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燒結保溫砌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包括矩形本體,在矩形本體的前側面、后側面以及左側面上均設有向內凹陷的凹齒,對應于矩形本體的左側面上的凹齒、在矩形本體的右側面上設有向外凸起的凸齒,在矩形本體上設有多道由沿前側面至后側面的方向上排布的多個通孔構成的通孔陣列,且在各通孔陣列中位于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大于最遠離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且相鄰的兩道通孔陣列中的通孔呈交錯分布狀。本實用新型針對淤泥制得的保溫砌塊,采用其孔型大小的分布由中心逐漸往四周縮小的趨勢,起到了良好的隔熱效果,有效保證結構的強度,節(jié)能環(huán)保,其導熱系數(shù)能夠在0.2W/m.k左右。
【專利說明】淤泥燒結保溫砌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砌塊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淤泥燒結保溫砌塊。
【背景技術】
[0002]在公知的【技術領域】,我國地域遼闊,是世界上的淤泥資源大國,發(fā)展淤泥回收、綜合利用大有可為。據(jù)有關部門調查,僅國內湖泊、河道擁有的淤泥,每年的采集量至少可達7000萬噸,加上城市下水道的淤泥,每年的總采集量可在I億噸以上。采集淤泥,有利于疏浚河道、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和凈化城市環(huán)境,而且綜合利用淤泥可以化害為利,在國內形成一個極有發(fā)展前途的新興產業(yè)。
[0003]據(jù)了解,江蘇省湖泊面積達6853平方公里,湖泊率為6%,居全國之首。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太湖和洪澤湖,位列我國五大淡水湖的第三和第四位;面積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高郵湖、駱馬湖、石白湖、寶應湖、白馬湖、陽澄湖。面積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長蕩湖、邵伯湖、淀山湖、固城湖。這12個省管湖泊作為水源地,起著調蓄洪水等作用。以太湖為例,其面積2338平方千米,河床淤積了大約100萬噸可作為氨肥的淤泥和75萬噸可作為磷肥的淤泥。由于長期以來未進行治理,水下淤積的肥料導致綠藻的旺盛繁殖。這些水藻一般在夏季出現(xiàn),使水的清澈度和含氧量均大大降低。
[0004]同時,我國現(xiàn)行的多孔粘土磚大量采用粘土作為主要原料,破壞耕地和環(huán)境,還與國家“禁實禁粘”的政策相違背,所以采用新型的工藝和結構,通過傳統(tǒng)行業(yè)的升級改造,對上述淤泥的弊端進行有效的解決,是十分具有經(jīng)濟、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意義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達標、制造及使用均高效便捷且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淤泥燒結保溫砌塊。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包括矩形本體,在所述矩形本體的前側面、后側面以及左側面上均設有向內凹陷的凹齒,對應于矩形本體的左側面上的凹齒、在所述矩形本體的右側面上設有向外凸起的凸齒,在所述矩形本體上設有多道由沿前側面至后側面的方向上排布的多個通孔構成的通孔陣列,在所述矩形本體的中部設有第一通孔陣列,在所述第一通孔陣列的左、右兩側分別平行設有兩道第二通孔陣列,在所述的兩道第二通孔陣列之間均設有第三通孔陣列,在靠近所述矩形本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邊緣處均設有與第一通孔陣列平行的第四通孔陣列,其中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的大小依次為:第一通孔陣列〉第二通孔陣列〉第三通孔陣列>第四通孔陣列,且在各通孔陣列中位于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大于最遠離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且相鄰的兩道通孔陣列中的通孔呈交錯分布狀。
[0007]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呈矩形結構。
[0008]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呈腰圓形結構。
