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幕墻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雙層幕墻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建筑幕墻多為單層玻璃幕墻形式和少量的雙層幕墻,其中雙層幕墻多為中間 空氣間層較大(600-1200mm)的雙層玻璃構造形式。這種雙層幕墻構造復雜、造價昂貴、是 一般單層玻璃幕墻的4-5倍、而且本身荷載較大,對建筑主體結構要求嚴謹、占用有效建筑 面積、施工難度高,且不能很好的通風換氣和隔熱保溫。如果對現(xiàn)有雙層玻璃幕墻增加通風 換氣和隔熱保溫的功能,則其造價將大大提高,并使玻璃幕墻的承載加大。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雙層玻璃幕墻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利用玻璃幕墻雙層中空氣的 "煙囪效應"和"魚缸效應",使其本身構造在自然環(huán)境中風壓、熱壓作用下可隨外界環(huán)境條 件變化任意調節(jié)功能狀態(tài),達到保溫隔熱、節(jié)約能源,通風換氣、調整光線舒適度為目的的 發(fā)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雙層玻璃由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 組成;內、外雙層玻璃由立柱和橫梁支撐固定,立柱的上端固定在頂部建筑結構梁上,立柱 的下端固定在底部建筑結構上;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下端、位于底部建筑結構地面標高上方 的位置有一進風口,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上端、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位置有一出風口 ; 在所述內層玻璃上設置有可開啟的開啟窗;在開啟窗下部的橫梁中安有通風器;在雙層玻 璃的上部、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橫梁上安有可收放的遮陽設施。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玻璃幕墻采用雙層玻璃,減少了室內與室外的熱交換,保證 了室內冬暖夏涼,同時設置有通風器,能促進空氣流動,使得室內能夠通風換氣。本實用新 型可根據(jù)室內溫度與光線及其室內人員的需求進行調節(ji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耗材少,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和通風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冬季白天日照時的狀態(tài)); 圖2顯示的是本實用新型冬季夜晚時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3顯示的是本實用新型夏季白天時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中1內層玻璃,2外層玻璃,3立柱,4橫梁,5頂部建筑結構梁,6底部建筑結構, 7進風口 , 8出風口 , 9開啟窗,10通風器,11排氣孔,12遮陽設施,13披水板,14斜坡。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雙層玻璃由內層 玻璃1和外層玻璃2組成,考慮到保溫隔熱及玻璃幕墻承重等綜合因素,內層玻璃1為中空
3玻璃或真空玻璃,中空玻璃可以是鍍膜中空玻璃或L0W-E中空玻璃等。外層玻璃2為單片 玻璃,其在幕墻上下部位可為單片浮法白玻、單片吸熱玻璃、單片鍍膜玻璃或單晶硅/多晶 硅玻璃;在幕墻中間部位可為浮法白玻、單片吸熱玻璃、單片鍍膜玻璃或非晶硅膜太陽能玻 璃。此結構可充分的利用太陽能,充分發(fā)揮玻璃幕墻的作用。 和現(xiàn)有技術相同,所述內、外雙層玻璃由立柱3和橫梁4支撐固定。立柱3的上端 固定在頂部建筑結構梁5上,頂部建筑結構梁5為帶有保溫防火巖棉的結構,立柱3的下端 固定在底部建筑結構6上,底部建筑結構6為帶有保溫防火巖棉的結構;在所述外層玻璃2 的下端、位于底部建筑結構6地面標高上方的位置有一進風口 7,在所述外層玻璃2的上端、 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5下方的位置有一出風口 8 ;在所述內層玻璃1上設置可開啟的開啟 窗9 ;開啟窗9為上開窗或平開窗,以內平開內倒為佳。在開啟窗9下部的橫梁4中安有水 平橫向的通風器IO,通風器10為市售通用的室內用通風器,起排風換氣作用。在外層玻璃 2與內層玻璃1封閉空間的立柱3內的側面還設置有排氣孔ll,進一步增強了內外雙層玻 璃間的煙閨效應及通風效應。在雙層玻璃的上部、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5下方的橫梁4上 安有可收、放的遮陽設施12,該遮陽設施12可以是遮陽百葉,也可以是遮陽巻簾。在雙層玻 璃的上部之間、位于出風口 8處安有披水板13,披水板13的作用是擋住由出風口 8進入的 雨水。在雙層玻璃的下部之間、位于進風口 7處,有一向上的斜坡14,使從進風口 7進入的 空氣順勢向上。 