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綠色建筑節(jié)能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玻璃門窗和幕墻系統(tǒng)的高效節(jié)能的具有中空膜層的玻璃。
背景技術:
根據(jù)美國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結果表明零排放建筑需要節(jié)能玻璃窗系統(tǒng)傳熱系數(shù)的U值在0. 57W/m2-K(0. 10Btu/h-ft2-° F)以下。為此,通常采用多重隔熱層并充填惰性氣體,而且,其中一個中空隔熱層需要采用低輻射鍍膜涂層(Low-e)來實現(xiàn)。眾所周知,很多的專利技術都是以上述為原則,實現(xiàn)發(fā)明更高效的、功能更強大的節(jié)能玻璃。在兩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間內,再內置一個非結構性的中間層,如玻璃、薄膜、遮陽板等。但所有的發(fā)明都需要解決好以下方面的問題1、增加的中間層對提高玻璃單元整體功能的貢獻,主要是獲得U值的更大的降低程度以及保證所期望的光學特性。2、增加的中間層對玻璃單元整體重量和尺寸(厚度)變化的影響能夠控制在最小程度,如果重量增加就意味著建筑安裝成本的增加,如果尺寸方面尤其是厚度的增加,也意味著門窗及幕墻結構的需要改變而帶來設計和加工的成本增加。3、增加的中間層對玻璃單元整體密封應該提供更可靠的密封結構,通常中間層的加裝會導致密封難度的加大,以及密封效果難以保證的負面因素。4、增加的中間層會對玻璃單元整體制造工藝復雜程度有所加大,制造工藝復雜,就會導致產(chǎn)品質量控制的難度加大。5、增加的中間層會加大玻璃單元整體制造成本,如中間層的結構、材質都會帶來部件和施工材料的費用的增加。以目前受到綠色建筑行業(yè)關注的三層玻璃雙中空技術來講,即采用多重隔熱層的常規(guī)技術就是在標準中空玻璃中間再加入第三塊玻璃。通過充填惰性氣體和Low-e玻璃來使U值更進一步降低。但中間層玻璃的增加帶來較大比例的加重,同時,增加了密封接縫的長度和兩個中空腔室壓力的不平衡,從而加快了密封失效的時間。通過更加輕型、帶有Low-e涂層或具有光學控制功能的塑料薄膜替代上述三層雙中空玻璃的中間層玻璃,即在兩片玻璃中間懸掛雙向拉伸光學薄膜的技術已經(jīng)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應用。雖然在整體功能尤其是降低U值方面、重量方面有根本的改進,但在密封要求、加工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方面仍存在需要提高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該玻璃具有更低的U值,更靈活的薄膜和玻璃的光學功能的靈活配置,以及更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時,能夠簡化生產(chǎn)加工工藝并使制造成本得到優(yōu)化。[0012]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在兩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間內,內置一個四周封邊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內設有張緊框,所述密封空間是由兩片玻璃和密封在它們之間的結構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懸浮固定在所述結構框內,形成一個由兩片塑料薄膜構成的內中空隔熱層,所述塑料薄膜袋與所述兩片玻璃之間形成兩個外中空隔熱層,所述內中空隔熱層和所述外中空隔熱層通過換氣管嘴并按換氣順序通過呼吸閥及呼吸管與外界相通,使得所述的塑料薄膜袋具有緩沖氣囊式的內外氣壓平衡功能,所述換氣管嘴封裝在塑料薄膜袋封邊上,所述呼吸閥固定在所述結構框上,所述呼吸管埋在所述結構框的密封結構內,一端與所述呼吸閥連通,另一端與外界連通。