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括爬升導軌接長件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建筑領域內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包括在多個爬升 承座中導向的爬升導軌,它們集成在一腳手架單元中,其中各爬升承座能固定在已時效 硬化的混凝土部分上或多個混凝土部分上并且各爬升導軌在各爬升承座中導向、支承和 是可移動的。
背景技術:
這樣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由國際的專利申請WO 2007/000139AU WO 2007/000136A1、WO 2007/000134A1 和 WO 2007/000137A1 是已知的。在已知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中,在可以使用已知的自爬升模板之前, 必須制造至少兩個具有已知的模板系統(tǒng)的樓層部分或混凝土部分。因此這是必要的,因 為所使用的爬升導軌在多個爬升承座中導向、支承和移動,它們固定在不同的混凝土部 分上。為了爬升承座從一個混凝土部分轉到另一混凝土部分還需要一個大面積的腳手架 單元,以便可以實施各個對于爬升過程所需要的工作,而不需要使用吊車。例如由WO 2007/000139A1已知,在使用一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時由于爬升導軌的 長度首先必須達到一個足夠的樓房高度,這夠用,以便爬升導軌的下自由端不與地面或 不與一樓層天花板相撞,在所述地面上建造第一混凝土部分,該樓層天花板可以建造在 第一混凝土部分的下面。因此通常必須首先完成兩樓層,以便可以使用自爬升模板系 統(tǒng)。在此通過待完成的各樓層的高度或各混凝土部分和在較高的混凝土部分的情況下一 隨動臺架的存在的必要性確定各爬升導軌的長度。各爬升導軌的長度因此顯著大于待建 造的混凝土部分的高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簡化已知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使其可達到一個擴 大的使用范圍。通過各權利要求的主題達到該目的。諸從屬權利要求描述本發(fā)明主題的優(yōu)選的 實施形式。在此在爬升導軌的自由端上能固定爬升導軌接長件,所述爬升導軌接長件具有 比爬升導軌短的長度。利用爬升導軌的這樣的實施形式有可能以多個較短的爬升導軌實施爬升過程, 而不由此產生提高的安全危險。為了安全的自爬升過程,至少兩個平行和彼此間隔開延 伸的爬升導軌必須總是至少分別支承在兩個上下相疊設置的爬升承座中,并且即使在爬 升過程中,在人們拆除三對上下相疊設置的爬升承座的第一對之前,也必須將各爬升導 軌經由在其上安裝的爬升導軌接長件縮回到另一第三對爬升承座上并且保持在那里,以 便將其例如重新用作為在第三爬升承座上方的第四爬升承座。對于這樣的爬升過程,相 應的爬升導軌必須具有一最小長度,其明顯大于一待澆灌混凝土的樓層高度。借助爬升
3導軌接長件的使用可以大大縮短原來的爬升導軌,而其在其總長上不再高出一待建造的 混凝土部分,亦即各爬升導軌的長度基本上相當于已時效硬化的混凝土部分的高度,在 該混凝土部分上經由各爬升承座固定爬升導軌。這意味著,已在第一樓層或第一混凝土部分完成以后就可以使用一按照本發(fā)明 縮短的爬升導軌或爬升導軌對。對于繼續(xù)的爬升過程,在第二混凝土部分完成以后至少 兩個爬升導軌接長件抗彎地連接于各爬升導軌的上自由端,借此各爬升導軌在爬升過程 中可以插進各爬升承座中,它們安裝在最后建造的和已時效硬化的混凝土部分上。但同 時爬升導軌或各爬升導軌則也仍然支承在兩個處在下面的爬升承座中,從而甚至可以以 大的安全規(guī)定實現(xiàn)爬升過程。對于新的澆灌混凝土過程,如果各爬升導軌分別導向地支承在兩對上下相疊固 定的爬升承座中,則重新從各爬升導軌的上端取走爬升導軌接長件。因此利用這些措施 可以使用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它在澆灌混凝土過程中以其各爬升導軌不再高于 混凝土部分或建造的樓層。在此爬升導軌的長度基本上相當于一待建造的混凝土部分的 高度或小于一待建造的混凝土部分的高度。有利地,可以至少在各爬升導軌的下自由端上可拆式和/或可轉動地固定各爬 升導軌接長件??梢砸言谕瓿傻谝换炷敛糠忠院缶褪褂冒凑毡景l(fā)明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為此 首先將各爬升導軌接長件從各爬升導軌的下自由端上拆卸或在各爬升導軌上偏轉地固定 各爬升導軌接長件。各爬升導軌選擇如此之短,使得它們基本上具有一相當于混凝土部 分的高度。于是各爬升導軌的下自由端不與地面相撞或不與一樓層天花板相撞,在所述 地面上建造第一混凝土部分,所述樓層天花板可以建造在第一混凝土部分的下面。如果 達到足夠的樓層高度,則將各爬升導軌接長件可拆卸和/或可偏轉地固定在各爬升導軌 的下自由端上,以便可以在其上設置例如一隨動臺架。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形式中,各爬升導軌接長件短于待建造的混凝土部分的高 度。借此一方面達到所要求的適用性而另一方面經由爬升導軌接長件的長度確保,在每 一爬升過程中這樣接長的爬升導軌可以可靠地達到下一個爬升承座并且在那里支承。優(yōu) 選在這一方面中,爬升導軌接長件的長度長于或等于兩個直接上下相疊設置的爬升承座 的間距的一半。