下面以本實用新型春夏秋冬的工況作進一步說明 ①圖l顯示的是冬季白天日照時本實用新型的工況在冬季白天日照時,室內需 要充足的陽光,也需要流通的空氣,這時將玻璃幕墻的內側玻璃1的開啟扇9開啟,遮陽設 施12收合,中間的通風器10開啟,吸收太陽能的熱空氣開始內循環(huán),使陽光產(chǎn)生的熱量通 過空氣傳入室內,外部的空氣也可進入室內。此時,玻璃幕墻具有吸熱和通風的作用。 ②圖2顯示的是冬季夜晚時的工況此時,玻璃幕墻的內層玻璃1的開啟扇9關 閉,通風器IO關閉,空氣間層的空氣不產(chǎn)生流動,處于封閉狀態(tài),對室內起到保溫的功能; ③圖3顯示的是夏季白天時的工況此時,玻璃幕墻的內層玻璃1的開啟扇9關 閉,遮陽設施12展開,使陽光不能照射到室內,并且中間的通風器10開啟,外界陽光產(chǎn)生的 飛熱空氣通過進風口 7和出風口 8外循環(huán)流動排出,此時,幕墻具有散熱的作用,使內外溫 度得到很好的隔絕。 ④夏季夜晚時的工況其工況一種可與圖2所示的冬季夜晚的工況相同,以防止 室內低溫空氣流失;另一種亦可與圖1所示的冬季白天日照的工況相同,開啟內層玻璃1的 開啟扇9,并開啟中間的通風器IO,促進空氣流動通風散熱。 ⑤春秋季節(jié)時的工況其工況一種可與圖1所示的冬季白天日照的工況相同,以 通風換氣為主,即,內側玻璃扇開啟狀態(tài)下,中間的通風器開啟時,空氣開始向室外排出或 與室外循環(huán);另一種亦可使開啟扇9處于開啟狀態(tài),將中間的通風器10關閉,也同樣有室外 排出或與室外循環(huán)的作用,但前者通風換氣量較后者大。 ⑥室內人員出于采光或遮陽的需求,可將雙層玻璃幕墻中間的遮陽設施12根據(jù) 需要收合或展開,則任意調整控制進入室內的光線或將陽光遮蔽起來。遮陽的設施12可根 據(jù)雙層幕墻之間的距離來做不同的設置,經(jīng)試驗,為保證雙層幕墻內空氣暢通流動,內外中 間空氣層間距以100-180mm為宜,雙層玻璃凈距離在130mm以內時,不宜設置遮陽設施,雙層玻璃凈距離在130mm以上時,可設置遮陽設施12c
權利要求一種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雙層幕墻由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組成;內、外雙層玻璃由立柱和橫梁支撐固定,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在建筑結構上;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下端、位于底部建筑結構地面標高上方的位置有一進風口,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上端、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位置有一出風口;在所述內層玻璃上設置有可開啟的開啟窗;在開啟窗下部的橫梁中安有通風器;在雙層玻璃的上部、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橫梁上安有可收放的遮陽設施。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為中空 玻璃或真空玻璃,其中中空玻璃為中空鍍膜玻璃或中空Low-E玻璃,外層玻璃為單片玻璃, 所述單片玻璃為浮法玻璃、吸熱玻璃、單晶硅或多晶硅玻璃。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層玻璃與內 層玻璃封閉空間的立柱內的側面還設置有排氣孔。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在雙層玻璃的上部之 間、位于出風口處安有披水板。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在雙層玻璃的下部之 間、位于進風口處,有一 向上的斜坡。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遮陽設施是遮陽百葉 或遮陽巻簾。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特征在于通風器為水平橫向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空氣外循環(huán)式雙層幕墻,其雙層玻璃由內層玻璃和外層玻璃組成,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下端、位于底部建筑結構地面標高上方的位置有一進風口,在所述外層玻璃的上端、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位置有一出風口;在所述內層玻璃上設置有可開啟的開啟窗;在開啟窗下部的橫梁中安有通風器;在雙層玻璃的上部、位于頂部建筑結構梁下方的橫梁上安有可收放的遮陽設施。玻璃幕墻采用雙層玻璃,降低了室內與室外的熱傳導,保證了室內冬暖夏涼。本實用新型可根據(jù)室內溫度與光線及其室內人員的需求進行調節(ji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和通風效果。
文檔編號E04B2/96GK201507055SQ20092021777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李玉霞, 班廣生 申請人:班廣生;李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