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尤其涉及一種攪拌水灰比低且不易發(fā)生堵塞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中國常用的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主要就是渦流式制漿機,根據(jù)制漿原理,該類型制漿機是通過攪拌軸上的螺旋葉片,使渦流產(chǎn)生上下結構的升力,使水泥顆粒充分均勻,以達到制漿效果。然而隨著現(xiàn)代施工強度的增強,施工作業(yè)范圍的增加,對漿液的水灰比的要求也越來要高,該類型制漿機的缺陷也就越來越明顯,其攪拌時間長、攪拌水灰比高(0.4:1以上)的純水泥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困難,經(jīng)常發(fā)生水泥膠體在攪拌機出料口位置堵塞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現(xiàn)代灌漿施工的高效進行。上述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渦流式制漿機為臥式制漿機,由臥式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軸旋轉,并帶動攪拌軸上的攪拌葉輪旋轉,由于攪拌桶為立式結構,其出料口設置于攪拌桶的底部,所以攪拌葉輪只有一個,設置于攪拌桶的出料口位置,其上方的水泥膠體壓力很大,如果水泥膠體(純水泥漿或水泥混合砂漿)的水灰比低(0.4:1以下),或者攪拌電機功率不足,則很有可能發(fā)生堵塞,使攪拌機停止運行,耽誤工期,提高施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攪拌水灰比低且不易發(fā)生堵塞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包括攪拌桶和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為立式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安裝于所述攪拌桶的上方,所述攪拌電機的轉軸與置于所述攪拌桶內中心位置的立軸的上端連接,所述立軸的中段安裝有第一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位于所述攪拌桶下部的出料口中心位置。作為優(yōu)選,所述攪拌電機的殼體下端安裝有上端蓋,所述上端蓋的下端安裝有立軸套,所述立軸套的下端安裝有下端蓋,所述立軸的上段置于所述立軸套內,所述立軸與所述立軸套之間安裝有多個軸承。這種結構能夠確保立軸始終保持在正中心位置,確保攪拌電機轉軸處于攪拌電機的正中位置而不會損壞。作為優(yōu)選,所述立軸套與所述上端蓋之間、所述立軸套與所述下端蓋之間均通過骨架油封進行密封。具體地,所述立軸與所述第一攪拌葉輪之間通過定位螺母固定連接,所述立軸與所述第二攪拌葉輪之間通過鍵和鎖緊螺母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攪拌桶的出料口安裝有用于使物料形成渦流運動的蝸殼,所述第二攪拌葉輪置于所述蝸殼內。這種結構使第二攪拌電機的攪拌效果更好、效率更高。[0011 ] 為了保證安裝穩(wěn)固,所述蝸殼焊接安裝于所述攪拌桶的出料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攪拌電機輸出旋轉動力,實現(xiàn)垂直方向的兩個攪拌葉輪被同時帶動并完成分時攪拌的過程,顯著降低了水泥膠體在攪拌桶的出料口發(fā)生堵塞的概率,使攪拌機能夠長時間穩(wěn)定、高效地運行,縮短了制漿工期,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機具有攪拌水灰比低(可以低至0.3:1)、生產(chǎn)效率高、結構簡單、故障發(fā)生率低的優(yōu)點。將比傳統(tǒng)的渦流式制漿機,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機制漿,其水灰比范圍擴大
0.5倍,有效的提高了其作業(yè)范圍;制漿時間減少0.4倍,可以為工程節(jié)約40%的工期;故障發(fā)生率減少90%,可以為工程節(jié)約大量設備檢修時間。
圖1是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的剖視放大圖;圖4是圖2中B的局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描述: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包括攪拌桶I和攪拌電機11,攪拌電機11為立式攪拌電機,攪拌電機11安裝于攪拌桶I的上方,攪拌電機11的轉軸與置于攪拌桶I內中心位置的立軸12的上端通過軸鍵15連接,立軸12的中段通過定位螺母13固定安裝有第一攪拌葉輪14,立軸12的底部通過鍵26和鎖緊螺母27固定安裝有第二攪拌葉輪29,立軸12的底部位于攪拌桶I下部的出料口中心位置,攪拌桶I的出料口焊接安裝有用于使物料形成渦流運動的蝸殼28,第二攪拌葉輪29置于蝸殼28內。如圖2和圖3所示,攪拌電機11的殼體下端安裝有上端蓋18,上端蓋18的下端安裝有立軸套20,立軸套20的下端安裝有下端蓋23,立軸12的上段置于立軸套20內,立軸12與立軸套20之間安裝有多個軸承21 ;立軸套20與上端蓋18之間、立軸套20與下端蓋23之間均通過骨架油封25進行密封。圖2中還示出了出漿管4、球閥3、回漿管2和攪拌桶安裝座10,圖3中還示出了擋圈19、軸承內擋圈16、軸承外擋圈17、墊圈24和用于加黃油的黃油嘴22。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工作過程中,水泥膠體即漿液從攪拌桶I的上方進入,首先經(jīng)過第一攪拌葉輪14攪拌,在此過程中,漿液被分散并形成一定旋流,減小對攪拌桶I底部的壓力;然后漿液經(jīng)過第二攪拌葉輪29,由于第二攪拌葉輪29與鋼鑄的蝸殼28之間間隙小,所以第二攪拌葉輪29的葉片能獲得高剪切力,漿液通過攪拌桶I的出料口即切口流入蝸殼28的瞬間,由第二攪拌葉輪29的葉片帶動進行往復循環(huán)旋轉而產(chǎn)生渦流,完成制漿;混合均勻的漿液由出漿管4送出。