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及施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39801閱讀:1044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及施工工藝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及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施工經驗積累,現(xiàn)階段建筑行業(yè)在施工過程中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整體施工水平不斷提高。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柱、墻、梁板模板施工過程中,均需要搭設模板架,在模板架施工完畢后進行澆筑混凝土,以完成柱、墻、梁板的建設。目前在搭建模板架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方,木材用量大,增加了森林樹木的砍伐,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且木方的強度不足,容易產生損壞,不同規(guī)格木方混用還可能造成板不均勻沉降變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在后續(xù)修補過程中還會產生修補費用。木方的截面積較大,自重大,在材料上下車、現(xiàn)場搬運、拼裝都需要耗費大量的勞動力,減緩了施工進度,另外,在使用過程中,木方損耗較大,且達到周轉次數后木方只能以廢舊木材價格處理,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及施工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包括柱模機構、墻模機構、梁模機構和支撐機構;

所述柱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木方、對拉螺桿和主楞骨,所述面板分別設置在柱體的四周,面板組成方形框,凹槽式矩管豎向設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的外側,木方設置在面板所組成方形框的四角處,且木方與凹槽式矩管相平行,主楞骨水平設置,且主楞骨沿豎直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木方和凹槽式矩管的外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對稱設置在柱體兩側的主楞骨之間通過對拉螺桿相連;

所述墻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對拉螺桿和主楞骨,所述面板分別設置在墻體的兩側,凹槽式矩管豎向設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的外側,主楞骨水平設置,且主楞骨沿豎直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的外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對稱設置在墻體兩側的主楞骨之間通過對拉螺桿相連;

所述梁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木方、主楞骨、支撐桿、梁側面板、梁底小橫桿,所述面板設置在梁體兩側的頂板的下側,凹槽式矩管水平設置,且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下側,主楞骨水平設置,且主楞骨與凹槽式矩管呈垂直狀態(tài),主楞骨沿著凹槽式矩管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的下側,支撐桿頂端通過頂托支撐連接主楞骨,梁側面板分別設置在梁體的兩側面以及底面,位于梁體的兩側面的梁側面板之間設置有預制砼內襯,梁底小橫桿兩端分別固定連接至位于梁體兩側的支撐桿,梁底小橫桿上固定有用于對位于梁體底面的梁側面板提供支撐的木方,位于梁體的兩側面的梁側面板的中部還安裝有梁腹凹槽式矩管,面板與梁側面板之間的連接處還安裝有木方;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面板、主楞骨和支撐桿,所述面板位于支撐面的下側,凹槽式矩管水平設置,且凹槽式矩管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下側,主楞骨水平設置,且主楞骨與凹槽式矩管呈垂直狀態(tài),主楞骨沿著凹槽式矩管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的下側,支撐桿頂端支撐連接主楞骨。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梁底小橫桿上通過步步緊固定木方。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采用覆面木膠合板。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楞骨采用Φ48.3×3.6mm的鋼管。

所述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步驟如下:

1)施工準備;

2)定位放線;

3)安裝柱、墻鋼筋;

4)預埋件安裝;

5)豎向構件驗收;

6)模板支撐體系搭設;

7)梁底模安裝;

8)梁筋安裝;

9)梁筋驗收;

10)梁側模安裝;

11)安裝板模;

12)板筋安裝;

13)墻、柱模安裝;

14)板筋及模板體系驗收;

15)混凝土澆筑;

16)模板拆除.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以減少木方的使用,每年可為國家節(jié)約大量的木材資源,減少森林樹木的砍伐,土壤的流失,具有節(jié)能、節(jié)地和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2、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積小,自重較輕,材料上下車、現(xiàn)場搬運、拼裝都十分方便快捷,可降低勞動力,加快施工進度;

3、本發(fā)明以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提高模板系統(tǒng)整體剛度和穩(wěn)定性,保證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同時可避免了木方易損壞的問題,以及不同規(guī)格木方混用造成板不均勻沉降變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問題,以及在后續(xù)修補過程中還會產生修補費用的問題,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積小,自重較輕,可節(jié)約搬運吊裝費,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4、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與傳統(tǒng)木摸板相比,凹槽式矩管具有周轉次數多、回收價值高等優(yōu)勢;

5、本發(fā)明施工方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施工工藝易于操作,同時施工質量易保證,拆模后混凝土外觀質量良好,無常見質量問題,截面尺寸達到免抹灰要求,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由于混凝土成型質量好,可減少抹灰,只刮耐水膩子,各房間大了3~4cm,業(yè)主滿意,物業(yè)公司也大大減少了維護費,故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均佳;