如果各爬升接長件經由定位銷連接于各爬升導軌的各自由端,這樣可以以簡單 的結構上的裝置在各爬升導軌自由端與各爬升導軌接長件之間建立抗彎的連接。同時可 以快速而簡單地重新拆卸這樣的連接,因為在每一結束的爬升過程以后必須從爬升導軌 中取走爬升導軌接長件,以便外模板和/或內模板可以處于一個要制造新的待建造的混 凝土部分的位置上。有利的是,每一爬升導軌接長件可經由兩個定位銷連接于一爬升導軌的自由 端。利用該措施可以一方面建立鉸鏈連接,只要使用僅一個定位銷并且兩個定位銷用于 爬升導軌與爬升導軌接長件彼此間隔開的連接,這樣在爬升導軌與爬升導軌接長件之間 形成抗彎的連接。如果爬升導軌以及爬升導軌接長件由兩個成型導軌構成,則確保按照本發(fā)明的 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簡化的結構,所述兩個成型導軌經由支承銷和必要時經由間隔墊片、連接螺栓彼此間隔開地連接在一起。其優(yōu)點是,可以簡單地在這樣構成的爬 升導軌中或上連接爬升導軌接長件,并且同時一系列在爬升導軌中設置的支承銷可以在 一爬升導軌接長件中無間隙地繼續(xù)。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具有一腳手架單元,在該腳手架單元中構成工作臺 和隨動臺架。各爬升導軌集成在腳手架單元中。在與按照本發(fā)明縮短的爬升導軌的關系 中足夠的是,腳手架單元只具有一個工作臺和一個隨動臺架。如在現(xiàn)有技術中,在自爬 升模板系統(tǒng)的按照本發(fā)明的實施形式中可以放棄中間臺架。借此顯著簡化整個的導軌導 向的系統(tǒng)。在工作臺上有利地設置可移動的外模板或內模板。所述外模板或內模板在需要 時可以這樣移動,使得一方面在工作臺上可以極簡單地將各爬升承座固定在已時效硬化 的混凝土部分上或從其上拆卸,而另一方面可以將外模板或內模板在工作臺上移到一個 可以制造另一混凝土部分位置上。在各爬升承座上可安裝爬升缸,從而借助于這些爬升缸可以在建造的混凝土部 分上向上和在需要時甚至向下移動整個的腳手架單元。如果爬升過程結束,則能從爬 升承座上取走爬升缸并且在一較高的或較低的位置重新安裝在爬升承座上。安裝的爬升 缸分別經由一構成在爬升缸的自由端上的卡爪嵌入爬升導軌或爬升導軌接長件的支承銷 中。如果各爬升缸伸出,則使各爬升導軌和爬升導軌接長件與整個的腳手架單元一起移 動。按照本發(fā)明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實施形式中,在爬升導軌接長件的下自由端上設 置一隨動臺架的部件,所述爬升導軌接長件的以相對置的另一端鉸鏈地連接于爬升導軌 的下自由端。其優(yōu)點是,也可以將在第一混凝土部分上的一隨動臺架已安裝在腳手架單 元上。如果在第一混凝土部分上開始爬升過程,則隨動臺架仍處在地基上,在所述地基 上也建成第一混凝土部分并以繼續(xù)的爬升過程將各爬升導軌接長件及在其上固定的各隨 動臺架的部件轉到建成的第一混凝土部分上并且隨動臺架自行地豎起。
由附圖的描述得出其他的優(yōu)點。同樣按照本發(fā)明可以分別單獨地或任意的相互 組合地使用上述的和還要進一步說明的特征。各上述實施形式不應該被理解為窮盡的列 舉,而更確切地說具有示例的性質。本發(fā)明示于附圖中并且借助附圖中的各實施例更詳 細地說明。其中圖1示出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側視圖,所述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在一工作 臺上承載外模板,該外模板可以借助于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沿各混凝土部分移 動;圖2示出圖1的各部分的放大的側視圖;圖3示出爬升導軌和爬升導軌接長件的立體圖,如它們可以組裝在一起;圖4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爬升導軌接長件的立體圖;圖5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爬升導軌接長件的前視圖;圖6示出分為爬升順序a)至e)的爬升過程的順序,其利用按照本發(fā)明的導軌導 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所述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在一工作臺上承載一內模板;
圖7示出利用按照本發(fā)明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分為爬升順序a)至d) 的爬升過程順序,所述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包括一工作臺,該工作臺承載外模板和腳手架單 元,所述腳手架單元附加地具有一隨動臺架。在附圖的各圖中大大簡化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并且各 個特征組不按比例理解。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用10示出一個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所述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在一腳手 架單元中具有工作臺12,在所述工作臺上豎立一外模板13。外模板13在工作臺12上可 沿箭頭方向14移動。