所述張緊框包括四個邊框,相鄰所述邊框之間設有連角器,所述連角器通過滑動接頭套管與所述邊框連接,所述滑動接頭套管的兩端分別插裝在所述邊框和所述連角器內,所述滑動接頭套管內設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夾壓在所述滑動接頭套管和所述連角器之間。所述結構框包括相互連接的兩片密封框,所述兩片密封框分別與所述兩片玻璃的內側粘接,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內側設有相對的傾斜裝飾板,所述兩片密封框之間形成有所述張緊框的容納空間,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之間形成有膜袋伸出縫隙。所述張緊框的內側設有膈膜凸臺,所述膈膜凸臺吻合地位于所述膜袋伸出縫隙內,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頂端設有繃膜凸緣,所述繃膜凸緣壓接在所述張緊框上,所述張緊框與所述結構框在結構上相互配合實現(xiàn)所述塑料薄膜袋的繃平、繃緊與繃牢。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相互對稱,并與所述膈膜凸臺構成薄膜過隙,且所述塑料薄膜袋的兩片薄膜將內部空間分隔成內外三個中空隔熱層,且所述內外中空隔熱層的容積均等。所述兩片密封框通過連接隔條連接,在所述邊框的外側設置繃膜凹槽,在所述連接隔條內側設置與所述繃膜凹槽適配的凸臺。將塑料薄膜袋封邊焊接在滑塊上,在所述結構框上設有滑槽,將所述滑塊裝在滑槽內。所述邊框上設有張緊結構。在所述結構框的外周邊上滿纏有連續(xù)密封膠帶,形成所述的第一道密封層,在所述兩片玻璃之間滿填有位于所述密封膠帶上的結構密封膠,形成所述的第二道密封層。所述塑料薄膜袋是由兩片雙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邊密封而成的,并在所述塑料薄膜袋封邊的頂部和底部的端角處設有斷口,所述換氣管嘴封裝在該斷口處。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在玻璃原有中空層內再增加一個由塑料薄膜袋形成的薄膜中空,從而是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達到了三層隔熱空間。如果采用充入惰性氣體,并于其中一層選用Low-e涂層的標準中空玻璃制備標準,則本實用新型的中空膜層玻璃的U值可降低至國際上關于零排放標準的規(guī)定值或更小。通過增加一個新的多功能中空膜層的新結構及其氣壓平衡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使其具有了內部緩沖氣囊的呼吸功能,使得雙道密封的運行可靠期更長。以及由此對加工工藝的簡化,使得生產(chǎn)成本得到更大程度的優(yōu)化。本實用新型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整體功能,尤其是U值可以降低到零排放的標準。同時,可以使重量和尺寸、密封結構等問題得到更合理的解決。并通過膜袋的單獨生產(chǎn)線的預加工,可以使制造工藝和成本問題得到適當優(yōu)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剖面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塑料薄膜袋與張緊框配合的示意圖;圖4中圖4-a 圖4-d為本實用新型塑料薄膜袋4種不同懸浮方式的示意圖;圖5為換氣管嘴與呼吸平衡系統(tǒng)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 圖5,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在兩片玻璃I形成的密封空間內,內置一個四周封邊的塑料薄膜袋2,形成一個由兩片塑料薄膜構成的內中空隔熱層,塑料薄膜袋2與兩片玻璃I之間形成兩個外中空隔熱層,內中空隔熱層和外中空隔熱層通過換氣管嘴10. 