6、本發(fā)明施工方法對當前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凹槽式矩管配模施工提供了成功的實踐經驗,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中柱模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中墻模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中墻模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中梁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中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中:1-凹槽式矩管、2-面板、3-木方、4-對拉螺桿、5-主楞骨、6-支撐桿、7-預制砼內襯、8-頂托、9-梁腹凹槽式矩管、10-梁側面板、11-步步緊、12-梁底小橫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5,一種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包括柱模機構、墻模機構、梁模機構和支撐機構;所述柱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對拉螺桿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別設置在柱體的四周,面板2組成方形框,凹槽式矩管1豎向設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2的外側,木方3設置在面板2所組成方形框的四角處,且木方3與凹槽式矩管1相平行,主楞骨5水平設置,且主楞骨5沿豎直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木方3和凹槽式矩管1的外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對稱設置在柱體兩側的主楞骨5之間通過對拉螺桿4相連,通過對拉螺桿4將該柱模機構固定;

所述墻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對拉螺桿4和主楞骨5,所述面板2分別設置在墻體的兩側,凹槽式矩管1豎向設置,且沿水平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2的外側,主楞骨5水平設置,且主楞骨5沿豎直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外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對稱設置在墻體兩側的主楞骨5之間通過對拉螺桿4相連,通過對拉螺桿4將該墻模機構固定;

所述梁模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木方3、主楞骨5、支撐桿6、梁側面板10、梁底小橫桿12,所述面板2設置在梁體兩側的頂板的下側,凹槽式矩管1水平設置,且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2下側,主楞骨5水平設置,且主楞骨5與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狀態(tài),主楞骨5沿著凹槽式矩管1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側,支撐桿6頂端通過頂托8支撐連接主楞骨5,梁側面板10分別設置在梁體的兩側面以及底面,位于梁體的兩側面的梁側面板10之間設置有預制砼內襯7,預制砼內襯7將位于梁體兩側面的兩個梁側面板10連接固定,梁底小橫桿12兩端分別固定連接至位于梁體兩側的支撐桿6,梁底小橫桿12上固定有用于對位于梁體底面的梁側面板10提供支撐的木方3,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所述梁底小橫桿12上通過步步緊11固定木方3,位于梁體的兩側面的梁側面板10的中部還安裝有梁腹凹槽式矩管9,用于對梁體腹部進行加固,面板2與梁側面板10之間的連接處還安裝有木方3,起到強化加固的效果;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凹槽式矩管1、面板2、主楞骨5和支撐桿6,所述面板2位于支撐面的下側,凹槽式矩管1水平設置,且凹槽式矩管1均勻間隔設置在面板2下側,主楞骨5水平設置,且主楞骨5與凹槽式矩管1呈垂直狀態(tài),主楞骨5沿著凹槽式矩管1的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在凹槽式矩管1的下側,支撐桿6頂端支撐連接主楞骨5。

所述面板2采用覆面木膠合板,所述主楞骨5采用Φ48.3×3.6mm的鋼管。

請參閱圖6,所述基于凹槽式矩管的配模系統(tǒng)的施工工藝,步驟如下:

1)施工準備;

1.1)檢查模板材料及施工機具是否滿足要求;

1.2)作業(yè)準備;

1.2.1)模板設計:根據要求進行模板設計,確定模板制作的幾何尺寸、龍骨的規(guī)格及間距、支撐機構的縱橫間距及步距,并繪制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設計圖,確定操作工藝要求及說明;

1.2.2)木模板備料:確定模板數量;

1.2.3)根據模板專項施工方案、圖紙要求和工藝標準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1.2.4)在模板表面涂刷脫模劑,并分規(guī)格堆放;

2)定位放線;

2.1)模板安裝前根據設計圖紙,在施工現(xiàn)場準確放樣,設出豎向結構邊線及距離邊線300mm寬的模板控制線;

2.2)放設好建筑主控線并做好標識;

3)安裝柱、墻鋼筋:按照設計圖紙及規(guī)范,對結構配筋圖進行準確放樣,完成鋼筋半成品加工制作,并將制作好的鋼筋半成品分類堆放,對柱、墻鋼筋按照要求進行綁扎安裝;

4)預埋件安裝:根據圖紙確定豎向構件上預埋件的具體位置,對預埋件進行準確安裝,并固定,超過規(guī)定尺寸的洞口進行鋼筋加強;

5)豎向構件驗收:待完成鋼筋、預埋件安裝后,對鋼筋隱蔽工程進行驗收,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模板支撐體系搭設;

