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泵車及其輸送管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泵車的輸送管固定 裝置。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混凝土泵車。
背景技術:
輸送管用于輸送混凝土并進行布料,是混凝土泵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裝質(zhì)量 的好壞,對混凝土泵車的整車結(jié)構和混凝土的輸送效率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由于混凝土 輸送管的空間布置比較復雜,輸送管固定裝置在輸送管裝配前不易確定位置,多為現(xiàn)場配 焊的方式裝配。隨著混凝土泵車大型化的不斷發(fā)展,其臂架設計越來越高,臂架結(jié)構總體所占空 間也不斷加大。在排布輸送管時,一方面要保證混凝土泵車整機不超寬,另一方面,盡可能 在輸送管設計時,采用較大直徑的彎頭。因此,往往需將輸送管盡可能在不與臂架結(jié)構干涉 的情況下,距離臂架結(jié)構足夠近。請參考圖1,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典型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以彎管支架11做支撐,使用U型卡箍12固定輸送管13,管卡14將 兩根輸送管13連接為一個整體,U型卡箍12套在輸送管13上,開口一端連接彎管支架11 的下底板,彎管支架11的連接桿111 一端與臂架15連接。在裝配輸送管13之前,彎管支 架11預加工好,裝配輸送管13時將彎管支架11中的連接桿111部分插入臂架15上與之 匹配的孔中,調(diào)整好輸送管13的位置,將連接處焊接固定,完成輸送管13的裝配。不難看出,這種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幾種缺點1)彎管支架11加工工藝難度大,需要火焰煨彎,環(huán)境污染大,工人工作環(huán)境差;2)工藝性不好,存在鋼管煨彎不到位,裝配不上的問題,不得不在裝配時二次煨 彎,工作效率低,制造成本高;3)可調(diào)節(jié)范圍小,只有連接桿111部分前后的調(diào)節(jié)量(如圖2中所示),不利于靈 活裝配;請參考圖2和圖3,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3 為圖2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 另一種輸送管固定裝置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其中,第一支架21由第一 連接桿211和第一法蘭212組成,且第一連接桿21與臂架15固定連接;第二支架22由第 二連接桿221和第二法蘭222組成,且第二連接桿221連接用于固定輸送管13的彎板16, 通過U形卡箍12,將輸送管13固定于彎板16上;第一法蘭212與第二法蘭222相配合,通 過螺栓將第一法蘭和212第二法蘭222連接在一起,使輸送管13固定。 從第二種結(jié)構中不難看出,該結(jié)構避免了使用彎管,避免了火焰加熱,減少環(huán)境污 染,工藝性好,改善工人工作環(huán)境;而且第一連接桿211和第二連接桿221的長度均可以在 安裝時調(diào)節(jié),裝配效率高;同時,此裝置用螺栓與第一支架21連接,可拆卸,便于維修。但 是,這種結(jié)構往往尺寸較大,容易增加混凝土泵車的整體寬度,很難針對輸送管近距離固定設計出滿足實際需要的裝置。因此,如何縮短臂架與輸送管之間的距離,減小混凝土泵車的整體尺寸,以適應混 凝土泵車大型化的發(fā)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泵車的輸送管固定裝置,該輸送管固定 裝置能顯著減小輸送管與臂架之間的距離,減小混凝土泵車的整車尺寸。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混凝土泵車。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輸送管固定裝置,用于混凝土泵車,包括與 所述混凝土泵車的臂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桿和與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板,以及與 輸送管固定連接的輸送管連接組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輸送管連接組件均固 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板,該第二連接板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配合的第一連接孔。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板包括主板與所述主板大體垂直且固定連接的加強板,所 述第一連接孔和與所述輸送管連接組件配合的第二連接孔均設于所述主板上。優(yōu)選地,所述加強板與所述主板的側(cè)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軸線與所述輸 送管的軸線為空間異面直線。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連接孔的數(shù)目為兩組,且分別設于所述第一連接孔的兩側(cè)。優(yōu)選地,所述主板由上部和兩側(cè)部大體形成n型結(jié)構,所述第一連接孔位于所述 上部,兩組所述第二連接孔分別設于兩所述側(cè)部。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管連接組件包括環(huán)繞輸送管的U型卡箍和設于所述輸送管與所 述第二連接板之間的墊片,所述U型卡箍的端部穿過所述墊片和所述第二連接孔。