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988356閱讀:1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
背景技術
以往,對太陽能面板(太陽能電池面板及太陽能熱水器等)進行固定的太陽能面板架臺通常是將框材組裝成方格狀而形成的。作為框材彼此間的固定結(jié)構,有專利文獻I所示的結(jié)構。在上述固定結(jié)構中,在將框材彼此間固定時,將固定模具固定在一方的框材上,并將另一方的框材固定在上述固定模具上。在一方的框材上形成有槽,在該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出的一對卡定部,將固定模具收容在上述槽內(nèi)并與卡定部的內(nèi)側(cè)抵接來進行卡定?,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 - 35016號公報在上述固定結(jié)構中,雖然能確保對于框材載荷的接合強度,但卻不能說對于由在上側(cè)的框材被朝上方拉的方向(框材彼此背離的方向)上的應力所產(chǎn)生的壓力(負壓)具有足夠的接合強度。也就是說,一旦產(chǎn)生很大的負壓,就可能會出現(xiàn)固定模具因被朝外方拉動而使卡定部蜷曲并與框材分開的情況。特別是,在太陽能面板架臺中,由于在強風時等情況下會因風壓而產(chǎn)生很大的要將太陽能面板抬起的應力,因此需要能承受負壓。

發(fā)明內(nèi)容
按照上述觀點,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承受很大負壓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I的發(fā)明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是使用螺栓及螺母對框材彼此間進行固定的結(jié)構,其特征是,包括:收容槽,該收容槽形成在上述框材中的一個框材上,并在該收容槽中收容有上述螺栓的頭部;第一加強構件,該第一加強構件收容在上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并能使上述螺栓的軸部貫穿;第二加強構件,該第二加強構件位于上述收容槽的外部,并能使上述螺栓的軸部貫穿;以及螺栓通孔,該螺栓通孔形成在上述框材中的另一個框材的卡定板片上,并能使上述螺栓的軸部貫穿,在上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上述第一加強構件被夾在上述螺栓的頭部與上述卡定部之間,上述第二加強構件被夾在上述卡定板片與上述螺母之間,使用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和上述第二加強構件,來對上述卡定部及上述卡定板片進行夾持。一旦因負壓而導致框材彼此被朝背離的方向拉,拉伸力便會作用在螺栓上。第一加強構件雖然受到螺栓頭部的支承壓力,但由于第一加強構件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變大,因此,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上的面壓,并能承受很大的負壓。另外,通過使用第一加強構件和第二加強構件對卡定部與卡定板片進行夾持,能抑制框材(卡定部)的變形。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與上述收容槽的寬度相同的寬度尺寸。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由于能最大限度地增大第一加強構件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因此能承受更大的負壓。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朝向上述收容槽的底部開口的凹部,上述螺栓的頭部位于上述凹部內(nèi)。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不僅能實現(xiàn)第一加強構件的輕量化,而且能有效地增大截面剛性(截面二次矩)強度。另外,能有效利用凹部的空間。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與上述收容槽的深度相同的高度尺寸。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的截面剛性。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以在上述收容槽內(nèi)沿著槽長邊方向相鄰的多個螺栓分別貫穿的方式構成。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由于能更進一步增大第一加強構件與收容槽內(nèi)的接觸面積,并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與收容槽內(nèi)表面的摩擦力,因此能抑制第一加強構件及螺栓、螺母在槽長邊方向上的滑動。此外,由于能使用一個第一加強構件對相鄰的多個螺栓進行固定,因此能減少施工耗時。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二加強構件具有朝向上述螺栓的軸部的前端側(cè)開口的凹部,上述螺母位于上述凹部內(nèi)。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不僅能實現(xiàn)第二加強構件的輕量化,而且能有效地增大截面剛性。另外,能有效利用凹部的空間。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的特征是,在上述卡定部上設置有與上述第一加強構件的槽長邊方向的端面抵接的定位用螺釘。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不僅能容易地實現(xiàn)第一加強構件的定位,而且能抑制第一加強構件朝向槽長邊方向的滑動。技術方案8的發(fā)明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是使用螺栓及螺母對框材彼此間進行固定的結(jié)構,其特征是,包括:收容槽,該收容槽形成在上述框材中的一個框材上,并在該收容槽中收容有上述螺栓的頭部;加強構件,該加強構件收容在上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并能使上述螺栓的軸部貫穿;以及螺栓通孔,該螺栓通孔形成在上述框材中的另一個框材上,并能使上述螺栓的軸部貫穿,在上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上述加強構件被夾在上述螺栓的頭部與上述卡定部之間。一旦因負壓而導致框材彼此被朝背離的方向拉,拉力便會作用在螺栓上。加強構件雖然受到螺栓頭部的支承壓力,但由于加強構件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變大,因此,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上的面壓,并能承受很大的負壓。技術方案9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框材構成用于對太陽能面板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可提供即便在風壓施加在將太陽能面板抬起的方向以使應力作用在框材彼此背離的方向(作用有負壓)的情況下,也能承受很大負壓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10的發(fā)明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特征是,包括:第一框材,該第一框材具有能收容螺栓的頭部的收容槽;第一加強構件,該第一加強構件收容在上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第二加強構件,該第二加強構件位于上述收容槽的外部;以及第二框材,該第二框材形成有卡定板片,在上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在上述第一加強構件上形成有沿著上述槽側(cè)壁下垂的臨時固定用壁部,在上述臨時固定用壁部上形成有螺釘孔,在該螺釘孔中能插入用于將上述第一加強構件臨時固定于上述槽側(cè)壁的螺釘,上述第一加強構件與上述卡定部抵接,上述第二加強構件與上述卡定部及上述卡定板片抵接,上述螺栓的軸部插穿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及上述第二加強構件,使用上述螺栓及螺母,來將上述第一加強構件、上述第二加強構件、上述卡定部及上述卡定板片旋緊并夾持。