2并按換氣順序通過呼吸閥10.1及呼吸管10與外界相通。塑料薄膜袋2內部裝有張緊框4,張緊框懸浮固定在結構框3內,結構框3密封固定在兩片玻璃I之間。張緊框4包括四個邊框,相鄰邊框之間設有連角器4. 3,連角器4. 3通過滑動接頭套管4. 5與邊框連接,滑動接頭套管4. 5的兩端分別插裝在邊框和連角器4. 3內,滑動接頭套管4. 5內設有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夾壓在滑動接頭套管4. 5和連角器4. 3之間。結構框3包括相互連接的兩片密封框,兩片密封框分別與兩片玻璃I的內側粘接,兩片密封框的內側設有相對的傾斜裝飾板3. 2,兩片密封框之間形成有張緊框4的容納空間,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3. 2之間形成有膜袋伸出縫隙。張緊框4的內側設有膈膜凸臺4. 1,膈膜凸臺4.1吻合地位于膜袋伸出縫隙內,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頂端設有繃膜凸緣3. 1,繃膜凸緣3.1壓接在張緊框3上。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3. 2相互對稱,并與膈膜凸臺4.1構成薄膜過隙,且塑料薄膜袋的兩片薄膜將內部空間分隔成內外三個中空隔熱層,且內外中空隔熱層的容積均
坐寸o在結構框3的外周邊上滿纏有連續(xù)密封膠帶7,在兩片玻璃I之間滿填有位于密封膠帶7上的結構密封膠8。在薄膜袋封邊端角部的接縫處設有換氣管嘴10. 2,內中空隔熱層和外中空隔熱層通過換氣管嘴10. 2并按換氣順序通過呼吸閥10.1及呼吸管10與外界相通,使得塑料薄膜袋具有緩沖氣囊式的內外氣壓平衡功能。呼吸管10與呼吸閥10.1連接,換氣管嘴10. 2分別與內中空隔熱層b和兩個外中空隔熱層a相連通,呼吸閥10.1固定在結構框3上。塑料薄膜袋2是由兩片雙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邊密封而成的,并在塑料薄膜袋封邊的頂部和底部的端角處設有斷口,換氣管嘴10. 2封裝在該斷口處。[0039]下面結合每一幅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在兩片玻璃I中間,通過加裝換氣膜袋,將類似標準中空玻璃結構的原有空間分隔成三個隔熱空間。從結構上來說,膜袋隔熱層類似于標準雙中空(兩層中空的三層玻璃單元)的中間層玻璃。但由于采用塑料薄膜封邊形成密封袋狀結構,又可以作為一個新的由薄膜構成的中空層。相對于普通中空玻璃,最小程度地增加了重量和厚度。而相對于三層雙中空玻璃,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重量。換氣膜袋的加工密封,可以通過獨立的生產(chǎn)線預先加工。薄膜的功能可依照建筑師的要求進行選擇,如Low-e涂層、抗UV、光學控制等。將兩片雙向拉伸塑料薄膜,按照玻璃的相應尺寸進行裁切、重合、封邊。膜袋的密封,是通過焊接、粘接劑或熱封邊技術等方法,將兩片薄膜的周邊封接起來,形成一個密閉的袋狀結構。而成熟的工業(yè)化封邊技術為降低加工難度和降低加工成本提供了保障。內中空隔熱層,是由兩片雙向拉伸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邊通過焊接、粘接劑粘接或熱封邊技術等方法密封而成,以下簡稱為“中空膜”。見圖3,達到一定強度并具有一定寬度的邊縫結合處,稱為膜袋封邊2.1。為了避免端角處的應力集中,進行斷角處理并封裝換氣管嘴10.2。見圖2,膜袋為獨立的密封結構,膜袋內形成的密閉空間為內中空隔熱層,稱為膜袋中空b ;膜袋與玻璃形成的空間為外中空隔熱層,稱為玻璃中空a。