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玉石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型球形玉石的鉆孔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開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玉石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鎂、鈷、硒、鉻、鈦、鋰、鈣、鉀、鈉等,經常佩戴和使用玉器,對經絡血脈皮膚等都有好處,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玉石的特殊分子結構能和人體細胞產生共振吸收,從而達到改善循環(huán)、刺激細胞再生、酶活性提高、生理功能恢復等保健作用。人們尤其喜歡將多個球形玉石串在一起,然后佩戴至脖子或者手腕上,既美觀又保健。為了將這些球形玉石串在一起,須對這些球形玉石進行鉆孔,然后通過精美的繩件將這些已鉆孔的玉石依次串聯起來。
目前,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操作方式對這些玉石進行鉆孔加工,使得鉆孔后的玉石質量較差,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而且加工的效率也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改進型球形玉石的鉆孔裝置,可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可有效保證玉石的鉆孔質量,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型球形玉石的鉆孔裝置,包括機架、第一凸輪、固定安裝在機架底部上的第一電機、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的第一旋轉桿、固定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進料斗、安裝在第一進料斗的下方且與第一進料斗相連通的第一管道、安裝在第一管道下方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的上方安裝有固定夾,所述固定夾的相對位置處活動安裝有活動夾,所述活動夾可相對固定夾做遠離或者靠近運動,所述固定夾上設置有第一弧形部,所述活動夾上設置有與第一弧形部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部,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第一推動柱,所述第一推動柱的末端與活動夾的側端相抵頂,所述第一凸輪安裝在第一旋轉桿上,且第一凸輪的旋轉運動可推動第一推動柱朝著靠近固定夾的方向運動,所述固定夾和活動夾之間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支撐件上插裝有鉆孔刀具,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供鉆孔刀具插裝的腔室,所述支撐件的底部安裝有氣缸,所述支撐件的底部在氣缸的上方通過電機座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與鉆孔刀具相連接,所述氣缸的伸縮桿與電機座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座上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供第一滑塊上下滑動的第一滑槽。
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第二推動柱,所述第二推動柱的末端與支撐件的側端相抵頂,所述第一旋轉桿上還安裝有第二凸輪,所述第二凸輪的旋轉運動可推動第二推動柱朝著靠近支撐件的方向運動,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第二滑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供第二滑塊左右滑動的第二滑槽,所述支撐件和機架之間安裝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一進料斗的底部可轉動地安裝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上設置有多個料孔,所述轉動盤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旋轉桿,所述機架的底部還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二旋轉桿相連接。
所述第一進料斗的上方連接有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料口,所述第二進料口與第一進料斗相連通,所述箱體的頂部安裝有氣管,所述箱體的側壁安裝有加熱器,所述箱體內安裝有用于將第一進料口處掉落的玉石輸送至第二進料口處的輸送裝置。
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安裝在箱體內的第一傳輸部件、第二傳輸部件和第三傳輸部件,所述第一傳輸部件和第二傳輸部件的輸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傳輸部件和第三傳輸部件的輸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傳輸部件的始端和第一進料口相對應,所述第三傳輸部件的末端和第二進料口相對應。
所述第一進料口處安裝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連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連通有第二進料斗,所述第三管道內設置有可相對其做左右移動的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三推動柱,所述第三推動柱的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板件,所述機架上可轉動地安裝有第三旋轉桿,所述第三旋轉桿上安裝有用于推動第二板件相對第三管道做左右移動的第三凸輪,所述第三旋轉桿的旋轉工作通過動力裝置驅動。
