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支撐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支撐件。
背景技術:
建筑支撐件已經(jīng)被人們熟知很多年了。文獻GB-755831和DE694113U中描述了建筑支撐件的實例。這些已知的建筑支撐件包括具有縱向中心軸線的外管。已知的外管在該外管的下端具有腳部和鄰近所述外管的上端的螺紋。進一步地,兩個長孔設在所述螺紋上并且在平行于所述縱向中心軸線的方向上延伸,且該兩個長孔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置在所述外管中。該已知的建筑支撐件還包括內(nèi)管,該內(nèi)管可滑動地容納在所述外管當中。 該內(nèi)管具有布置在所述內(nèi)管的一部分長度上的一系列成對的孔,而每一對孔中的兩個孔在所述內(nèi)管中彼此相對地在直徑上布置。該已知的建筑支撐件還包括調(diào)節(jié)螺母,該調(diào)節(jié)螺母具有內(nèi)螺紋,該內(nèi)螺紋被配置成與所述外管的螺紋相配合。所述建筑支撐件還包括支撐銷, 該支撐銷在使用中延伸穿過內(nèi)管的多個成對孔中的其中一對孔并穿過外管中的長孔,并且該支撐銷支承在所述調(diào)節(jié)螺母的頂部。通過將支撐銷插入到內(nèi)管的另一對孔中而可以調(diào)節(jié)所述內(nèi)管的高度。通過旋轉(zhuǎn)所述調(diào)節(jié)螺母而可以實現(xiàn)對高度的微調(diào)。為了防止內(nèi)管從外管中跌落,該內(nèi)管可以在鄰近其下端的位置處具有加寬部,所述外管在鄰近其上端的位置處可以具有縮減部。該加寬部和縮減部應當彼此接合,使得加寬部無法穿過縮減部。就文獻 GB-755831的建筑支撐件而言,縮減部位于具有螺紋的那個部分的上方。就文獻DE694113U 的建筑支撐件而言,縮減部直接位于具有螺紋的部分的下方。在文獻DE694113U中,螺紋部的內(nèi)部直徑還小于外管的其余部分的內(nèi)部直徑,從而實現(xiàn)了內(nèi)管相對于外管的更好的導向,并且將內(nèi)管相對于外管的歪斜的風險最小化。文獻GB-755831 (其具有一體地設置到外管中的螺紋)具有的缺點是為達到在外管中設置螺紋的目的,外管的厚度應當大約為3. 5mm,從而也在該位置處具有所需的強度。 這導致外管具有很大的重量并且因此導致了具有很大重量的建筑支撐件。文獻DE694113U(其具有設置了螺紋的襯套,該襯通過焊接而連接到用來形成外管的管的上端)具有的缺點是需要執(zhí)行焊接操作來將帶有螺紋的襯套連接到所述管。在該焊接操作之后,外管在焊接位置上必須被重新電鍍。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支撐件,通過該建筑支撐件能夠至少部分地解決了上述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可以具有薄壁設計的建筑支撐件,其中螺紋部形成了外管整體的一部分,并且該建筑支撐件具有足夠的強度來履行其任務。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具有縱向中心軸線和外管長度的外管,該外管具有〇位于所述外管的下端的腳部;
〇鄰近所述外管的上端的螺紋;〇兩個長孔,該兩個長孔位于所述螺紋上并且在平行于所述縱向中心軸線的方向上延伸,且該兩個長孔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置在所述外管中;·內(nèi)管,該內(nèi)管能夠滑動地容納在所述外管當中,且該內(nèi)管具有〇布置在所述內(nèi)管的一部分長度上的一系列成對的孔,其中每一對孔中的兩個孔在所述內(nèi)管中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布置;·增強管部分,該增強管部分被包含在鄰近所述外管的上端的所述外管中的螺紋處,其中該增強管部分具有小于所述外管長度的增強管部分長度;并且其中所述外管是薄壁的,所述螺紋通過螺紋滾軋操作而設置在所述外管內(nèi),該螺紋滾軋操作是在所述增強管部分被包含在所述外管中之后來執(zhí)行的。這種建筑支撐件相對較輕,這是因為該建筑支撐件的外管是薄壁設計。并且,螺紋通過螺紋滾軋操作而形成,其具有的優(yōu)點是螺紋形成了外管整體的一部分,因此不需要進行焊接操作來將螺紋部連接到外管。由于增強管部分的存在而導致的結(jié)果是,盡管外管進行了薄壁設計,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后,仍然存留有足夠的壁厚,并且在螺紋的腳部的位置處也仍然存留足夠的壁厚,從而獲得了具有足夠強度的螺紋。并且,增強管部分提供了外管的縮減部,當內(nèi)管鄰近下端處設置有無法穿過該縮減部的加寬部的時候,該縮減部形成了內(nèi)管的防脫離保護。并且,該縮減部為內(nèi)管提供了良好的導向,從而內(nèi)管幾乎不會相對于外管傾斜。而且,由于不再需要焊接操作來設置螺紋,因此可以使用預電鍍管。預電鍍管具有優(yōu)異的抗腐蝕形成的性能。