6.1)對于無結構底板或梁板的基礎部位,將土方回填夯實,完成地面混凝土硬化后,方可進行模板支撐架搭設;

6.2)在支撐立桿下鋪設墊塊;

6.3)根據施工要求安裝掃地桿、水平桿、立桿,立桿與水平桿采用扣件連接,次楞采用鍍鋅凹槽矩管支撐;

6.4)對腳手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扣件螺栓擰緊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6.5)設置剪刀撐,其中,豎向剪刀撐連續(xù)設置在支架周邊,在縱橫向應每隔10m左右設由上至下的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其寬度為4~6m,對于高度大于5m的支架,在剪刀撐部位及掃地桿處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與水平桿之間的夾角為45°~60°之間,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斜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相干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至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

6.6)完成高支模等難度相對較高的模板安裝;

7)梁底模安裝;

7.1)配模,配模要求如下:梁底模采用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制作,采用木枋35×90mm形成次楞,梁底模、側模沿其縱向通長布置35×90mm枋,梁底設置頂撐鋼管并配合頂托調節(jié)高度,套割尺寸準確,節(jié)點處密縫拼模,大??窟叀⒃厜航窃瓌t,配模使用圓盤鋸集中配制,圓盤鋸不得上樓層,限制使用手工鋸及手提電鋸配模;

7.2)根據搭設好后的支撐架上結構+1.0m水平標高線,拉通線調平梁底橫桿后鋪設梁底模(梁長≥4m時,跨中梁底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1‰至3‰。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根據模板設計確定梁底沿梁方向的橫桿間距;

7.3)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線與柱頂線吻合,先固定底板兩端,然后固定中部,同時校核梁底板標高,待梁的鋼筋扎完后即可拼裝側模并加固、校正;

8)梁筋安裝,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范等要求,對梁配筋圖進行準確放樣,根據放樣要求完成鋼筋半成品加工制作,并將半成品鋼筋分類堆放,對梁鋼筋按照要求進行綁扎安裝;

9)梁筋驗收,待完成鋼筋安裝,請監(jiān)理工程師對梁鋼筋隱蔽工程進行驗收,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0)梁側模安裝;

10.1)配模,配模要求如下:側模采用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制作;側模沿其縱向通長布置35×90㎜枋,布置間距按方案設計;梁側模采用凹槽式矩管作為主楞緊固,其間距按方案設計;當梁腹板高度>500㎜時,按方案設置對拉絲桿;梁側模包梁底模(梁側模高度=梁高-板厚-板底模厚度+梁底模厚度);套割尺寸準確,節(jié)點處密縫拼模;大模靠邊、原邊壓角原則;配模必須使用圓盤鋸集中配制,圓盤鋸不得上樓層;限制使用手工鋸及手提電鋸配模;邊模、100mm高以上的吊模立面統(tǒng)一高出混凝土成型面50mm;100mm高以下的吊模、所有挑板側模及梯步吊模上口與混凝土面平齊,做到整齊劃一;

10.2)梁側模校正:梁側模首先校正梁兩端側模板,校正時吊線錘吊正后,用短木楞將其與背桿連接支撐,最后拉通線校核梁側模,并用短木枋固定;

10.3)梁、柱節(jié)點處陰角用木枋嵌固,在柱已澆砼的上部,設Ф48鋼管卡具兩道,雙向布置;

10.4)在梁模的上口及中部間距≤300mm、沿梁長方向間距≤900mm設置一根截面30×30mm、長度同梁截面寬度的鋼筋混凝土內襯,以確保梁的截面尺寸準確;

10.5)梁柱節(jié)點模板施工,梁底模、側模板組合長度均為砼柱間內空縮短100mm,柱模組合高度均應扣除現(xiàn)澆板底至梁底下100mm,梁柱節(jié)點模板應事先作成型,組合安裝,梁柱節(jié)點模板支撐及夾具采用如下方法:①柱模拆除時,其上端四周一塊模板不拆除,同時柱模上端的夾具不拆除。②其梁柱節(jié)點高度范圍,陽角交叉處用扣件將交叉鋼管進行連接固定,將其模板牢固固定;

10.6)加固,小于等于500mm高的梁可采用“步步緊”加固,步步緊間距控制在500~600mm之間;高度大于500mm的梁必須采用對拉螺桿加固,螺桿間距按方案確定;所有臨邊梁模加固必須使用對拉螺桿;梁上口鎖口木方離角部間距不得大于200mm;

11)安裝板模;

