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包括升降機構、位于所述升降機構下方的機座,以及軌道,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立柱,所述軌道包括兩條互相平行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兩個升降支架活動的設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第一載車板,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第二載車板。采用雙載車板對稱分布,兩個載車板的中心與立柱中心在同一平面,受力平衡,轉動平穩(wěn),整個停車設備力學性能優(yōu)良;移動機構采用鏈條鏈輪的傳動方式,使得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運動更可靠和平穩(wěn)。
【專利說明】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設備,尤其是一種雙軌式的無避讓停車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家用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小區(qū)內和鬧市區(qū)的街區(qū)停車位更是難求。停車庫立體化是城市建設中的發(fā)展方向。立體停車庫通常有升降橫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等等。
[0003]目前較常用的一種無避讓立體停車庫,其下層自走停車,上層停車臺具有移出轉動升降的功能,上層出入車不需要下層汽車避讓。如申請?zhí)枮?01320353636.5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雙軌式無避讓立體停車設備,包括移動機箱、旋轉立柱、車臺板、升降掛架、升降驅動機構以及兩條平行設置的直線導軌,車臺板通過螺栓與升降掛架連接,移動機箱通過輪架組卡在直線導軌上,移動機箱內設有移動驅動機構和旋轉驅動機構,升降掛架套設在旋轉立柱外,升降掛架上還設有滑輪與旋轉立柱滾動配合,直線導軌水平設置在地基上,地基內預埋設有連接件與直線導軌固定連接。
[0004]上述這種停車設備,必須開挖預埋安裝基礎(地基內預埋連接件),給安裝帶來不便,破壞了原有平整的地面,增加了整個停車設備的成本;而且由于車臺板偏心安裝,而導軌左右跨度有限,導軌的跨度與車臺板偏心量相比太小,受力不均,運行過程易晃動,很難保證移動機箱及立柱等在導軌上定向直線運行,并且單邊受力易損壞滾輪、旋轉立柱頸部及導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使用壽命也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受力均勻、運行穩(wěn)定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包括升降機構、位于所述升降機構下方的機座,以及軌道,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立柱,所述軌道包括兩條互相平行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兩個升降支架活動的設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第一載車板,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第二載車板。
[0007]每個升降支架與所述立柱相鄰的一面均設有滑輪,從而分別與所述立柱滾動配合,在升降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升降支架沿著立柱作升降運動,從而帶動載車板作升降運動。
[0008]升降支架一種優(yōu)選的驅動傳動結構為,所述立柱上方設有兩個升降驅動電機,每個升降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一鏈輪,所述鏈輪上繞設鏈條,所述鏈條的一端繞過所述鏈輪后連接有一配重塊,所述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到相應側的升降支架。
[0009]所述機座設置在所述立柱的下方,所述機座包括移動機構和旋轉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移動機箱,設置在移動機箱內的移動驅動電機,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與所述移動機箱連接的旋轉座,設置在所述移動機箱內的旋轉驅動電機,所述旋轉座內設有由所述旋轉驅動電機帶動的并與所述立柱固定的轉軸,僅設置一個立柱和一個機座,成本大幅降低。
[0010]所述移動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的轉軸與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移動機箱上位于所述主動鏈輪的兩側還設有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上繞設有傳動鏈條,所述傳動鏈條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軌道的兩端這種驅動和傳動結構使得機座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運動更可靠和平穩(wěn)。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為工字軌,所述移動機箱兩側設有滾輪組件,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對稱設置在旋轉座兩側的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以及對稱設置在所述移動機箱后端兩側的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所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中的每一個內都分別設有位于各自相應軌道上方的第一滾輪組,以及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二滾輪組,所述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中的每一個都設有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三滾輪組,通過滾輪與工字型軌道配合,第一滾輪組始終位于軌道上方,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減少運動時的摩擦力,第三滾輪組始終與軌道接觸,確保拉力對稱,并且第二滾輪組左右對稱分布并具有一定的跨度,確保載車板運行過程中不晃動,并且能保證移動機箱及升降機構在軌道上定向直線運行。