因此,該建筑支撐件特別耐用并且還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進行制造。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造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建筑支撐件的方法,包括·提供薄壁的外管,該外管具有外管長度并且壁厚小于3. 5mm ;·提供增強管部分,該增強管部分具有小于所述外管長度的增強管部分長度并且具有外直徑,該外直徑大致對應于所述外管的內(nèi)直徑,從而所述增強管部分能夠滑動地容納在外管內(nèi); 將所述增強管部分放置到所述外管中并且將該增強管部分相對于所述外管而定位在將要設置外螺紋的區(qū)域中;·在外管上的增強管部分處借助螺紋滾軋操作來設置螺紋。這種方法很有利,因為通過該方法獲得了帶螺紋的薄壁外管,對于該外管,不需要焊接操作來形成螺紋。這反過來節(jié)省了諸如再加熱和再電鍍的修整操作。由于不再需要在螺紋的位置處執(zhí)行焊接操作,因此可以使用預電鍍管來作為起始材料。這種預電鍍管具有優(yōu)異的抵抗腐蝕形成的性能。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在放置所述增強管部分之后并在所述螺紋滾軋操作之前, 所述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徑向向內(nèi)折疊所述外管的頂邊緣,從而在外管中形成斜管邊緣。這種斜管邊緣對于螺紋滾軋操作是有利的,因為該斜管邊緣形成了螺紋滾軋操作的導引部。所述增強管部分的直徑可以使得它能夠以夾緊的方式滑動地容納在外管中。由于該夾緊配合,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相對于外管而對增強管部分進行了固定。因此,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所實現(xiàn)的固定簡化了對外管和增強管部分的處理。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的詳細細節(jié)將會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進行描述,并且將會在以下的基于參考附圖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變得更加清晰。
圖1顯示了建筑支撐件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IA顯示了圖1的細節(jié);圖2顯示了在制造外管的第一階段之后的外管的俯視平面圖和沿著外管的俯視平面圖的A-A線的橫截面圖;圖3顯示了在制造外管的第二階段之后的外管的俯視平面圖和沿著外管的俯視平面圖的B-B線的橫截面圖;圖4顯示了圖3的細節(jié)IV ;圖5顯示了在制造外管的第三階段之后的外管的俯視平面圖和沿著外管的俯視平面圖的C-C線的橫截面圖;并且圖6顯示了圖5的細節(jié)VI。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圖1中顯示了該實施方式的實例,并且圖IA顯示了其細節(jié) A,建筑支撐件10包括具有縱向中心軸線L的外管12。外管12在該外管12的下端具有腳部14。在外管12的鄰近上端的位置處設有螺紋16。在螺紋上具有兩個長孔18,該長孔18 在平行于縱向中心軸線L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在外管12中。建筑支撐件10還包括可滑動地容納在外管12中的內(nèi)管20。該內(nèi)管20具有一系列成對的孔 22,這些一系列成對的孔22布置在內(nèi)管20的一部分的長度上。每對孔22的兩個孔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在內(nèi)管20當中。還可以使得內(nèi)管具有若干系列對的孔,例如兩個系列的成對孔,其在內(nèi)管20的圓周上以交錯方式布置。在圖1中所示的實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 內(nèi)管20的上端可以具有端部板M,該端部板M具有大致垂直于縱向中心軸線L而延伸的基本扁平的頂表面。所述建筑支撐件通常具有調(diào)節(jié)螺母沈,該調(diào)節(jié)螺母沈具有內(nèi)螺紋,該內(nèi)螺紋被設置成與外管12的螺紋16相配合。所述建筑支撐件通常還包括支撐銷觀,該支撐銷觀在使用中延伸穿過內(nèi)管20的多個成對孔22中的其中一對孔并穿過外管12中的長孔18,并且該支撐銷觀支承在調(diào)節(jié)螺母沈的頂部。在圖1和圖IA中所示的實例的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內(nèi)管20可以具有高度標志30。這種高度標志30有助于正確的成對孔22的選擇,以用于插入支撐銷觀。