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第四電機、與第四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的第四旋轉桿、安裝在第四旋轉桿上的第一傳動輪、安裝在第三旋轉桿上的第二傳動輪,所述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通過傳動鏈傳動連接。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通過上述結構的設置,待鉆孔的球形玉石進入至第一進料斗內,接著從第一管道處掉落至支撐件上,然后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可驅動第一旋轉桿的旋轉運動,第一旋轉桿的旋轉運動可帶動第一凸輪的同步旋轉,第一凸輪的旋轉運動可帶動第一推動柱朝著靠近活動夾和固定夾的方向運動,最后帶動活動夾朝著靠近固定夾的方向運動,玉石在活動夾和固定夾的配合作用下可被夾緊,接著啟動第二電機,帶動鉆孔刀具的旋轉,接著啟動氣缸,帶動第二電機和鉆孔刀具一起向上運動,即鉆孔刀具在做旋轉運動的同時還在做向上運動,最終完成對玉石的鉆孔工作,由此,本發(fā)明可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可有效保證玉石的鉆孔質量,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進料斗(包括第一進料斗)以下位置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進料斗以上位置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其中,1、機架;2、第一凸輪;3、第一電機;4、第一旋轉桿;5、第一進料斗;6、第一管道;7、支撐件;8、固定夾;9、活動夾;10、第二弧形部;11、第一弧形部;12、第一推動柱;13、第一彈簧;14、鉆孔刀具;15、氣缸;16、電機座;17、第二電機;18、第一滑槽;19、第一滑塊;20、第二推動柱;21、第二凸輪;22、第二滑塊;23、第二彈簧;24、轉動盤;25、料孔;26、第一擋板;27、第二旋轉桿;28、第三電機;29、箱體;30、第一進料口;31、第二進料口;32、氣管;33、加熱器;34、第一傳輸部件;35、第二傳輸部件;36、第三傳輸部件;37、第二管道;38、第三管道;39、第二進料斗;40、第一板件;41、第三推動柱;42、第二板件;43、第三旋轉桿;44、第三凸輪;45、第四電機;46、第四旋轉桿;47、第一傳動輪;48、第二傳動輪;49、傳動鏈;50、安裝板;51、螺釘;52、卡圈;53、導向套;54、清洗刷;55、第二擋板;56、第三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為了更清晰地顯示本發(fā)明的結構圖,故將第一進料斗5以上的位置進行分開繪制,在實際安裝時,只需將箱體29放置在第一進料斗5上,保證第二進料口31和第一進料斗5相連通即可。
如圖1-3所示,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型球形玉石的鉆孔裝置,包括機架1、第一凸輪2、固定安裝在機架1底部上的第一電機3、與第一電機3的輸出軸相連接的第一旋轉桿4、固定安裝在機架1上的第一進料斗5、安裝在第一進料斗5的下方且與第一進料斗5相連通的第一管道6、安裝在第一管道6下方的支撐件7,所述支撐件7的上方安裝有固定夾8,所述固定夾8的相對位置處活動安裝有活動夾9,所述活動夾9可相對固定夾8做遠離或者靠近運動,所述固定夾8上設置有第一弧形部11,所述活動夾9上設置有與第一弧形部11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部10,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第一推動柱12,所述第一推動柱12的末端與活動夾9的側端相抵頂,所述第一凸輪2安裝在第一旋轉桿4上,且第一凸輪2的旋轉運動可推動第一推動柱12朝著靠近固定夾8的方向運動,所述固定夾8和活動夾9之間安裝有第一彈簧13,所述支撐件7上插裝有鉆孔刀具14,所述支撐件7上設置有供鉆孔刀具14插裝的腔室,所述支撐件7的底部安裝有氣缸15,所述支撐件7的底部在氣缸15的上方通過電機座16安裝有第二電機17,所述第二電機17的輸出軸與鉆孔刀具14相連接,所述氣缸15的伸縮桿與電機座16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座16上設置有第一滑塊19,所述支撐件7上設置有供第一滑塊19上下滑動的第一滑槽18。
待鉆孔的球形玉石進入至第一進料斗5內,接著從第一管道6處掉落至支撐件7上,然后啟動第一電機3,第一電機3可驅動第一旋轉桿4的旋轉運動,第一旋轉桿4的旋轉運動可帶動第一凸輪2的同步旋轉,第一凸輪2的旋轉運動可帶動第一推動柱12朝著靠近活動夾9和固定夾8的方向運動,最后帶動活動夾9朝著靠近固定夾8的方向運動,玉石在活動夾9和固定夾8的配合作用下可被夾緊,接著啟動第二電機17,帶動鉆孔刀具14的旋轉,接著啟動氣缸15,帶動第二電機17和鉆孔刀具14一起向上運動,即鉆孔刀具14在做旋轉運動的同時還在做向上運動,最終完成對玉石的鉆孔工作。
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0可較好地將玉石進行夾緊,在實際制作時,可在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0的側邊設置夾齒部,可更好地對玉石進行夾緊工作。固定夾8和活動夾9可通過安裝板50進行安裝,安裝板50可通過螺釘51安裝在機架1上。固定夾8和活動夾9可通過卡圈52安裝在安裝板50上。