在框材彼此被朝背離的方向拉,拉力作用在螺栓上的情況下,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第一加強構件雖然受到螺栓頭部的支承壓力,但由于第一加強構件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變大,因此能減小作用在卡定部上的面壓。因此,也能承受在框材彼此背離的方向上的力(以下有時也稱為“負壓”)。此外,通過使用第一加強構件和第二加強構件對卡定部與卡定板片進行夾持,能抑制框材(卡定部)的變形。另外,通過使用螺釘將第一加強構件的臨時固定用壁部臨時固定于收容槽的槽側(cè)壁,能作為將第二框材設置在第一框材上時的導向件。因此,能容易地進行第一框材的定位,并能使設置作業(yè)變得容易。技術方案11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框材配置成其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上述第二框材配置成其長邊方向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且與上述第一框材交叉,上述卡定部以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狀態(tài)與上述第二框材的下表面面接觸,上述第一加強構件沿著上述卡定部傾斜地配置。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即便在第二框材傾斜設置的情況下,由于第一加強構件與卡定部面接觸,因此能增大接觸面積。因此,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上的面壓,也能承受很大負壓。技術方案12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臨時固定用壁部形成在傾斜配置的上述第一加強構件的上側(cè)端。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由于能增長臨時用壁部的下垂長度,因此,不僅能提高第一加強構件的強度,而且容易進行螺釘孔的加工。技術方案13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臨時固定用壁部的下端部與上述收容槽的底部抵接。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由于使第一加強構件穩(wěn)定在收容槽內(nèi),因此容易進行臨時固定。另夕卜,能將第一加強構件固定在規(guī)定位置,并能容易地進行第一加強構件的設置作業(yè)。技術方案14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朝向上述收容槽的底部突出的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上述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以夾著上述螺栓的頭部的方式相對。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只要設置螺栓,不僅能防止其旋轉(zhuǎn),而且也能提高第一加強構件的強度。技術方案15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加強構件構造成能使在上述收容槽內(nèi)沿著槽長邊方向相鄰的一對螺栓分別貫穿。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由于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與卡定部間的摩擦力,因此能抑制第一加強構件及螺栓、螺母在槽長邊方向上的滑動。另外,由于能使用一個第一加強構件對相鄰的一對螺栓進行固定,因此能減少施工耗時。
技術方案16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卡定板片從上述第二框材的下端朝向?qū)挾确较蛲夥絻蓚?cè)延伸,并且配置在貫穿上述第一加強構件的一對上述螺栓的軸部之間,上述第二加強構件的側(cè)緣部按壓上述卡定板片的寬度方向前端部來進行卡定。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能實現(xiàn)第二框材的輕量化。此外,由于卡定板片形成在第二框材的寬度方向兩側(cè),第二框材的寬度方向兩側(cè)受到卡定,因此能確保框材彼此的固定強度。技術方案17的發(fā)明的特征是,在上述卡定板片的寬度方向前端部形成有朝上方豎起的豎起部,在上述第二加強構件的下表面形成有能供上述豎起部進入的凹部。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由于卡定板片與第二加強構件嚙合,因此能提高框材彼此間的固定強度。技術方案18的發(fā)明的特征是,上述框材構成用于對太陽能面板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即便有很大的風壓作用在將太陽能面板抬起的方向上,由于框材彼此不易背離,因此能提供耐風性能高的太陽能面板架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能承受很大的負壓。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的側(cè)視圖。圖3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設置有太陽能面板的狀態(tài)的、圖2的S線向視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局部剖切側(cè)視圖。圖6是表示第一加強構件的圖,其中,圖6 (a)是從斜上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6 (b)是從斜下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的側(cè)視圖。圖9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太陽能面板架臺設置有太陽能面板的狀態(tài)的圖,其是圖2的S向視圖。圖10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剖視圖。圖11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圖,其是圖4的A — A線剖視圖。圖12是表示第一加強構件的圖,其中,圖12 Ca)是從斜上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12(b)是從斜下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13是表示第二加強構件的圖,其中,圖13 Ca)是從斜上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13(b)是從斜下側(cè)觀察的立體圖。圖14是表示其它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剖視圖。(符號說明)I 太陽能面板架臺2 太陽能面板10 椽子(一方的框材)
11 收容槽12 卡定部30 墊木(另一方的框材)32a下凸緣部(卡定板片)50 第一加強構件60 第二加強構件101太陽能面板架臺102太陽能面板10 椽子座(第一框材)111 收容 槽112a 槽側(cè)壁112b 槽側(cè)壁113卡定部115螺釘孔130椽子(第二框材)132a卡定板片(下凸緣部)133豎起部150第一加強構件151基板部152臨時固定用壁部155螺釘孔156a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太陽能面板架臺I包括沿縱向延伸的一對椽子10、10和與椽子10正交的多根(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五根)墊木30、30……。在本實施方式中,椽子10是支承墊木30的構件(支承框)。墊木30是用于固定太陽能面板2(參照圖3)的構件(面板固定框)。各椽子10分別被兩根支柱40、40支承。支柱40和椽子10被支承在基座41上。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從正面對太陽能面板架臺I進行觀察時,將前后方向設為縱向,將左右方向設為橫向。在對一個椽子10的上部進行支承的支柱40與對另一個椽子10的上部進行支承的支柱40之間,設置有橫撐45。支柱40具有與椽子10相同的截面形狀,其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橫撐45由板材(扁平桿(flat bar))構成,兩根橫撐45、45配置成在支柱40、40之間交叉。如圖2所示,一對椽子10、10隔著間隔而彼此平行地配置。此外,一對椽子10、10分別配置在以墊木30的長邊方向中間部為中心的左右對稱位置上。各椽子10相對于縱向(水平方向)傾斜配置,從正面觀察時呈前方低、后方高。墊木30架設在椽子10、10上。墊木30的兩端部從一對椽子10、10分別朝外側(cè)伸出。椽子10沿太陽能面板2 (參照圖3)的傾斜方向配置,椽子10的傾斜角度與太陽能面板2的傾斜角度一致。
