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施工領域,電梯井道內各工序施工過程中,需采用鋼管扣件搭設傳統(tǒng)腳手架施工操作平臺,但是傳統(tǒng)腳手架施工操作平臺的搭設時間長,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周轉不便,同時對腳手架搭設過程中的安全施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
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包括:
支設于電梯井道內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包括留設端和抵靠于第一井道壁的抵靠端,所述留設端和與所述第一井道壁相對的第二井道壁之間留設有活動縫,所述支架的底部支設于電梯門洞口處的結構梁;以及
鋪設于所述支架頂部的平臺板,所述平臺板的側部鉸接有平臺翻板,所述平臺翻板經翻折抵靠于所述第一井道壁和所述第二井道壁。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通過在電梯井道內設置由支架,在支架上設支板形成施工平臺,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外翻折時,平臺翻板抵靠于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本實用新型穩(wěn)定地固定于電梯井道內,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內翻折時,脫離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電梯井道內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在一次焊接成功后重復使用,不需使用鋼管扣件,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時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能充分保證穩(wěn)定性,使施工時的安全性提高,避免了通過搭建腳手架帶來的安全問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相互交叉連接的主支撐桿和次支撐桿,所述主支撐桿的端部形成所述留設端和所述抵靠端;以及
頂撐桿,包括限位端和固定于所述留設端的頂撐端,所述限位端通過固定件擱置于所述結構梁上。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還包括支設固定于所述抵靠端和所述限位端的斜撐桿。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還包括支設于所述斜撐桿和所述頂撐端的角支撐桿。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還包括支設于所述角支撐桿和所述頂撐桿的加固桿。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件為由疊設的兩個槽鋼形成的雙槽鋼結構,所述雙槽鋼結構擱置于所述結構梁上,且焊接于所述限位端。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平臺翻板通過活頁鉸接于所述平臺板的邊緣。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平臺板的吊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的剖視圖。
圖4為圖2的C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2的D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平面示意圖。參閱圖2,顯示了圖1的A-A的剖視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包括:支架1、平臺板2以及平臺翻板3,其中支架1支設于電梯井道內,支架1的頂部包括留設端10和抵靠端11,抵靠端11抵靠于第一井道壁40,第二井道壁41與第一井道壁40相對設置,留設端10與第二井道壁41之間留設有活動縫100,支架1的底部支設于電梯門洞口處的結構梁42。平臺板2鋪設于支架1的頂部,平臺板2的側部鉸接有平臺翻板3,平臺翻板3經翻折抵靠于第一井道壁40和第二井道壁41。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外翻折時,平臺翻板抵靠于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本實用新型穩(wěn)定地固定于電梯井道內,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內翻折時,脫離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井道壁,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電梯井道內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在一次焊接成功后重復使用,不需使用鋼管扣件,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時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能充分保證穩(wěn)定性,使施工時的安全性提高,避免了通過搭建腳手架帶來的安全問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參閱圖3,顯示了圖1的B-B的剖視圖。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支架1包括:相互交叉連接的主支撐桿12和次支撐桿13,頂撐桿14,斜撐桿15,角支撐桿16以及加固桿17,其中主支撐桿12的頂端形成留設端10和抵靠端11,主支撐桿12的抵靠端11抵靠于第一井道壁40,留設端10和第二井道壁41之間留設有活動縫100,從而給主支撐桿12在電梯井道內上下移動提供活動空間。在本實施例中,活動縫100為100mm。主支撐桿12和次支撐桿13均為背楞,主支撐桿12和次支撐桿13相互焊接固定。
頂撐桿14包括限位端140和頂撐端141,限位端140通過固定件5擱置于結構梁42上,頂撐端141固定于留設端10的底面,從而防止操作平臺墜落及傾覆,同時兼具防護功能,起到限位及支撐作用。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頂撐端141處設有100mm的活動縫100,頂撐桿14和主支撐桿12之間的夾角為92°。固定件5為由疊設的兩個槽鋼形成的雙槽鋼結構,雙槽鋼結構設于結構梁42上,雙槽鋼結構與限位端140焊接固定在一起。
為保證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斜撐桿15支設固定于抵靠端11和限位端140,從而主支撐桿12、斜撐桿15和頂撐桿14形成三角穩(wěn)定結構。角支撐桿16支設于斜撐桿15和頂撐端141,加固桿17支設于角支撐桿16,從而形成多個三角支撐結構,增加了結構的穩(wěn)定性。
參閱圖4,顯示了圖2的C的放大示意圖。參閱圖5,顯示了圖2的D的放大示意圖。結合圖2、圖4和圖5所示,平臺板2的面積略小于電梯井道的橫截面積,平臺翻板3通過合頁鉸接連接于平臺板2的側部,從而在需要移動本實用新型時,將平臺翻板3向平臺板2內處翻折,從而能夠在電梯井道內順利移動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平臺翻板3向平臺板2外翻折,使得平臺翻板3抵靠于第一井道壁40和第二井道壁41,平臺翻板3填補了活動縫100,這樣平臺翻板3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平臺翻板3和平臺板2一同兼具防護功能。
在平臺板2上固定吊耳22,在移動本實用新型時,直接吊裝吊耳22,方便施工操作。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電梯井道的施工平臺通過在電梯井道內設置由支架,在支架上設支板形成施工平臺,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外翻折時,平臺翻板抵靠于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本實用新型穩(wěn)定地固定于電梯井道內,當平臺翻板向平臺板內翻折時,脫離第一井道壁和第二井道壁,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電梯井道內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在一次焊接成功后重復使用,不需使用鋼管扣件,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施工時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能充分保證穩(wěn)定性,使施工時的安全性提高,避免了通過搭建腳手架帶來的安全問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jù)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jié)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