在通過對用于插入支撐銷觀的正確的成對孔22的選擇來進行了內(nèi)管20相對于外管12的粗調(diào)之后,能夠利用調(diào)節(jié)螺母沈而實現(xiàn)對建筑支撐件10的高度的微調(diào)。在圖1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一個實施方式當中,當內(nèi)管20處在外管12中的最大滑入狀態(tài)的時候,在建筑支撐件10的重心處,外管12可以具有重心標志32。在圖1 中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當中,重心標志32被設計為在外管12周圍沿著切線方向延伸的線標志。很清楚的是,其它的重心標志32的設計也是可行的。重心標志32簡化了使用者對建筑支撐件10的拿起。事實上,當使用者在重心標志32處拿起建筑支撐件10的時候,建筑支撐件10將會直接處于平衡,而不需要使用者必須校正他的接合點/接合點。例如,可以借助沖壓操作或者蝕刻操作來設置高度標志30和重心標志32。通過使標志的顏色與建筑支撐件10的其余部分的顏色不相同,可以使這樣被設置的標志30、32 更加醒目。還可以僅僅通過涂設顏色來設置高度標志30和/或重心標志32,因此不需要沖壓或者蝕刻操作。建筑支撐件10還可以在鄰近外管12的下端處具有腳部增強件34。該腳部增強件;34可以包括多個凹槽36,每個凹槽36圍繞外管12的整個圓周而在切線方向上延伸。每個凹槽36在垂直于縱向中心軸線L而延伸的假想平面中延伸。在由于在垂直于縱向中心軸線L的方向上施加到管壁的力而導致的擠壓的情況下,該切線凹槽36并未削弱外管12。相反,切線凹槽36增強了外管12來抵抗這種負載。并且,切線凹槽36確實提供了保護來防止由于大鐵錘或者梁桿敲擊外管12的下側(cè)而導致可能發(fā)生的凹陷的形成,當需要移除建筑支撐件的時候可能會進行這種大鐵錘或者梁桿敲擊外管12的下側(cè)的操作。然而,仍然可能形成凹陷,這些凹陷形成在位于徑向向外的切線凹槽36的部分中。位于徑向向內(nèi)的那部分切線凹槽36未受到損壞。因此,即使在存在某種程度的凹陷的時候,內(nèi)管20 相對于外管12的向內(nèi)或者向外滑動也能夠不受妨礙地進行。切線凹槽36可以設置在從鄰近外管12的下端而延伸10-50cm長度的外管12的區(qū)域內(nèi)。在所示的實例當中,切線凹槽 36所設置的區(qū)域長度距離腳部14大約15cm。可以通過對管壁進行塑性變形來設置切線凹槽36。從橫截面平面中觀察的話,該切線凹槽36可以具有波浪形的橫截面輪廓,縱向中心軸線L也在所述橫截面平面中延伸。兩個相鄰凹槽36的頂部之間的距離D可以介于0. 5至 3. 5cm的范圍內(nèi)。通過這種距離,足夠使得大鐵錘或者梁桿的沖擊不會導致位于徑向向內(nèi)的那一部分腳部增強件34中形成凹陷。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距離D大約為25mm。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建筑支撐件10的特征在于增強管部分38,該增強管部分 38被包含在鄰近于外管12的上端的外管12內(nèi)的螺紋16處,同時增強管部分38具有小于外管長度Ll的增強管部分長度L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外方面,外管12是薄壁的并且螺紋16 通過螺紋滾軋操作而設置在外管12中,在增強管部分38被包含在外管12內(nèi)之后來執(zhí)行該螺紋滾軋操作。由于增強管部分38存在于螺紋16處,因此螺紋16仍然能夠在相對薄壁的外管12內(nèi)進行滾軋。甚至在螺紋16的腳部的位置處,剩余的壁厚(或者說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后的剩余壁厚)也足以為螺紋16處提供足夠的堅固性。因此,作為外管12的薄壁的結(jié)果,能夠提供相對重量較輕的建筑支撐件10,其還能夠以較少的操作步驟來獲得,這是因為螺紋16形成了外管整體的一部分。例如,不需要焊接操作來設置螺紋16。由于增強管部分38的存在,在用來獲得螺紋16的螺紋滾軋操作步驟之后,剩余了螺紋16,該螺紋16甚至在螺紋的腳部內(nèi)也具有至少為2. 5mm的剩余壁厚。因此,這樣獲得的螺紋16具有足夠的強度。由于相對于外管12的長度Ll而言,增強管部分38需要具有更加有限的長度L2,因此能夠?qū)崿F(xiàn)重量的顯著減少。圖5顯示了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后的外管的實施方式的實例。圖6顯示了圖5的細節(jié)VI。外管12的長度例如介于1.4-2. 6m的范圍內(nèi)。螺紋16鄰近外管12的上端來設置, 該螺紋16的延伸長度例如介于10-30cm的范圍內(nèi)。增強管部分38在鄰近外管12的上端是可見的。很清楚的是,增強管部分38由于螺紋滾軋操作而發(fā)生變形。因此,增強管部分 38和外管12可以說是形成了具有很大的軸向強度的整體。增強管部分38還形成了外管12 的內(nèi)直徑的縮減部,該縮減部能夠用于防掉落的防護裝置并用做內(nèi)管20的導向件。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薄壁的外管12的壁厚介于2. 