如圖3所示,在太陽能面板架臺I上,設置有多個太陽能面板2。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太陽能面板2在縱向上排列四塊,在橫向上排列三塊,從而在太陽能面板架臺I上載置有共計十二塊太陽能面板2。太陽能面板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被位于太陽能面板2的上邊部和下邊部的墊木30、30支承。另外,太陽能面板2的塊數(shù)、墊木30的根數(shù)只是一例,其不限定于第一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在上述結(jié)構的太陽能面板架臺I上,由于太陽能面板2的背面也受風,因此,有時風壓會作用在將太陽能面板2抬起的方向、即墊木30與椽子10背離的方向。如圖4及圖5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是使用螺栓B及螺母N來將用于對太陽能面板2 (參照圖3)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I (參照圖1至圖3)的框材彼此間固定的結(jié)構??虿牡墓潭ńY(jié)構可用于對椽子10與墊木30進行固定。椽子1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如圖4所示,椽子10的截面呈矩形形狀。在椽子10的上部形成有收容槽11,在該收容槽11中收容有用于將椽子10與墊木30固定的螺栓B的頭部。墊木3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如圖1及圖2所示,墊木30由配置在椽子10上端及下端的端部墊木30a (參照圖2)和配置在上下端的端部墊木30a、30a之間的內(nèi)側(cè)墊木30b (參照圖2)兩種構成。如圖5所示,內(nèi)側(cè)墊木30b包括腹板部31和從腹板部31的上下分別朝兩側(cè)延伸出的凸緣部32、32……,其截面呈H字狀。上側(cè)的凸緣部32、32 (上凸緣部32b、32b)從腹板部31的上端朝兩個方向(腹板部31的厚度方向兩側(cè))分別延伸設置。下側(cè)的凸緣部32、32 (下凸緣部32a、32a)從腹板部31的下端朝兩個方向(腹板部31的厚度方向兩側(cè))分別延伸設置。腹板部31截面呈矩形且形成為中空。在下凸緣部32a上形成有螺栓通孔(未圖示)。如圖2所示,端部墊木30a包括:腹板部31 ;從腹板部31的下方朝兩側(cè)延伸的凸緣部32、32 (下凸緣部32a、32a);以及從腹板部31的上端朝一側(cè)延伸的凸緣部32 (上凸緣部32b)。也就是說,端部墊木30a為內(nèi)側(cè)墊木30b除去一方的上凸緣部32b而成的形狀。在下凸緣部32a上形成有與內(nèi)側(cè)墊木30b相同的螺栓通孔(未圖示)。端部墊木30a配置成上端的凸緣部32朝向相鄰的內(nèi)側(cè)墊木30b延伸。另外,也可以將端部墊木30a設置為與內(nèi)側(cè)墊木30b相同的形狀。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利用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來對椽子10和內(nèi)側(cè)墊木30b進行固定。如圖4及圖5所示,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包括:形成于一方的框材(墊木10)的收容槽11 ;收容在上述收容槽11內(nèi)部的第一加強構件50 ;位于收容槽11外部的第二加強構件60 ;以及形成于另一方的框材的卡定板片(墊木30的下凸緣部32a)的螺栓通孔(未圖示)。如圖4所示,收容槽11是能收容螺栓B的頭部的槽。收容槽11的截面呈矩形形狀。在收容槽11的上部開口端上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12、
12??ǘú?2與收容槽11的底面平行,其沿著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形成??ǘú?2對第一加強構件50進行卡定,以將其保持在收容槽11的內(nèi)側(cè)。卡定部12、12間的間隙具有可供螺栓B的主體部插通的寬度尺寸。在卡定部12上形成有用于對第一加強構件50的移動進行導向的突條13 (以下也稱為“導向用突條13”)。導向用突條13沿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形成,其從卡定部12的下表面朝 下方突出形成。導向用突條13分別形成在各卡定部12,12 上。在收容槽11的底部形成有用于防止螺栓B旋轉(zhuǎn)的一對突條14、14 (以下稱為“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各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沿著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形成。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14間的內(nèi)尺寸比螺栓B頭部的對邊距離的尺寸大,比對角距離小。藉此,螺栓B處于能在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14間沿長邊方向移動但旋轉(zhuǎn)受到阻止的狀態(tài)。突條14具有比螺栓B頭部的厚度尺寸短的高度尺寸。如圖5所示,在卡定部12上設置有第一加強構件50的定位用螺釘15。定位用螺釘15設置在將墊木30固定于椽子10的位置旁邊(與將第一加強構件50設置在期望位置時的長邊方向兩端相當?shù)奈恢?。定位用螺釘15貫穿卡定部12設置,軸部從卡定部12的下表面突出至收容槽11內(nèi)。突出的定位用螺釘15的軸部與第一加強構件50的槽長邊方向的端面抵接。定位用螺釘15分別設置在與將第一加強構件50設置于期望位置時的兩端面相當?shù)奈恢蒙?,根?jù)第一加強構件50設置時的移動方向,一方在第一加強構件50設置前進行安裝,另一方在設置后進行安裝。藉此,最后能從兩側(cè)將第一加強構件50卡定來進行固定。如圖4及圖6所示,第一加強構件50包括夾在螺栓B頭部與卡定部12之間的基板部51和與基板部51正交的壁板部52,該第一加強構件50的截面呈-字形(U字形)(具有由基板部51和壁板部52、52圍住的凹部)。第一加強構件5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宀?1形成得比卡定部12厚。基板部51具有與收容槽11的寬度(內(nèi)寬度尺寸)相同的寬度尺寸。與收容槽11的寬度相同的寬度尺寸是指比收容槽11的內(nèi)寬度尺寸稍小,第一加強構件50能在不卡在收容槽11的內(nèi)側(cè)兩壁面的情況下在收容槽11中移動的尺寸。此外,在被固定的狀態(tài)下,基板部51的上表面與卡定部12的下表面抵接并產(chǎn)生摩擦力。在基板部51的上表面(與壁板部52相反一側(cè)的面)上形成有導向槽53。導向槽53分別設置在與導向用突條13相對應的位置上,且相互平行。在導向槽53中插入導向用突條13。壁板部52分別設置在基板部51的寬度方向兩端。一對壁板部52、52相對于基板部51分別呈直角延伸,且相互平行。壁板部52的外側(cè)面與基板部51的外側(cè)面共面。壁板部52的前端朝寬度方向內(nèi)側(cè)呈直角彎曲,并形成加強肋52a。第一加強構件50配置成截面呈-字形的開口部朝向收容槽11的底部開口(凹部朝向收容槽11的底部開口)。此外,螺栓B頭部和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位于第一加強構件50內(nèi)側(cè)的凹部中。也就是說,螺栓B頭部和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4被一對壁板部52、52從收容槽11的寬度方向兩側(cè)圍住。第一加強構件50的高度尺寸(基板部51的厚度尺寸和壁板部52的豎起尺寸相加后的尺寸)是與收容槽11的深度(內(nèi)高度尺寸)相同的高度尺寸。相同的高度尺寸是指比收容槽11的內(nèi)高度尺寸稍小,第一加強構件50能在不卡在收容槽11的底面或卡定部12的下表面的情況下在收容槽11中移動的尺寸。如圖5所示,第一加強構件50配置成其擠壓方向與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相同。第一加強構件50沿著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形成長條狀,從而可供在收容槽11內(nèi)沿槽長邊方向相鄰的多個螺栓B、B分別貫穿。