[0011]所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分別通過連接軸與所述旋轉座連接,所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分別能與所述連接軸作相對運動,優(yōu)選的,前支架上用于穿設連接軸的軸孔為喇叭形,由此使得前支架可相對連接軸微擺動,以克服由于制造及安裝帶來的誤差,能夠保證第一滾輪組始終與相應軌道上方接觸,確保受力對稱均勻。
[0012]所述軌道下方固定有軌道安裝基部,所述軌道安裝基部包括多根平行間隔布置的方管,所述方管與所述軌道垂直,所述方管的兩側與地面固定,無需開挖地基做基礎,方便軌道安裝,而且能使得軌道能承受上百噸的拉拔力。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雙載車板對稱分布,兩個載車板的中心與立柱中心在同一平面,受力平衡,轉動平穩(wěn),整個停車設備力學性能優(yōu)良;移動機構采用鏈條鏈輪的傳動方式,使得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運動更可靠和平穩(wěn);設置三個滾輪組,第一滾輪組始終位于軌道上方,起到主要的承重作用,減少運動時的摩擦力,第三滾輪組始終與軌道接觸,確保拉力對稱,并且第二滾輪組左右對稱分布并具有一定的跨度,確保載車板運行過程中不晃動,并且能保證移動機箱及升降機構在軌道上定向直線運行;通過方管固定軌道,無需開挖地基做基礎,方便軌道安裝,而且能使得軌道能承受上百噸的拉拔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停車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停車設備的側視圖;
[0016]圖2-2為本實用新型的停車設備的側視圖(與圖2-1相對側面);
[0017]圖3-1為圖2-1中的移動機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8]圖3-2為圖2-2中的移動機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座的局部剖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前支架的剖視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后支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參見圖1?圖2-2,一種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包括升降機構1、位于升降機構I下方的機座2,以及軌道3。軌道3包括兩條均為工字形的第一軌道31和第二軌道32,第一軌道31和第二軌道32互相平行。
[0024]上述升降機構I包括立柱11,立柱11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升降支架12和第二升降支架13,上述兩個升降支架可活動的設置在立柱11上,以第一升降支架12為例,第一升降支架12與立柱11相鄰的一面可設有滑輪,與立柱11滾動配合,從而可以沿著立柱11作上、下直線運動。第一升降支架12上(如底部)固定有第一載車板14,立柱11上方設有第一升降驅動電機16,用于驅動第一升降支架12作直線運動,兩個載車板的中心與立柱11中心在同一平面。在本實施例中,可采用本領域常用的鏈輪鏈條傳動,即第一升降驅動電機16的輸出端連接一鏈輪,用于繞設鏈條,鏈條的一端繞過該鏈輪后連接有一配重塊,另一端固定到第一升降支架12上??商娲?,也可以采用絲桿傳動的方式。
[0025]第二升降支架13與第一升降支架12結構相同,并且同樣固定有第二載車板15,通過第二升降驅動電機17驅動由傳動機構,鏈條或絲桿,來升降第二載車板15。第一載車板14和第二載車板15分別位于立柱11的兩側,并且互相平行,兩個升降支架分別在立柱11的兩面由各自的升降驅動電機驅動,兩者的連線相對于軌道3垂直優(yōu)選的,第一升降支架12與第一載車板14的連接體,相對第二升降支架13與第二載車板15的連接體呈對稱。
[0026]參見圖3-1和圖3-2,機座2設置在立柱11的下方,包括移動機構21和旋轉機構22,移動機構21包括移動機箱211,設置在移動機箱211內的移動驅動電機212,移動驅動電機212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213,主動鏈輪213的轉軸與軌道3的延伸方向垂直,移動機箱211上位于主動鏈輪213的兩側(在本實用新型中,軌道的前端或前部指停車時車尾所指的一端,軌道的后端或后部指停車時車頭所指的一端),還分別設有從動鏈輪214,主動鏈輪213和從動鏈輪214上繞設有傳動鏈條215,傳動鏈條21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軌道3的兩端,從而使得移動驅動電機212通電運轉后帶動主動鏈輪213旋轉,從而通過傳動鏈條215,移動機箱211可沿著軌道3作直線運動。
[0027]旋轉機構22可采用現(xiàn)有的技術,如包括與移動機箱211連接的旋轉座221,設置在移動機箱211內的旋轉驅動電機222,旋轉座221內設有豎直的轉軸223,轉軸223的上端通過法蘭盤224與立柱11固定。旋轉驅動電機222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帶動轉軸223旋轉,從而使得立柱11旋轉。