優(yōu)選地,第二連接孔為長圓孔,該長圓孔的長軸與所述連接桿和所述輸送管的軸 線方向均大體垂直。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混凝土泵車,包括臂架和輸送管,且所述輸送管通過如上 述任一項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與所述臂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輸送管固定裝置,用于將輸送管固定在混凝土泵車的臂架 上。該輸送管固定裝置包括連接桿、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輸送管連接組件,且第二連 接板具有與第一連接板配合的第一連接孔。該輸送管固定裝置中,連接桿的一端與混凝土 泵車的臂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固定連接, 輸送管連接組件也與第二連接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結(jié)構簡單,易于加工生產(chǎn),可以降低 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生產(chǎn)成本;而且,第二連接板同時與第一連接板和輸送管連接組件固定 連接,顯著縮短了第一連接板與輸送管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明顯縮短了臂架與輸送管之間 的距離。這樣,輸送管在盡可能不與臂架產(chǎn)生干涉的前提下,可以盡可能近地靠近臂架。排 布輸送管時,一方面可以保證混凝土泵車整機寬度較小,另一方面,可以在輸送管設計時, 盡可能地采用較大直徑的彎頭,既為設計提供便利;又可以在保證混凝土泵車整體寬度不 增加的基礎上,提高輸送管的輸送效率。在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連接板包括主板與所述主板大體垂直且固定 連接的加強板,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均設于所述主板上,輸送管連接組件通 過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連接。在混凝土泵車工作過程中,輸送管因工作需要隨臂架動作,使第二連接板受到來自支架和輸送管連接組件的應力。第一連接孔和第 二連接孔設于主板,加強板與主板固定連接,可以增加第二連接板的強度,減小第二連接板 在混凝土泵車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變形的可能性,延長第二連接板的使用壽命,提高輸送管固 定裝置的可靠性。在另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主板為由上部和兩側(cè)部大體形成n型結(jié)構,所 述第一連接孔位于所述上部,兩組所述第二連接孔分別設于兩所述側(cè)部?;炷帘密囋诠?作過程中,輸送管及其固定裝置均隨臂架運動而運動,第二連接板設計為n型結(jié)構可以降 低第二連接板的重量,同時也降低臂架的載荷,從而降低混凝土泵車的工作時的負載重量, 提高混凝土泵車的工作效率。在提供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 定裝置的混凝土泵車;由于輸送管固定裝置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輸送管固定裝置的 混凝土泵車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典型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第二連接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10為圖9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泵車的輸送管固定裝置,該輸送管固定 裝置能顯著減小輸送管與臂架之間的距離,減小混凝土泵車的整車尺寸。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混凝土泵車。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 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4至圖6,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第二 連接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jié)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輸送管固定裝置,用于將輸送管3固定在混凝土泵車的臂架 上。該輸送管固定裝置包括由連接桿41和第一連接板42形成的支架4、第二連接板5和輸 送管連接組件6,其中,連接桿41的一端與混凝土泵車的臂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連接 板42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5具有與第一連接板42配合的第一連接孔51,使第一連接板 42與第二連接板5固定連接;同時,輸送管連接組件6也與第二連接板5固定連接。第二連