具體來說,第一加強構件50具有與內(nèi)側(cè)墊木30b的寬度(下凸緣部32a、32a兩端間的長度)大致相同的長度。此外,在與各下凸緣部32a、32a的螺栓通孔相對應的位置處(同一軸線上)的基板部51上形成有螺栓通孔54、54。螺栓通孔54、54彼此間的距離與下凸緣部32a、32a的螺栓通孔彼此間的距離相同。藉此,第一加強構件50可供在收容槽11內(nèi)沿槽長邊方向相鄰的一對螺栓B、B (插通內(nèi)側(cè)墊木30b的下凸緣部32a、32a的螺栓B、B)分別貫穿。如圖4所示,第二加強構件60包括基板部61和壁板部62,該第二加強構件60的截面呈-字形(具有由基板部61和壁板部62、62圍住的凹部)。基板部61被夾在卡定部12與螺母N之間。第二加強構件60分別設置在兩側(cè)的每個下凸緣部32a上。第二加強構件6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第二加強構件60具有與第一加強構件50相同的截面形狀?;宀?1具有與基板部51相同的截面。壁板部62具有與壁板部52相同的截面,其在前端形成有加強肋62a。第二加強構件60配置成截面呈口字形的開口部朝向上方(墊木30 —側(cè))開口(凹部朝向螺栓B軸部的前端側(cè)開口)。螺栓B軸部和螺母N位于第二加強構件60內(nèi)側(cè)的凹部中。也就是說,螺栓B軸部和螺母N被一對壁板部62、62從第二加強構件60的寬度方向兩側(cè)圍住。另外,為了便于制造,第二加強構件60具有與第一加強構件50相同的截面形狀,但只要具有規(guī)定的強度,則無所謂尺寸及形狀。如圖5所示,第二加強構件60配置成其擠壓方向與收容槽11的長邊方向相同。第二加強構件60形成為具有與下凸緣部32a的伸出長度大致相同的長度,并從下側(cè)覆蓋螺母N。此外,在基板部61上形成有螺栓通孔64??墒褂寐菟˙和螺母N將如上所述構成的第一加強構件50與第二加強構件60旋緊。藉此,第一加強構件50和第二加強構件60對椽子10的卡定部12進行夾持。下凸緣部32a和卡定部12均位于第一加強構件50與第二加強構件60之間,并同時受到夾持。以下,對搭建第一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的步驟進行說明。另外,以下所說明的搭建步驟是適用于對內(nèi)側(cè)墊木30b與椽子10進行固定的情況和對端部墊木30a與椽子10進行固定的情況這兩者的通用的搭建步驟。首先,預先使一對螺栓B、B的軸部從第一加強構件50的壁板部52 —側(cè)插通在螺栓通孔54、54中。預先將一方的定位用螺釘15安裝在卡定部12上。接著,將第一加強構件50和螺栓B、B從收容槽11的端部插入,并以使螺栓B的軸部從卡定部12、12之間的間隙突出的狀態(tài),沿槽長邊方向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對墊木30進行固定的位置)。此時,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形成為比收容槽11的內(nèi)尺寸稍小,因此其不會卡在收容槽11的內(nèi)表面上。此外,由于卡定部12下表面的導向用突條13伸入基板部51上表面的導向槽53中,因此第一加強構件50可沿著收容槽11順暢地移動。第一加強構件50和螺栓B、B利用設于卡定部12的定位用螺釘15就可正確且容易地停在規(guī)定位置上。然后,在從椽子10突出的螺栓B、B的軸部處覆蓋設置墊木30,并分別設置第二加強構件60、60。第二加強構件60以壁板部62位于上側(cè)的方式從螺栓B的上方下降,從而使螺栓B的軸部插通在螺栓通孔64中。接著,將螺母N安裝在從第二加強構件60的基板部61突出的螺栓B軸部并旋緊。此時,由于螺栓B的頭部處于旋轉(zhuǎn)受到突條14、14阻止的狀態(tài),因此能容易地進行螺母N的旋緊。然后,在第一加強構件50的相反一側(cè)的端部也安裝定位用螺釘15,并用定位用螺釘15夾持第一加強構件50。如上所述,在使用螺栓B和螺母N來將第一加強構件50與第二加強構件60旋緊,第一加強構件50和第二加強構件60就可對椽子10的卡定部12和墊木30的下凸緣部32a
進行夾持。
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利用第一加強構件50,就能增大與卡定部12的接觸面積。因此,即便因負壓而使框材彼此被朝背離的方向拉(朝墊木30被抬起的方向拉伸),要使第一加強構件50朝上方移動的按壓力(來自螺栓B頭部的支承壓力)也會以分散在很寬的面積的方式作用在卡定部12上。藉此,由于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12上的面壓,并能抑制卡定部12的變形(蜷曲),因此,能承受很大的負壓。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具有與收容槽11的寬度大致相同的寬度尺寸,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的寬度尺寸。藉此,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與卡定部12的接觸面積,并能承受更大的負壓。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的基板部51形成得比卡定部12厚,因此能使從螺栓B頭部集中作用的支承壓力分散在很寬的范圍內(nèi)來進行傳遞。此外,通過將第一加強構件50設置在每個螺栓B的設置位置上,可有效地進行加強。也就是說,由于在每個螺栓B的設置位置上集中提高截面剛性,因此,不需要使卡定部12整體增厚,從而可防止椽子10變重。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形成為與墊木30 (端部墊木30a及內(nèi)側(cè)墊木30b)的寬度(下凸緣部32a、32a的兩端間的長度)大致相同的長條狀,因此,能進一步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與卡定部12的接觸面積。藉此,能進一步減小施加在卡定部12上的面壓。此外,通過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與卡定部12的接觸面積,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與卡定部12的摩擦力,并能抑制第一加強構件50向槽長邊方向的滑動。此外,由于通過一個第一加強構件50對兩個螺栓B、B進行固定,因此,與針對每個螺栓B、B分別設置第一加強構件的情況相比,能減少第一加強構件50的設置耗時。另外,由于在卡定部12上設置定位用螺釘15,因此,定位用螺釘15與第一加強構件50的槽長邊方向的端面抵接,從而能可靠地防止第一加強構件50朝槽長邊方向的滑動、偏移。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的截面呈口字形,并將第一加強構件50配置成使螺栓B頭部位于內(nèi)側(cè)的凹部,因此,能在實現(xiàn)第一加強構件50的輕量化的同時,增大第一加強構件的截面剛性。也就是說,壁板部52不僅可起到加強肋的功能,而且由于在壁板部52的前端也形成有加強肋52a,因此,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的截面剛性。由于第二加強構件60也形成為截面呈〕字形,因此,能在實現(xiàn)第二加強構件的輕量化的同時有效地增大截面剛性。此外,第一加強構件50及第二加強構件兩者的內(nèi)側(cè)均是中空的,因此,可實現(xiàn)輕量化。另外,第一加強構件50及第二加強構件兩者均有效利用了內(nèi)側(cè)凹部的空間。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50具有與收容槽11的深度相同的高度尺寸,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增大第一加強構件50的高度,并能增大截面剛性。此外,通過用第一加強構件50和第二加強構件60夾持卡定部12和下凸緣部32a,可從正反兩面對卡定部12進行按壓,并能進一步抑制卡定部12和下凸緣部32a的變形。以上,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nèi)適當改變設計。例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將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用于椽子10與墊木30的固定,但只要在其它的框材上形成收容槽,也能用于其它框材彼此間的固定。此外,也能用作太陽能面板架臺之外的框材彼此間的固定結(jié)構。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第一加強構件50和第二加強構件60對卡定部12進行夾持,但也可以不設置第二加強構件,而僅設置第一加強構件。