間形成間隙Pa,因此,雨水不會被水平板36堵住。
在上述的施工結構中,根據(jù)施工情況,有時在左右的薄膜板本體30、30的端面對接部形成有微小間隙。該間隙因其微小,所以即使直接使用也不會引起特別的障礙。但是,也可以使用圖7所示實施方式的接合部件50從外側覆蓋該部分。圖4、圖5示出了使用接合部件50的狀態(tài)。
接合部件50可以是鋁制品,也可以是AES樹脂之類的樹脂制品。接合部件50具有側視形狀和薄膜板本體30的表面部31以及垂直板35的側視形狀大致相同的表面彎曲部51和垂直部52。表面彎曲部51的上端區(qū)域為平面53,該平面53與形成在薄膜板本體30的表面部31上的向斜下方傾斜的平面區(qū)域31a相對,在該平面53上形成有螺絲用的開口54,并在其前端形成有卡止于薄膜板本體30的上端緣的卡止爪55。另外,在垂直部52的下端形成有卡止于薄膜板本體30的垂直板35下端的卡止爪56。
如圖4、圖5所示,在使用時,在將接合部件50的上下的卡止爪55、56卡止于薄膜板本體30的上下端緣的狀態(tài)下,從螺絲用開口54將固定用螺絲擰入到左右的薄膜板本體30、30的端面接合部。由此,接合部件50被牢固地固定到薄膜板1一側。
在上述的施工結構中,根據(jù)施工狀況,有時直接會從外部看到固定在外墻面上的薄膜板1的端面。圖8示出了在這種情況下用于隱藏薄膜板端面的端帽60。和所述的接合部件50一樣,端帽60具有其形狀為沿著薄膜板本體30的表面?zhèn)刃螤畹谋砻婕?1和在其端面成形的端面件62。在表面件61的下端形成有覆蓋薄膜板1的下端而形成的底板63。另外,形成有從表面件61和端面件62朝向薄膜板1的長度方向的多個插入片64,通過將這些插入片插入薄膜板1的基材10或薄膜板本體30的背面、或者在其之間,端帽60可裝卸地被安裝于薄膜板1的端面。另外,端帽60可以是鋁制品,也可以是AES樹脂之類的樹脂制品。
圖9和圖10示出了在具有上述薄膜板1的外墻施工結構中的凸拐角部使用的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30A,圖9示出了從前斜上方觀察到的圖,圖10示出了側視圖。在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30A中,用在背面一側打開45度的截面截斷側視形狀與薄膜板本體30相同的部件而形成兩個凸拐角件片30A1、30A2,以形成90度的角度的方式使該兩個凸拐角件片30A1、30A2在接合面38A相接合,并從背面一側用粘合劑接合。在圖9、圖10中,對各個凸拐角件片30A1、30A2的和薄膜板本體30中相同的部件標注相同的標號。在圖10中,39A是用于加強兩個凸拐角件片30A1、30A2的接合部的加強件。雖然圖中未示出,但和上述的薄膜板本體30的情況相同,該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30A被固定于在拐角部附近固定的基材10,從而形成薄膜板1的凸拐角部。
圖11和圖12示出了在具有上述薄膜板1的外墻施工結構中的凹拐角部使用的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30B,圖11示出了從前斜上方觀察到的圖,圖12示出了側視圖。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30B與所述薄膜板本體凸拐角件30A同樣地,用在表面一側打開45度的截面截斷側視形狀與薄膜板本體30相同的部件而形成兩個凹拐角件片30B1、30B2,以形成90度的角度的方式使該兩個凹拐角件片30B1、30B2在接合面38B相接合,并從背面一側用粘合劑接合。在圖11、圖12中,對各個凹拐角件片30B1、30B2的和薄膜板本體30中相同的部件也標注相同的標號。在圖12中,39B是用于加強兩個凹拐角件片30B1、30B2的接合部的加強件。雖然圖中未示出,但與上述的薄膜板本體30的情況相同,該薄膜板本體凹拐角件30B被固定于在拐角部附近固定的基材10,從而形成薄膜板1的凹拐角部。
圖13和圖14以截面表示出本發(fā)明的外墻施工結構的其它方式,相當于圖6。在圖13的示例中,外墻板6a、6b的上下接合使用了上下接合金屬零件9。在圖14的示例中使用了起動(starter)金屬零件90和滴水槽8。從圖中可以看出,如前所述,在任何情況下基材10的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之間都會形成空間,因此基材10的固定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圖13、圖14中,對發(fā)揮和圖6所示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標以相同的標號,并省略說明。