11.1)配模,配模要求如下:板模采用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35×35×1.5mm凹槽式矩管形成次楞,矩管間距同模板專項方案要求;板底頂撐鋼管與頂托配合使用,調節(jié)板主楞高度;板模壓梁側模;套割尺寸準確,節(jié)點處密縫拼模;大??窟?、原邊壓角原則;配模必須使用圓盤鋸集中配制,圓盤鋸不得上樓層;限制使用手工鋸及手提電鋸配模;

11.2)找平鋼管標高,以梁側模頂面為準,施工時,先在支撐架頂部上安裝次楞支承橫桿,向下量取尺寸35mm確定找平鋼管標高,并用水準儀檢查找平鋼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標高上,由此固定好其余主楞鋼管;

11.3)主楞安裝好后,按照模板專項方案要求,鋪設好凹槽式矩管,并適當的穿插鋪設35mm厚木方,矩管的間距與伸至梁邊的距離均應符合方案要求;

11.4)覆面木膠合板鋪設:次楞鋪好后,根據每塊尺寸大小鋪設覆面木膠合板,要求覆面木膠合板鋪至與梁邊齊平,以便于拆除梁側模,板與板交接處留1mm縫隙,交接處板間縫隙用粘膠帶粘貼好,鋪好后同樣要求編號排列,上好隔離劑后再綁扎板筋;

12)板筋安裝;

12.1)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范等要求,對梁鋼筋進行準確放樣。根據放樣要求完成鋼筋半成品加工制作,分類堆放;

12.2)對板鋼筋按照要求進行綁扎安裝;

13)墻、柱模安裝;

13.1)配模,配模要求如下:長邊包短邊,模板盡量采用橫配,尺寸必須準確;次愣采用35×35×1.5mm矩管制作,按模板專項方案布置;距墻、柱單邊邊緣設一道豎楞,即為邊楞。一邊用鐵釘固定在模板上,并與模板齊平,另一邊則預留約18mm的空位蓋縫,確保接縫處不漏漿;各次楞間距@200mm為宜,確保其剛度要求;主楞鋼管設置:主楞采用雙鋼管配合對拉螺桿進行搭設,間距按設計,柱腳的第一道主楞距基頂或板面200mm左右;次楞與模板之間用圓釘(l=30mm)固定,各面模板結合面須貼雙面膠,確保接縫不漏漿;對拉絲桿的設置間距:對拉絲桿直徑按設計。柱腳第一根絲桿的設置位置距基頂或梁板面約200mm,柱模頂部最后一根絲桿的設置位置距梁柱模接口約150mm,中間部位的對拉絲桿間距按設計設置;

13.2)墻、柱模組合時,模板內表面必須平整,拼縫要嚴密不漏漿;必須在吊裝模板前刷上脫模劑;柱放線后,柱模底部周邊采用20mm厚60mm寬的1:2水泥砂漿找平或柱模校好后于柱模外周邊采用20mm厚30mm寬的1:2水泥砂漿填補其與地面的縫隙,確保柱腳不漏漿,以避免柱腳“爛根”;

13.3)在墻、柱模安裝前必須彈出其模板外邊線和柱檢查線線,或柱??v橫控制線,柱??梢圆扇∷醢惭b到位、人工搬運位安裝。上下用鋼管夾具定位,底部定位以模板外邊線為準,上部定位采用雙面吊線,用尺量準確后用專用夾具定位,確保柱不產生槎角和確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準確后,安裝對拉螺栓,上口拉通線校直,并用鋼管鎖口穩(wěn)固;

13.4)為確保墻、柱的截面尺寸準確,在墻、柱模上口及中部間距≤500mm設置一根截面40×40mm、長度同柱截面尺寸的鋼筋混凝土內襯,內襯混凝土強度同柱,內配1根φ6.5鋼筋。柱的兩個方向均應設置;

13.5)為確保墻、柱根部柱模不發(fā)生位移,采取在薄壁柱表面間隔不大于500mm設置定位樁,且在距離薄壁柱邊角50mm處設置定位樁;

13.6)墻、柱模板次楞(凹槽式矩管)采用釘子和扎絲綁扎固定在模板之上;

13.7)墻、柱模板配模高度:大模板通高配制,散拼模板配至梁底;平層內墻模板:層高-(板厚+板底模厚+梁側模高)-10mm;外墻及核心筒、樓梯間內筒大模板:層高+150mm(下包100mm,上露50mm);廚房、陽臺處吊模位置柱墻模板:層高-(板厚+板底模厚+梁側模高)+30mm(下包30mm);下沉式衛(wèi)生間吊模處柱墻模板:層高-(板厚+板底模厚+梁側模高)+50mm(下包50mm);臨邊柱模板加固,必須確保外柱墻、樓梯間柱墻、廁所、陽臺吊模處根部模板與已澆筑混凝土立面搭接30~100mm,外柱墻接縫防爛根措施:外柱墻上下層接縫處預留模板加固連接件(老墻絲桿),使其接縫嚴密。確保邊墻(柱)垂直度。邊墻(柱)模板位置必須進行軸線和鉛錘線雙控;中部墻、柱模板加固;