利用這種結(jié)構,由于通過設置第一加強構件,能增大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因此,要使第一加強構件朝上方移動的按壓力能以分散在很寬的面積的方式施加在卡定部上。藉此,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上的面壓,并能抑制卡定部的變形(蜷曲),其結(jié)果是,能承受很大的負壓。這種去除第二加強構件的固定結(jié)構較為理想的是適用在對所施加的負壓比較小的框材彼此之間、例如支柱40與橫撐45進行固定的情況。另外,只要使第一加強構件進一步形成為長條狀,來更進一步增大與卡定部的接觸面積,其也能用作對所施加的負壓比較大的框材彼此間進行固定的固定結(jié)構。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加強構件50及第二加強構件60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不銹鋼合金、鋼制材料及樹脂材料等其它材料形成。此外,除了擠壓型材之外,也可以通過對板材進行彎曲加工來形成。(第二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 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以將太陽能面板架臺的框材彼此接合的情況為例,來對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進行說明。首先,對太陽能面板架臺的整體結(jié)構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太陽能面板架臺101包括:對椽子130進行支承的、作為支承框的椽子座(第一框材)IlOUlO ;用于對太陽能面板102 (參照圖9)進行固定的、作為面板固定框的椽子(第二框材)130、130……;以及對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支柱140。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從正面?zhèn)?椽子130變低一側(cè))對太陽能面板架臺101進行觀察時,將前后方向設為縱向,將左右方向設為橫向。 椽子座110在橫向上延伸,并以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椽子座110設置在前側(cè)和后側(cè)的兩個部位上。前側(cè)的椽子座110配置在比后側(cè)的椽子座110更低的位置。一對椽子座110、110隔著間隔而彼此平行地配置。如圖8所示,椽子130在縱向上延伸。椽子130的長邊方向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地配置。從正面觀察,椽子130的前方變低,后方變高。椽子130架設在椽子座110、110上。椽子130的兩端部從一對椽子座110、110分別朝前后外側(cè)伸出。椽子130的傾斜角度與太陽能面板102的傾斜角度一致。如圖7所示,支柱140設置對前側(cè)的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兩根、對后側(cè)的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兩根合計四根。一根椽子座110被兩根支柱140、140支承。對前側(cè)的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兩根支柱140、140比對后側(cè)的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兩根支柱140、140更短。支柱140被固定支承在樁子141的頭部上。樁子141例如由軸部形成為螺旋狀的螺旋式樁子構成,通過使其一邊旋轉(zhuǎn)一邊壓入地面,從而其樁子103主體部被埋設在地面下。另外,用于設置支柱140的部位不限定于樁子141的頭部,只要是例如獨立基臺及布基臺(日文:布基礎)等穩(wěn)定的支承面即可。在對前側(cè)的椽子座110進行支承的支柱140與對后側(cè)的椽子座110框進行支承的支柱140之間,設置有橫撐145。橫撐145分別架設在從正面觀察位于左側(cè)的支柱140、140之間及位于右側(cè)的支柱140、140之間。此外,在前側(cè)的支柱140、140之間也設置有橫撐145。另外,在后側(cè)的兩根支柱140、140之間也設置有橫撐145。如圖9所示,在太陽能面板架臺101上,設置有多個太陽能面板102。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太陽能面板102在縱向上排列五塊,在橫向上排列四塊,從而在一臺太陽能面板架臺101上載置有共計二十塊太陽能面板102。太陽能面板102架設在左右相鄰的椽子130、130之間,太陽能面板102的左側(cè)端部和右側(cè)端部被分別支承于椽子130、130。另外,太陽能面板102的設置塊數(shù)及設置形態(tài)只是一例,本發(fā)明不限定于第二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是使用螺栓Ba及螺母Na來將用于對太陽能面板102 (參照圖9)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101 (參照圖7至圖9)的框材彼此間固定的結(jié)構。第二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包括:具有用于收容螺栓Ba頭部的收容槽111的椽子座110 (第一框材);收容在上述收容槽111內(nèi)部的第一加強構件150 ;位于收容槽111外部的第二加強構件170 ;以及形成有卡定板片的椽子130 (第二框材)。椽子座110是由鋁合金制的中空擠壓型材構成的。如圖10所示,椽子座110的截面呈梯形(橫向的梯形)形狀。椽子座110的上端面的寬度方向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椽子座110的上端面的傾斜角度與椽子130的傾斜角度相等。在椽子座110的上端部形成有收容槽111。在收容槽111中,以螺栓Ba的軸部朝上的狀態(tài)收容有螺栓Ba頭部。收容槽111的上端面是傾斜的,其截面呈四邊形形狀。在收容槽111的上部開口端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112a、112b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113、113。卡定部113、113在椽子座110的長邊方向全長上形成??ǘú?13、113沿截面方向觀察時均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一對卡定部113、113中的從高度較低的槽側(cè)壁112a延伸出的卡定部113朝斜上方延伸,從高度較高的槽側(cè)壁112b延伸出的卡定部113朝斜下方延伸??ǘú?13、113相對于水平方向以相同的傾斜角度傾斜,并形成在相同面內(nèi)。這些卡定部113、113構成椽子座110的傾斜的上端面??ǘú?13、113與第一加強構件150卡合,以防止第一加強構件150從收容槽111脫離??ǘú?13、113間的間隙具有可供螺栓Ba的軸部插通的寬度尺寸。在卡定部113上形成有用于對第一加強構件150的移動進行導向的突條114(以下稱為“導向用突條114”)。導向用突條114形成在收容槽111的長邊方向全長上。導向用突條114從卡定部113的寬度方向前端部(內(nèi)側(cè)端部)朝向槽內(nèi)突出。如圖11所示,椽子130是由鋁合金制的中空擠壓型材構成的。椽子130包括腹板部131和在腹板部131上下形成的凸緣部132、132……。另外,在要將凸緣部132區(qū)分為上側(cè)的凸緣部和下側(cè)的凸緣部的情況下,有時稱為“上凸緣部132b”和“下凸緣部132a”。上凸緣部132b、132b從腹板部131的上端分別朝外側(cè)兩個方向(腹板部131的厚度方向兩側(cè))延伸設置。下凸緣部132a、132a從腹板部131的下端分別朝外側(cè)兩個方向(腹板部131的厚度方向兩側(cè))延伸設置。下凸緣部132a構成被第二加強構件170按壓的卡定板片132a(以下將下凸緣部132a稱為卡定板片132a)。在卡定板片132a的寬度方向前端部(外側(cè)端部)形成有朝上方豎起的豎起部133。腹板部131的截面形狀呈下側(cè)變寬的、中空的梯形形狀。在腹板部131的上端部形成有收容槽134,在該收容槽134中插入用于對太陽能面板102 (參照圖9)進行固定的螺栓(未圖示)的頭部。在收容槽134的上部開口端上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135、135。如圖10及圖12所示,第一加強構件15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第一加強構件150包括基板部 151和從基板部151垂下的臨時固定用壁部152。