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第二推動柱20,所述第二推動柱20的末端與支撐件7的側端相抵頂,所述第一旋轉桿4上還安裝有第二凸輪21,所述第二凸輪21的旋轉運動可推動第二推動柱20朝著靠近支撐件7的方向運動,所述支撐件7上設置有第二滑塊22,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供第二滑塊22左右滑動的第二滑槽(圖中未示出),所述支撐件7和機架1之間安裝有第二彈簧23,所述第二彈簧23的一端安裝在支撐件7上,所述第二彈簧23的另一端安裝在機架1上;所述第一進料斗5的底部可轉動地安裝有轉動盤24,所述轉動盤24上設置有多個料孔25,所述轉動盤24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旋轉桿27,所述機架1的底部還安裝有第三電機28,所述第三電機28的輸出軸與第二旋轉桿27相連接。料孔25的數量為多個,沿著轉動盤24的中心線圓周排布。
玉石掉入至第一進料斗5內后,啟動第三電機28,帶動轉動盤24的旋轉,玉石將掉落至料孔25內,當料孔25旋轉至第一管道6的位置時,玉石從料孔25處掉落至第一管道6內。料孔25的大小可和玉石的大小相匹配。另外,可在第一管道6對應轉動盤24的上方設置第一擋板26,可有效防止玉石直接掉落至第一管道6內。第三電機28可設置成步進電機,控制好玉石進入第一管道6內的間隔時間,這樣可方便玉石一個一個的進入至第一管道6內,進行鉆孔。
玉石完成鉆孔工作后,在第二彈簧23的作用下,活動夾9開始復位,然后在第二凸輪21的旋轉作用下,可推動第二推動柱20朝著支撐件7的方向運動,使得支撐件7發(fā)生橫向移動,鉆孔后的玉石便從支撐件7上掉落下來,可在支撐件7的下方設置收集器,對鉆孔后的玉石進行收集。
在實際制作時,可設置好第一凸輪2、第二凸輪21、第一推動柱12和第二推動柱20的尺寸大小,以實現上述功能。第一推動柱12和第二推動柱20可設置成長度可調式,即其長度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長短調節(jié)。
第一推動柱12和第二推動柱20可通過導向套53安裝在機架1上。機架1可包括對應支撐件7的位置處的安裝件(圖中未示出),第二滑槽可設置在該安裝件上,這樣即可實現支撐件7在機架1上的橫向移動。
所述第一進料斗5的上方連接有箱體29,所述箱體29的頂部設置有第一進料口30,所述箱體29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料口31,所述第二進料口31與第一進料斗5相連通,所述箱體29的頂部安裝有氣管32,所述箱體29的側壁安裝有加熱器33,所述箱體29內安裝有用于將第一進料口30處掉落的玉石輸送至第二進料口31處的輸送裝置。
加熱器33是現有技術中的設備,可將箱體29內的溫度升高至30-40攝氏度。經過加熱后的玉石,可為其鉆孔工作做好準備,顯著提高玉石的鉆孔效果,保持較好的外觀光澤。箱體29內加熱后的濕氣可從氣管32中排出,有效起到排濕的效果。
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安裝在箱體29內的第一傳輸部件34、第二傳輸部件35和第三傳輸部件36,所述第一傳輸部件34和第二傳輸部件35的輸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傳輸部件34和第三傳輸部件36的輸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傳輸部件34的始端和第一進料口30相對應,所述第三傳輸部件36的末端和第二進料口31相對應。如圖3所示,第二傳輸部件35的右端可承接從第一傳輸部件34的末端掉落的玉石,第三傳輸部件36的左端可承接從第二傳輸部件35的末端掉落的玉石。
第一傳輸部件34、第二傳輸部件35和第三傳輸部件36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設備,能實現玉石的橫向輸送即可。
在第一傳輸部件34、第二傳輸部件35和第三傳輸部件36的作用下,可大幅度延長玉石在箱體29內的停留時間,也可增大玉石與箱體29內的空氣的接觸空間,從而使得玉石可以得到更為充分的加熱和排濕。
另外,可以在第一傳輸部件34的上方安裝清洗刷54,可對玉石進行較好的刷洗,保證玉石的清潔度。
所述第一進料口30處安裝有第二管道37,所述第二管道37上連通有第三管道38,所述第三管道38上連通有第二進料斗39,所述第三管道38內設置有可相對其做左右移動的第一板件40,所述第一板件40的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三推動柱41,所述第三推動柱41的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板件42,所述機架1上可轉動地安裝有第三旋轉桿43,所述第三旋轉桿43上安裝有用于推動第二板件42相對第三管道38做左右移動的第三凸輪44,所述第三旋轉桿43的旋轉工作通過動力裝置驅動。
玉石從第二進料斗39落入至第三管道38內后,通過動力裝置可驅動第三旋轉桿43的旋轉運動,進而帶動第三凸輪44旋轉運動,從而推動第二板件42的左右移動,最終可將玉石從第三管道38推送至第二管道37,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第一傳輸部件34上。
另外,第三管道38的右側外壁上固定安裝有第二擋板55,所述第二擋板55和第二板件42之間連接有第三彈簧56。在第三彈簧56的作用下,可方便第二板件42和第一板件40的復位工作。
本發(fā)明的第三凸輪44的相關參數、第三推動柱41的長度、第二管道37和第三管道38的交接位置的長度值可通過實際尺寸進行設計。
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1上的第四電機45、與第四電機45的輸出軸相連接的第四旋轉桿46、安裝在第四旋轉桿46上的第一傳動輪47、安裝在第三旋轉桿43上的第二傳動輪48,所述第一傳動輪47和第二傳動輪48通過傳動鏈49傳動連接。
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啟動第四電機45,可帶動第四旋轉桿46和第一傳動輪47的旋轉,進而帶動第二傳動輪48的旋轉,最后帶動第三旋轉桿43的旋轉。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