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具有兩個 臂段和一個連接臂段的底部段,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設置在臂段之一上 的加固帶。
背景技術:
這種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在干法施工中以不同的式樣使用。這種
型材的一種公知式樣稱為c-型材并具有兩個臂段和一個連接臂段的底
部段,其中,在臂段上設有各自一個在型材的縱向上延伸的彎折的支 承緣。
1987年1月版的DIN 18 182 (第1部分)介紹在這種C-型材上支 承緣設有雙巻邊,其中,該雙重區(qū)域在支承緣的一部分寬度上延伸。
此外專業(yè)人員公知,C-型材通過使用更高材料厚度的金屬板可以 更加穩(wěn)定地構成。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對依據分類的型材這樣進一步開發(fā),使其在 規(guī)定材料厚度的情況下特別穩(wěn)定。
該目的通過一種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得以實現, 該型材具有兩個臂段和一個連接臂段的底部段,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設 置在臂段之一上的加固帶,其中,設有用于將加固帶固定在臂段上的裝置。依據本發(fā)明的構成可以使型材的穩(wěn)定性得到明顯提高。由于用于 固定加固帶的裝置,可以達到高效的力導入并因此達到良好的材料充 分利用。這樣第一次可以將更薄的金屬板用于該型材,但仍保持型材 以前只有采用明顯更厚的金屬板才能實現的穩(wěn)定性數值。由此產生顯 著的節(jié)約潛能,因為整體上可以明顯減少用料。雖然由于加固帶需要 在材料上略微加大的面積。但這一點由于使用更薄的金屬板而利大于 弊,從而整體上可以降低材料消耗并因此降低制造成本。另一個優(yōu)點 是,操作和運輸也由于可以取得的更低重量而變得容易。
穩(wěn)定性由此得到進一步改善,即用于將加固帶固定在臂段上的裝 置具有加固帶和/或者臂段的塑性材料變形部。在此方面,優(yōu)選可以設 有大量的局部的塑性的材料變形部。
此外證明具有優(yōu)點的是,塑性的材料變形部具有長形的形狀并特 別是在加固帶的縱向上延伸。
具有優(yōu)點的是,塑性的材料變形部通過臂段,例如在其上構成的
支承緣與加固帶的變形接合,特別是通過咬合(Clinchen)產生。
如果用于將加固帶固定在臂段上的裝置具有膠粘劑,可以進一步 改善型材的穩(wěn)定性。
如果加固帶為臂段的回彎部分,其通過用于固定加固帶的裝置固 定,那么型材的制造特別簡單。
作為選擇,加固帶可以是單獨的部件,特別是金屬板帶。在這種 情況下,可以取消金屬板的變形步驟,因為加固帶無需回彎。取而代 之,加固帶可以制造時單獨輸送并通過用于固定的裝置與臂段例如其 支承緣連接。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將落下的開槽余料或切邊條或者 其它余留材料用于加固帶。按照本發(fā)明一種特別具有優(yōu)點的構成設計,至少一個所述臂段具有在型材的縱向上分布的彎折的支承緣和加固帶設置在彎折的支承緣上。
依據本發(fā)明,此外設計,加固帶沿支承緣,特別是在其整個長度上延伸,和/或者設置在支承緣的面對和/或者背離底部段的側上。在面對底部段的側上的設置方面產生特別高的穩(wěn)定性。
此外得到證明的是,支承緣在支承緣的橫向上具有拱頂。該拱頂可以這樣構成,使支承緣在背離底部段的側上凸起和/或者在面向底部段的側上凹陷構成。
依據一種特別具有優(yōu)點的構成設計,加固帶在彎折的支承緣的整個寬度上延伸。
此外,依據本發(fā)明型材構成為C-型材或者U-型材。
本發(fā)明的其它目標、特征、優(yōu)點和應用可能性來自下面借助附圖對實施例的說明。在此方面,所介紹的和/或者圖示的所有特征本身或者以任意組合均形成本發(fā)明的主題,也不依賴于各項權利要求中的概括或者其引用關系。
其中
圖1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第一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圖2示出圖l型材的透視圖3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另一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圖4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另一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圖5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另一實施方式的透視圖;圖5a示出圖5型材的側視圖6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另一實施方式的側視圖7示出依據本發(fā)明的型材另一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附圖分別示出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1的不同構成。這種型材在干法施工中作為例如用于墻壁中石膏板或者吊頂的基礎結構使用。
型材1各自具有兩個臂段2和一個連接臂段2的底部段3。臂段2和底部段3內在此方面成型多個在型材1的縱向上延伸的凹槽6、 7。
在臂段2上各自設有在型材1的縱向上分布的彎折的支承緣4。指向內部的支承緣4在此方面可以用于與干法施工的其它固定件連接,例如與所謂的十字連接件(未示出)連接,該十字連接件以為此適用的凸起部嵌接在支承緣4的下面。
在臂段2上各自設有加固帶5。該加固帶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沿著支承緣4分布,并且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設置在支承緣4的面向底部段3的側上。加固帶5在此方面優(yōu)選如所示在彎折的支承緣4的整個寬度B上延伸。
也可以不同于所示在背離底部段3的側上設有加固帶5。
支承緣4在圖1至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具有在支承緣4的橫向上分布的拱頂,其這樣構成,使支承緣4在背離底部段3的側上凸起和在面向底部段3的側上相應凹陷構成。
圖1至5所示實施方式的支承緣4具有拱形,而在圖6所示的構成中,支承緣4則直線構成并與臂段2成直角設置。在圖7中,支承
7緣4與臂段2成銳角設置并以其自由端指向底部段3。
在圖1至3、 6和7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加固帶5為臂段2 (或支承緣4)的與支承緣4接觸的回彎部分。加固帶5因此在制造時向型材內側折疊,直至其占據附圖所示的位置。