基板部151是被夾在螺栓Ba的頭部與卡定部113之間的部分?;宀?51形成得比卡定部113厚?;宀?51具有比卡定部113、113之間的間隙寬度大的寬度尺寸,在第一加強構件50收容在收容槽111內(nèi)的狀態(tài)下,基板部151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與卡定部113、113的下表面抵接。在第一加強構件150被固定的狀態(tài)下,基板部151的上表面被壓靠在卡定部113的下表面上,并產(chǎn)生摩擦力。在基板部151上,沿擠壓方向隔著間隔地形成有兩個螺栓通孔153、153。在螺栓通孔153中插通有用于將椽子130固定在椽子座110上的螺栓Ba的軸部。螺栓通孔153,153間的距離為在螺栓Ba、Ba之間能配置椽子130的下端部的長度。在螺栓通孔153、153中插通有在收容槽111內(nèi)沿槽長邊方向相鄰的一對螺栓Ba、Ba (配置在椽子130的卡定板片132a、132a外側(cè)的螺栓Ba、Ba)的軸部。在基板部15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著擠壓方向的兩列導向槽154、154。導向槽154形成在與卡定部113前端的導向用突條114相對應的位置上。兩列導向槽154、154相互平行。導向用突條114伸入導向槽154,以對第一加強構件150的移動加以引導?;宀?51中的、被夾在兩列導向槽154、154之間的部分的表面朝上方突出,該部分為厚板狀。其突出尺寸與卡定部113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在將第一加強構件150收容在收容槽111內(nèi)的狀態(tài)下,卡定部113的外側(cè)表面與基板部151的厚板部的表面大致共面。在基板部15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防止螺栓Ba旋轉(zhuǎn)的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沿著第一加強構件150的長邊方向形成。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間的內(nèi)尺寸比螺栓Ba頭部的對邊距離的尺寸大,比對角距離小。藉此,螺栓Ba處在其頭部能插入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之間但旋轉(zhuǎn)受到阻止的狀態(tài)。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具有比螺栓Ba頭部的厚度尺寸短的突出尺寸??拷R時固定用壁部152 —側(cè)的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b的突出尺寸比遠離臨時固定用壁部152 —側(cè)的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b的突出尺寸短,從而不會與后述的臨時固定用的螺釘Va發(fā)生干涉。臨時固定用壁部152設置在基板部151的寬度方向端部中的、傾斜配置時配置在上側(cè)的端部(上側(cè)端)處。若將第一加強構件150收容在收容槽111內(nèi),則臨時固定用壁部152從基板部151的上側(cè)端沿著槽側(cè)壁112b下垂,而使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的外側(cè)面與槽側(cè)壁112b抵接。也就是說,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相對于基板部151呈銳角交叉。此外,對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的垂下長度進行設定,以使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的下端部與收容槽111的底部抵接。另外,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的下端部也可以不一定要與收容槽111的底部抵接,還可以是在與收容槽111的底部之間隔著些許間隔的結(jié)構。在臨時固定用壁部152上形成有螺釘孔155。在螺釘孔155中插通有用于將第一加強構件150臨時固定在槽側(cè)壁112b上的螺釘Va(參照圖10)。螺釘孔155形成在擠壓方向的大致中間部的一個部位上。另外,螺釘孔155的位置不限定于中間部,此外,螺釘孔155的部位數(shù)也不限定為一個部位。另外,在槽側(cè)壁112b上也形成有供螺釘Va插通的螺釘孔115。螺釘孔115形成于在將第一加強構件150設置在安裝位置上時相當于螺釘孔155的位置上。如圖11所不,第一加強構件150配置成其擠壓方向與收容槽111的槽長邊方向相同。第一加強構件150形成為比通常的墊圈長,從而可供沿著槽長邊方向相鄰的多個螺栓Ba、Ba貫穿。具體來說,第一加強構件150的長度尺寸設定為沿收容槽111的長邊方向(椽子座110的擠壓方向)觀察,比設于椽子130兩側(cè)的一對第二加強構件170、170的外側(cè)端部間的距離長。
第二加強構件170是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的。第二加強構件170配置成使擠壓方向成為與第一加強構件150的擠壓方向正交的方向(椽子130的長邊方向)。如圖13所示,第二加強構件170包括基板部171和壁板部172,第二加強構件170的截面呈L字狀。壁板部172形成在基板部171的寬度方向(與擠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部。在基板部171的中心部上形成有螺栓通孔173。在螺栓通孔173中插通有用于將椽子130固定在椽子座110上的螺栓Ba的軸部。壁板部172配置在遠尚椽子130的一側(cè)。壁板部172從基板部171的寬度方向端部朝下方突出。壁板部172的下端部與椽子座110的上端面(卡定部113的上表面)抵接?;宀?71的寬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與椽子130的卡定板片132a接觸的一側(cè))即側(cè)緣部構成對卡定板片132a的端部進行按壓來進行卡定的按壓部174。在按壓部174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凹槽175,該凹槽175可供形成在卡定板片132a的寬度方向前端部上的豎起部133伸入。如圖11所示,第二加強構件170分別配置在椽子130的寬度方向兩端部。若通過螺栓Ba和螺母Na來對各第二加強構件170進行旋緊,則椽子130兩側(cè)的卡定板片132a會被各第二加強構件170按壓而被卡定。與此同時,第二加強構件170的壁板部172會被按壓到椽子座110的卡定部113上。以下,對利用第二實施方式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來將椽子座110與椽子130固定的步驟進行說明。如圖10所示,首先,將螺栓Ba、Ba的軸部從第一加強構件150的下表面(形成有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的面)一側(cè)插通至螺栓通孔153、153中。接著,將第一加強構件150和螺栓Ba、Ba從收容槽111的端部插入,并以使螺栓Ba軸部的前端部從卡定部113、113之間的間隙突出的狀態(tài),沿槽長邊方向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對椽子130進行固定的位置)。此時,由于第一加強構件150形成為比收容槽111的內(nèi)尺寸稍小,因此其不會卡在收容槽111的內(nèi)表面上。此外,由于卡定部113下表面的導向用突條114伸入基板部151上表面的導向槽154中,因此第一加強構件150可沿著收容槽111順暢地移動。此外,由于臨時固定用壁部152的下端部與收容槽111的底部抵接,因此能在將第一加強構件150的傾斜角度保持恒定的狀態(tài)下使第一加強構件150容易地在收容槽111內(nèi)移動。若使第一加強構件150移動到了規(guī)定位置,則使螺栓Va插通椽子座110的螺釘孔115和第一加強構件150的螺釘孔155,來將第一加強構件150臨時固定在椽子座110上。在這種狀態(tài)下,將椽子座110搬運到現(xiàn)場。在搬運時,由于第一加強構件150被臨時固定在椽子座110上,因此第一加強構件150不會松動而能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進行搬運。接著,在太陽能面板架臺的施工現(xiàn)場,將椽子座110設置在支柱140上之后,在從椽子座110突出的螺栓Ba、Ba的軸部間設置椽子130。椽子130架設在前后一對的椽子座110、110之間,以使椽子130的長邊方向與椽子座110的長邊方向正交。在此,在椽子130上預先安裝用于在其長邊方向上相對于椽子座110進行定位的定位螺釘Vb。定位螺釘Vb被預先從卡定板片132a的下側(cè)釘上,并預先使定位螺釘Vb的頭部從卡定板片132a的底面突出。