下面從理論上分析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顯著的理由:[0024]在單位時間內,葉輪能夠影響的漿液量越多,攪拌時間就越短,在蝸殼28與第二攪拌葉輪29之間的間隙一定前提下,若能增加第二攪拌葉輪29與漿液的接觸面積,那么攪拌低水灰比的水泥漿或水泥混合砂漿的困難也將降低,漿體堵塞的可能性也越小。根據(jù)公式S=aXb,其中S為單位接觸面積,a為第二攪拌葉輪29位于蝸殼28與攪拌桶I相連切口處的邊長,b為單位時間內流入蝸殼28的漿液的長度,即漿液的流速V,那么就有公式S=aXv,根據(jù)該公式,我們可以得出,要增大單位接觸面積S,就有兩種設計目的:(I)增加切口位置第二攪拌葉輪29的邊長;(2)增加漿液的速度。所以,本實用新型中,第二攪拌葉輪29位于切口處的邊長要長于傳統(tǒng)高速制漿機的葉輪位于切口處的邊長;而第一攪拌葉輪14的旋轉使?jié){液流入蝸殼28之前就進行攪拌,可以增加漿液的流速和攪拌機的高剪切力,從而達到了設計的兩個目的。由圖1可知,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同樣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機相同的攪拌桶
1、攪拌桶安裝座10、球閥3、出漿管4和回漿管2,不同的是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的攪拌電機6為臥式電機,其轉軸與水平方向的連接軸5的一端連接,連接軸5的另一端安裝有攪拌葉輪8,攪拌葉輪8置于蝸殼9內,連接軸5的外面是連接殼體7。上述部件中,為了體現(xiàn)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機與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之間的差異,攪拌電機、葉輪和蝸殼均采用不同的標記,而攪拌桶1、攪拌桶安裝座10、球閥3、出漿管4和回漿管2則完全相同,所以采用了相同的標記。對比圖1和圖2可知,傳統(tǒng)渦流式制漿機由于攪拌桶I為立式結構,其出料口設置于攪拌桶I的底部,所以攪拌葉輪8只有一個,設置于攪拌桶I的出料口位置,其上方的水泥膠體即漿液的壓力很大,如果漿液的水灰比低(0.4:1以下),或者攪拌電機6的功率不足,則很有可能發(fā)生堵塞;而本實用新型所述攪拌機則克服了上述缺陷,所以解決了堵塞問題。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以權利要求書并結合說明書及附圖所界定為準,凡符合本專利的精神或與其類似的變化實施例與近似結構,皆落入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包括攪拌桶和攪拌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為立式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安裝于所述攪拌桶的上方,所述攪拌電機的轉軸與置于所述攪拌桶內中心位置的立軸的上端連接,所述立軸的中段安裝有第一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位于所述攪拌桶下部的出料口中心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的殼體下端安裝有上端蓋,所述上端蓋的下端安裝有立軸套,所述立軸套的下端安裝有下端蓋,所述立軸的上段置于所述立軸套內,所述立軸與所述立軸套之間安裝有多個軸承。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軸套與所述上端蓋之間、所述立軸套與所述下端蓋之間均通過骨架油封進行密封。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軸與所述第一攪拌葉輪之間通過定位螺母固定連接,所述立軸與所述第二攪拌葉輪之間通過鍵和鎖緊螺母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桶的出料口安裝有用于使物料形成渦流運動的蝸殼,所述第二攪拌葉輪置于所述蝸殼內。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殼焊接安裝于所述攪拌桶的出料 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高速水泥膠體攪拌機,包括攪拌桶和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為立式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安裝于所述攪拌桶的上方,所述攪拌電機的轉軸與置于所述攪拌桶內中心位置的立軸的上端連接,所述立軸的中段安裝有第一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攪拌葉輪,所述立軸的底部位于所述攪拌桶下部的出料口中心位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立式攪拌電機輸出旋轉動力,實現(xiàn)垂直方向的兩個攪拌葉輪被同時帶動并完成分時攪拌的過程,顯著降低了水泥膠體在攪拌桶的出料口發(fā)生堵塞的概率,使攪拌機能夠長時間穩(wěn)定、高效地運行,縮短了制漿工期,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本攪拌機具有攪拌水灰比低、生產(chǎn)效率高、結構簡單、故障發(fā)生率低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8C5/16GK203156937SQ20132013922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鄧樹密, 劉寒劍, 向學忠, 黃芬, 鄧正楷 申請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