0-3. Omm的范圍內(nèi)。在螺紋16的位置處,外直徑Dl可以例如是63. 5mm而內(nèi)直徑D2例如是52mm。外管12的其余部分的內(nèi)直徑D3例如可以是58. 5mm,并且外管12的其余部分的外直徑D4例如可以是63. 5mm。在這種設計中, 外管12的壁厚是2. 5mm。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增強管部分38的外直徑D3對應于外管12的內(nèi)直徑D3,從而增強管部分38可滑動地并且優(yōu)選地為略微夾緊地可容納在外管12 內(nèi)。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后,這導致了具有螺紋16的外管12的那個部分的最優(yōu)強度。在未加工的形式當中,增強管部分38可以具有例如58. 5mm或者略微小點的外直徑D3,從而增強管部分38可滑動地可以容納到外管12中。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當增強管部分38的壁厚S介于1. 0至2. Omm的范圍的時候, 至少當外管12的壁厚介于2. 0至3. Omm的范圍內(nèi)的時候,具有螺紋16的那部分能夠獲得足夠的強度。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增強管部分的壁厚S為1. 5mm。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增強管部分38的長度至少與螺紋16在外管12上的延伸長度一樣長。增強管部分38的長度優(yōu)選地略微大于螺紋16在外管上的延伸長度。對于例如 18cm的螺紋長度來說,增強管部分38可以例如介于19-23cm的范圍內(nèi)。正如圖3中細節(jié)IV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其顯示在圖4中并顯示在圖5的橫截面圖中,在一個實施方式當中,在將增強管部分38放置到外管12內(nèi)之后并且在進行螺紋滾軋操作之前,外管12的頂邊緣可以徑向向內(nèi)折疊,以形成斜管邊緣40。這種斜管邊緣40可以形成用于螺紋滾軋操作的導引部,從而能夠以受控的方式來執(zhí)行螺紋滾軋操作。圖2-6中呈現(xiàn)了外管12的制造方法的實施方式的不同步驟。首先提供具有外管長度L2和小于3. 5mm壁厚的薄壁外管12,例如壁厚為2. 5mm。 并且,提供增強管部分38,其中增強管部分的長度L2明顯小于外管長度Li,并且外直徑D3 大致對應于外管12的內(nèi)直徑,從而增強管部分38可滑動地可容納到外管12內(nèi)。增強管部分38放置到外管12內(nèi)并且相對于外管12而定位到待被設置外螺紋16的區(qū)域內(nèi)。圖2中顯示了這種狀況。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當中,增強管部分38的頂邊緣位于外管12的頂邊緣下方的距離L3處。L3可以介于4-10mm的范圍內(nèi)。這提供了接下來的可選的操作步驟的可能性,即隨后的步驟-也就是,在放置了增強管部分38之后,并且如隨后顯現(xiàn)的那樣,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徑向向內(nèi)地折疊外管12的頂邊緣,以形成斜管邊緣40。圖3和圖4顯示了這種狀況。該徑向向內(nèi)的折疊提供了導引部,其便利了隨后的螺紋滾軋。在徑向向內(nèi)折疊了頂邊緣從而形成斜管邊緣40之后,可以借助螺紋滾軋操作而在外管12上的增強管部分38處設置螺紋16。這在圖5和圖6中進行了顯示,該圖5和圖 6已經(jīng)在以上進行了廣泛的闡述。盡管本發(fā)明參考了附圖來進行了詳細展示和描述,該附圖和描述應當被認為僅僅是實例。本發(fā)明并非限制成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從屬權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可以互相結(jié)合。 權利要求書中的附圖標記不應當被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而僅僅是用來進行解釋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 具有縱向中心軸線(L)和外管長度(Li)的外管(12),所述外管(1 具有〇位于所述外管(12)的下端的腳部(14);〇鄰近所述外管(12)的上端的螺紋(16);〇兩個長孔(18),該兩個長孔(18)位于所述螺紋(16)上并且在平行于所述縱向中心軸線(L)的方向上延伸,且該兩個長孔(18)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置在所述外管(12) 中; 內(nèi)管(20),該內(nèi)管00)能夠滑動地容納在所述外管(1 當中,且該內(nèi)管具有〇布置在所述內(nèi)管00)的一部分長度上的一系列成對的孔(22),其中每一對孔02) 