[0028]參見圖4-圖6,機座2還包括設置在移動機箱211兩側的滾輪組件,滾輪組件包括對稱設置在旋轉座221兩側的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以及對稱設置在移動機箱211后端兩側的第一后支架233和第二后支架234。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中的每一個其內都分別設有位于各自相應軌道上方的第一滾輪組235,兩個前支架分別通過連接軸238與旋轉座221連接,前支架上用于穿設連接軸238的軸孔為喇叭形,由此使得前支架可相對連接軸238作相對運動(微擺動),以克服由于制造及安裝帶來的誤差,能夠保證第一滾輪組235始終與相應軌道上方接觸,確保受力對稱均勻,以及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二滾輪組236,第二滾輪組236在本實施例中為在軌道每一側都具有四個滾輪,從而對稱的兩組滾輪將軌道夾緊,始終與相應軌道接觸,確保拉力對稱,并且第二滾輪組236左右對稱分布并具有一定的跨度,確保載車板運行過程中不晃動,并且能保證移動機箱及升降機構在軌道上定向直線運行;第一后支架233和第二后支架234中的每一個都設有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三滾輪組237,第三滾輪組237在本實施例中為在軌道每一側都具有三個滾輪,從而對稱的兩組滾輪將軌道夾緊,防止移動機箱211和升降機構I向前翻倒,并且滾輪對稱分布具有一定的跨度,確保運行過程中不晃動,能保證移動機箱及升降機構在軌道上定向直線運行。
[0029]軌道3下方設有軌道安裝基部4,軌道安裝基部4包括多根平行間隔布置的方管41,與軌道3垂直,方管41的數(shù)量和間隔由軌道3的長度限定,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十一根方管41,方管41的兩側通過化學螺栓與混凝土地面固定,確保軌道3能承受上百噸的拉拔力。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包括升降機構(I)、位于所述升降機構(I)下方的機座(2),以及軌道(3),所述升降機構⑴包括立柱(11),所述軌道(3)包括兩條互相平行的第一軌道(31)和第二軌道(3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升降支架(12)和第二升降支架(13),兩個升降支架活動的設置在所述立柱(11)上,所述第一升降支架(12)上固定有第一載車板(14),所述第二升降支架(13)上固定有第二載車板(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每個升降支架與所述立柱(11)相鄰的一面均設有滑輪,從而分別與所述立柱(11)滾動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上方設有兩個升降驅動電機,每個升降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一鏈輪,所述鏈輪上繞設鏈條,所述鏈條的一端繞過所述鏈輪后連接有一配重塊,所述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到相應側的升降支架。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2)設置在所述立柱(11)的下方,所述機座(2)包括移動機構(21)和旋轉機構(22),所述移動機構(21)包括移動機箱(211),設置在移動機箱(211)內的移動驅動電機(212),所述旋轉機構(22)包括與所述移動機箱(211)連接的旋轉座(221),設置在所述移動機箱(211)內的旋轉驅動電機(222),所述旋轉座(221)內設有由所述旋轉驅動電機(222)帶動的并與所述立柱(11)固定的轉軸(22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驅動電機(212)的輸出端連接有主動鏈輪(213),所述主動鏈輪(213)的轉軸與所述軌道(3)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移動機箱(211)上位于所述主動鏈輪(213)的兩側還設有從動鏈輪(214),所述主動鏈輪(213)和從動鏈輪(214)上繞設有傳動鏈條(215),所述傳動鏈條(21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軌道(3)的兩端。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軌道(31)和第二軌道(32)為工字軌,所述移動機箱(211)兩側設有滾輪組件,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對稱設置在旋轉座(221)兩側的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以及對稱設置在所述移動機箱(211)后端兩側的第一后支架(233)和第二后支架(234),所述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中的每一個內都分別設有位于各自相應軌道上方的第一滾輪組(235),以及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二滾輪組(236),所述第一后支架(233)和第二后支架(234)中的每一個都設有將相應軌道夾緊的第三滾輪組(237)。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分別通過連接軸(238)與所述旋轉座(221)連接,所述第一前支架(231)和第二前支架(232)分別能與所述連接軸(238)作相對運動。
8.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軌無避讓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3)下方固定有軌道安裝基部(4),所述軌道安裝基部(4)包括多根平行間隔布置的方管(41),所述方管與所述軌道(3)垂直,所述方管(41)的兩側與地面固定。
【文檔編號】E04H6/06GK203947826SQ20142028897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fā)明者】葉國華 申請人:上海新泊樂停車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