而外中空隔熱層又被膜袋分隔成內側、外側兩層隔熱中空。見圖5,在特定的端角接縫處,封裝換氣管嘴10. 2。換氣管嘴為具有一定內徑要求的塑料接頭,外端面的幾何形狀應便于與膜袋斷口封裝,可以采用熱封或黏合劑封裝方法。底部一側的換氣管嘴與膜袋外的玻璃中空相通,平衡玻璃中空與膜袋中空的氣壓。頂部一側換氣管嘴通過連接固定在結構框上的呼吸閥10.1并與埋在結構密封膠層內的呼吸管與玻璃外部環(huán)境相通,平衡玻璃內外腔的氣壓。通過底端和頂端分別封裝的方向相反的換氣管嘴,使內置懸浮中間的膜袋具有“緩沖氣囊”功能。膜袋的緩沖氣囊功能,視Low-e涂層的所在位置。當玻璃內側表面有Low-e涂層時,膜袋的換氣管嘴與玻璃中空換氣,換氣管嘴通過呼吸管與玻璃單元外部環(huán)境相通。即玻璃內腔壓力高時,通過膜袋排氣減壓。反之,則通過膜袋向玻璃中空充氣,以保持壓力平衡。當膜片內側涂有l(wèi)ow-e涂層時,換氣過程與上述相反。膜袋在兩片玻璃形成的空腔內,必須保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張力,以保證玻璃單元整體光學功能的正常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通過膜袋內置的張緊框再輔助于結構框的共同作用,即可輕松地實現(xiàn)薄袋表面的繃緊、繃平與繃牢,從而克服了已有中間懸掛薄膜技術的缺陷。例如,利用薄膜熱收縮性的二次加熱處理繃膜技術,利用纏繞彈簧的繃膜技術,均存在為了消除應力紋,容易產(chǎn)生繃膜及密封結構與加工工藝繁雜的矛盾。通過端角處內置有張緊機構并將中空膜袋沿四周撐開的型材框,以下簡稱“張緊框”。本實用新型的張緊框,可以通過獨立的生產(chǎn)線預先組裝。見圖3,張緊框的組裝,主要是通過連角器4. 3將四個邊框連接起來,須與四周封邊尺寸相配合。其中的張緊機構主要是保證連角器沿平行于玻璃表面方向的伸縮位移帶動整個張緊框向外移動擴張,從而使膜袋撐開。同時,形成由張緊框厚度決定的膜袋中空高度,并使兩片薄膜的表面處于一定的表面張力。張緊框的內腔4. 2可充填一定量的干燥劑9,干燥劑采用3A分子篩,保證膜袋內充填氣體達到一定的露點。通過端角處的換氣管嘴對袋內充入惰性氣體,保證初裝時的露點及運行使用中的干燥效果。膜袋的撐開主要借助四個端角的連角器。連角器的角連接處為配合封裝換氣管嘴的凹槽和曲面結構。以保證封邊的嚴密性及避免形變位移造成的薄膜角邊的應力紋。連角器的兩端分別裝有可以自由伸縮的接頭套管4. 5,接頭套管內置具有一定彈力的彈性元件,可選用彈簧4. 4。為了便于與張緊框直線段的連接與固定,設有嵌入式的變徑接頭。當膜袋封邊完成后,接頭套管內的壓縮彈簧處于工作狀態(tài),及壓縮行程的中間適當位置。接頭套管內壓縮彈簧的彈力,一方面考慮膜袋繃平所需的張緊力,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張緊框自身重量。在豎直方向使用的玻璃單元,尤其應注意充填干燥劑的張緊框重量的影響。同理,膜袋封邊的強度必須考慮充填干燥劑后張緊框的重量。由于膜袋按一定尺寸封邊,因此膜袋形狀基本定型,而袋內的張緊框幾乎處于自由擴張狀態(tài)。為了使加裝于玻璃腔內的膜袋在加裝后,不發(fā)生彎曲、扭曲等變形并保持平整和一定的表面張力,就需要膜袋保持基本的形狀并通過均勻的形變抵消因薄膜內應力的集中而產(chǎn)生的波紋或皺褶。通過和結構框的配合,使膜袋的張緊框懸浮固定于結構框的空腔內。見圖1,圖中所示為基本懸浮固定方式,張緊框的隔膜凸臺4.1與結構框的繃膜凸緣
