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市場的發(fā)展和建筑產(chǎn)品的剛性需要,人們對建筑產(chǎn)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國家近期推行“建筑產(chǎn)業(yè)化”政策以來,設計標準化、生產(chǎn)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飾裝修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已經(jīng)成為產(chǎn)業(yè)化建筑的基本要求,建筑產(chǎn)品的品質、造價、進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建筑產(chǎn)品的關鍵性標準,而作為結構設計中主要構件之一鋼柱,其柱端節(jié)點設計成為能否達成高品質、低成本、快速安裝目標的最基礎、最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傳統(tǒng)的型鋼-砼、鋼筋混凝土、多高層鋼結構體系,其梁柱節(jié)點部位多以等截面、等強度立柱貫通,梁連接于柱的方式進行節(jié)點連接,這樣的做法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采用鋼筋混凝土梁,難以實現(xiàn)較大跨度或者需要很大截面,造價高;
(2)采用鋼筋混凝土梁實現(xiàn)較大跨度時候,大截面梁占用豎向空間大,需要增大層高,增加豎向空間的有效利用率;
(3)為滿足節(jié)點部位特殊結構要求,使用較大截面或較強力學性能立柱,在受力較小部位存在富余結構能力,造成材料浪費。
授權公告號為CN204753836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和疊合柱的連接節(jié)點,在柱鋼管外周設有若干柱縱筋,以此對柱鋼管進行約束和加固。但是此種結構對柱和梁的連接的加固能力有限。因此,開發(fā)出一種強度更大、穩(wěn)定性更強的梁柱連接節(jié)點結構,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包括由兩根型鋼梁垂直交叉組成的直交梁以及若干柱主筋,若干所述柱主筋縱向垂直穿接在兩根所述型鋼梁的交叉處的四個角內,所述柱主筋外圍設有若干箍筋,若干所述箍筋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型鋼梁交叉處的兩側壁連接,所述柱主筋通過所述箍筋固定在所述型鋼梁上;所述型鋼梁的上部和下部對稱設有呈矩形的帶板,所述柱主筋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所述帶板。
進一步地,所述帶板內側與所述型鋼梁連接處垂直設有若干肋板。
進一步地,所述型鋼梁上設有若干垂直加強鋼板,若干所述垂直加強鋼板位于所述箍筋與所述型鋼梁的連接處。
進一步地,所述型鋼梁上設有若干與所述箍筋適配的通孔,所述箍筋穿過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型鋼梁上。
進一步地,所述箍筋上位于所述通孔兩側均套設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與所述箍筋螺紋連接,所述限位螺母的外徑大于所述通孔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帶板外側設有至少一個鋼箍,所述鋼箍兩端設有彎鉤,所述鋼箍通過所述彎鉤分別與上下兩個所述帶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針對梁柱結合重點節(jié)點部位,選用鋼梁透過形式,設置直交梁,在柱頭及柱腳的外周用鋼帶板進行約束,通過簡易的加固,實現(xiàn)高抗震性能;鋼柱安裝時,鋼帶板可以起到安裝定位的作用,安裝定位精確、迅速,有利用實現(xiàn)快速裝配,快速、高效目標。采用鋼梁比起傳統(tǒng)的鋼筋砼結構可以實現(xiàn)更長的跨度,并且對截面高度要求降低,提高豎向空間利用率;與鋼-砼結構及純鋼結構做法相比,能夠顯著降低造價;將柱的兩端部外周用鋼骨制的帶板進行約束,通過簡易的加固,實現(xiàn)更強的抗震性能;可實現(xiàn)構件一次制造,重復利用,可持續(xù)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所述的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3所述的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中箍筋與型鋼梁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所述的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中帶板與鋼箍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其中:1、型鋼梁;2、柱主筋;3、箍筋;4、帶板;5、肋板;6、垂直加強鋼板;7、固定螺母;8、鋼箍;9、彎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包括由兩根型鋼梁1垂直交叉組成的直交梁以及若干柱主筋2,若干所述柱主筋2縱向垂直穿接在兩根所述型鋼梁1的交叉處的四個角內,所述柱主筋2外圍設有若干箍筋3,若干所述箍筋3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型鋼梁1交叉處的兩側壁連接,所述柱主筋2通過所述箍筋3固定在所述型鋼梁1上;所述型鋼梁1的上部和下部對稱設有呈矩形的帶板4,所述柱主筋2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所述帶板4。
本節(jié)點結構選用鋼梁透過形式,由兩根型鋼梁1垂直交叉組成直交梁,承重能力和強度均顯著高于單一鋼梁;在直交梁交叉處的四個角內設置柱主筋2,通過柱主筋2外部的箍筋3將其與固定在型鋼梁1上,以此將柱和梁組合成一體;同時,在柱主筋2的上部和下部設置帶板4,在柱頭和柱尾處對柱進行進一步加固,以提高柱的穩(wěn)定性,提升抗震性能。安裝時,帶板4還可以提高安裝定位的精確性,使裝配更加快速、高效。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該實施例2進一步限定了所述帶板4內側與所述型鋼梁1連接處垂直設有若干肋板5。所述型鋼梁1上設有若干垂直加強鋼板6,若干所述垂直加強鋼板6位于所述箍筋3與所述型鋼梁1的連接處。
在帶板4內側與型鋼梁1的連接處設置肋板5,通過肋板5加強肋板的剛度,由此使柱的承重能力更強,同時可進一步加固帶板4和型鋼梁1的連接。在型鋼梁1上與箍筋3連接的位置設置垂直加強鋼板6,可以提高型鋼梁1的承重能力和強度,同時可以使箍筋3與型鋼梁1的連接更牢固。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SC體系中柱端加固節(jié)點結構,該實施例3進一步限定了所述型鋼梁1上設有若干與所述箍筋3適配的通孔,所述箍筋3穿過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型鋼梁1上。所述箍筋3上位于所述通孔兩側均套設有限位螺母7,所述限位螺母7與所述箍筋螺紋連接,所述限位螺母7的外徑大于所述通孔的內徑。
將箍筋3穿過通孔插設在型鋼梁1上,可以使箍筋3與型鋼梁連接牢固、不易脫落,同時保持箍筋3完整、增大箍筋4的強度和剛性;定位螺母7可以加固箍筋4與型鋼梁1的連接,并將箍筋3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和角度,防止箍筋3松脫或滑落。
如圖4所示,所述帶板4外側設有至少一個鋼箍8,所述鋼箍8兩端設有彎鉤9,所述鋼箍8通過所述彎鉤9分別與上下兩個所述帶板4連接。
鋼箍8通過彎鉤9固定在帶板4上,將上下兩個帶板4連接起來,由此進一步對帶板4起到固定作用,使帶板4與型鋼梁1的連接更牢固。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chǎn)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