在腳手架單元中還集成一隨動臺架16,其如同工作臺12固定在爬 升導軌18上。圖1只示出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側視圖,其遮擋另一爬升導軌 18,所述另一爬升導軌平行于所示的爬升導軌18并且與所示的爬升導軌18間隔開延伸。 因此腳手架單元經由各爬升導軌18連接(現(xiàn)有技術)。在爬升導軌18上,在上自由端上安裝一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并且在爬升導軌 18的下自由端上固定一第二爬升導軌接長件22。爬升導軌18在提升承座24、26中導向 并且可移動地支承。在爬升承座26上安裝一爬升缸28,該爬升缸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一卡 爪30,該卡爪從下面嵌接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支承銷32。多個支承銷32沿第一爬 升導軌接長件20和沿第二爬升導軌接長件22和沿爬升導軌18以設定的間距構成。爬升 承座24、26以已知的方式同樣具有卡爪,它們從下面嵌接各支承銷32并且可以將爬升導 軌18或爬升導軌接長件20保持就位。整個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經由各卡爪保 持在爬升承座24、26中,爬升導軌18或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相應的支承銷32放置在所 述爬升承座上。爬升承座34、36經由各錨栓點38固定在一混凝土部分上。在該圖中示出第一 混凝土部分40、第二混凝土部分42和第三混凝土部分44。這些混凝土部分40、42、44 是時效硬化的并且可以支承一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10的載荷。在這些混凝土部分 40、42、44中設置多個錨栓點38,經由它們可以固定用于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10 的各爬升承座。在該圖中還示出天花板部分45、46、47,它們在一側面限定各相應的混 凝土部分。當然,為了建造一混凝土部分40、42、44相應于圖中所示外模板13也分別 豎立一內模板。以已知的在圖中未示出天花板模板系統(tǒng)制造天花板部分45、46、47。圖2示出圖1的第二混凝土部分42和第三混凝土部分44的各部分的放大的側視 圖。示出天花板部分46。在第二和第三混凝土部分42、44的各錨栓點38中固定爬升承 座26和34。在爬升承座26上以已知方式安裝一爬升缸28,其以卡爪30從下面嵌接第 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支承銷32。沿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和沿爬升導軌18設置多個 支承銷32,它們全部可以由在爬升承座26和34中的卡爪從下面嵌接。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經由一連接件48插入到爬升導軌18的自由端并且經由 各定位銷50抗彎地連接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與爬升導軌18。爬升導軌18還支承工作臺12,在該工作臺上可移動地固定外模板13。圖3示出爬升導軌18和一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立體圖,如它們在導軌導向 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10中使用。爬升導軌18由兩U形型材組成。多個支承銷32在一側面將各U形型材連接在一起。支承銷32的長度也決定兩U形型材彼此的間距。沿爬升 導軌18的全長,各支承銷32以預定的間距與各U形型材擰緊。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可以經由連接件48插入到爬升導軌18的自由端中并且 在那里利用各定位銷50抗彎地連接于爬升導軌18。經由各彈簧銷51可以固定各定位銷 50。各連接螺栓52對置于各支承銷32將對置的U形型材連接。各連接螺栓52可以與 各支承銷32相對應并且確保各U形型材彼此的相同間距,如同其由各支承銷32預先設定。圖4示出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另一立體圖。經由連接件48實現(xiàn)在一爬升 導軌上的連接并且經由各定位銷50將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抗彎地連接于一爬升導軌。 利用各彈簧銷51固定各定位銷50。可以由各爬升承座或爬升缸的卡爪從下面嵌接圖1所 示的各支承銷32。圖5示出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前視圖。在這里各支承銷32是可見的,并 且在連接件48上插入到各定位銷50并用各彈簧銷51固定所述定位銷。圖6大大簡化示出利用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爬升過程的順序。在圖部 分a)中示出兩個混凝土部分40和42。利用一已知的壁模板制成第一混凝土部分40,并 且在第一混凝土部分40時效硬化以后將爬升承座24和26安裝在第一混凝土部分40上。 緊接著將爬升導軌18裝入爬升承座24和26。