3.1緊密配合??嚹ね咕?.1壓在張緊框的內弧面上,對張緊框產(chǎn)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撐緊,其封邊又對張緊框產(chǎn)生向內推力,兩種作用力達到平衡,從而使膜袋表面呈現(xiàn)平整。圖4中,表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懸浮固定方式。由于膜袋按一定尺寸封邊,因此膜袋形狀基本定型,而袋內的張緊框幾乎處于自由擴張狀態(tài)。為了使加裝于玻璃腔內的膜袋在加裝后,不發(fā)生彎曲、扭曲等變形并保持平整和一定的表面張力,就需要膜袋保持基本的形狀并通過均勻的形變抵消因薄膜內應力的集中而產(chǎn)生的波紋或皺褶。通過和結構框的配合,使膜袋的張緊框懸浮固定于結構框的空腔內。見圖1,圖中所示為基本懸浮固定方式,張緊框的隔膜凸臺4.1與結構框的繃膜凸緣
3.1緊密配合??嚹ね咕?.1壓在張緊框的內弧面上,對張緊框產(chǎn)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撐緊,其封邊又對張緊框產(chǎn)生向內推力,兩種作用力達到平衡,從而使膜袋表面呈現(xiàn)平整。圖4中,示出了四種膜袋繃平結構,均位于塑料薄膜袋的周邊部,表現(xiàn)了四種不同的懸浮固定方式,均是將中空膜袋進行繃緊、繃平和繃牢的連接密封結構,可以根據(jù)懸浮固定方式進行相關連接結構和制造工藝的自由變化組合。圖4_a為張緊增強方式之一,將張緊框邊框的外側設成平面,在該外側面的外側設有張緊端板,在張緊端板和邊框的外側面之間夾壓有彈性元件a。將張緊框改進為外側具有橫向張緊端板。除了張緊框隔膜凸臺與結構框的薄膜凸緣緊密配合以外,增加其外側對膜袋的擴張功能,使膜袋進一步繃緊并抵消由于溫度變化與形變而產(chǎn)生的應力紋。但提高了張緊框的加工復雜程度。圖4_b為另一種張緊增強型方式,在張緊框邊框的左右兩側分別鉸接有側張緊板,在兩個相對的側張緊板之間夾壓有彈性元件b,彈性元件b與邊框連接。將張緊框改進為外側具有縱向張緊端板。但同樣地提高了張緊框的加工復雜程度。圖4-a和圖4-b示出的邊框上的張緊結構,均能更好地實現(xiàn)塑料薄膜袋的定型和定位。圖4-c為懸浮固定的改進結構,在張緊框邊框的外側設置繃膜凹槽,在結構框的連接隔條內側設置與繃膜凹槽適配的凸臺。將張緊框的外側改進為繃膜凹槽,結構框的連接隔條改進有繃緊凸臺。除了張緊框隔膜凸臺與結構框的薄膜凸緣緊密配合以外,增加連接隔條凸臺的定位、定型及繃膜功能。同理,繃膜凸緣下壓在張緊框的內弧面,對張緊框產(chǎn)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連接隔條凸臺的撐緊,又對張緊框產(chǎn)生向內推力并對薄膜進一步繃緊。這種方式,主要是張緊框與連接隔條的緊密配合,而繃膜凸緣更多地承擔消除應力紋的作用,從而膜袋表面呈現(xiàn)平整。圖4-d為懸浮固定的實用改進型,將塑料薄膜袋封邊焊接在滑塊上,在結構框上設有滑槽,將滑塊裝在滑槽內。將膜袋封邊通過焊接滑塊直接固定在結構框上。比較基本方式,膜袋的定型更加簡單。結構框的繃膜凸緣與結構框的滑塊槽將膜袋四周邊緣圍成了一個張緊框腔,使張緊框在腔內隨著溫度變化和形變的而相應的伸縮位移更加自由,對繃膜產(chǎn)生的拉力始終維持均勻恒定,以抵消而發(fā)生的應力紋。圖4-c和圖4-d示出了兩種張緊框與結構框的配合結構,每種配合結構均實現(xiàn)了塑料薄膜袋的定型、定位。綜上,張緊框的內側為隔膜凸臺4. 1,其形狀為矩形凸臺,凸臺的寬度決定了充氣膜袋的空間大小。凸臺兩側與結構框的繃膜凸緣形成一定間隙,保證凸臺側面不與薄膜面接觸以及薄膜平展地深入玻璃空腔內。張緊框4的型材為橢圓型,材質選用傳熱系數(shù)及熱膨脹系數(shù)低于或近似于玻璃的材料。由于膜袋四周封邊及繃膜凸緣處的薄膜與張緊框表面緊密接觸,該接觸面呈球面且光滑,從而減少摩擦力以保證薄膜伸縮的自由,避免對繃膜產(chǎn)生任何損壞。在每片玻璃的內側,沿玻璃邊緣用結構膠帶粘接牢固的型材框,簡稱“結構框”。見圖2,其作用為連接兩片玻璃稱為一個整體中空玻璃,同時,將膜袋懸浮固定于其內腔并使其繃緊且平整。該型材框為相對于兩片玻璃互為對稱的兩個單獨型材,材質選用傳熱系數(shù)及熱膨脹系數(shù)低于或近似于玻璃的材料。可通過連接隔條5將其連接成為一體。兩個結構框連接牢固后,密封端板5. 2與結構框的尾端必須平整并為同一平面,并與黏貼其上的密封膠帶7一起形成比較嚴密的閉環(huán)的邊框。