中的兩個孔在所述內(nèi)管OO)中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布置;其特征在于 增強管部分(38)被包含在鄰近所述外管(1 的上端的所述外管(1 中的螺紋(16) 處,其中該增強管部分(38)具有小于所述外管長度(Li)的增強管部分長度(U);并且其中所述外管(1 是薄壁的,所述螺紋(16)通過螺紋滾軋操作而設置在所述外管 (12)中,該螺紋滾軋操作是在所述增強管部分(38)被包含在所述外管(1 中之后來執(zhí)行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所述增強管部分(38)的長度(U)至少與所述螺紋(16)在外管(1 上延伸的長度一樣長。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所述外管(1 的外直徑為40-90mm。
4.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所述薄壁的外管(1 的壁厚介于2. 0-3. Omm的范圍內(nèi)。
5.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在所述螺紋滾軋操作之前,所述增強管部分(38)的外直徑(D!3)對應于所述外管(1 的內(nèi)直徑,從而所述增強管部分 (38)能夠滑動地容納在所述外管(1 內(nèi)。
6.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在所述螺紋滾軋操作之前,所述增強管部分(38)的壁厚介于1. O至2. Omm的范圍內(nèi)。
7.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其中,在將所述增強管部分(38)放置到所述外管(1 之后并且在螺紋滾軋操作之前,所述外管(1 的頂邊緣徑向向內(nèi)折疊, 以形成了斜管邊緣GO)。
8.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還包括 調(diào)節(jié)螺母(26),該調(diào)節(jié)螺母06)具有內(nèi)螺紋,該內(nèi)螺紋被配置成與所述外管(12)的螺紋(16)相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支撐件,還包括 支撐銷( ),該支撐銷08)在使用中延伸穿過所述內(nèi)管OO)的多個成對孔02)中的其中一對孔并穿過所述外管(12)中的長孔(18),并且該支撐銷08)支承在所述調(diào)節(jié)螺母06)的頂部。
10.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包括 外管(1 上的重心標志(32),當所述內(nèi)管OO)處在外管(1 中最大滑入狀態(tài)下時, 該重心標志(32)位于所述建筑支撐件(10)的重心上。
11.一種制造建筑支撐件的方法,所述建筑支撐件為根據(jù)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建筑支撐件,該方法包括 提供薄壁的外管(12),該外管(12)具有外管長度(Li)并且壁厚小于3. 5mm ; 提供增強管部分(38),該增強管部分(38)具有小于所述外管長度的增強管部分長度 (L2)并且具有外直徑(D3),該外直徑(D!3)大致對應于所述外管(1 的內(nèi)直徑,從而所述增強管部分(38)能夠滑動地容納在外管(1 內(nèi); 將所述增強管部分(38)放置到所述外管(1 中,并且將該增強管部分(38)相對于所述外管(1 而定位在將要設置外螺紋(16)的區(qū)域內(nèi); 在外管(1 上的增強管部分(38)處借助螺紋滾軋操作來設置螺紋(16)。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建筑支撐件的方法,包括 在放置所述增強管部分(38)之后并在所述螺紋滾軋操作之前,徑向向內(nèi)折疊所述外管(1 的頂邊緣,從而形成斜管邊緣GO)。
全文摘要
一種建筑支撐件,具有帶有縱向中心軸線的外管、位于所述外管的下端的腳部、鄰近所述外管的上端的螺紋、兩個長孔,該兩個長孔位于所述螺紋上并且在平行于所述縱向中心軸線的方向上延伸,且該兩個長孔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設置在所述外管中;其中內(nèi)管能夠滑動地容納在所述外管當中,且該內(nèi)管具有布置在內(nèi)管的一部分長度上的一系列成對的孔,同時每一對孔中的兩個孔在所述內(nèi)管中彼此相對地在直徑方向上布置,其中在薄壁設計的外管中,增強管部分被包含在螺紋處。
文檔編號E04G25/06GK102459785SQ201080028586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9日
發(fā)明者F·J·L·H·布林克曼 申請人:斯克佛姆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