在此爬升承座24、26支承爬升導軌18以 及與其連接的腳手架單元,該腳手架單元在一工作臺12上可移動地支承一內模板13'。 混凝土部分42利用該內模板13'澆灌混凝土并且在混凝土部分42時效硬化以后將內模 板13'移到所示的位置中并且安裝爬升承座34、36。同樣在爬升導軌18上安裝第一爬 升導軌接長件20并且抗彎地連接于爬升導軌18。在爬升承座26上安裝一爬升缸28,其 在移進的狀態(tài)下以其卡爪從下面嵌接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如果現(xiàn)在利用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開始爬升過程(圖部分b))并且爬升缸 28伸出,則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自由端在多個汽缸行程以后縮回到爬升承座34中, 直到爬升承座34的卡爪可以從下面嵌接和支承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的一個支承銷。 可選擇地,爬升承座24、26在爬升過程中也可以支承整個的腳手架,而對于一個新的爬 升承座,爬升缸28縮回。基本上只由爬升承座對24或26或34的各卡爪可靠地承受整 個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重量。各爬升導軌18的可靠的導向總是經由兩對爬升承座實現(xiàn), 它們沿垂直的方向上下相疊地設置。然后爬升缸28回縮并且被這樣地重新置于位置中, 使得爬升缸28的卡爪可以重新從下面嵌接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或爬升導軌18的支承 銷。如果緊接著爬升缸28重新伸出,則整個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繼向上爬升。 一旦爬升導軌18向上爬升這么遠,使得另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可以安裝在爬升導軌18 的下自由端上,通過例如經由定位銷固定在爬升導軌18上,將爬升導軌接長件20'抗彎 地連接于爬升導軌18。在圖部分C)的爬升狀態(tài)下,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經由爬升導軌18支承在 爬升承座26和34中并且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的端部仍處在爬升承座24和36中。在圖部分d)中,爬升過程繼續(xù)前進并且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處在一個位 置,在該位置可以建造第三混凝土部分。爬升導軌18經由爬升承座34和36支承,亦即 通過爬升導軌34、36的卡爪從下面嵌接爬升導軌18的支承銷?,F(xiàn)在可以從爬升導軌18中取走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并且為了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導向或固定也不再 需要爬升導軌接長件20'。同樣可以從爬升承座26中取走爬升缸28。同樣從第一混凝 土部分40中擰出爬升承座26。在圖e)中示出現(xiàn)在內模板13'移近混凝土部分42,從而可以在第二混凝土部分 42的上面建造一第三混凝土部分。同時有可能借助于一天花板模板53和同時裝上的各天 花板支柱54澆灌一天花板部分54的混凝土。當然,對于圖6中所示的爬升順序中同時 也將一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用于外模板。為了清晰起見未將其示出。圖7示出爬升順序的四個順序a)至d)的側視圖,如其利用一個工作臺12和一 個外模板實施的。如其在圖6中所示,為了建造混凝土部分,圖7中所示的導軌導向的 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可以作為外模板來使用。在圖a)中第一混凝土部分40利用已知的壁模板元件澆灌混凝土以后,將導軌導 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經由爬升承座24和26固定在已時效硬化的第一混凝土部分40上。 利用外模板13也已制成第二混凝土部分42。圖7中在圖a)中外模板13已從已時效硬化 的第二混凝土部分42移走并且爬升承座34和36已安裝在已時效硬化的第二混凝土部分 上。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已抗彎地連接在爬升導軌18的上自由端上并且在爬升導軌 18的下自由端上,一個第二爬升導軌接長件22仍鉸接固定在爬升導軌18上。第二爬升 導軌接長件22支承一隨動臺架的部件。如果現(xiàn)在在爬升承座26上安裝一爬升缸28并且 緊接著經由爬升缸28開始爬升過程,則整個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沿混凝土部分 40、42向上移動并且隨動臺架自行隨著重力豎立。經由工作臺12和隨動臺架16可以實 施在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的范圍內的全部工作。在圖C)和d)中現(xiàn)在繼續(xù)向上移 動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直到外模板13可以處于一用于第三混凝土部分的位置。 經由工作臺12可以取走第一爬升導軌接長件20并且經由隨動臺架16可以在需要時拆除 爬升承座24或爬升承座26,只要涉及可分開的爬升承座。在建筑領域內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10中,多個爬升導軌18在爬升承座 24、26、34、36中導向,其中各爬升導軌集成在一腳手架單元中。腳手架單元還包括一 工作臺12和一隨動臺架16,其同樣固定在各爬升導軌18上。在爬升導軌18的各自由端 上可以安裝爬升導軌接長件20、22并且抗彎地固定在那里。爬升導軌接長件20、22具 有比爬升導軌18短的長度。