通過使定位螺釘Vb的頭部與椽子座110的上端面的角部抵接,就可容易地確定椽子130的長邊方向位置。另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150被臨時固定在所希望的設置位置上,因此突出的螺栓Ba的軸部成為椽子130相對于椽子座110的設置位置的導向件。因此,只要將椽子130設置在螺栓Ba、Ba的軸部間,就能容易地進行椽子130在椽子座110的長邊方向上的定位。藉此,可使設置作業(yè)變得容易。然后,以對椽子130的卡定板片132a的前端部進行按壓的方式設置第二加強構件170、170。第二加強構件170以壁板部172位于下側(cè)的方式從螺栓Ba的上方下降,從而使螺栓Ba的軸部插通在螺栓通孔173中。此外,將螺母Na安裝在從第二加強構件170的基板部171突出的螺栓Ba軸部的前端部并旋緊。此時,由于螺栓Ba的頭部處于旋轉(zhuǎn)受到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阻止的狀態(tài),因此能容易地進行螺母Na的旋緊。通過上述旋緊,螺栓Ba及螺母Na通過旋緊來對第一加強構件150、第二加強構件170、卡定部113和卡定板片132a進行夾持。此外,第二加強構件170的壁板部172對椽子座110的卡定部113進行按壓,并且按壓部174按壓卡定板片132a的端部來進行卡定。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利用第一加強構件150,就能增大與卡定部113的接觸面積。即便因朝抬起太陽能面板102的方向的風壓(負壓)而導致椽子130被朝遠離椽子座110的方向拉(椽子130朝被抬起的方向拉動),欲使第一加強構件150朝上方移動的按壓力(來自螺栓Ba頭部的支承壓力)也會被分散在很寬的面積上并作用在卡定部113上。藉此,由于能減小施加在卡定部113上的面壓,因此能抑制卡定部113的變形(蜷曲)。因此,能承受很大的負壓。特別是,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一加強構件150具有與收容槽111的槽側(cè)壁112a、112b的上端部間的距離大致相等的寬度尺寸,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的寬度尺寸。藉此,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與卡定部113的接觸面積,并能提高對負壓的承受性能。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150的基板部151形成得比卡定部113厚,因此能使從螺栓Ba頭部集中作用的支承壓力分散在很寬的范圍內(nèi)來進行傳遞。此外,由于第一加強構件150構造成使在收容槽111內(nèi)沿槽長邊方向相鄰的一對螺栓Ba、Ba的軸部分別貫穿,并形成為比第二加強構件170、170的兩端部間的距離長,因此能進一步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與卡定部113的接觸面積。藉此,能進一步減小施加在卡定部113上的面壓。此外,通過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與卡定部113的接觸面積,能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與卡定部113的摩擦力,并能抑制第一加強構件150向槽長邊方向的滑動。此外,由于通過一個第一加強構件150對兩個螺栓Ba、Ba進行固定,因此,與針對每個螺栓Ba、Ba分別設置第一加強構件150的情況相比,能減少第一加強構件150的設置耗時。此外,在第一加強構件150上,由于臨時固定用壁部152及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156a、156b起到加強肋的作用,因此,不僅能實現(xiàn)第一加強構件150的輕量化,而且能有效地增大第一加強構件150的截面剛性。在第二加強構件170上,由于壁板部172起到加強肋的作用,因此,不僅能實現(xiàn)第二加強構件170的輕量化,而且能有效地增大第二加強構件170的截面剛性。此外,卡定部113被卡定板片132a、第一加強構件150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和第二加強構件170的壁板部172夾住,因此,卡定部113被從正反兩個面按壓,從而能更進一步地抑制卡定部113的變形。此外,椽子130的寬度方向兩側(cè)被第二加強構件170按壓,且通過螺栓Ba及螺母Na的旋緊而被牢牢卡定,因此,能提高椽子座110與椽子130的固定強度。特別是,由于第二加強構件170形成為截面呈L字狀,因此螺栓Ba、螺母Na的旋緊力容易傳遞到卡定板片132a及卡定部113上,因而能增大對卡定板片132a進行按壓的力。此外,由于卡定板片132a的豎起部133伸入按壓部174的凹槽175中,因此能進一步提高椽子座110與椽子130的固定強度。具體來說,通過使豎起部133與凹槽175嚙合,就能可靠地防止椽子130在寬度方向上偏移。此外,由于能增大卡定板片132a與第二加強構件170的接觸面積,因此能增大在椽子130與第二加強構件170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力。因此,也能防止椽子130在其長邊方向上的偏移。(其它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其它實施方式的椽子130配置成其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椽子座120的上端部的形狀和第一加強構件160的形狀與第二實施方式中是不同的。在椽子座120的上端部形成有可收容螺栓Ba頭部的收容槽121。收容槽121的截面呈矩形形狀。在收容槽121的上部開口端上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122、122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123、123。卡定部123與槽側(cè)壁122正交,當沿截面方向觀察時,卡定部123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加強構件160的臨時固定用壁部162設置在基板部151的寬度方向一端部,其沿著槽側(cè)壁122下垂。構造成臨時固定用壁部162的外側(cè)面與槽側(cè)壁122抵接。也就是說,臨時固定用壁部162形成為相對于基板部151呈直角交叉。另外,由于其它結(jié)構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因此標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在以椽子座120的長邊方向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椽子130的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的方式構成的太陽能面板架臺的情況下,能在獲得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同時將椽子座120與椽子130固定。此外,若以椽子座120的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則也可提供能將太陽能面板沿著水平方向配置的太陽能面板架臺。以上,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nèi)適當改變設計。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用于椽子座110與椽子130的固定,但只要在其它的框材上形成收容槽,也能用于其它框材彼此間的固定。此外,也能用作太陽能面板架臺之外的框材彼此間的固定結(jié)構。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加強構件150及第二加強構件170由鋁合金制的擠壓型材構成,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不銹鋼合金、鋼制材料及樹脂材料等其它材料形成。此外,除了擠壓型材之外,也可以通過對板材進行彎曲加工來形成。
權利要求