見圖1,該結構膠帶6具有快速粘貼效果,粘接強度足夠承擔玻璃單元的結構連接強度,具有抗拉伸、抗剪切力的機械強度。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證結構框的形變和位移在一定程度上足夠的小。合裝后的結構框,其內部形成一個可“含著”張緊框的適當空間輪廓。相對于密封側的另一側為具有裝飾效果的端板,稱為裝飾板3. 2。裝飾板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并與張緊框的內側裝飾面相配合形成帶有兩個膜片伸出縫隙的整體內裝飾面。裝飾板頂端為繃膜凸緣3. 1,合片后,在張緊框的內側弧面產(chǎn)生向下壓緊薄膜的張力,從而使膜繃緊并消除因受力產(chǎn)生的應力紋。結構框的外側邊沿通過連接隔條或直接通過卡榫3. 3連接在一起,并支撐起兩片玻璃內部的空間高度,其高度為玻璃單元的內部中空的整體高度,即玻璃單元的整體凈厚度。結構框裝飾板的垂直高度決定了薄膜與玻璃形成的中空的高度。而結構框內側的兩個裝飾板構成了膜袋伸出的中間縫出口。該出口的寬度與兩個裝飾板的垂直高度相等,使塑料薄膜袋的兩片薄膜將內部空間分隔成內外三個中空隔熱層,且內外中空隔熱層的容積均坐寸O見圖4-c中,連接上下結構框的為連接隔條5,隔條與膜袋相鄰一側,為隔條凸臺。該凸臺嵌入張緊框的凹槽中,兩者配合,具有對膜袋進行定位、定型作用。同時,通過將膜袋封邊向張緊框凹槽內的推進,具有對膜袋進行二次繃緊功能。圖4-d中,結構框通過卡榫直接連接。其中一側的卡榫端頂部帶有為固定膜袋封邊的卡槽。卡槽內安裝與薄膜相容好的焊接材料的滑塊,用于將膜袋的封邊通過熱熔焊接方式與滑塊點式粘接。通過焊接滑塊的固定對膜袋產(chǎn)生一定的拉力。裝有張緊框并組裝好的膜袋,并將其固定在結構框上的滑塊后,膜袋表面形成一定的表面張力。膜袋的內部,通過張緊框將膜袋撐開,同時,再通過繃膜凸緣的下壓,進一步將膜袋撐開繃平。最終使膜袋如平整的中空玻璃那樣,懸浮在兩片玻璃的中間。本實用新型的玻璃單元的外部密封結構,見圖2,主要通過兩道密封結構來實現(xiàn)。第一道密封,在結構框外表面纏繞粘貼丁基膠密封帶7。第二道密封,在兩片玻璃與丁基膠密封帶7形成的空間內注入結構密封膠8。雙道密封結構中,在結構框外部的端角處,安裝與框內呼吸管相連的呼吸閥10. 1,構成一個可呼吸并隨呼吸保證腔內露點的平衡系統(tǒng),以保證玻璃內腔內的露點在很低的水平。另一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盡量使內外壓力平衡而帶來更好的表面平整即鏡面效果。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在兩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間內,內置一個四周封邊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內設有張緊框,所述密封空間是由兩片玻璃和密封在它們之間的結構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懸浮固定在所述結構框內,形成一個由兩片塑料薄膜構成的內中空隔熱層,所述塑料薄膜袋與所述兩片玻璃之間形成兩個外中空隔熱層,所述內中空隔熱層和所述外中空隔熱層通過換氣管嘴并按換氣順序通過呼吸閥及呼吸管與外界相通,使得所述的塑料薄膜袋具有緩沖氣囊式的內外氣壓平衡功能,所述換氣管嘴封裝在塑料薄膜袋封邊上,所述呼吸閥固定在所述結構框上,所述呼吸管埋在所述結構框的密封結構內,一端與所述呼吸閥連通,另一端與外界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框包括四個邊框,相鄰所述邊框之間設有連角器,所述連角器通過滑動接頭套管與所述邊框連接,所述滑動接頭套管的兩端分別插裝在所述邊框和所述連角器內,所述滑動接頭套管內設有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夾壓在所述滑動接頭套管和所述連角器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框包括相互連接的兩片密封框,所述兩片密封框分別與所述兩片玻璃的內側粘接,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內側設有相對的傾斜裝飾板,所述兩片密封框之間形成有所述張緊框的容納空間,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之間形成有膜袋伸出縫隙。