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民間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是指提供一種民建房屋構造。
背景技術:
在我國,人口眾多且大部分人口居住農(nóng)村,其民村住房建筑基本為低層的土木、磚瓦結構模式。然而,這些土木、磚瓦結構的房屋構造復雜,普通工匠不易建造,同時其設計構造及所采用的建材方面也不能兼顧防震、通風、排水以及隔熱等功能。目前,為了建筑物頂部的采光及通風,天窗已經(jīng)是很常見的設施,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物,現(xiàn)有技術中的天窗通常都是簡單的框架和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組合,由于天窗高度較高,人工開關很困難,常常造成天窗難以開啟情況的發(fā)生,這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由于天窗難以開啟,通風或排煙效果也比較差,同時現(xiàn)有的天窗常常發(fā)生閉合不嚴密的情況,導致雨水進入房屋內(nèi)部對生活生產(chǎn)造成諸多不便。因此,排水天溝的設計也顯得很重要,天溝為設置房屋外部的泄水結構,是與屋頂排水隔熱層(即瓦木層)緊密相連的結構,傳統(tǒng)的機瓦或彩瓦,雖然能起到排水、隔熱的作用,但設計復雜,如機瓦,采用下瓦重合上瓦的形式達接,還有采用傳統(tǒng)的弧形瓦,弧形瓦采用下瓦重合上瓦達接時,還需蓋瓦壓接溝瓦才能實現(xiàn)排水、遮陽的效果。但是,這樣的屋頂必須作傾斜為30度斜面才能滿足理想的排水要求,同時,由于溝瓦形成的溝路小,加之傾斜度大,逢大雨時,溝路中積聚的雨水向下的沖擊大,于是對天溝的防沖擊及滿水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再同時,采用機瓦或是弧形瓦都會存在很多的重合間隙,遇逆向的大風大雨時,雨水會從重合的間隙中折回到室內(nèi),從而影響正常生活。當然,采用傳統(tǒng)的機瓦、彩瓦或弧形瓦,由于重疊面積大,造成屋頂受力大,且瓦與瓦的結合處多,即加大了房屋整體承受力,瓦與瓦之間也容易自然脫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民建房屋構造。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應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民建房屋構造,其包括主體層、天溝、防雨隔熱層以及通風層,其中主體層采用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為鋼筋混泥土灌注成型,并包括上、下橫梁及其之間布設的立注,其中:天溝設在上橫梁上,并包括前天溝、后天溝及側天溝,其中前、后天溝通過側天溝連通并分別具有與下水管相連接的出水孔;防雨隔熱層設在上橫梁包括三角梁、橫條梁、木條板、橫木條以及預制瓦,橫條梁兩端分別設在兩三角梁的傾斜梁上,木條板以等距離形式布滿橫條梁,橫木條小于木條板寬度,并與木條板呈十字交叉狀布設于木條板上,橫木條在木條板上布設的間距符合預制瓦的相應長度;預制瓦設在橫木條上,并通過預制瓦底面設有的阻止塊與橫木條上側邊抵持,使得預制瓦不會因震動而在具有坡度的橫木條向下滑脫。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通風層設在防雨隔熱層上方,并與防雨隔熱層形成階級狀,其通過在傾斜梁上向上限澆有矮注將通風層頂起在防雨隔熱層上,使得防雨隔熱層與通風層之間形成通風通道。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通風層包括短斜梁、脊梁、邊梁、短木板、橫條、風道預制瓦以及脊瓦,其中脊梁達接在兩短斜梁之間的頂端,邊梁達接在兩短斜梁之間的末端,短木板、橫條以及風道預制瓦依序向上逐層布設,其中風道預制瓦與預制瓦的結構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短斜梁向外側延伸邊梁,向上延伸有凸邊,而脊瓦扣在脊梁上方,其兩側可壓在靠近脊梁的風道預制瓦的上邊緣部。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預制瓦采用建模后通過灌注水泥砂漿預制成型,或者是通過建模后通過粘土成型再燒制成型。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預制瓦由凸部與凹溝連續(xù)構成,并包括上、下端部和左、右邊部。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上端部依托于連續(xù)的凸部與凹溝設有相應的凹下階部,并在階上與階下之間形成有外傾斜部,阻止塊對應凹下階部設在凹溝背面。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下端部依托于連續(xù)的凸部與凹溝設有相應的凹上階部,且下端部邊緣與凹上階部之間形成有內(nèi)傾斜部。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預制瓦與預制瓦縱向結合時,預制瓦上端部重合另一預制瓦下端部,其中一預制瓦凹下階部與另一預制瓦凹上階部重合,此時外傾斜部與內(nèi)傾斜部齒合。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左邊部與右邊部設有橫向相連的相互咬合結構。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
1、能夠充分兼顧顧防震、通風、排水以及隔熱等功能;
2、傳統(tǒng)的機瓦、彩瓦或弧形瓦,由于其重疊面積大,造成屋頂受力大,且瓦與瓦的結合處多,即加大了房屋整體承受力,瓦與瓦之間也容易自然脫落;而本設計中的預制瓦通過凸部與凹溝的結合,科學地分配受力面來縮減重量、拓展瓦的面積,同時還方便制成(脫模),提升了產(chǎn)品良率及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側面視角圖。