[0009]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方案,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本體上所有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占矩形本體的橫截面積的50%?55%。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tǒng)保溫砌塊的孔型設計,尤其是針對淤泥制得的保溫砌塊,采用其孔型大小的分布由中心逐漸往四周縮小的趨勢,既起到了良好的隔熱效果,同時又能有效保證結構的強度,制造加工高效便捷,能夠充分利用廢棄的淤泥,節(jié)能環(huán)保,同時用本砌塊砌筑的建筑結構墻體,不需要再采用其它的隔熱保溫施工,其導熱系數(shù)能夠在0.2ff/m.k左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4]圖中:1.矩形本體,11.第一通孔陣列,12.第二通孔陣列,13.第三通孔陣列,14.第四通孔陣列,2.凹齒,3.凸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包括矩形本體1,在所述矩形本體I的前側面、后側面以及左側面上均設有向內凹陷的凹齒2,對應于矩形本體I的左側面上的凹齒2、在所述矩形本體I的右側面上設有向外凸起的凸齒3,所述凹齒2和凸齒3之間涂刷有砂漿,能夠增加砂漿的接觸面積,起到良好的粘接作用,在所述矩形本體I上設有多道由沿前側面至后側面的方向上排布的多個通孔構成的通孔陣列,在所述矩形本體I的中部設有第一通孔陣列11,在所述第一通孔陣列11的左、右兩側分別平行設有兩道第二通孔陣列12,在所述的兩道第二通孔陣列12之間均設有第三通孔陣列13,在靠近所述矩形本體I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邊緣處均設有與第一通孔陣列11平行的第四通孔陣列14,其中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的大小依次為:第一通孔陣列11>第二通孔陣列12>第三通孔陣列13>第四通孔陣列14,且在各通孔陣列中位于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大于最遠離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即其孔型大小的分布呈由中心逐漸往四周縮小的趨勢,且相鄰的兩道通孔陣列中的通孔呈交錯分布狀。
[0017]所述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一般呈矩形結構,也可采用呈腰圓形結構或者其他易于制造的結構形式,其中所述矩形本體I上所有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占矩形本體I的橫截面積的50%?55%,即孔洞率在50%-55%之間。
[0018]本實施例改變傳統(tǒng)保溫砌塊的孔型設計,尤其是針對淤泥制得的保溫砌塊,采用其孔型大小的分布由中心逐漸往四周縮小的趨勢,既起到了良好的隔熱效果,同時又能有效保證結構的強度,制造加工高效便捷,能夠充分利用廢棄的淤泥,節(jié)能環(huán)保,同時用本砌塊砌筑的建筑結構墻體,不需要再采用其它的隔熱保溫施工,其導熱系數(shù)能夠在0.2ff/m.k左右。[0019]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包括矩形本體(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本體(I)的前側面、后側面以及左側面上均設有向內凹陷的凹齒(2),對應于矩形本體(I)的左側面上的凹齒(2)、在所述矩形本體(I)的右側面上設有向外凸起的凸齒(3),在所述矩形本體(I)上設有多道由沿前側面至后側面的方向上排布的多個通孔構成的通孔陣列,在所述矩形本體(O的中部設有第一通孔陣列(11),在所述第一通孔陣列(11)的左、右兩側分別平行設有兩道第二通孔陣列(12),在所述的兩道第二通孔陣列(12)之間均設有第三通孔陣列(13),在靠近所述矩形本體(I)的前側面和后側面的邊緣處均設有與第一通孔陣列(11)平行的第四通孔陣列(14),其中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的大小依次為:第一通孔陣列(11) >第二通孔陣列(12) >第三通孔陣列(13) >第四通孔陣列(14),且在各通孔陣列中位于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大于最遠離陣列中心的通孔的橫截面積,且相鄰的兩道通孔陣列中的通孔呈交錯分布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呈矩形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孔陣列中的通孔的橫截面呈腰圓形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燒結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本體(I)上所有通孔的橫截面積之和占矩形本體(I)的橫截面積的50%?55%。
【文檔編號】E04C1/00GK203383386SQ201320459318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林越彬 申請人:江蘇寶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