而在圖4、 5和5a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加固帶5相反則為例如金屬板帶方式的單獨部件。該加固帶通過用于將加固帶固定在臂段2或其支承緣4上的裝置以下面詳細介紹的方式可靠固定。
圖6和7示出加固帶5可以具有與支承緣4接觸的第一區(qū)8和與臂段2的內側(支承緣4之外)接觸的第二區(qū)9。加固帶5在此方面緊貼在支承緣4或臂段2上。第一和第二區(qū)8、 9通過彎折線10相互連接。在此方面,第一區(qū)8與支承緣4平行地延伸且第二區(qū)9與臂段2平行地延伸。
圖2至5示出設有用于將加固帶5固定在臂段2上的裝置12。這些裝置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構成為連接支承緣4和加固帶5的塑性的材料變形部11并將加固帶5固定在支承緣4上。
在此方面,設有大量局部的位置限制的材料變形部11,其在支承緣4或加固帶5上分布設置。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材料變形部ll各自具有長形的形狀并在加固帶5的縱向上延伸。這種構成在本發(fā)明的框架內特別適用。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未示出形狀的材料變形部。當支承緣4和加固帶5的材料由于塑性的材料變形部11相互結合時,達到特別高的穩(wěn)定性。
材料變形部11可以通過支承緣4與加固帶5的變形接合產生。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可以使用稱為咬合的方法。在僅示出型材1側視圖的圖6和7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同樣也設
有圖2至5中所示類型的材料變形部。
作為對材料變形部11的選擇或者附加,用于將加固帶5固定在臂段2上的裝置12可以包括將加固帶5與臂段2或其支承緣4連接的膠粘劑。這樣特別是當同時設有材料變形部ll和膠粘劑時,導致特別高的負荷能力。
構成為C-型材的型材1由彎折的、特別是鍍鋅鋼板制成。金屬板和加固帶的材料厚度具有優(yōu)點地處于0.2與2.0 mm之間,特別是0.3與1.0 mm之間以及優(yōu)選0.4 mm。附圖標記列表
1 型材
2 臂段
3 底部段
4 支承緣
5 加固帶
6 凹槽
7 凹槽
8 第一區(qū)
9 第二區(qū) 10彎折線
11材料變形部
12用于將加固帶固定在臂段上的裝置
B 支承緣的寬度
權利要求
1.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具有兩個臂段(2)和連接所述臂段(2)的底部段(3),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設置在所述臂段(3)之一上的加固帶(5),其特征在于,設有用于將所述加固帶(5)固定在所述臂段(3)上的裝置(12)。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加固帶(5) 固定在所述臂段(2)上的所述裝置(12)具有所述加固帶(5)的和/ 或所述臂段(2)的塑性的材料變形部(11)。
3. 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設有大量的局部的所 述塑性的材料變形部(11)。
4. 按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的材料 變形部(11)具有長形的形狀并特別是在所述加固帶(5)的縱向上延 伸。
5. 按權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變 形部(11)通過變形接合產生,特別是通過咬合產生。
6. 按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 加固帶(5)固定在所述臂段(2)上的所述裝置(12)具有膠粘劑。
7. 按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帶 (5)為所述臂段(2)的回彎部分,所述回彎部分通過用于固定所述加 固帶(5)的所述裝置(12)固定。
8. 按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帶 (5)為單獨的部件,特別是金屬板帶。
9. 按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段(2) 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在所述型材(1)的縱向上分布的彎折的支承緣(4) 和所述加固帶(5)設置在所述彎折的支承緣(4)上。
10. 按權利要求9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帶(5)沿 所述支承緣(4)延伸,特別是在所述支承緣的整個長度上延伸。
11. 按權利要求9或IO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帶(5) 設置在所述支承緣(4)的面向和/或背離所述底部段(3)的側上。
12. 按權利要求9至ll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緣(4)在所述支承緣(4)的橫向上具有拱頂。
13. 按權利要求12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頂這樣構成, 使所述支承緣(4)在所述背離所述底部段(3)的側上凸起地構成和/ 或在所述面向所述底部段(3)的側上凹陷地構成。
14. 按權利要求9至13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 帶(5)在所述彎折的支承緣(4)的整個寬度(B)上延伸。
15. 按權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 (1)構成為C-型材或者U-型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干法施工的由金屬板制成的型材,具有兩個臂段(2)和一個連接臂段(2)的底部段(3),以及具有至少一個設置在臂段(3)之一上的加固帶(5)。該型材的特征在于,設有用于將加固帶(5)固定在臂段(2)上的裝置(12)。
文檔編號E04C3/04GK101495704SQ200680054755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阿爾方斯·吉恩·克瑙夫 申請人:里希特系統有限商業(yè)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