圖2呈現(xiàn)圖1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3A處放大圖。
圖5呈現(xiàn)預制瓦(風道預制瓦)的正面立體示意圖。
圖6是呈現(xiàn)圖5的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7是呈現(xiàn)圖5的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8是預制瓦之間待組裝一體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應當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術語“內(nèi)”、“外”、“縱向”、“橫向”、“上”、“下”、“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而不是要求本發(fā)明必須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應當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請參閱圖1并結合參閱圖2及圖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民建房屋構造,包括主體層10、天溝20、防雨隔熱層30以及通風層40,其中:主體層10采用防震的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為鋼筋混泥土灌注成型,民間建筑在上、下橫梁11、12之間一般采用小于5米的間距布設立注13,其中上、下橫梁11、12分別由前、后、左、右橫梁組成,再通過若干立注13與上、下橫梁11、12連接,使得主體層10形成防震的框架式結構,由于防震框架結構是現(xiàn)有技術,下面再不做更多描述;天溝20設在上橫梁11上,并包括前天溝21、后天溝22及側天溝23,其中前、后天溝21、22通過兩側天溝23連通并分別具有與下水管(未圖示)相連接的出水孔(未標注),前天溝前方還設有遮雨臺24,遮雨臺24上沿上邊凸起有擋水部(未標注),使得遮雨臺24上方與前天溝21連通;防雨隔熱層30設在上橫梁11包括三角梁31、若干橫條梁32、若干木條板33、若干橫木條34以及若干預制瓦35,其中橫條梁32以小于1米的間距通過其兩端分別布設在兩三角梁31的傾斜梁331上,木條板33達接在橫條梁32上以等距離形式布滿橫條梁32,橫木條34小于木條板33寬度,與木條板33呈十字交叉狀布設于木條板33上,橫木條34在木條板33上的布設間距以符合預制瓦35的長度為標準;預制瓦35設在橫木條34上,并通過預制瓦35底面設有的阻止塊351與橫木條34上側邊(未標注)抵持,使得預制瓦35不會在有坡度的橫木條34上向下滑脫。
請參閱圖4并結合參閱圖2、圖3所示,通風層40在防雨隔熱層30上方并與防雨隔熱層30形成階級狀,其通過在傾斜梁331上向上限澆(灌)有矮注41將通風層40頂起在防雨隔熱層30上,使得防雨隔熱層30與通風層40之間形成通風通道50。在本實施例中,通風層40包括短斜梁42、脊梁43(與橫條梁32相同)、邊梁44(與橫條梁32相同)、短木板45(與木條板33相同)、橫條46(與橫木條34相同)、風道預制瓦47(與預制瓦35相同)以及脊瓦48,其中:脊梁43達接在兩短斜梁42之間的頂端,邊梁44達接在兩短斜梁42之間的末端,短木板45、橫條46以及風道預制瓦47依序與木條板33、橫木條34及預制瓦35的組設方式相同,因此不再作重復描述。在本實施例中,短斜梁42向外側延伸邊梁321,向上延伸有凸邊322,邊梁321和凸邊322既能遮擋風雨侵入,也能起到美觀的效果。而脊瓦48在脊梁43上方,兩側可壓在靠近脊梁43的風道預制瓦47上邊緣部(未標注),以此防止風雨從脊梁43處瓦與瓦的連接處(未標注)侵入。
請參閱圖5、圖6、圖7及圖8所示,預制瓦35(或相同結構的風道預制瓦47)是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重點結構,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機瓦、彩瓦以及上、下結合的弧形瓦的結構構造,旨在利于縮減重量時也能拓展瓦的面積,同時還方便制成,提升房屋的使用壽命。因預制瓦35與風道預制瓦47的結構相同,下面僅以預制瓦35為例作技術。預制瓦35采用建模后通過灌注水泥砂漿預制成型,或者是通過建模后通過粘土成型再燒制成型,其是由凸部352與凹溝353連續(xù)構成,并包括上端部354、下端部355,左邊部356和右邊部357,從正面觀看,凸部352與凹溝353連續(xù)的上端部354(如圖7)設有連續(xù)的凹下階部3541,在“階”上與“階”下之間形成有外傾斜部3542,阻止塊351對應凹下階部3541在凹溝353的背面設置,以此既能增加凹下階部3541的厚度,達到增強受力的目的,也利于預制瓦35在橫條46(橫木條34)上安裝,藉此阻止塊351與橫條46(橫木條34)抵持,使得預制瓦35不得自然向下滑脫。請從背面觀看,凸部352與凹溝353連續(xù)的下端部355(如圖6)設有連續(xù)的凹上階部3551,下端部355邊緣與凹上階部3551之間形成有內(nèi)傾斜部3552,當預制瓦35與預制瓦35縱向結合時,預制瓦35上端部354對準另一預制瓦35下端部355(如圖8),組合后的上一預制瓦35的凹下階部3541與下一預制瓦35的凹上階部3551重合,此時外傾斜部3542與內(nèi)傾斜部3552齒合,以此類推,使得若干預制瓦35形成為連接的整體,同時在外傾斜部3542與內(nèi)傾斜部3552齒合以及凹下階部3541凹上階部3551重合條件下,凹溝353中的流水會因傾斜而下流,不會因連接縫隙而漏雨。在本實施例中,左邊部356與右邊部357設有橫向連接時相互咬合結構,因此等結構的設計要點類似于上、下端部354、355的結合形式,并在上、下端部354、355的結合結構的啟示下實現(xiàn),為節(jié)省閱讀時間,恕不作詳細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