5接板5結(jié)構簡單,易于加工生產(chǎn),可以降低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生產(chǎn)成本;而且,第二連接板5 同時與支架4和輸送管連接組件6固定連接,顯著縮短了支架4與輸送管3之間的距離,同 時也明顯縮短了臂架與輸送管3之間的距離。這樣,輸送管3在盡可能不與臂架產(chǎn)生干涉的前提下,可以盡可能近地靠近臂架。 排布輸送管3時,一方面可以保證混凝土泵車整機寬度較小,另一方面,可以在輸送管3設 計時,盡可能地采用較大直徑的彎頭,既為設計提供便利;又可以在保證混凝土泵車整體寬 度不增加的基礎上,提高輸送管的輸送效率。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接桿41和第一連接板42可以 大體垂直地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42,第二連接板5具有第一連接孔51和第二連接孔52,第 一連接孔51與第一連接板42配合,第二連接孔52與輸送管連接組件6配合。具體地,第二連接孔52可以是長圓形孔,且長圓形孔的長軸與輸送管3和連接桿 41的軸線方向均大體垂直。這樣,輸送管3和連接桿41的相對位置可以通過長圓形孔調(diào)節(jié), 即輸送管3與臂架的相對位置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調(diào)整,以彌補設計、安裝、生產(chǎn)時可能 產(chǎn)生誤差,達到更好的安裝效果,提高輸送管固定裝置的適用性。進一步地,輸送管連接組件6包括環(huán)繞輸送管的U型卡箍61和墊片62,U型卡箍 61的端部穿過墊片62和第二連接孔52,在第二連接板5的后側(cè)安裝螺母等緊固件將第二 連接板5和輸送管3固定連接在一起。墊片設于輸送管3和第二連接板5之間,避免輸送 管3與第二連接板5直接接觸,減小第二連接板5和輸送管3可能遇到的振動,提高輸送管 固定裝置的可靠性。如圖5、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主要針對連接桿41的軸線處于輸送管3的軸線所在平面上或者距離很近情形下,一般用于 固定輸送管3的一端。該實施例可以以下述方式實現(xiàn)第二連接板5上的第一連接孔51與第一連接板 42相配合,可以用緊固螺栓將第二連接板5固定連接在第一連接板42上,將連接桿41根據(jù) 需要焊接或通過其它方式固定到臂架上,最后將輸送管3通過U形卡箍61穿過第二連接孔 52固定于第二連接板5上,通過長圓形的第二連接孔52將輸送管3調(diào)整到合適的位置,彌 補設計、安裝、生產(chǎn)中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完成輸送管3固定安裝。請參考圖7和圖8,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在進一步的實施方式中,第二連接板5可以包括主板53與主板大體垂直且固定連 接的加強板54,第一連接孔51和第二連接孔52均設于主板53上。在混凝土泵車工作過 程中,輸送管3因工作需要隨臂架動作,使第二連接板5受到來自支架4和輸送管連接組件 6的應力。第一連接孔51和第二連接孔52設于主板53,加強板54與主板53固定連接,可 以增加第二連接板5的強度,減小第二連接板5在混凝土泵車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變形的可能 性,延長第二連接板5的使用壽命,提高輸送管固定裝置的可靠性。如圖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加強板 54與主板53的側(cè)端部固定連接,且第一連接孔51和第二連接孔52沿豎直方向具有預定 的距離,即連接桿41的軸線與輸送管3的軸線為空間異面直線,可以用于固定輸送管3的 一端。這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可以適用于更多的場合,其適用性提到提高,輸送管3在設計時布管更靈活。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水平、豎直等方向詞,是以輸送管固定裝置處于圖7 所示的狀態(tài)為基準來定義的,實際工程應用中,輸送管固定裝置、輸送管3可以根據(jù)實際需 要進行調(diào)整,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狀態(tài)。應當理解,本文中所采用的方位詞不應當限制本 專利的保護范圍。該實施例可以以下述順序?qū)崿F(xiàn)連接桿41與第一連接板42固定連接,系一整體工 件,主板53上具有與第一連接板42配合的第一連接孔51,利用緊固螺栓將主板53和第一 連接板42固定連接在一起,然后將連接桿41與混凝土泵車的臂架焊接,最后將U型卡箍61 的端部穿過墊片62和第二連接孔52,將輸送管3與第二連接板5固定連接在一起,完成輸 送管3安裝。其中,輸送管3與第二連接板5的連接位置可以通過長圓形的第二連接孔52 調(diào)節(jié),以彌補安裝、生產(chǎn)誤差,提高輸送管3的安裝準確性。請參考圖9和圖10,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輸送管固定裝置第三種具體實施方 式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10為圖9所示輸送管固定裝置的爆炸視圖。在第三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主板53可以設計為由上部和兩側(cè)部大體形成n型結(jié) 構,第一連接孔位于上部,兩組第二連接孔分別位于兩側(cè)部,即兩輸送管連接組件6分別連 接于兩側(cè)部。該種方案主要針對支架4處于兩根輸送管3之間的接頭位置處,輸送管3之 間用管卡7連接,使兩根輸送管3分別用一個輸送管連接組件6與n型結(jié)構的一個側(cè)部連接。該實施例可以按以下順序安裝將第一連接板42與主板53上的第一連接孔51對 應,利用緊固螺栓將主板53和第一連接板42固定連接在一起,然后焊接連接桿41和混凝 土泵車的臂架。最后將兩截輸送管3通過管卡7固定連接在一起,每截輸送管3均安裝輸 送管連接組件6,即管卡7的兩側(cè)均安裝U型卡箍61和墊片62,并使兩U型卡箍61的端部 分別穿過主板53上中空結(jié)構兩側(cè)的第二連接孔52,使兩截輸送管3均與主板53固定連接, 完成兩截輸送管3連接處的固定安裝。