另外,上下接合金屬零件9可以是以往已知的零件,并省略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薄膜板,其由安裝在外墻部的、原材料為金屬材料或者樹脂材料的基材;和經由基材而被安裝于外墻部的、原材料為金屬材料或者樹脂材料的薄膜板本體構成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基材一體成形有表面部、沿著表面部上緣的上安裝部、以及沿著下緣的下安裝部,并且在表面部的上安裝部附近和在表面部的下安裝部附近分別形成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卡合肩部和第二卡合肩部,薄膜板本體具有表面部、和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止爪以及第二卡止爪,所述第一卡止爪和第二卡止爪一體成形在表面部的上緣附近以及下緣附近,且與所述基材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相卡合,在基材的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分別外嵌合有薄膜板本體的第一和第二卡止爪從而一體化的姿勢下,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形成重疊了的區(qū)域,在該區(qū)域能夠安裝將兩者一體固定的固定用螺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在與基材表面部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相對的區(qū)域,形成有作為用螺絲將基材固定于外墻部時的工具插入孔的開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一體成形有前端成為與外墻面的接觸部的凸條或者突起。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表面部的上緣附近相重疊的區(qū)域向前斜下方傾斜。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基材在第二卡合肩部的下方位置具有垂直板,薄膜板本體在第二卡止爪的下方位置、即在和基材一體化時與基材的所述垂直板相對的位置具有垂直板,在該薄膜板本體的垂直板的下端形成有越過基材的垂直板向內側延伸的水平板。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薄膜板本體表面部在側視時形成彎曲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基材表面部在側視時形成彎曲面,該彎曲面是在其彎曲狀態(tài)下,以薄膜板本體和基材一體化的狀態(tài)而在薄膜板本體表面部和基材表面部之間形成有間隙的彎曲面。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薄膜板本體和基材是鋁的一體成形件。
9.一種外墻施工結構,其使用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板,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外墻面固定外墻板,通過螺絲將基材以使其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的背面與外墻板相接觸的姿勢固定于該外墻板,在該被固定的基材的第一卡合肩部外嵌合有第一卡止爪、并在第二卡合肩部外嵌合有第二卡止爪的狀態(tài)下安裝薄膜板本體,且基材表面部的上緣附近和薄膜板本體的表面部的上緣附近的重疊區(qū)域通過螺絲被固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外墻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外墻板上固定基材的螺絲越過外墻板而進入到條板之類的建筑物外墻面結構部件中。
11.如權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外墻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基材的上安裝部和下安裝部被分別固定于在建筑物外墻面上安裝的不同外墻板的下端部分和上端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薄膜板和安裝了該薄膜板的外墻施工結構,其能夠在不被建筑物一側的安裝面狀況所左右的狀態(tài)下穩(wěn)定地安裝由樹脂材料或金屬材料制成的輕型薄膜板。在建筑物外墻面(2)上用固定螺絲(3)固定具有上安裝部(12)和下安裝部(13)的基材(10)?;?10)具有第一和第二卡合肩部(16、17)。將具有第一和第二卡止爪(32、33)的薄膜板本體(30)外嵌合于已固定的基材(10)。在通過該嵌合而成形的重疊區(qū)域(S)擰入固定螺絲(4),從而使薄膜板本體(30)和基材(10)牢固地成為一體。
文檔編號E04F19/02GK1854428SQ20061007512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26日
發(fā)明者本田貴志 申請人:日吉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