1.一種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使用螺栓及螺母來對框材彼此間進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槽,該收容槽形成在所述框材中的一個框材上,并在該收容槽中收容有所述螺栓的頭部; 第一加強構件,該第一加強構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并且所述螺栓的軸部貫穿該第一加強構件; 第二加強構件,該第二加強構件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外部,并且所述螺栓的軸部貫穿該第二加強構件;以及 螺栓通孔,該螺栓通孔形成在所述框材中的另一個框材的卡定板片上,并且所述螺栓的軸部貫穿該螺栓通孔, 在所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被夾在所述螺栓的頭部與所述卡定部之間, 所述第二加強構件被夾在所述卡定板片與所述螺母之間, 使用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和所述第二加強構件,來對所述卡定部及所述卡定板片進行夾持。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與所述收容槽的寬度相同的寬度尺寸。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朝向所述收容槽的底部開口的凹部,所述螺栓的頭部位于所述凹部內(nèi)。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與所述收容槽的深度相同的高度尺寸。
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以在所述收容槽內(nèi)沿著槽長邊方向相鄰的多個螺栓分別貫穿的方式構成。
6.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強構件具有朝向所述螺栓的軸部的前端側(cè)開口的凹部,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凹部內(nèi)。
7.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定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加強構件的槽長邊方向的端面抵接的定位用螺釘。
8.一種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使用螺栓及螺母來對框材彼此間進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槽,該收容槽形成在所述框材中的一個框材上,并在該收容槽中收容有所述螺栓的頭部; 加強構件,該加 強構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并且所述螺栓的軸部貫穿該加強構件;以及 螺栓通孔,該螺栓通孔形成在所述框材中的另一個框材上,并且所述螺栓的軸部貫穿該螺栓通孔, 在所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所述加強構件被夾在所述螺栓的頭部與所述卡定部之間。
9.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材構成用于對太陽能面板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
10.一種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材,該第一框材具有能收容螺栓的頭部的收容槽; 第一加強構件,該第一加強構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的內(nèi)部; 第二加強構件,該第二加強構件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外部;以及 第二框材,該第二框材形成有卡定板片, 在所述收容槽中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 在所述第一加強構件上形成有沿著所述槽側(cè)壁下垂的臨時固定用壁部, 在所述臨時固定用壁部上形成有螺釘孔,在該螺釘孔中能插入用于將所述第一加強構件臨時固定于所述槽側(cè)壁的螺釘,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與所述卡定部抵接, 所述第二加強構件與所述卡定部及所述卡定板片抵接, 所述螺栓的軸部插穿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及所述第二加強構件, 使用所述螺栓及螺母,來將所述第一加強構件、所述第二加強構件、所述卡定部及所述卡定板片旋緊并夾持。
11.按權利要求10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材配置成其長邊方向為水平方向, 所述第二框材配置成其長邊方向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且與所述第一框材交叉, 所述卡定部以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狀態(tài)與所述第二框材的下表面面接觸,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沿著所述卡定部傾斜地配置。
12.按權利要求11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臨時固定用壁部形成在傾斜配置的所述第一加強構件的上側(cè)端。
13.按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臨時固定用壁部的下端部與所述收容槽的底部抵接。
14.按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構件具有朝向所述收容槽的底部突出的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 所述一對螺栓旋轉(zhuǎn)防止用突條以夾著所述螺栓的頭部的方式相對。
15.按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容槽內(nèi)沿著槽長邊方向相鄰的一對螺栓分別貫穿所述第一加強構件。
16.按權利要求15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板片從所述第二框材的下端朝向?qū)挾确较蛲夥絻蓚?cè)延伸,并且配置在貫穿所述第一加強構件的一對所述螺栓的軸部之間, 所述第二加強構件的側(cè)緣部按壓所述卡定板片的寬度方向前端部來進行卡定。
17.按權利要求16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定板片的寬度方向前端部形成有朝上方豎起的豎起部, 在所述第二加強構件的下表面形成有能供所述豎起部進入的凹部。
18.按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材構成用于對太陽能面板 進行支承的太陽能面板架臺。
全文摘要
一種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能承受很大負壓。該框材的固定結(jié)構包括收容槽(11),其形成在一方框材(10)上,收容有螺栓(B)頭部;第一加強構件(50),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11)內(nèi)部,能使螺栓(B)軸部貫穿;第二加強構件(60),其位于收容槽(11)外部,能使螺栓(B)軸部貫穿;以及螺栓通孔,其形成在另一方框材(30)的卡定板片(下凸緣部32a)上,能使螺栓(B)軸部貫穿,收容槽(11)形成有從兩側(cè)的槽側(cè)壁分別朝內(nèi)側(cè)延伸的一對卡定部(12、12),第一加強構件(50)被夾在螺栓(B)的頭部與卡定部(12)之間,第二加強構件(60)被夾在卡定板片與螺母(N)之間,使用第一加強構件(50)和第二加強構件(60)夾持卡定部(12)和卡定板片。
文檔編號E04D13/18GK103088974SQ2012104183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齋藤榮德, 竹內(nèi)孝之, 小野猛, 石川博光, 永田剛丈, 中野直毅, 開發(fā)康博, 佐藤比呂志, 高木正夫, 西本耐, 長尾隆史 申請人:日輕金Act株式會社, 理研輕金屬工業(yè)株式會社, 株式會社住輕日輕工程, 株式會社Nlm Ecal, 日本輕金屬株式會社, 日輕型材株式會社, 日輕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集贤县| 西林县| 长白| 政和县| 普安县| 潍坊市| 宜兴市| 霍城县| 湄潭县| 汽车| 大庆市| 道真| 武穴市| 阿拉善右旗| 贵州省| 宝鸡市| 临沭县| 蒲城县| 沾化县| 嘉祥县| 汉阴县| 松溪县| 巴塘县| 建阳市| 石城县| 新郑市| 江口县| 衡东县| 延吉市| 华容县| 新乡市| 鄂温| 曲水县| 正阳县| 汾西县| 汉沽区| 灵璧县| 上思县| 沅陵县| 永顺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