同樣,輸送管3與第二連接板5的連接位置可以通 過長圓形的第二連接孔52調(diào)節(jié),以彌補安裝、生產(chǎn)誤差,提高輸送管3的安裝準確性?;炷帘密囋诠ぷ鬟^程中,輸送管3及其固定裝置均隨臂架運動而運動,第二連 接板5上的n型結(jié)構可以降低第二連接板5的重量,同時也降低臂架的載荷,從而降低混凝 土泵車的工作時的負載重量,提高混凝土泵車的工作效率。顯然,上述的主板53可以不是n型結(jié)構,可以是實體的平板,也可以是其它形狀能 實現(xiàn)減重目的結(jié)構,應當理解,主板為實現(xiàn)減重目的而存在的實際結(jié)構,不應該限制本專利 的保護范圍。除了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混 凝土泵車,該混凝土泵車其他各部分的結(jié)構請參考現(xiàn)有技術,本文不再贅述。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泵車及其輸送管固定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 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 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 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一種輸送管固定裝置,用于混凝土泵車,包括與所述混凝土泵車的臂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桿(41)和與所述連接桿(41)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板(42),以及與輸送管(3)固定連接的輸送管連接組件(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板(42)和所述輸送管連接組件(6)均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板(5),該第二連接板(5)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板(42)配合的第一連接孔(5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板(5)包括主板 (53)與所述主板(53)大體垂直且固定連接的加強板(54),所述第一連接孔(51)和與所述 輸送管連接組件(6)配合的第二連接孔(52)均設于所述主板(53)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板(54)與所述主板 (53)的側(cè)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41)的軸線與所述輸送管(3)的軸線為空間異面直 線。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孔(52)的數(shù)目 為兩組,且分別設于所述第一連接孔(51)的兩側(c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53)由上部和兩側(cè) 部大體形成n型結(jié)構,所述第一連接孔(51)位于所述上部,兩組所述第二連接孔(52)分別 設于兩所述側(cè)部。
6.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5任一項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連接組 件(6)包括環(huán)繞輸送管(3)的U型卡箍(61)和設于所述輸送管(3)與所述第二連接板(5) 之間的墊片(62),所述U型卡箍(61)的端部穿過所述墊片(62)和所述第二連接孔(52)。
7.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5任一項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連接孔(52) 為長圓孔,該長圓孔的長軸與所述連接桿(41)和所述輸送管(3)的軸線方向均大體垂直。
8.—種混凝土泵車,包括臂架和輸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通過如權利要求1至 7任一項所述的輸送管固定裝置與所述臂架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混凝土泵車的輸送管固定裝置,該輸送管固定裝置包括與混凝土泵車的臂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桿(41)和與連接桿(41)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板(42),以及與輸送管(3)固定連接的輸送管連接組件(6),還包括與第一連接板(42)和輸送管連接組件(6)均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板(5),該第二連接板(5)具有與第一連接板(42)配合的第一連接孔(51)。輸送管在盡可能不與臂架干涉的前提下,可以盡可能近地靠近臂架。一方面可以保證混凝土泵車整機寬度較小,另一方面可以在輸送管設計時,盡可能地采用較大直徑的彎頭,以便提高輸送管的輸送效率。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輸送管固定裝置的混凝土泵車。
文檔編號E04G21/04GK201605817SQ20102013658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8日
發(fā)明者馮敏, 劉基浩, 張鵬程, 徐懷玉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機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