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框的內側設有膈膜凸臺,所述膈膜凸臺吻合地位于所述膜袋伸出縫隙內,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頂端設有繃膜凸緣,所述繃膜凸緣壓接在所述張緊框上,所述張緊框與所述結構框在結構上相互配合實現(xiàn)所述塑料薄膜袋的繃平、繃緊與繃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片密封框的傾斜裝飾板相互對稱,并與所述膈膜凸臺構成薄膜過隙,且所述塑料薄膜袋的兩片薄膜將內部空間分隔成內外三個中空隔熱層,且所述內外中空隔熱層的容積均等。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片密封框通過連接隔條連接,在所述邊框的外側設置繃膜凹槽,在所述連接隔條內側設置與所述繃膜凹槽適配的凸臺。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將塑料薄膜袋封邊焊接在滑塊上,在所述結構框上設有滑槽,將所述滑塊裝在滑槽內。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上設有張緊結構。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結構框的外周邊上滿纏有連續(xù)密封膠帶,形成第一道密封層,在所述兩片玻璃之間滿填有位于所述密封膠帶上的結構密封膠,形成第二道密封層。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袋是由兩片雙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邊密封而成的,并在所述塑料薄膜袋封邊的頂部和底部的端角處設有斷口,所述換氣管嘴封裝在該斷口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節(jié)能中空膜層玻璃,在兩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間內,內置一個四周封邊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內設有張緊框,所述密封空間是由兩片玻璃和密封在它們之間的結構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懸浮固定在所述結構框內,形成一個由兩片塑料薄膜構成的內中空隔熱層,所述塑料薄膜袋與所述兩片玻璃之間形成兩個外中空隔熱層,所述內中空隔熱層和所述外中空隔熱層通過換氣管嘴并按換氣順序通過呼吸閥及呼吸管與外界相通。本實用新型具有更低的U值,更靈活的薄膜和玻璃的光學功能的靈活配置,以及更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時,能夠簡化生產(chǎn)加工工藝并使制造成本得到優(yōu)化。
文檔編號E04C2/54GK202899949SQ20122029884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
發(fā)明者曹娟 申請人: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