權利要求
1.在建筑領域內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10), 包括在各爬升承座(24、26、34、36)中導向的多個爬升導軌(18),它們集成在一腳手架 單元中,其中各爬升承座(24、26、34、36)固定在已時效硬化的混凝土部分(40、42、 44)上并且爬升導軌在爬升承座(24、26、34、36)中導向、支承且可移動,其中在爬升 導軌(18)的自由端上能固定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所述爬升導軌接長件具有 比爬升導軌(18)短的長度;其特征在于,爬升導軌(18)的長度基本上相當于混凝土部分 (40、42、44)的高度。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各爬升導軌(18)的下自由端上可拆式和/或可轉動地固定具有比爬 升導軌(18)短的長度的爬升導軌接長件(20'、22)。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 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短于一待建造的混凝土 部分(40、 42、44)的高度。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 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的長度長于或等于兩個相鄰上 下重疊設置的爬升承座(24、26、34、36)的間距的一半。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 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經由定位銷(50)連接于爬升導 軌(18)的自由端。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每一個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能經由兩個定位銷(50)連接于一個 爬升導軌(18)的自由端。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 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爬升導軌(18)以及爬升導軌接長件(20、20'、22)由兩個成型 導軌構成,所述兩個成型導軌經由支承銷(32)和必要時經由間隔墊片、連接螺栓(52)彼 此間隔開地連接在一起。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 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腳手架單元具有工作臺(12)和隨動臺架(16)。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在工作臺(12)上設有能在工作臺(12)上移動的外模板或內模板(13、 13')。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9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升 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爬升承座(24、26、34、36)上能安裝爬升缸(28)。
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之一項所述的混凝土部分(40、42、44)及導軌導向的自爬 升模板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爬升導軌接長件(22)的下自由端上設有隨動臺架(16)的部 件,所述爬升導軌接長件以相對置的另一端部鉸鏈地連接于爬升導軌(18)的下端部。
全文摘要
在一種在建筑領域內的導軌導向的自爬升模板系統(tǒng)中,多個爬升導軌(18)在爬升承座(24、26、34、36)中導向,其中各爬升導軌集成在一腳手架單元中。腳手架單元還包括工作臺(12)和隨動臺架(16),它們同樣固定在各爬升導軌(18)上,其中在各爬升導軌(18)的自由端上可以安裝爬升導軌接長件(20、22)并且抗彎地固定在那里。爬升導軌接長件(20、22)具有比爬升導軌(18)短的長度。
文檔編號E04G11/28GK102016199SQ200980115987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A·施沃雷爾 申請人:Peri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