14)板筋及模板體系驗收:待完成以上一系列工作后,請監(jiān)理對板鋼筋及模板體系進行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

15)混凝土澆筑:完成驗收后,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16)模板拆除;

16.1)模板拆除嚴格執(zhí)行模板拆除審批程序,梁、板、樓梯類等水平構件必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核實混凝土同條件養(yǎng)護強度后簽發(fā)“模板拆除通知書”后方可拆除。柱、墻類等豎向構件,模板拆除時,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確保不因拆模而損壞構件表面及棱角;拆??刂茝姸热缦卤?側模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底模應在砼強度符合下表規(guī)定后,方可拆除;

16.2)拆模須最大限度保證模板完好性;

16.3)拆模順序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16.4)梁底模支柱的拆除,應從中心開始,間隔向兩端拆除;

16.5)一般構件底模拆除的時間,其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75%以上,懸挑構件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00%時方可拆模;

16.6)當梁板跨度大于8m時,砼強度達設計強度100%時方可拆除模板;

16.7)剪力墻門洞模板的拆除應待該部分砼強度>1.2MPa時,方可拆除;

16.8)模板拆除時,不得對樓板形成沖擊,拆除的模板及支架應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所有模板應全部拆除干凈;

16.9)柱模拆除:拆除順序:拆除斜撐→自上而下拆除水平主楞及對拉螺栓→分層自上而下拆除豎向次楞及模板→運走分類堆放、清理、拔釘→刷脫模劑備用;拆除每塊墻模的最后兩個對拉絲桿后,作業(yè)人員應撤離模板下側,以后的操作均應在上部進行;拆下的模板用塔吊起吊時,速度要慢,應保持垂直,嚴禁模板碰撞柱子;

16.10)梁板模板拆除:應先拆梁側模,再拆除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應分段分片進行,嚴禁成片撬落及成片拉拆;拆除時,作業(yè)人員應站在安全的地方進行操作,嚴禁站在已拆或松動的模板上進行拆除作業(yè);拆除模板時,嚴禁用鐵棍或鐵錘亂砸,已拆下的模板應妥善傳遞或用繩鉤放至地面;嚴禁作業(yè)人員站在懸臂構件邊緣敲拆下面的底模。

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以減少木方的使用,每年可為國家節(jié)約大量的木材資源,減少森林樹木的砍伐,土壤的流失,具有節(jié)能、節(jié)地和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積小,自重較輕,材料上下車、現(xiàn)場搬運、拼裝都十分方便快捷,可降低勞動力,加快施工進度;本發(fā)明以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可提高模板系統(tǒng)整體剛度和穩(wěn)定性,保證主體結構施工安全,同時可避免了木方易損壞的問題,以及不同規(guī)格木方混用造成板不均勻沉降變形引起的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問題,以及在后續(xù)修補過程中還會產生修補費用的問題,由于凹槽式矩管截面面積小,自重較輕,可節(jié)約搬運吊裝費,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本發(fā)明采用凹槽式矩管代替了木方,與傳統(tǒng)木摸板相比,凹槽式矩管具有周轉次數多、回收價值高等優(yōu)勢;本發(fā)明施工方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施工工藝易于操作,同時施工質量易保證,拆模后混凝土外觀質量良好,無常見質量問題,截面尺寸達到免抹灰要求,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由于混凝土成型質量好,可減少抹灰,只刮耐水膩子,各房間大了3~4cm,業(yè)主滿意,物業(yè)公司也大大減少了維護費,故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均佳;本發(fā)明施工方法對當前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凹槽式矩管配模施工提供了成功的實踐經驗,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上面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鄱阳县| 东源县| 缙云县| 新干县| 永和县| 杭锦后旗| 平原县| 寿宁县| 茶陵县| 永平县| 会泽县| 旺苍县| 湛江市| 民丰县| 都兰县| 德昌县| 乐业县| 泗洪县| 霍州市| 治县。| 尚义县| 大邑县| 闻喜县| 扶沟县| 博客| 内乡县| 汝城县| 买车| 青阳县| 闻喜县| 罗源县| 藁城市| 名山县| 新密市| 岱山县| 抚顺市| 通辽市| 麻城市| 九龙县| 延津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